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世同堂读后感精选例文3篇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大学

时间:2022-12-31 03:18:00 读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2022四世同堂读后感精选例文3篇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大学,供大家参阅。

2022四世同堂读后感精选例文3篇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大学

2022四世同堂读后感精选例文1

  断断续续看完了《四世同堂》,打心眼里喜欢这部小说。文章以小羊圈为线索,写了小羊圈里的几户人家在北平沦落后的悲欢离合。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他的语言文字是别有风味的,诙谐但干净。这部小说中透过大量的心理描写,来刻画各种北平人的特点,软弱又坚强、怕事又勇敢、狡猾又老实。老舍先生细致真实地刻画了北平人民。

  故事在祁家小院拉开帷幕,写了祁老人对日本人围城的担忧,他认为怎么也不会超过三个月。几乎所有的人想法都跟祁老人一样,认为日本人不会伤害百姓,不会株连无辜。因此,谁都没有亡国之忧,只求保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是,在日本人的统治下,谁都没有真正的太平,小羊圈的各家各户都受到了大大小小的影响,一幕幕惨剧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如果说常二爷进城买药被罚跪是小事的话,那第一件大事就是钱诗人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钱诗人的儿子载着一车日本兵壮烈牺牲,钱诗人被捕,受了酷刑,钱诗人的另一个儿子病逝,妻子自杀。眼睁睁地,一个好好的家就这样分崩离析了。这一幕幕悲惨的景象惊心动魄,让人不忍睹视,但是又迫切想知道故事怎么发展,急切地看下去。

  我特别喜欢小文夫妇,虽然他们是“戏子”,不过小文出身名门,被迫拉琴度日,但是他身上还有一种“贵族”精神,不沉沦不市侩不消极,淡泊钱财名利,只要自己过得舒坦,不管其他。不管家道多么没落,日子多么困窘,他依然是个“人”,在苦的时候他能果腹度日,稍微有点余钱,他也会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正因此,也才有后面的故事吧,小文夫妇借演戏为名,杀死了日本人。当然,他们也血溅当场,死无全尸。

  小羊圈里死的最无辜的是拉车的小崔,他是为了送冠晓荷去参加一个集会,但是被作为替死鬼给砍了头。

  死得最悲痛的是祁天佑,因日本人的过错给店里多送了十双鞋,结果授予“奸商”的头衔游街,边游街边说骂自己是奸商。天佑不堪其辱,当天晚上,投湖自尽。天佑是家里的顶梁柱,半边天,有他,家里人才觉得踏实,才觉得温暖。但是他没有和任何人告别就离开,是全家人最深的痛。

  当一幕幕悲剧走进小胡同,也走进了我的内心深处,这是我们在 “抗日神剧”中看不到的情节。当外敌入侵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安稳,“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部小说应该推荐给我们所有的青少年读一读,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

  老舍先生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写这部小说本着一个善良的愿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说说这部小说里的五大汉奸和他们的下场。

  晓荷,他仅仅为了向日本人献殷勤,没有证据就开始举报钱诗人。这是他所做的第一大恶事。为了恶心他,老舍先生没有安排他升官发财,一直被“笼罩”在“大赤包”的阴影下。后来他被抄家,被下监狱,出狱后不思悔改,衣食无着,因肚子痛被日本人拉到城外“消毒”,也就是被活埋。这个下场是让我们读者大快人心的,死得也算惨烈。

  “大赤包”,老舍先生对她丝毫不手软,将她相貌描写得特别丑陋。她亲日之后,成为妓女检查所的所长,从此醉生梦死,大肆敛财,贪得无厌,而且愚蠢至极,比如最后她给她的助手十万。她被抓是因为“狗咬狗”,汉奸蓝东阳诬告了她。她入狱后特别悲惨,没有吃的,没有衣服换,她发疯至死。老舍先生写她在狱中所受的折磨也是不惜笔墨,极力渲染,读之,虽感恶心,也感畅快。

  蓝东阳,应该说是老舍先生笔下最恶心的一个人,首先是他长得既丑,又脏又臭。其次,就是他对日本无限忠诚,时时刻刻都在念叨“天皇万岁”。他还具备一切坏人的一切缺点:小气贪婪,连泡妞都只买几粒花生米,但是,老舍先生巧妙地以恶制恶,让他娶了胖菊子,被整的够呛,所有财产被席卷了;他没有底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令人发指。不够,我觉得他的下场不算最坏的,被送往广岛治疗,被原子弹炸死。

  胖菊子,祁瑞丰的老婆,她最初追求的就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但是,她的丑陋是慢慢展现出来的,喜新厌旧,贪图享受,没有廉耻,贪婪无比。她嫁人,而是嫁给“什么长”,而不是某个人,所以,她抛弃了祁瑞丰嫁给了最恶心的蓝东阳,一对奇葩走在了一起。最后,她沦为下等妓女,卖淫为生。

  我觉得祁瑞丰也是汉奸极品。日本人一进城,他就想着怎么和日本人拉上关系,但是实在没有门路,只好巴结冠晓荷。他所做的一切也实在是说不出口,一心想着自己怎么贪图享受,背信弃义,不念手足之情,而且不知悔改,执迷不悟。最可笑的是冠晓荷家败祁瑞丰丢官后,俩人打听到冠晓荷二女儿做了特务去投奔,被日本人抓后,由x调来两位有权威的“支那通”,结果是:在相貌,言谈举止,嗜好,志愿,心理,各项中,晓荷的评卷分数是九十八,瑞丰稍差一点,九十二!而据那两位支那通说,能得到平均分数八十分就可以做第一等的顺民,晓荷与瑞丰应该是超等。瞧,老舍先生是怎么恶心他们的。他死得很痛快,就是被日本人抓走后,不分青红皂白杀了,丢了一件他穿的衣服到院子里。

  这些坏人,老舍先生一个都没放过,送他们去了该去的地方。同样,老舍先生也给“好人”安排了比较圆满的结局,虽然钱诗人家都破了,但还留下了一个孙子,而且,钱诗人第二次被捕后没有受刑,被营救了出来。不美的姑娘高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最后也和祁家老三走在了一起。

  唯一不圆满的是祁家的小孙女被饿死了。我想,这是老舍先生再次对日本人可恶行径的控诉吧。最终,老舍先生不能释然,悲剧就是悲剧,日本人种下的罪恶,是永远不能忘怀的,是应该铭记的,他们杀死了太多无辜的人,包括不谙世事的娃娃也没有幸免。

  读过这本书,感受着各种人物的悲欢离合,也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恨——倭寇和汉奸。让我特别感慨的还有老舍先生文字的魅力,想象丰富,描述得淋漓尽致,描述得细腻精致,描述得入木三分,让人深深折服。文字,不管是让我们恨也好,爱也好,它本身就有无穷抗拒的魅力。

2022四世同堂读后感精选例文2

  《四世同堂》是我读的最过瘾的一部中国近代文学书籍,没日没夜的看了几天,给我的冲击却是久久不能平静的。故事里的人都是那么活生生的,在小羊圈胡同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荣沉浮,他们的生活因为日本人的到来和离去而发生了质的改变。

  谨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带忧郁的瑞宣、由隐士诗人变为革命斗士的钱默吟、任劳任怨的大嫂、热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爷、狡猾却正直的白巡长、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四大妈、无聊无耻的瑞丰、冠晓荷、阴狠的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堕落的招弟、聪明勇敢的桐芳、最终成为革命青年的高弟,还有孙七、小崔夫妇、陈长顺、小文夫妇、丁约翰……八年的厚重写在了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那个年代的风雨飘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给中国留下了无尽的伤痕。

  说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汉奸形象。“汉奸”,这个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只是目光短浅的爱财小人,为了财出卖了国家和自己的灵魂。他们风光,人们看着恨;但他们死,人们看着却不是想象中的痛快。“汉奸”是可悲的,因为没有了对国家的爱对自己的尊重,他们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怜人。其实,他们因为日本人的到来而生,却没有因为日本人的撤离而亡,他们存活在很多人的潜质里,只是后来的社会不同了,“汉奸”不流行了,不流行并不代表就不再存在了。

  钱默吟老先生是全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总是忽略书中如此坚强的一个老人。撇开他的政治观点不说,单单他的坚强勇敢,就足以是全书一抹不容忽视的风景。钱老是个有知识有文化懂事理的人,这在那个年代是个不可多得的革命战士。在全书缓慢的节奏中,钱默吟是一个紧凑的神秘的形象,俨然为书增加许多铿锵之力。中国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钱先生这样的人,才终于站起来走向光明。

  中国人是痛恨日本人的,看着《四世同堂》,你会更加确信自己对日本人的恨。然而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又是无助的,新旧社会的交替给人带来的迷茫是无尽的,人像是迷了路,是不知所措的可悲。所以有的人革命了,牺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惨死了,没有一个人是完整的存活了下来。

  战争结束了,没有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悲壮。然而,《四世同堂》并不是一个悲剧。人们一直疑问老舍先生为什么要给大家一个不是结尾的结尾,人们诧异于故事的戛然而止却不知结局。其实所有的故事都是没有结局的,结尾一句“起风了”,我想就足以表达老舍先生的意思了。历史的车轮辗转向前,历史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风了,但不一定吸沙,或许打雷,或许下雨,渺渺茫茫。中国始终推着大车前进,泥泞和伤痕总是有的,但回首过去悲壮的一页,除了记忆和叹息,我们应该看见预示着的光明的未来。感谢老舍先生给后世留下了这部中国的《战争与和平》。

2022四世同堂读后感精选例文3

  读四世同堂有感

  去年生日同学送的《四世同堂》,三部,一年过后,有点惭愧,才看了一部!开始看时,就想着到时候看完了能写篇读后感,就像初中还是高中那时候常写的读后感。此刻摆在自我的床头,却总有些原因,让你静不下心看第二部,那就先写写感受,看后事如何?

  第一部,《惶惑》。瑞宣、瑞丰、瑞全,祁家的三兄弟,有着不一样的性格,走着不一样的道路。

  记得当时看到瑞宣的一段独白时,自我就发了一个动态,与其说当时自我特能理解瑞宣的感受,倒不如说那一刻的自我就是瑞宣。文章写道:瑞宣认识他自我,他觉得他的才力,智慧,气魄,全没有什么足以傲人的地方,他只能尽可能的对事对人尽到他的心,他的力。他不肯用坏习气减少他的石子的坚硬与力量。他明白在人世间,他的尽心尽力的结果与影响差不多等于把一个石子投在大海里,可是他并不肯所以而把石子可惜的藏在怀中,或随便的掷在一汪儿臭水里。

  当然,我不是瑞宣,我不可能遭遇这样的状态。可是就像瑞宣认识了他自我一样,我仿佛也看到了自我。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自我做事不够细心谨慎,也没多大的智慧与才气,从小到大,最怕填你的特长是什么?最怕问你擅长什么?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可是,却总有那么一股劲,坚持着自我,保留着初心,我还能做点什么,我至少还能够改变点什么,我觉得,人就是要这样吧!

  哪怕你只是在做一件很小的事,连你都不觉得它重要,可是,做了,好过走向一条相反的道路。或许,就是因为大多都是这样的人,大多人都有着相同的一个初心,大多的初心都是朝着一个好的未来,此刻我的眼里,我们的眼里,大多都是完美。

  瑞宣,在那个时代,代表着大多数的人。应对国家一点一点的被日本侵占,期望能投身到反抗中,哪怕为战争献出自我的生命。但作为兄长,背后一个家庭需要他支撑,祖父病了,母亲常年多病体弱,二弟心中根本无家国之痛,反而为日本人做事,三弟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抗战中,做了他想做的事。读后感·;而他,就成了整个家庭的顶梁柱。他矛盾、痛苦、无奈,满腔的热情只能藏于心中,尽力压制。我想,即使时代在变化,瑞宣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缩影,一个代表,背负着很多,不能放手去做自我想做的事,一方面来自于外界多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自身。

  或许之后他主动踏出了那一步,带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或许那个时代逼迫着他不得不迈出了这一步,艰难困苦的行走着,或许……我相信,瑞宣的初心都不会变。

  我们只愿心怀清欢,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2022四世同堂读后感精选例文3篇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大学相关文章:

党员阅读大国战疫个人读后感例文6篇 大国功勋读后感例文

大学生2022四世同堂读后感范文3篇(四世同堂场景读后感)

2022我们仨读后感精选例文3篇 我们仨读后感左右

2022热爱生命读后感精选例文3篇 短文热爱生命读后感

阅读小说《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例文6篇(和平与战争阅读感想)

爱的教育名著书籍读后感心得例文6篇(教育专著读《爱的教育》心得)

2022看见读后感精选例文3篇 看见有感

课外书籍稻草人学生读后感例文6篇 小学生稻草人阅读感想

学生阅读童话故事《柳林风声》读后感例文6篇(童话故事的读后感)

学生读课外书草船借箭读后感例文6篇(小学语文草船借箭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