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攀登者》最新观后感影评精选_攀登者观影感想3篇(看完攀登者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2-10-24 08:30:00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电影《攀登者》最新观后感影评精选_攀登者观影感想3篇(看完攀登者电影观后感),供大家阅读。

电影《攀登者》最新观后感影评精选_攀登者观影感想3篇(看完攀登者电影观后感)

电影《攀登者》最新观后感影评精选_攀登者观影感想1

  题材和阵容是绝顶的,国庆我最期望的,预计也是最能引爆市场的。可惜一个遇到平庸的导演、编剧或者剪辑可能就回天无力了!

  如今的争议点集中在感情戏上,这里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导演和编剧对观众的不自信,导致如今票房与口碑皆达不到预期。

  虽说现代观众观影经历多了,更适应弘扬个人英雄主义的好莱坞式叙事和形象。

  但经过《风声》《集结号》《建党伟业》《智取威虎山》等优质主旋律商业电影的熏陶磨炼后,观众已经做好准备去迎接富含中国价值观和中国情愫的中国式表达。《战狼2》《哪吒》《我不是药神》和 《流浪地球》等商业片的大爆都是基于在剧情或在营销上成功调动甚至煽动了观众情绪。

  所以,只要《攀登者》抓住了史实登顶中关键情绪点和爱国背景简直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上。该片对登顶细节、动作场景的细致真实展现比较到位的。

  部分画面很明显是天寒地冻中实拍的,人物说话有哈气,登山设备符合实际,部分雪景很真实,只有个别望远镜内镜头露怯了。

  可惜,因为导演和编剧对于故事重点的选择了目前的爱情线,淡化了为国争光的宏大叙事,导致后半段一直在儿女情长纠结,反而极大削弱了登顶情绪和意义。要不然本片可以走的更远!

  其实这里把主角感情戏也作为暗线处理更好。把国家要求登顶测量和个人要实现荣耀推到前面作为最终价值追求,更恰当,也更能引爆情绪。

  前半段的旁白虽说很好地解释了第一次登顶的遗憾,但纯旁白其实没有类似于新闻报道剪辑或者在后半段闪回,再或者开始就快节奏跳剪出第一次登顶,然后以遗憾收场出旁白。再把人物前后变化起落进行快节奏对比更能展示人物心理轨迹。(这一点香港电影的徒弟韩国电影就做得很棒)

  总之,一首好棋,玩砸了。

  当然,依然要对为国争光的登山先驱和英烈致敬,他们是真正无私的爱国者!

电影《攀登者》最新观后感影评精选_攀登者观影感想2

  国庆档的三部大片都还没有下映,目前正在火热的上映中,截止10月9日14点,《我和我的祖国》票房已经突破23亿,第二名的《中国机长》也有20亿的票房,第三名《攀登者》8.5亿。

  这样的票房成绩让人有些意外,在电影上映之前很多人认为《攀登者》应该在第二甚至是第一,毕竟是吴京拍的电影,然而《攀登者》不仅没有获得前两名,票房也是被另外两部给拉开,如今不到10亿的票房确实令人有些意外。

  自从吴京凭借《战狼2》火了之后,他逐渐就成为了电影票房的保障,那次之后吴京没有一部电影的票房是低于20亿的,这次的《攀登者》也是吴京花了很大精力在上面的作品,目前只有8.5亿的票房,或许跟我们所了解的吴京有些差距,况且这部电影吴京还是主演身份,身边还有像胡歌、章子怡、成龙这样的大咖,正常情况下这样的电影早就破20亿了。

  虽然票房不佳,可电影的口碑还算过得去,豆瓣6.7的评分也算是中规中矩,有些观众对于电影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好的一方认为电影整体是不错,虽然早就知道结果肯定是登上了珠峰,但是过程的曲折反复还是挺猜不到挺扣人心弦的,尤其是特效特别好,容易让观众看得整个人都紧绷了,演技最好的并不是吴京,而是张译,他在片中绝对影帝级别的实力让人看了是大呼过瘾。

  和另一部作品《中国机长》一样,这片子的惊险镜头拍得还是挺吓人的,感觉除了吴京,所有人随时都可能死掉,在这样惊心动魄的环境还能够展现“山就在那里”这样浪漫的理由,把国家荣誉高于一切的宗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点上影片还是做得很出彩的。

  不好的一方认为叙事严重不合格,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线交代得不清不楚,为什么会误解那么深,长达15年?还有,中间人物群像偏多,该详细刻画的不详细,不该的拍了一堆,像胡歌那个角色完全可以砍掉。

  像这种主旋律的戏,只要抓住吴京这个主要角色,拍出这个人的高大全英雄形象,再辅助拍其他人舍己为人不怕牺牲,满足亿万人民的集体爱国想象就可以了。最让人不满的还是感情戏,战友情表现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爱情表现的又不伦不类,可以说尴尬的感情戏毁了所有。

  当然造成这样的原因跟导演有很大的关系,如此惊心动魄的题材摆在导演面前应该很好呈现,然而导演却用力过猛了,破坏了情绪的表达,其次也浪费了一众演技在线的演员,配音对不上口型这样的常识性问题都没有完成好,导致了影片让观众看了有些不伦不类。可是平心而论,这部电影的整体是不错的,是典型的吴京电影,可是有些细节没有处理好,才导致了与其他两部电影的差距。

电影《攀登者》最新观后感影评精选_攀登者观影感想3

  影片讲述了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故事。

  但问题是攀登珠峰,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攀登山峰的运动。也不是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运动。他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政治因素牵扯到了珠穆朗玛峰作为国家边界的问题。宣誓珠穆朗玛峰归属于我国的领土问题。他是有前因后果的。

  但导演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从最初的选择拍摄攀登者意图就是“断章取义”。不考虑事件的原因只是拍摄攀登珠峰的事情,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后面的无论他怎么拍,他的格局就非常小。只看到了眼前。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问题是攀登珠峰这个事情本身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坎坷。就已经很戏剧化了。不需要你把人家真实的那么戏剧化的事情删掉,自己添加一些恶心的剧情。反而降低了戏剧冲突。

  所以整部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来源于生活低于生活。

  整部作品也没有欲扬先抑,也没有介绍国际的形势有多么紧张,攀登珠峰的必要性,紧迫性,直接就是攀登珠峰,一开始就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人物,那你还想把他们拔高到什么地步?还有尼泊尔的攀登成功,印度的准备攀登这些对比,为什么不用?

  我想无论是写作文,讲故事,绘画都会用到很基础的手法,比如欲扬先抑,比如对比,侧面烘托等。为什么导演不用?只用爱情。我不知道导演的脑子是怎么想的,制片人是怎么考虑的?甚至于编剧你有没有看真实的事情。

  你们可能就想拍一部打着国庆爱国情怀吸引观众进电影院,看你们拍的动作爱情片,再加一点极限运动攀登——珠穆朗玛峰。还口口声声强调中国人第一次登上珠峰。他第一次登上珠峰的意义是什么?你拍出来了吗?还蠢的在电影里面有。一个上课的学生问为什么要登珠峰?我也想问你为什么要登珠峰,你电影里面说了吗?你把那些全都模糊处理了。就表现了你的爱情,攀登珠峰过程中死的一些人。你知道吗?电影让人看的觉得你们攀登珠峰就是在找死呀!死人都没有感觉,你知道吗?

  你脱离了当时时代环境的背景,拍的这个第一次攀登珠峰就是断章取义。

  别说什么加那些爱情,为了塑造人物,电影里的角色在塑造是为了一个整部电影的优秀,而不是说整部电影无所谓,只要塑造一个好的人物。

  这部电影看完让人觉得吃了一顿很恶心的东西,消化不良。

电影《攀登者》最新观后感影评精选_攀登者观影感想3篇(看完攀登者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有关寒号鸟观后感3篇(寒号鸟 读后感)

2022春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篇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3篇 残奥会表彰大会观后感

2022幼儿园年终工作心得3篇(幼儿园老师工作总结感想)

开学第一课小学生观后感作文2022【3篇】

电影红高粱的观后感精选范文3篇(红高粱电影看完的后感)

幼儿园实习心得及感想2022范文3篇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 感受宪法的力量

最新《一千零一夜》读书感想范例7篇 读《一千零一夜》心得体会

清明全国哀悼日下半旗致哀感想作文3篇(今年清明节全国致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