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15篇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答案

时间:2022-11-03 19:40:00 调查报告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15篇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答案,以供参考。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15篇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答案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1

  初中物理《浮力》基础练习题

  1.同样重的铁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__________铁块受到的浮力要大一些.( > )(题型二)

  2.停在海里的小游艇总重2.06 ×104N,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N;它排开海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海水的密度海水=1.03×103kg/m3,取 g=10N/kg)。(题型五)

  3.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5N.体积为5 × 10-4 m3。将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N(取 g=10N/kg),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放开手后,小球

  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题型四)

  4.我国农民常用盐水浸泡法来选种,如图13-67所示。在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沉在底部是因为________,干瘪、虫蛀的种子浮在液面上是因为_________.(题型六)

  5.悬浮在空中的气球要下降,必须____________,从而使___________减小;潜水艇要从水中浮上来,要使潜水艇__________减小. (题型六)

  6.把一木块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水所受重力为12N,木块受到的浮力 ( )(题型二)

  A.大于12N B.小于12N C.等于12N D.等于10N

  7.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则 ( ) (题型二)

  A.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C.铁块与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8.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题型二)

  A.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9.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13-68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题型二)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同一种液体中,两弹簧测力计减小的数值相同,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 ) (题型二)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形状

  11.潜水艇潜在水下航行,当它下潜的深度增加时,比较它所受到的水的压力和浮力关系是( ) (题型五)

  A.压力越大,浮力越大 B.压力越大,浮力不变

  C.压力不变,浮力越大 D.压力不变,浮力不变

  12.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题型六)

  A.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B.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逐渐变大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2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增加可行的物理演示实验,尽可能得把物理实验搬到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中近距离地观察物理现象。在观察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让他们在观察的时候对这些物理现象进行思考,根据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从而使物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也更好地掌握物理理论知识。逻辑思维包含抽象、概括、断定、比较、鉴别、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学生对生活严谨科学观察与实验带来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果不经思维加工,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是一堆混乱无章的东西。这种对感性材料的思维加工,也是由浅入深的,并根据重要的规律,实现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

  如: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过程。从生活中我们知道运动着的物体一旦不受到推动力的作用,最终就会停下来,所以从表面看,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有力才会有运动。但是当我们让质量、速度都相同的小车不受动力作用后,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其运动的距离有长有短,水平面越粗糙,物体就越快停下来。大量的实验后,可归纳出三点:

⑴不受推力作用后,物体都不会马上停下来。

⑵物体在运动时,不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受到阻力作用的。阻力使物体的速度变小。

⑶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就越长。

  对归纳出来的观点进一步推理:

⑴物体不会马上停下来,说明不受力作用时,物体也可以运动。

⑵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长,不受阻力时,则运动着的物体就不会停下。运动不需要力的保持。

  从而我们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力改变其运动状态为止。这个过程不但让学生学习了物理知识,还学习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还经常遇到一个理想化模型的概念,所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给学生一定树立模型的概念。同时,中学物理对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还体现在习题上。因而,在给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时,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搞题海战术,而应在做习题的时给学生一定的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方法得到一定的培养和锻炼。

  2.培养科学理性思维。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应学习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处理问题。在物理学中,科学思维主要包含科学想象、科学推理和科学断定三方面。

⑴用科学想象的思维方法分析物理问题,推导、论证物理规律。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科学的想象有助于学生学习一些规律、公式。同时,想象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⑵用理想化方法建立理想化模型。对于一些物理理论知识来讲是比较抽象的,但对于一定的实际物理问题、物理现象、物理过程都比较复杂,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都会引入一些简单的,理想化模型。

  3.养成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科学世界观的一种反响,也是科学理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阐述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教师可以通过在对物理知识的讲解和范例事例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态度。比如在功这一章中,我们学习能量转化和守恒这一自然界广泛规律,不仅要学生知道这一规律的文字表述,同时,学生也要在学习过程中明白永动机是无法实现的。

⑵联系物理学史的实际,开展科学态度的教育。物理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在物理史中不仅纪律了物理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纪律了许许多多闻名于世的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杰出任务。通过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学,可以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

①通过物理学史提示科学发展的规律。物理学的发展是一个曲折而艰辛的过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理论的确立和被人们所认可,都是科学工作者们辛苦劳动的结果。②利用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科学的精神。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科学家是他们的崇拜偶像,科学家的精神品质都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简要的讲述物理学的发展史和科学家们为科学不断努力奋进的科学精神。这样可以让学生懂得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和科学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树立科学家们那样的崇高事业心和培养他们勤奋钻研、严谨认真、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奠定基础。

⑶结合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培养科学态度的基础问题是将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转化为相应的科学习惯。在这点上,作为老师,我们要做好引导和示范作用。首先,教师要有科学的态度,即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在分析和讲解物理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有逻辑的思维方法,合理的分析结构,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在实验演示的时候,我们要注重科学,在演示中要运用科学的实验方法,不能因为不符合而去凑实验数据。在学生实验的时候,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让他们懂得如何运用我们所学的物理方法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懂得实验过程,实验原理,并如实地记载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能对实验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从而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合理的思维方法。这不仅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活动,同样对他们在学习以外的活动中有所受益。

  新世纪是科学理性主导的世纪,实施素质教育仍将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目标。而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我们老师大都是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教育,虽然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却没有学会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在现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我们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起的是引导的作用,并重视对学习主体的科学理性的教育。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3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提问

  秦 鹏

(重庆市丰都县第一中学校)

  课堂提问能帮助教师创设物理情境、获得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沟通师生感情、推动双边活动,同时对学生又起到了激发兴趣、启动思维、培养能力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所谓的中差生班教学中,情况却不是这样的。请看下面由听课得到的事例:

  A老师上《光的传播》一节内容,在一节课中没有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而直接讲内容。举例、实验、分析、概括、要求记忆中,老师的耐心很好,讲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显得很疲倦,由于有其他老师听课而坚持不让自己睡着。课后,A老师说:差班,不敢向学生提问,一提问,学生要么不理不睬,要么乱答一通,“提问”在这个班上是浪费时间,甚至会打击教学积极性。

  B老师讲《光的折射》一节,他采用的是自问自答的方式教学,每一个问题提出后,不留时间或时间不多,学生来不及思考,而老师自行回答。满堂课包打包唱,学生完全看老师的表演。课后,B老师说:“差班学生,能学多少算多少,提问学生,这个班没有一个能答对所问的问题,还是给学生多讲一些比较好。”

  C老师讲《汽化》一节,面向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是不是”“对不对”“会不会”等之类,结果一人回答,全班附和。如老师问:“80摄氏度的水会不会沸腾?”问完后马上有人小声说:“不会”,接着全班学生大喊“不会”,课堂场面很是热烈,惹得听课老师暗自发笑。

  以上种种,说明了我们农村现在的部分物理老师,特别是部分年轻的物理老师还没有理解到“提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正确掌握“提问”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法。为此,本人对课堂提问教学谈一点看法。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1.引发学生思考,激活教学气氛

  在课堂上,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很容易因其他事物转移注意力,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但若能适时地加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就能让学生参与与教学之中激活课堂气氛,引发学生认知的需要和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如,在教学“光的传播”后,学生思想有所松懈,我们如问:“为什么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呢?”将学生引入积极的思考中;又如上“电流表”后问:“在实验室众多的测量仪表中,你如何找到并能确认出电流表呢?”引发学生思考,激活思维。

  2.提示教学重点,获得反馈信息,深化已学过的知识

  课堂提问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通过提问与回答,教师能及时吸收反馈信息,知道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从而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这样,师生之间可形成信息双向交流,使教与学相互促进。如,在复习某一知识时,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系列问题,通过问与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使之较系统地在学生的头脑里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能使老师掌握学生的情况。又如:在物态变化教学后问“为什么用久了的电灯,玻璃壁会变黑?”让学生讨论回答,从中获得反馈,同时深化知识与应用。

  3.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力

  出色的提问能养成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不仅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其语言表述能力。例如,我们在上“电压”一节时,可先复习提问“电流”的有关知识,然后提出问题“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为什么会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呢?”从而顺利过渡到“电压”的教学,也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电流与电压关系的整体知识结构。又如,在完成“电压表”的教学后提问:电压表与电流表有何异同?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锻炼他们的表述能力。

  二、课堂提问的设计

  好的课堂提问必会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我们的物理教师如何才能设计好问题教学呢?

  1.找准问点,突出精要性

  课堂提问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围绕课堂目标,就重点、难点、疑点上设问。每一问都要问在点子上,这就是问点。我们不能不问,也不能处处设问,要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否则就抓不住重点。我们的问题要围绕教材、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提高问题的针对性。

  2.难易适度,具有层次性

  我们所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让学生放弃思考;也不能太易,让优生厌于回答。设计问题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化整为零,逐步深入。使每一问都能让学生“跳一跳,摸得到”,让学生体验“问答”活动的愉快,享受成功的满足,从而大幅度地调整学生的思维。对于差班,问题的层次就密集些,跨度不宜过大,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逐步深化。如,在讲述物体内能的大小时,设计提问如下:(1)什么是物体的内能?(2)内能包括物体分子的哪些能量?(3)分子的动能、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4)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5)如何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大小呢?让学生思考回答,并列举相关实例,从而得出:做功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大小。

  教师的问题应逐层深入,激发学生思考。部分老师特别是年经老师热衷于追求课堂上的热烈场面而问:“是不是”“对不对”“会不会”,殊不知齐声回答并不能真正反映真实的效果。提问时,要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的多种水平问题,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回答。

  3.启动思维,体现启发性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及发展,在学生最感困惑的认识焦点上设问,在学生思维定式或思维缺陷处设问,把启发教学、探究教学落到实处,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让学生经过回忆、对比、分析、归纳、综合后才能得到答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要求老师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

  4.通俗易懂,具有明确性

  提问的内容要明确无误,题意清楚,语言简明准确,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否则学生会答非所问,使教学陷于尴尬局面。

  三、发问的技巧

  1.把握最佳时机提问

  教师在教学中要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并进行适当调控,问在“点”上。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要在学生想“知”而又不能立刻“知”时提出问题,与学生的思考、质疑相吻合,并在学生有思、有疑,正要提问而苦于不知看样表述之时提问。此外,教学到重点、难点或需追根求源的地方时,可通过提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找出事物的本质与根源。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在其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或乐于接受时提问,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在实施提问时,要善于用语言、手势、表情、演示实验等方式,适时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

  2.提问后,期待时间要充足

  教师提问后,要有停顿,让学生有准备及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停顿时间长短应视问题难度和学生反应情况而定。这段时间,教师不能无事可做,更不能频频追问,干扰学生思维,而要用鼓励、期待的目光环视全体学生,获取反馈信息。如果提问后,所留时间不多或者教师自问自答,将会导致“满堂灌”。

  3.面向全体,因材施问

  教师的提问不是简单地为了获得学生的回答,而是促进全体学生的思考,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人的思考,然后指定个别回答,特别要注意给学生成功的机会,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变换方式,引发兴趣

  教学中,我们应根据问题难易不同、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发问方式进行提问,力求灵活多样,采取直问与曲问、正问与反问、明问与暗问相结合。若方式过于单调,会使学生乏味、反感。

  四、对学生答问的评价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通过对回答内容的重述、分析、修正、引申等,使正确答案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明印象,也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评价时,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或强化记忆,对答对的学生要充分肯定、鼓励,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成功;对答错的学生切忌斥责挖苦,应该对其勇于回答的精神给予表扬,对错答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陈白棣。实习教师与优秀教师课堂提问的比较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09)。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4

  初中化学课堂教育调查报告

  初中时中考前的冲刺阶段,因材施教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学习方式,化学课堂中的老师门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份调查报告。

  20**年12月22日至25日,市教科院组织了城区初中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本次活动调研了七所学校,各学科分头深入课堂听了七节课,并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了点评。下面就七节化学课情况,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优点

  1.七节化学课中,教师都采用了三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提升学案)教学,学案设计符合三段四环节五课型教学流程的基本要求。目标明确,实用性强,注重问题的设计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精选有代表性的题目,问题及习题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差异性,使用效果良好。

  2.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好体现,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利用生产生活实践、学生已有经验、社会热点等素材引入教学;关注学生已有认知,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生思维的启发,力求以问题引导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活动方式多姿多彩;重视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

  3.贯彻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新课程理念,重视紧密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关注最新科技和学生实践;重视化学知识的应用,力图贯彻化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重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开展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通过多种探究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如实验、讨论等)。

  4.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交流和评价,积极开展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中普遍运用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及时交流和反馈。

  二、问题与建议

  1.学案的使用过于模式化,实效性有待提高。

(1)学习目标条目繁多,许多教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一一罗列,学生在学习内容陌生的情况下,对目标理解肤浅,甚至感到茫然。

(2)一些学校通过集体备课后,统一编写学案后,进行了资源共享,确实减轻了教师的个人负担,但部分教师有拿来主义思想,对学案不经任何修改的使用。造成了学案使用的模式化、机械化,制约了教师的思维和创新,忽视了学生的班级差异,降低了教学效果。学案的操作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学案编写质量有待提高。部分学案编写过于细化,模式化的学案,学生象答卷一样从头到尾依次完成。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及问题意识的形成。

  建议:

  学案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在学案的设计中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矛盾。如果预设都做好了,学生上课时就没有新鲜感。所以课堂探究部分应该空出更多时间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保留新鲜感,使课堂更有弹性和开放性。

  学案设计中还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学案的编制体现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学习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突破措施、问题的设计、活动安排等都具有共性。集体备课中学案的设计不能过于细化,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不同的思考方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对学案进行二次加工。学案的使用不能一成不变,一切依据情境,依据学生需要,用活用实。反对哪种学期前编制印好一个学期的学案的做法。

  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和主要困难,从而确定切实有效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关: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以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等。

  2.预习有名无实。

(1)七节化学课的`学案中都设置有预习内容,但预习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教师将预习内容设置为填空题格式,缺乏对问题的思考,缺乏学习方法的引导。

(2)预习的评价与检查落实不够。只布置不检查或上课对对答案等做法,使部分学生对预习疲于应付,达不到应有的预习效果。

  建议:

  进一步转变观念。预习不应只是对新知识的提前学习,还应包括对相关知识的复习。在预习新知识的同时,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预习内容中应设置旧知回顾内容。

  关注知识预习的前提下,预习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是课下预习,方式可多种多样,如从媒上的搜集拓展的资料,制作学习卡片、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实验等。

  预习要分层次。根据预习内容,可以分成多个层次,让所有学生都预习有所成,有基本要求,有提高要求,有高层次的深入研究的任务等。

  预习要有所发现。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要发现自己的疑问,在学案中要给学生留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要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检查和评价督促预习。可采用教师抽查与小组内学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尤其是较懒的要勤查,如果一些学生预习不到位,小组交流就会流于形式,使部分学生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课堂学习效果就会很差。

  3.缺乏真正的小组合作。

(1)学生的自学进度快慢不一,到小组互助学习时,部分学生还在自学,不参与讨论。

(2)小组组长不组织讨论,或者小组的组员有的参与不了讨论,有的游离于小组外;有些学生缺乏交往技能,只关注自己发言的机会,不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

(3)小组互助学习时发现不了问题,不知道学习内容的重难点,不能有效或深入的讨论。

(4)评价时只强化了个人的评价,而淡化了对小组的评价,致使学生对小组的归属感、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不够强烈,不能很好地发挥小组的作用。

  建议:

  1.转变观念,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价值的认识。

  2.加强小组建设,分工科学,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奖罚分明。

  3.召集相关组员开会,做到分层推进,各个击破。

  4.加强小组评价的研究,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为多元评价,将小组建设深入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5

  一、 成功的理念

  成功的课堂总是自主课堂。一节课,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罢,都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都不能替代的。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努力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成功的课堂总是活动课堂。活动课堂是自主课堂的必然要求,没有学生的活动,就没有自主可言。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有经验的教师从不陶醉于个人的表演,而是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听一听、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演一演??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水平不断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用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成功的课堂总是情感课堂。成功的课堂里不仅有读书声,而且不乏掌声和笑声。在成功的课堂里,师生之间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友爱的交流与合作;在成功的课堂里,师生之间心相印、情相通。

  成功的课堂力求贴近生活。成功的课堂从不屑于干巴巴的知识罗列,而总是力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其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理性思维往往需要感性材料作为支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源。所以,成功的课堂总是力求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让生活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 成功的课堂总是趣味课堂。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引起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既非远大的理想,也非美好的未来,而是知识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好奇心。在成功的课堂里,人们听不到枯燥的说教和布道,看不见刚性的威逼与强制,洋溢其中的是动人之情和引人之趣。教师善于挖掘材料本身的趣味性,将知识用趣味化的语言和方式呈现出来,使一节课生机盎然、情趣无穷。

  成功的课堂总是艺术课堂。在成功的课堂里总是处处闪耀着艺术的火花——引人入胜的开头,渐至佳境的层次,贯穿全课的主线,跌宕起伏的情节,余音袅袅的结尾??在成功的课堂里,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恰到好处的点拨,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成功的课堂基于教材却不为之所困,而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与创新。

  教师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首先从这些“道”上下功夫,一旦“道”的问题解决了,自然会根据现有条件设计出许许多多连自己也会惊讶的“术”来。

  二、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在传统物理学课堂上,不做实验让学生理解一个现象非常困难,比如白光色散。现在,多媒体解决了这个问题。光的色散之一知识是光的折射的延续,学生已经具备了光的折射的知识基础,利用教学课件对比书上的原理图进行思考,学生就可以理解了,难点也就突破了! 可是,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了,学生并没有明白,这是,我想到了“虚拟实验室”这个软件,利用多媒体和软件放慢光通过三棱镜的速度不就可以了吗?结果非常好,学生一下就记住了!

  三、通过这节课,我深深地明白了多媒体对课堂的辅助作用,但,多媒体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我们还需仔细琢磨!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6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而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上好一节物理实验课,将直接决定着这一节物理课的成败.而如何来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历年来物理教师们已作过不少尝试与努力,直到现在仍是我们物理教师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我就如何来提高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效果,谈几点小小的看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刚接触物理实验的初中生,好奇心强,但自制力差,再加上对物理实验课缺乏正确认识,从而导致物理实验课教学很难组织,并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要想上好实验课,就必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物理实验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实验素质。

  2、明确实验目标。教学应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应以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为依据,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的认知目标、操作技能目标和实验素质目标等。

  3、布置实验预习题目。实验预习是保证学生正确操作并获得正确结果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通过实验前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及仪器的使用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比如,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之前,先布置预习题,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作用,根据什么知识可求的电阻?需要那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应如何进行?这样就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一门美学。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初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

  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设置实验情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塑料纸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塑料纸鱼的位置那么准确。这时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塑料纸鱼的上方,然后引导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可操作性强,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入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艺术的效果。

  二、展示物理科学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再美的事物,如果不被发现,那无异于明珠暗投,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物理教学的艺术。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

  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磁场的两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物理学理论内部相互间的自然展现的和谐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比如: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平面镜成像、电荷的正负等。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

  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光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发展

  物理教学必须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完成教育培养目标做出贡献,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体现着教师的艺术水平。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失之偏颇,引向应试教育的误区,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应试机制和模式,只注意到教学要依赖于学生发展的一个方面,忽视了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取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教学处于教师”给”与学生”收”的单调局面,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处于被动随从的地位。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毫无神益,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景,故事情景等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压强”应用时,可出示一张漫画,题目是”三毛应该怎么办”,画的是三毛陷入沼泽地里,正在下沉,情况万分危急、周围又无人帮助,请你为三毛出主意,设计这样紧扣学生心弦的情景问题,把学生带入物理情景中,利用学生善良的天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大家都主动地为三毛出主意,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抱着”学生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渔,学到捕鱼的本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如:教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教师提出,要想使湿的衣服尽快变干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于是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诸如用电熨斗烫、放在炉火旁边烘、用电风扇吹、尽量把衣服摊开等,再引导学生面对许多办法,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这样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节成功的物理课,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它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7

  在我几年的物理教学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现举一二,和大家交流探讨。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又不容易把握的细节。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不少学生觉得物理难学、枯燥无味,因此物理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恰当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物理课堂上新课的导入唯有新颖别致、出奇制胜,才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中可采用做实验、举实例、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作好了铺垫,从而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学校里很多地方都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提高课件制作质量,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际,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一定要切实做好实验教学,靠讲实验,已经完全不能跟上中考的步伐,中考要求学生要有应变能力,从细节上进行考试,不进行实际实验,很难发现这些细节。

  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中的每个细节都应当受到关注和优化。教师的举手投足、语言表情等也能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因为,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等等,都会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学中教师的思维习惯、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等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教学的实效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譬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设计对学生的物理表达习惯和书写规范性就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经一度发现这样的现象:我辅导的一个尚志二中的学生的作业很优秀,她的解题步骤,解答格式规范,比我所讲的还好。我都做不到那么优秀,看来她的作业工整及优秀,非我之功,而是原来教师要求严格,教学规范。而我亲自教的学生的物理作业、试卷等书写得凌乱潦草、不整洁、不规范,经再三强调收效甚微。后来经过自我反思,我发现原因是自己造成的。因为平时上课时自己的板书就比较随意,凌乱、潦草,例题讲解也不太注意书写的规范性,而学生的模仿力是非常强的,这样,乱写乱划、不认真、不规范的毛病自然就在作业和试卷当中体现出来了。找到原因后我就对症下药,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板书坚持不懈地做到工整认真、整齐美观,解题准确规范,一丝不苟。渐渐的,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也开始工整、规范起来了。

  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和优化还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细节处理上。教材上有些内容处理的不够好,在各个教学材料及练习中,有好的素材时,我们就要善于积累。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都能备课,练习生活教物理,这就是活生生的物理教学,把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学就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就会充满血肉。内容丰富,学生利于接受。比如可以可以联系生活,改变题设条件,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转换。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处理进行细化,并作适当的拓宽和引伸,挖掘问题的和外延,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发散性,达到扩展思路, 学会变通,启迪智慧之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得到升华。

  课堂上善于发现有利的契机,善于利用环境资源和有利条件,用真诚的态度和智慧的语言去启迪、激励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思想和正确的方法去影响、感染学生的行为,是优化教学细节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8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初中教师,现年43岁,自19**年从呼兰师专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延河中学任教以来,已任教整整二十三年头。二十多年来,我任过物理教师、理化教研组组长、兼任实验员工作,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勤奋刻苦、开拓创新、因材施教,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这些年来的教育教学经历及成长过程简单叙述如下:

  一、勤奋刻苦、因材施教,做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

  刚参加工作时,我始终牢记一个信念:“对学生负责。”那时我一天到晚只知道给学生讲课、让学生做题,安排各种考试、竞赛,开展题海战术,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尽管我较出色的完成了学校交给我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但是总觉得自己的教的累,学生学的累,吸引不了学生。

  在我茫然的时候,1990年4月,学校派我去外地观摩学习。观摩课上,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贴近生活的问题设计、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畅所欲言的师生互动??课后,主讲教师与我们进行的交流,令我茅塞顿开,获益匪浅。我深刻的体会到,我的教育教学之路才刚刚开始。

(一)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的课堂,怎样才能牢牢抓住学生,让他们精力旺盛的学习那?教学中我不断地思考这一问题。一天,一名学生的问题启发了我。“老师,冬天的窗户上为什么会冒热气?”问题来源于生活,说明学生是关注生活的,我何不从生活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大气压强》一课时,我拿着几个碗走进课堂,课前把两个碗用水粘”在一起。问:谁能把两个碗分开?学生踊跃尝试后,纷纷摇头;然后再问学生:“谁能用手掌把碗吸住,使碗不往地下掉?”学生都摇摇头表示不能,这时,我右手拿碗(事先已把碗底弄湿),往左手手掌心上用力一压,排除碗底里面的空气,慢慢地转动左手手掌,使手掌心朝下,然后松开右手,看到了碗被左手掌心吸住了而不往下掉。学生惊叹之余,再引出大气压强,学生兴趣倍增。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孩子们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将化为灰烬。”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有效诱发学习动机,激起思维的积极性。物理课就是生活的再现,有了生活,学生就有了生活奥秘的强烈愿望,就有了无限的学习兴趣。

  不断地努力尝试,贴近生活的学习,使学生接受并喜欢上了我的物理课,课堂上气氛活跃,课堂外积极研究,突破一道物理题或是解决一个生活现象,便把他们乐得一蹦多高。看到这种情景,我尝到了做一名物理教师的乐趣。94年初升高,张东武以满分的成绩升入高中。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方式的更新,我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中,除将生活内容再现课堂,还将多媒体引入课堂,通过播放Flash 动画等方式,演示一些学生难懂的物理现象,虽然加大了备课的负担,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经过不懈努力,我在20**年10月观摩课《欧姆定律》获得三省四市二等奖;20**年5月观摩课《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获县级一等奖;20**年10月《电路连接》获县级公开课一等奖;11月“烛光杯”课堂大赛《神奇的眼睛》获县级一等奖,12月获市级一等奖;20**年7月获县级一等优秀教案;20**年12月获县级规范化教学优秀教师。

(二)因材施教,关爱每一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教好一名学生不难,但教好每一名学生就有些困难。每名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感兴趣的方面也不一致,在教学中,我注重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关爱每一名学生,给每名学生平等的机会和鼓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一节物理课上,我让一名不爱发言的女同学评议板演同学的一个错误:“张金惠,你来评议,好吗?”听到我叫这个名字,很多学生都把目光投向了张金惠,期待她的发言。前一学期,每次叫到她,她都不敢站起来,还缩着脖子低着头,象受惊的小鸟,连眼皮都不敢抬一下。这学期,她总算大胆了许多,曾经站起来几次,但都不说话,今天她肯说吗?我在担心、在等待,很多同学在期待中几乎憋不住了。这时,只见王宇慢悠悠地、毫无声息地站了起来,然后慢吞吞地说:“我知道,他运用的公式不对,导致往下的计算都是错误的。这道练习题应该运用压强公式??。”带着很腼腆的笑脸,速度比一般同学发言慢了两拍,声音不是很响亮,但一字一句绝对让全班学生听得很清楚。这样的发言让其他学生确实感觉很滑稽,又很惊讶,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掌声一下子响了起来。我开心的笑着说:“你讲的真好,同学们都在表扬你呢!下次肯定讲的还要好!”也许正是我的这份鼓励,从那以后,张金惠同学发言更积极了,学习成绩较以前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重点高中。

  再好的的班级也有后进生。工作中,我坚持早来晚走,利用中午、早晚自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加大对后进生的关注力度。在辅导中,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同学生们谈心,同他们多交流、勤沟通、做朋友,知道他们的学习困难所在,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解决。

  这些年来,我转化的后进生不下百名,很多聪明的淘小子考入了名牌大学,很多“文强理弱”的腼腆女生考入了高等学府。他们回来看我时,我真正体验到了为人师者的快乐,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桃李满天下”。

(三)注重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我的教育教学意识和理念也有了质的变化。物理教学必须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不仅注重教学生知识,更注重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

  在教学中,我在设计题目时,尽量有一定的梯度,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刺激智力发展的作用,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时,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如:教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我提出,要想使湿的衣服尽快变干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于是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诸如用电熨斗烫、放在炉火旁边烘、用电风扇吹、尽量把衣服摊开等,再引导学生面对这些办法,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这样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做一名出色的教研组长。

  由于我工作兢兢业业,不懈努力,19**年8月,学校让我任理化生教研组组长。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教学改革。它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开发与创生的过程。我从没把自己看成组长,我虚心的与组内其他同志共同学习,加强同他们的协作,大家共同努力,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性理化生教师团队,把延河中学的理化生教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一)刻苦学习,提升能力,带头撰写论文。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带好理化生教研组这个团队,我觉得自身的素质必须提高。因此,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自己“充电”,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研究先进的教学方法。20**年,我参加了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考试,被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大学本科)录取。20**年7月,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3年多的函授学习,大大提升了我自身的素质。虽然那3年很累,白天上课、批改作业,晚上学习,假期函授,但我觉得很充实。从20**年开始,我还参加了全县中学教师课程标准物理学实验教材的培训,成绩优异,受益匪浅。20**年参加物理课改、教材培训;20**年贫困地区教师岗位培训;英语应用能力培训;6月班主任任职资格培训;20**年10月参加乡村教师进名校,获得优秀学员;20**年12月参加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

  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认真探索研究,经常进行总结,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20**年10月,我撰写的论文《浅谈物理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在东北三省四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20**年6月,我撰写的论文《谈物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在全国中青年骨干教师优质论文中荣获一等奖;20**年9月,我撰写的论文《谈物理教学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在第十六届东北三省四市青年教师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20**年3月教师技能测试获县优秀个人奖。

(二)加强指导,共同提高,全力打造优秀团队。

  理化生教研组共有4人,我是其中年纪最大的。作为教研组长,我始终关注年轻教师的成长,经常组织年轻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随时接受年轻教师的听课,并对其进行指导。课后,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心得体会,

  指导他们走出困境,在教育教学的海洋中顺利扬帆远航。在我的指导帮助下,其他3位教师不但函授学完了大学本科课程,而且多次在全县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他们撰写的论文也多次在国家、省市获奖。

  我一直是许**、开**老师的指导教师,他们二人的化学教学水平在全县也处于领先地位,他们也是我校最优秀的年轻教师。20**年我被学校聘为青年教师指导教师,曾指导刁洪臣老师在全县上青年教师汇报课并取得优异成绩。1月《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获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从9月到7月,我主持的科研课题《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被县教育学会评定为重点课题,经专家验收合格。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的胸怀拥抱所有的孩子,纵然岁月消逝了我的青春,但我依然无悔!因为我无愧于自己的学生,无愧于自己的人生。20**年9月获县级优秀教师;20**年11月获县级师德先进个人,12月获县级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08年12月县科研先进个人;20**年9月县级优秀教师;20**年9月市级优秀教师;20**年9月县级优秀教师

  二十年多来,我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虽然我的同学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有的通过经商已成为百万富翁,比我取得了更大成绩,但我无怨无悔!“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育教学的道路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探索之路。教学内容的飞速翻新,教学方法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都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会拿出自己的热心、爱心、耐心、恒心、决心和责任心,在教育教学中不停地思考,相信明天的我应该比今天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提高。

  我所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并已被岁月尘封。工作中尚存的问题却赫然兀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默默地奉献,勤勉地耕耘,乘新课改之东风跨步向前,努力完成研究型教师、复合型人才的自我打造。继续用博大的胸怀拥抱所有的孩子,纵然岁月消逝了我的青春,但我依然无悔!因为我无愧于自己的学生,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9

  中考刚刚结束不久,学生们早已抛却学习的烦恼,如释重负般放飞自由.而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对于那紧张而忙碌的初三备考阶段,确实有必要进行一番梳理.

  回顾中考复习,总体的印象是我很忙碌,除了忙于班级的日常管理,剩下的时间似乎都是在进行教学设计,做题,选题,编题.只要班级事务稍稍松一口气,似乎所有的时间都是用在了中考题上.似乎我天天都在围着中考题转,以至于临近中考的最后几天,我一见中考题竟然有一种莫名的厌烦与恶心.既然中考复习是跟习题泡在一起的,那就来谈谈我对习题课的感受.

  中学物理习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问答题,实验题,作图题,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物理习题教学是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习题课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确切含义,掌握物理基本规律的适用条件及其应用,能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为了发挥物理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首要的工作是精选习题,杜绝“题海战术”.采用“题海”战术,就是对习题不加选择,将泛滥成灾的各种试卷,复习资料原本发给学生,学生就成了解题机器.不少题目学生要重复练习多次,一些偏题,怪题更是让学生伤透脑筋.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采用题海战术,结果收效甚微,还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及摸索,我觉得在设计习题课之前,一定要根据专题精选习题.要选好习题,就必须对题目做认真的分析,一般应分析:解这个题要用到那些物理知识,题中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的复杂程度,以及涉及的条件如何(是否有隐含条件,多余条件);解题时所涉及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这方面要训练达到的程度;解题中的困难,关键和易错处等等.我在复习压强专题时,对近三年中考试卷及各区一模,二模试卷中有关压强的所有题目先做一遍,然后按考点精选分类,最后由易到难编制出学生用习题.从搜集习题到做题,选题,编制题目,用时不少,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大部分学生通过这份专题训练,由简单入手,循序渐进掌握了有关固体,液体压强计算问题的一般解题策略,普遍感觉以前不好做的压强问题不再是令人一筹莫展,而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物理习题课教学中,例题讲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精选习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例题的选取.

(1)举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除了巩固和运用学过的知识以外,还应当有计划地做到: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教给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

(2)例题要具有典型性,即题目的内容应能充分反应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和关键,练习的深广度和难易水要准确的反应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题目本身不宜过多过繁,可用一题多变办法,不断改变条件,逐步引申,还要避免过于繁杂的数学计算.

(3)举例还要具有针对性,即题目的深浅程度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题目要能针对学生在解答时容易产生的错误和问题.

  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物理题型很多,每种类型都有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我们要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又要使学生按照一定的解题步骤规范求解.例如,解计算题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审题,确定研究对象,简要写出已知条件,然后可按照“由未知找需知,由已知找可知”的思路进行推演,直至首尾两条线索相交于某个已知条件为止,这样就理清了从已知到所求未知的来龙去脉,最后按照理清的思路写出解题步骤即可.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上老师要做到少讲,精讲,学生还必须在课堂上有教为充足的练习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独立的练习时应注意:题目的选择应当配套,由易到难,以训练基本功,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主,基本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要求和指导上要注意区别对待,特别要注意指导在解题上困难较大的学生;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不同的解法和典型的错误,问题,为练习后的分析及今后的教学提供依据.

  变化之一:由以往孤军奋战到集体备课。今年学校非常重视教研组工作,物理组单独成立了备课组,由朱校长亲自下到组里监督。两节课的备课时间由上周总结、本周复习指导两大部分组成。老师们都很积极地参与到备课组活动中,收获很多。

  变化之二:复习顺序做了调整。以往都是从八年级开始复习,然后再回到九年级。今年则从九年级的电学开始复习,然后到热学,最后回到八年级。这样面对第一轮模拟考试,老师和学生心里就更有底了。

  变化之三:往年的复习我都是要求准备笔记本,我在黑板上书写复习内容,要求学生记下。几年下来,效果不明显。学生上课动手过多,动脑不够,课堂效率很低,到了后期复习时间往往不够。本次复习,我特地定了一本带有知识整理的复习资料,只有资料上不够详细的重点知识,我才让学生补充在资料上,这样就把我以前书写、学生抄黑板的时间节约下来强调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典型例题。为了避免学生光划不看的现象,我把知识点编成填空题的形式,课堂上要求学生完成并订正,并且每次上课前我都要抽出5到10分钟来提问,对于回答不出来的学生,要求抄写重点知识点两遍。

  有关浮力的计算问题种类繁多,并且在分析和运算能力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浮力”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内容。以下是有关浮力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典型运用问题的解析的归纳:

  一、压力差法求浮力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向上的压力为F向上,对物体上表面向下的压力为F向下,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向上-F向下。即浮力等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

  适用:于物体的形状规则、密度均匀、它所受浮力可用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来计算。

  例题: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物体的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14.7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4.9N,求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解:根据压力差法求浮力: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F向上-F向下=14.7N-4.9N=9.8N

  二、用称重法求浮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将物体进入液体中,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浮力大小为F浮=G-F。

  适用:有弹簧秤读数,形状可以不规则的小物体。

  例题:一个重为1N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钩码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0.87N时,这个钩码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解:钩码受到水的浮力为F浮=G-F=1N-0.87N=0.13N

  三、利用漂浮或悬浮条件计算

  若物体漂浮或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应根据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浮=G物)来计算。此法也称为平衡法。

  适用:漂浮或悬浮

  例题:一艘30000N的轮船在海上航行时,受海水的浮力多大?从海上到长江上航行时浮力多大?

  解:因为这艘轮船是漂浮,所以轮船所受的浮力F浮=G物=30000N,轮船从海上航行到长江,轮船重力不变,所以所受浮力不变。

  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用公式表示就是: F浮=G排=ρ液 gV排。ρ液gV排表示液体的密度,g=9.8N/Kg, V排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浸在气体中时,则F浮=ρ气gV排

  从公式上看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只跟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大小有关,与其他无关

  适用:知道排开液体的重力或体积。

  例题:有一个小石块,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15的水,求小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排=15N

  以上四种方法是在初中阶段求浮力的几种方法,在解题时应注意运用,分清用哪种方法解题。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10

  任教初中物理多年,在过去的教学中,只是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愿望和学习方式的注重。自使用新教材后,我们普遍感到压力,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精神就是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教学和学习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以前教材中偏难,偏旧,没用的东西不少,而现在有用的有价值,有用的内容多了,并且在教学中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说得多,做得多,学生说得少,做得少。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经常有“惊喜”的发现。过去老师讲,学生被动的听,效果不理想。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形式进行实验,开展学习。让学生自由探索,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也经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新的发现,也有经常被学生难住的现象。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现在学生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了,经常开展讨论和交流合作学习。老师鼓励的话多了,比以前和蔼可亲了,上课经常能够联系,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经常做家庭小实验,上网查资料,学生学习比以前更轻松了,更喜欢上学了,对学习也比以前更有兴趣,更积极了。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而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上好一节物理实验课,将直接决定着这一节物理课的成败.而如何来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历年来物理教师们已作过不少尝试与努力,直到现在仍是我们物理教师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我就如何来提高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效果,谈几点小小的看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刚接触物理实验的初中生,好奇心强,但自制力差,再加上对物理实验课缺乏正确认识,从而导致物理实验课教学很难组织,并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要想上好实验课,就必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物理实验的规章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实验素质。

  2、明确实验目标。教学应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应以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为依据,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的认知目标、操作技能目标和实验素质目标等。

  3、布置实验预习题目。实验预习是保证学生正确操作并获得正确结果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通过实验前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及仪器的使用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比如,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之前,先布置预习题,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作用,根据什么知识可求的电阻?需要那些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应如何进行?这样就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一门美学。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初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

  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设置实验情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塑料纸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塑料纸鱼的位置那么准确。这时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塑料纸鱼的上方,然后引导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可操作性强,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入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艺术的效果。

  二、展示物理科学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再美的事物,如果不被发现,那无异于明珠暗投,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物理教学的艺术。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

  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磁场的两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物理学理论内部相互间的自然展现的和谐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比如: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平面镜成像、电荷的正负等。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

  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光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发展

  物理教学必须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完成教育培养目标做出贡献,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体现着教师的艺术水平。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失之偏颇,引向应试教育的误区,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应试机制和模式,只注意到教学要依赖于学生发展的一个方面,忽视了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取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教学处于教师”给”与学生”收”的单调局面,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处于被动随从的地位。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毫无神益,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景,故事情景等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压强”应用时,可出示一张漫画,题目是”三毛应该怎么办”,画的是三毛陷入沼泽地里,正在下沉,情况万分危急、周围又无人帮助,请你为三毛出主意,设计这样紧扣学生心弦的情景问题,把学生带入物理情景中,利用学生善良的天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大家都主动地为三毛出主意,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抱着”学生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渔,学到捕鱼的本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如:教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教师提出,要想使湿的衣服尽快变干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于是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诸如用电熨斗烫、放在炉火旁边烘、用电风扇吹、尽量把衣服摊开等,再引导学生面对许多办法,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这样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节成功的物理课,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它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11

  8周的教育实习,使我对中学物理的教学和班级管理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教育实习不仅锻炼了我们实习生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与口才,也使我们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发现,分析存在于现阶段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我所在的实习学校是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学,主讲高一物理物理课,并兼任高一(4)班的实习班主任。实习期间,还组织了“关于在高一年级开设物理课的情况调查”的教育研究。总体来说,实习工作很成功,无论是教学工作,班主任实习工作还是教育调研工作,都得到了校领导,老师们的好评与支持。就高一

(4)班实习班主任期间,我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学生们的配合以及学生家长的支持。在受到表扬,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发现了存在于自身的不足,今后需要继续改正,完善自我。

  首先谈下我的教学经验。站到讲台上,面对全体同学,第一心态要好。具体来说,不要紧张的话都说不出来,因为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任务是给他们讲课。如果站在讲台上,自己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首先是工作的失职,其次是学生们的不信任,后果就是恶性循环的课堂秩序乱,学生听课效果大幅度下降。因此,站在讲台上,要有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是要干什么,有了明确的出发点,才能摆正心态,走进课程的思路;第二,讲课一定要先保证自己的思路百分之百在所讲授的内容上。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发现学生不好好听课,提醒他们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可是如果老师的注意力就没有全部集中在课堂上,也就是所谓的“走神”,那怎么能叫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所谓为人师表,不仅体现在外部行动上,更重要的是在课堂45分钟带领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因此,上课前的备课十分关键。备课时,自己要先进性对知识的梳理,自己头脑中把知识点捋顺了,才能在讲出来的时候有条有序。这就要求教师对课本有着很高的熟悉度和很强的专业知识基础。我在讲课的时候,比如习题课,如果需要在黑板上作很长的公式推导,我会边写边讲,这样不仅自己能按照自己备课时的思路走,也能使学生按照我的思路走。

  其次说下我认为存在于我身上的问题。我感觉主要是讲课速度与学生的现实接受能力稍有出入。我个人习惯,一堂课的前半部分用于知识点的传授,后半部分直接通过习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可是有些学生,基础较差,跟不上这样的速度。这就要求我在讲完知识点之后做一必要的知识小结。在和学生的谈话中,有些学生提到了这一点。其实在现实的教学中,这一点很重要。对于整体基础较差的班级,这更是必不可少。很值得我们老师注意。对于知识点的巩固,多做习题固然好,但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形成还没来得及回顾知识点,就投入做题中,导致前后知识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紊乱,不知从何入手。本着“照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这个问题。 最后说下关于教学方式的创新。我举一个例子,我在讲授高一年级“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一节时,用到的不是课本上的实验式教学方法,而是我自己的数学演绎式教学方法。具体说来,就是把根据实验推结论这样的'过程换成根据已

  有的结论运用数学方法推未知的结论。这个思路有点类似于大学的理论物理教学。我的想法也是来源于此。两种方法对比,前者优势明显在于实验式讲授过程直观易懂,学生易于接受。但是细想,这样的实验虽然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不一定能够集中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听讲。因为学生见了实验,心理上的好奇会引起议论,对于课堂秩序没有百分之百的保证,我的数学演绎式讲授过程虽然较为抽象,但是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有着一定的正面作用。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公式都是前面接后面的,稍有疏忽,就会朦胧一片。再者,实验式教学广泛见于现在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而我们却容易忽视数学对物理的重要性。因为摆在眼前的现实是中考,高考这样的升学考试仍然是书面考试,也就是解题依然要靠自己现有的物理知识通过数学公式表达出来。所以,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意锻炼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我的主要想法。当然,实验是最直接体现物理知识的途径,所以我对实验的安排主要在实验课。在讲授正课的时候,用到的更多是数学方法。

  这就是我大概的实习感受,还有许多,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数了。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注意提到的问题,完善自我的同时,我会积极创新教学思路,给教师教学以更大的发挥余地。

  周亚敏

/4/15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12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文/金寿涛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普及,“有效教学”这一先进理念逐渐成为众多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展开了细致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新课改;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采取各种教学措施,促使学生经过系统而专业的学习之后,实现自身知识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普及,“有效教学”这一先进理念逐渐成为众多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究竟该如何组织教学形式,才能实现“有效教学”这一目标,进而促进初中学生物理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试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教师普遍认为灌输给学生的知识越多,学生越有可能在中考中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也唯有如此,也才能充分履行自己“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职责。这种观念致使他们在日常教学时更加偏向于“填鸭式”“灌输式”等类似的教育模式,将既定的知识体系囫囵强加于学生身上,却往往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点――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作为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抹杀他们主动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热情,甚至直接代替他们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自主总结知识的完整过程,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同时,着重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实践运用能力。”这对于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2.2汽化和液化”这部分知识时,我摒弃了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而是向学生列举了两组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并向他们指明第一组为汽化现象,第二组为液化现象。

  第一组:夏天温度非常高,在地面上洒上水之后,一会儿就干了;水烧开之后,如果继续放在火上加热,壶里的水会减少;把衣服晾在室外,一段时间之后,衣服就干了。

  第二组:温度较高时,打开冰箱门,经常会看到白雾;夏天自来水管上经常密布着很多小水珠;温度较低时,浴室的玻璃上会凝聚一层水雾。

  之后,便鼓励学生根据我所提供的两组现象对汽化和液化的定义进行大致的推测。以下即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学生甲:对比一、二两组例子最大的特点,第一组都是液态的水逐渐蒸发,变成了气体挥发到空气中;第二组则是水蒸气变成了液体,依附在物体上。

  学生乙:刚才老师提到,第一组是汽化现象,第二组是液化现象,由此,我们小组推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就是汽化现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就是液化现象。

  学生丙:我们也同意这种说法,根据物质体态的变化就可以很好地区分出汽化以及液化现象。

……

  学生们纷纷发表着自己对于汽化以及液化这两种现象定义的认识,并不断辅以生活中的例子向我证明他们的观点,我则在一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并不过多干涉他们的讨论活动。不但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而融洽,更重要的是因为充分尊重了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极大地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为我更好地展开其余知识的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俗话说“高兴学来的'东西永不会忘”,说法可能有点夸张,但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个道理――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带给学习者极大的动力与力量,有利于他们主动克服各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努力争取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来讲,要想更好地展开物理教学活动,必须结合初中学生独特的兴趣特点进行学习上的引导,力求通过这一点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展开物理知识教学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如此,既可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初中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将其灵活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对于新课标的这一精神,我有着深刻的体会。例如,在学习“1.3令人厌烦的声音”这部分知识时,我首先向学生讲明了噪声的定义: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称为噪声。然后便鼓励他们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噪声现象以及自身的应对策略。噪声是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因此,不用我多加赘述,学生就迅速融入了列举噪声现象的活动当中。如此一来,一方面充分调动了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望;另一方面还促使他们在列举噪声现象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明确了初中物理知识与自身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为改变其以往“物理知识只是用来应付考试,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等错误观点提供了充足保障。

  2.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是物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中的定义、规律等大都是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才总结出来的。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则从另一个意义上阐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他们总是以好奇、疑惑的眼光打量着周围的万事万物。物理实验一来可以满足初中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来可以锻炼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实验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先进观念”。

  这就要求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多采用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力求通过这一手段大大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如,学习“串联与并联”这部分知识时,我就带领学生到实验室中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如此,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又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真正实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有利于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必须讲究教学策略,在分析初中学生心理行为的基础之上,积极组织各种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完成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进而大大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井迎迎。初中物理有效教和学的实践与思考[J]。华章,(05)。

[2]龙万忠。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12)。

[3]罗耀章。树立有效教学理念致力提高教学效率: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有效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物理通报,2009(02)。

(作者单位 陕西省勉县第一中学)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13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举例论文

  甘芝兰

【摘 要】课堂举例是一种艺术。在物理教学中恰到好个的举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加深理解,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14

  教师是我梦想中的职业,今后我将在校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挥洒汗水,教书育人。我满怀热情与希望步入校园,心境已然不同于学生时代,我爱校园,这个曾经受我以渔的场所,这个我将辛勤工作的地方。路过每根草,每枝花时我都减轻脚步,生怕打扰了它们的清修;经过教学楼时总有一股神韵吸引着我的思绪,迫不及待的想去感受;每个迎面过来的学生都像太阳一样散发着光芒,充满了朝气??校园—多么美好的地方!

  没过几天学校安排我带高一级三到六班的物理课以及高一六班的班主任。对于刚刚步入教师岗位的我来说是压力也是一种挑战!

  课堂很神奇,你虽然预备了每节课的基本知识,但你无法预测学生的课堂反应,这也正是教师的乐趣所在,年年岁岁书相同,岁岁年年人不同。一个班有五十多名学生,大部分同学都能认真听讲,但总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上课时不时会出现各种状况,影响课堂纪律。

  有一次课堂上提问,同学都在认真思考的时候,有一个学生不但没思考还不断的说话,严重影响到了周围同学的思维,我发现了后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点名让他在板面上做题,本以为这样会使他注意力集中,思维回归课堂,没想到他并没有认真对待而是在板面上乱画一通,态度极不端正,引来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影响极其恶劣。看到他这种表现后我很严肃的问他会不会,能想象得到,他的答案自然是不会,我看着他厉声呵斥:不会就坦白说出来,在版面上乱写乱画则是态度有问题!是对自己,对同学,对老师,对知识极大的不尊重!听到我的训斥后他头慢慢的低了下去,我想他应该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发自内心的羞愧,因此便让他回到了座位。从那以后这位学生在物理课上,再也没有扰乱纪律,反而变得认真了,回答问题也很积极,物理成绩也有所提升。我想学生是聪明的,只是年少轻狂,用适当的方式让他们真正的明白道理,他们就会有惊人的表现。

  还有一次,课堂上提问了一个问题,并请一位学生回答,没想到这位学生站起来后不仅答非所问,并且言语之间还带有戏谑之味,可想而知同样的引来了全班的哄堂大笑,看到这样的效果后我并没有训斥他,而是对全班同学讲了一个道理:“从我们嘴里说出来的话是经过大脑加工处理的,从一个人说的话就能判断出这个人的智商情商如何。我们不追求说出来的每句话都会成为至理名言,但至少从你的言谈不能让人觉得智商,情商都不够”。说完之后我发现他的表情略显尴尬之色,应该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就和颜悦色的让那位学生坐下了。后半节课他再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顽劣,反而比之前认真了许多。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具有强劲生命力的个体,是一群性格各异思想活跃的生命,更是一群渴望知识,为梦想努力奋斗的天使。没有调皮可爱的学生就没有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没有认真刻苦的学生就没有比学赶超的良好学风,没有安分守己的学生就不会有良好的学习纪律。学生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犯错最多的时期,是啊,谁又能说不是呢,因为这个时期人还没有健全的是非观,好多时候犯了错误连自己也不知道。我想说的是,作为老师对待学生犯的错误要习以为常,并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他们,然后给予及时的指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在担任班主任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教育学生除了专业技术水平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才能。如果班级是一个大家庭的话,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每一个学生都是需要你精心照顾的孩子。孩子的学习是一方面,身体健康状况也要时刻关注,心理状态等各方面都应该清楚的了解。

  高一六班的学生整体比较认真刻苦,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同学之间能和睦友爱得相处,不存在欺凌现象。因此在管理班级上我的工作重在“三抓”—抓学习、抓纪律、抓卫生,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但是班级的学风、纪律、卫生都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并且多次获得了流动红旗及文明宿舍。

  带班主任的这段时间,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午间操,班上竟然缺席十三名学生,当时整个班级被学校留到了操场,这十三名学生受到了学校的严肃处理。之后我又将他们留在操场上,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让他们知道,上午间操是为了锻炼身体,为了他们有一健康的身体,逃操是不对的;他们逃操了自己不但受罚还连累了班级其他同学,损害了集体荣誉,是不该的;最后让他们跑步二十分钟,将午间操补上,让他们知道,该做的就必须完成,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浪费功夫、浪费时间。

  就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我感觉到身体不舒服,转过了身,不想让学生看到我脆弱的样子,我应该是他们坚实可靠的后盾!于是我让他们解散回教室。虽然是背对着学生的,但我明显能感觉到学生对我突如其来的转变难以置信,一开始都没人走,后来我又强忍着疼痛,让其中一个学生把大家带回教室,他们才半信半疑的离开了。我感觉他们都走开了,身体一下子没了支撑,蹲坐了下去,感觉世界都在转圈,操场上的喧嚣似乎也被屏蔽了??就在这时有一对脚步在我面前伫立,不,有两对、三对??好像更多。

“老师,我们错了!”

“老师,我不该不上午间操!”

“老师,我以后再也不犯错了,您不要生气了!”

??

  噢,原来是他们—我善良又可爱的孩子!

  眼泪已夺眶而出,一颗一颗打在鞋面上,仿佛一块块巨大的陨石,沉重而又滚烫!什么疲劳,什么疼痛早已被这一颗颗陨石冲散??

  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感动,他们在感动中成长,我们在感动中沉淀!对我来讲教育的路还很长,和学生的这本故事书刚刚展开叙述。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15

  课堂举例是一种艺术。在物理教学中恰到好个的举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加深理解,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课堂举例的五个共同特色,就是:“新、近、趣、妙、变。”

  新即能弥补课本的时滞性,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例如有一次讲《质量》这节课,恰好遇到该班学生刚上完体育课,1500米长跑使学生一个个有气无力,无精打采。我见到这种情况,一上讲台就先出了这样了个谜语“一千零十个兄弟(打二个字)”学生一听猜谜语,立刻活跃起来,困意顿消。

  随后我又引导:“要想猜出这一谜语,请大家认真学习本节课,谜底就在这节课当中。”到了课堂中间,一些学生又有倦意,恰好又讲到质量单位,我就不失时机地抖出谜底――质量的单位“千克”。学生情绪再一次高涨起来。正是这个生动、新颖、有针对性的谜语,激活了这堂课。

  近举例应多举学生平时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事例。让学生感到自己生活在自然科学之中,增强亲近感、现实感。例如讲光的反射定律时,许多同学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因果关系总弄不清,认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也不错。为此,课堂上我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同学的相貌很像他的父亲,但如果讲成**同学父亲的相貌很像**同学行不行?”结果全班同学都笑了。我就因势利导说明了“先有老子、后有儿子”,“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颠倒的道理。以后在讲热平衡方程Q吸=Q放时,就再也没有学生马马虎虎写成Q放=Q吸了。

  趣趣味是吸引学生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的动力。列举有趣的例子,有利于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讲解《蒸发》内容前,我用水彩笔在投影胶片上画了一只烈日下的黄狗,张大嘴伸出鲜红的长舌头。当用投影仪放出这一彩色图像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思考着同一问题:在炎热的夏日里,狗为什么要张口伸舌?我立即指出,要想知道为什么,请认真学习有关“蒸发”的知识。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入新课,可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产生了积极的学习动机,潜移默化地从“苦学”过渡到“乐学”,从“难学”过渡到“易学”。

  妙就是学生在思维发展的'关键处,疑难、转折或朦胧处,起架桥铺路,有效点拨的作用。例如讲热水和冷水混合时,学生易忽视“质量未知”而误认为“冷水升高的温度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为此举一实例:在0℃的池塘水中,滴一滴100℃的开水与池水混合,池水温度能升高50℃吗?学生一听恍然大悟。又如为了加深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布置了这样一个练习:甲、乙、丙三人叉水中的鱼,甲对准鱼的上方,乙对准鱼的下方,丙正对着鱼叉过去,谁最有可能叉中?学生中有的答甲、有的答丙。为分析错误的原因,我幽默地说:如果鱼学过光的折射,她会不动,并笑咱们是个“马大哈”。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们轻轻松松地理解和消化了光折射规律。

  变在课堂教学中要“教活”,变则灵。变才会使课堂45分钟不枯燥、不乏味,愈变愈新,愈变愈活,深入其理,曲尽其然。在习题教学中,运用变式手段,从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到一题多思,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那种单调陈旧而保守的思维方式。例如,学生做了“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后,我利用课本上的电路图编了这样一组题:前图为测定小灯泡功率的电路图,小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5A”字样,电源电压为8V。试分析:①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应注意什么?②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变阻器的滑片该向哪边移动?③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和电流表上的读数各是多少?④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多大?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有多大?⑤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多少?小灯泡在10秒钟内消耗多少电能?以上5个小题从不同角度入手,其知识层次也不一样,既没有超出大纲范围,又没有违背课本中习题的原意,但却全方位地强化了基础知识的训练,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扩大了题目的覆盖面,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运用变式手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课堂举例并不限于上述几点,这里不再一一侃谈。总之,课堂上举例的例子应力求使学生风之生趣,动之生乐,听之有理,思之有味,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晶晶:如何学好初中物理课初探,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张小红:中学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科技创新导报,

(作者通联:532503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明江中学)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15篇 初中物理基础课堂教育调查报告答案相关文章:

生物初中观课报告2篇(初中生物观课记录)

春节的快乐中学生主题作文3篇 快乐的春节作文初中

在职语文教师工作计划范文3篇(初中语文老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简短)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优秀范文7篇(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

ilikedogs课堂反思3篇(ilikedogs教案)

失败的滋味作文初中3篇(作文《失败的滋味》)

初中毕业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3篇(初中毕业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文章)

管理专业实习报告3篇 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报告

有关续写作文7篇(初中作文续写)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热门2篇(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