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弟子规》读后感5篇 《弟子规》听后感

时间:2023-02-09 01:39: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教育名著《弟子规》读后感5篇 《弟子规》听后感,供大家赏析。

教育名著《弟子规》读后感5篇 《弟子规》听后感

教育名著《弟子规》读后感1

  我们聊到了很晚,这时,有人把电开了,不过,我们都很累,睡了!要是早晨雾大,站在阳台上,不但不见湖水,连苏堤也消失在浓雾中,茂密的绿树外只有白茫茫的一片。父亲,如果你还在世,我该是多么幸福啊。我等得不耐烦了:“快点垫报纸呀?晚上,哥哥早早的吃完饭去偷青瓜皮了,我们7点钟才吃完。

  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或许现在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但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要我们去做事,我们应该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为父母效力;父母教导我们时,应该恭敬地听而不可以随意打断他们,要将话听进心里;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应当顺从他们并且承担过失,不能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古人黄香九岁为双亲温席;沈云英替父亲守卫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双亲;董永卖身葬父;陆绩怀橘遗亲;王祥为母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

  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学习先辈们以父母为首的优良品德,把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精神发扬光大。

  百事孝为先,这是先人告诉我们的,所以我们应继承这种优良的传统!

教育名著《弟子规》读后感2

  最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

《弟子规》是一本国学教材的书,也是儿童启蒙的经典读物。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它的意思是: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这让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事,那时,我还小,是家里的“小霸王”。只要家里一开钣,我就健步如飞地奔到座位上,一屁股坐了下去,就开始自顾自的吃起来,还没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坐下吃饭时,我已经将菜盘给搅得一片狼籍,只剩下一些残羹了。想到这,我真为以前的不懂事而感到羞愧。自从学了《弟子规》后,我懂得了应该如何尊敬长辈,做一个有礼貌的人。之后,每当吃饭时,我总会先把年迈的爷爷、奶奶给搀扶到座位上,等全家人都到齐了,我才开始动筷吃饭。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我还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如父母吩咐你的事,你不能拖延;你出门前,要和父母打一声招呼,回来时要面见父母,让他们知道你的习惯,这些虽然都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都要我们去认真学习,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学习《弟子规》不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我会好好学习其中的道理,时时刻刻来鞭策自己,无论从思想上、品德上、学习上都要努力做得更好。

教育名著《弟子规》读后感3

  起先,我们非常不耐烦,每日所诵的东西太多了,一下子文言文一下子语文书的,绝对容不得再加一个弟子规了。周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的不情愿,信誓旦旦地和我们解释道:“弟子规读了好的,你们可以从中悟得一些道理。现在可能接受不了,但我相信,没过多久,你们绝对会迷上弟子规的。”

  周老师的话让我们对弟子规有了些兴趣,便认真的读了起来。嘿!的确,周老师说的一点都没错,我们真的对弟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上课前同学们都会认真的诵读。

  弟子规也确确实实地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让同学们举止都变得文文雅雅的。比如,弟子规中有一句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平常喜欢玩电脑,即便是爸爸妈妈在喊也懒得动身。学了这一句之后,我开始改变了这种坏习惯,爸爸妈妈每次一喊我,我就马上过去,一点都不拖延时间,爸爸妈妈连连夸我是好孩子呐!我脸红了。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这都是因为受了弟子规的影响啊!

  我还买了一本弟子规的书,上面不仅有释义还有典故,使我很受启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一句的典故。就是在东汉有个孩子才九岁,他叫黄香,因为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跟父亲相依为命。父亲的身体又不是很好,所以冬天的时候他怕父亲太冷,他都先钻到被窝里把棉被先弄暖和了,才叫他的父亲上床睡觉;夏天天气太热,他就先拿着扇子把床搧凉,再请父亲上床睡觉。看了这个典故,我非常感动,也懂了黄香念念在观察父母的需要,相信黄香是不是只有做冬温夏凊?当他有时时去关怀父母的心,相信父母的整个生活起居,他都会尽心尽力去付出。我也要学习黄香,关心父母。

  啊,弟子规,你教我了做人做事,感谢你。

教育名著《弟子规》读后感4

  刚拿到《弟子规》,我认为这是一本普普通通的书,但是语文老师为什么要我们背、抄、读以后还要默呢?难道这本书像别人说的那样有“金”?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这我要告诉大家,这本书中真的有“金”。不,应该说比金还要值钱。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听......从五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始读《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教人道理的书,从《弟子规》中,我先是学到孝顺。

  同学们,十三年来,父母付出了多少,让我们拥有无私的母爱,伟大的父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生活用品,让我们过着美好的生活,而我们呢?我们却不懂得珍惜父母给我们的一切,还一次次的辜负他们的好意,有时父母叫我们做事,我们总觉得父母太烦太懒了,自己又不做,每次都叫我们做。就拿我来说吧!以前妈妈经常叫我干这样,干那样,我总觉得她太懒了,每次都叫我干。自从我读了《弟子规》的“入则孝出则悌”后,我懂得了父母叫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风呢?从这以后,父母叫我的,我都会及时答应,不会拖延,父母要求我做的事,我都会认真去做,再也不会偷懒,不会埋怨。身为子女的我们,应该要孝敬父母,因为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了。

  我从《弟子规》当中还学到了诚信。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是诚实,失去了诚信,就没人再相信你,那么我们的生活不再是五彩斑斓,我们活着就无意义了。正所谓,生活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读了《弟子规》的“谨而信”,让我每次说话时或做每一件事时,眼前就会出现两个字,那就是......诚实

  读《弟子规》,我得到了比金更重要的东西。我会好好的保管这本书,因为它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教育名著《弟子规》读后感5

  在暑假里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生活中首先要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姐妹。要想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讲信用。以前妈妈说我做错事的时候,我总是很不耐烦,现在我知了这样是不对的。在暑假里我帮妈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拖地,收拾自己的书桌。弟子规使我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弟子规》里有这么一句话:“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在书中的解释是说:借了别人的东西,应当及时归还。如果别人向你借东西,有的话就痛快的借给别人,不要小气。我想起有一次我的水性笔没墨了,问同桌借。她却说::“不借!这是妈妈买给我的,可好写了,我怕你会弄坏的!”我很生气,一节课都没有理她。在我苦苦哀求下,妈妈终于帮我买了一支有喜羊羊和美羊羊彩色图案的水性笔,我可喜欢了,于是心想:要是同桌来借笔,我坚决不借!哼!谁叫她先前不借给我!机会来了,下午第一节写字课,我拿出笔来,故意慢慢地写,想象着同桌会怎样来借笔。可左等右等等不到,却感觉身后有人拿尺子戳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郭全。他用哀求的眼神对我说:“我笔没墨了,借你的一支。”我本来不想借的,可他又不是同桌,好像应该借。但我这只水性笔那么漂亮,万一他弄坏怎么办?

  这可是我求了妈妈好久才买的呀。本来是要向同桌炫耀的,现在却要借给其他人。借还是不借呢?犹豫中,同桌却说话了:“他不会借的,要是我,我也不借!”我这时才发现同桌说的话有点对,一支新的笔,谁不爱?还真有点不想借。可是,如果不借给他,不就像我昨天没借到笔那样难受了吗?哼!我才不像你这么小气呢!

  想着,我赶紧把笔递给郭全,还叮嘱他:“要小心用啊。”他点点头,充满感激的说:“谢谢你!”从此,不管谁问我借东西,我都会借,因为我体会到了借不到东西时难受的心情。通过这件事我感悟到,问别人借东西时,如果别人不借,不要埋怨他们,或许他们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别人问我们借东西时,我们有的就一定大方借给他,否则别人会很难过的,可能下次我们再问别人东西别人就不借给我们了。如果没有也明白告诉他,好让他再问别人借。就像老师说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教育名著《弟子规》读后感5篇 《弟子规》听后感相关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名著读后感高一4篇 关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读后感

外国名著读后感范文3篇(写外国名著的读后感)

名人传名著读后感六年级5篇 六年级下册写名著的读后感

《我们仨》名著读后感3篇(我们仨名著导读)

最新四大名著读后感范文3篇 关于四大名著的读后感

五年级四大名著西游记读后感4篇 四大名著西游记读后感三年级

爱的教育书读后感四范文3篇(《爱的教育》读后感范文)

狼王梦名著读后感初中3篇(读《狼王梦》读后感)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2篇 读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满分读后感6篇(《爱的教育》优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