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7篇 观看了感动中国颁奖礼你有什么感想

时间:2022-10-27 08:45:00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7篇 观看了感动中国颁奖礼你有什么感想,供大家参阅。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7篇 观看了感动中国颁奖礼你有什么感想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1

  张桂梅在华坪中学任教过程中,时不时就会有女孩在课堂上消失,在家访之后她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女孩都被家里嫁人了。2001年张桂梅担任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发现一些健康的女孩被丢弃在福利院门口。这些经历让她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因为帮助一个女孩可以挽救三代人。于是从2002开始她四处奔走,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四处募捐,然而社会往往是现实的,用了5年时间仅筹到了1万元。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07年作为党的17大代表参加党代会期间,一名记者在她裤

  子的破洞上发现了她的愿望,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从此她想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愿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政府出资200万元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高中创办之后也不是一番风顺,条件艰苦,师资落后,多名老师因无法接受这个工作条件而辞职。剩下的老师在张桂梅的带领下,凭着作为共产党员的信念才坚持下来,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任何伟大的事业背后的过程都是艰难的,张桂梅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就把时间做没了。忘了,把生活忘了”。是什么支撑张桂梅走了下来?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道:“您觉得您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张桂梅回答:“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的安慰”。我在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是使命的力量支撑她坚持下来,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做到了这一切。

  使命是什么,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使命、愿景、价值观是经常被提到的三个词汇,企业的使命就是你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个人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个没有使命的人,能够做到的程度是绝对不一样的。张桂梅就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不记荣辱,不记得失,真心诚意的为自己的使命去奋斗,进而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张桂梅的事迹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国际形式波谲云诡,但所有的危机又都是机遇,从此时此刻起认真的梳理自己,挖掘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奋斗。

  在疫情之下,我们的党和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执政能力,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是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珍惜当下的大好环境,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努力奋斗。张桂梅在采访中也提到:“我希望她们出来不需要感谢张桂梅,不需要感谢女子高中,我希望她们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就足够了”。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2

  每次看到同龄的英雄为人民牺牲、为国家牺牲,我的感触都非常深。这种感触包含几个方面,一是敬佩,二是感动,三是榜样。

  在看陈陆同志的先进事迹时,最先触动我的是,这是多年轻的一个人啊,他就像是我身边的同龄干部一样,有朝气、有干劲、有想法、有担当、有作为,而他早已牢固树立了对党忠诚、恪尽职守、赴汤蹈火的优秀品质,同样作为80后,同样作为党员干部的我,在工作中偶尔出现畏首畏尾、拈轻怕重、言行不一等情况,想到这些,就觉得很自责,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枉做一名党员干部。这个时候,看到1984年出生的陈陆同志,在面对特大汛情,在人民群众危难时刻,始终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以大坝为战场、以抢险为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从心底深感敬佩。

  李强(化名)是陈陆战友,据李强介绍,两人相识快20年了,陈陆是非常好的一个人,工作非常认真,替别人考虑多、替自己考虑少,除了工作,两人生活中关系也很好,两家经常在一起聚,生活上陈陆是个很爽快的人。李强的这段介绍,让我感动于陈陆的为人。联想起身边同事工作上和业余生活的情况,不乏在工作上很敬业、在生活上很爽快的人,想起自己偶尔在工作上出现的推诿扯皮,在生活上顾及个人利益而斤斤计较的情况,让我感到羞愧不已。看到不负责任的情况,自己就应该带头负起责任来,看到不好的现象,自己就应当出面制止,才是为人的正道,我们只有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勇于担当、坦荡宽容的人,才能带动社会变得越来越好,只为一己之私,只会让自己、家人、身边的人陷入僵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陈陆同志,“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充分展现了消防救援队伍救民于水火、救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价值追求”,看完他的先进事迹,有一种力量充实在我身上,重新唤起我对党员初心使命的再次认识,让我再次回想起入党誓词里那句铿锵有力的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做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我们这样年轻一代的党员干部,就要做像陈陆同志那样,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甘于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苦干实干,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通过工作实践,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3

  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她究竟有什么魔力,改变了那么多孩子的命运?

  总有一些人,牺牲自己,照亮了别人,用敢为人先的拼搏与担当,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为1645个贫困女孩的托起了大学梦,为贫困孩子撑起一片天。她就是张桂梅同志,她对事业的热爱与默默付出,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有“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担当。她就是一株傲雪红梅,仰首报春,带给孩子们无限的希望;用心血播撒爱的种子,谱写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无疆大爱!为筹集资金办女子高中,张桂梅四处求助,向社会募捐。有时疲惫无助至极的她坐在昆明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整整奔波5年,只筹到一万多元。她不怕苦不怕累,在北京开会奔走于各大媒体,引起社会关注。在各级党委政府投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终于实现了。学习张桂梅用生命绽放大爱无边,正气担当勇往直前的干劲,用大写的人生点缀冬雪的洁白红梅的傲然。

  她,以“无我”的境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张桂梅时刻温暖着别人,对自己的不幸却深埋在心底,她没有子女,却是上百个孩子口中的“妈妈”;她身患绝症,却把自己所得的奖金都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她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托起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希望;她带病坚守岗位,潜心于教学管理研究和培育新人事业,她用行动在“平凡中见伟大质朴中显真情”,以“无我”的精神境界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党员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4

  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感动中国”现场,没有设置观众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了颁奖典礼。

  面对来自全国人民的关心,他笑着感谢大家:“我的身体状况比一年前略有一些好转,正在尝试中医治疗,主要是推拿按摩和现代康复方法,走路稍微平稳一点。”随后,他还乐观地告诉大家:“我可以踩自行车了。”

  现在回头看去年,是一段什么样的日子?张定宇说:“我是一个医生,是一个医院的院长,那是我们拯救病人的一个岗位。我最惭愧的,是患病的妻子在最危难的时候,不能陪伴她。但是,医院有800多人需要我去带领,还有这么多病人等着我,我不能这会说我不行。没太多取舍,也不需要我做取舍。现在回头去看,尽管壮烈,但也很平常,就是我们的一个工作,是你应尽的这份职责。”

  但,白衣为甲的张定宇,同样也是一名与死神赛跑抗争的病人。关于自己的渐冻症病情,张定宇早已豁然:“我思考过这个问题,幸运的话,生命会给我8到10年以上时间,不幸的话,最多5到6年,我会用好这些时间。”

  他说,在我坐轮椅之前、在我真正躺下来之前,当你有那种时间的紧迫感时,就会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天和每一件事情。“能够帮助到别人,你不觉得很幸福吗?”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5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员,做了应该做的一点小事,感谢全国人民给我的褒奖。”对于自己入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快递小哥汪勇如是说。

  疫情来袭,快递员汪勇搭建起了一条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线:一个人做志愿者,主动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成立30人的志愿者车队,解决医护人员出行难题;办“志愿者餐厅”,解决医护人员吃饭问题;为医护人员购买各种生活物资,解决医护人员各种需求……疫情期间,汪勇用行动带动起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医护人员的“后勤大管家”。

“始终设身处地的为医护人员着想,如果我是他们,我会需要什么,我可能需要什么。”汪勇说,疫情期间,他和团队就是这样围绕医护人员的需求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搜集物资。

“那是我第一次做志愿者,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认可和支持,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汪勇说,大灾大难面前,我们都是平凡人,但危险面前,总要有人站出来,勇敢担起责任,做一个“平凡英雄”。

  汪勇的义举感动众人,被誉为“生命摆渡人”。国家邮政局授予他“最美快递员”称号,顺丰公司破例为他“连升三级”,他还入选了2020年“诚信之星”……

  疫情结束后,汪勇继续聚合公益人士和公益资源,传递着更多爱心。“能帮助别人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汪勇说,未来,他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将更多精力投向公益事业,帮助更多的人。

  展望新的一年,汪勇说,继续踏实工作,也希望能多陪陪家人,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6

  决定号召广大妇女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人民至上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发扬奋斗精神,强化使命担当,立足岗位建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巾帼力量。

  今年63岁的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滇西深度贫困山区,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带领19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2020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59人才加高考,150人上本科线,她却觉得不满意,和大城市存在差距。她就是这样一个执着坚守认真十年如一日的人。

  懂感恩,敢担当,她是孩子们的希望。她说她总想为这个县城做点什么,她做到了。她救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命,她为那些穷困山村的孩子带去希望,但是山区人们的观念十分老旧,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很严重,只是把孩子们养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只有从根源上入手才能解决问题,只有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摆脱山区。她想应该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教育,并在不懈努力下创办了学校。

  有信仰,敢作为,她是孩子们的依靠。为了感恩,为了让更多家庭摆脱贫困,她开启了十几年漫长的走访工作,看着张桂梅娇小的身躯有些许脆弱的面容,很难想象她走访了800多个家庭,带出了1900多个学生,改变了一个女孩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代人的命运。孩子说,只要有她在,就可以安心的学习读书,她就是孩子们最信任的校长。

  记初心,担使命,她是新时代的榜样。23年,始终默默无闻的坚守着“培养贫困山区孩子”的初心,她说她把这个初心想的很简单,就想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操场里“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几个大字,在青山之间更加醒目,也许正是这样一种信仰,让她坚守着初心与使命,让她守护着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希望。

  每一个时代都有值得歌唱的人,每一个小小的信仰都应该用尽全力守护,张桂梅一生都在为孩子们着想,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新时代的年轻人有很多诱惑,也有很多迷茫,只有找到自己的目标,才能不忘初心,实现人生价值,不负入党誓言。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7

  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名单公布,有“当代愚公”之称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支书毛相林入选。“能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我再苦再累都值得,未来我们还要发展生态旅游,让每一个农户都吃上旅游饭,过上更好的日子。”当天晚上,谈及获奖感受,毛相林激动地告诉记者。

  毛相林曾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他又积极培育产业,种植了脐橙、西瓜等特色农产业,收获的果实通过“绝壁天路”源源不断地运往山外。2015年,下庄村在巫山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余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

  17日晚,在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通过VCR再现了毛相林绝壁凿路的事迹,当看到大屏幕上毛相林不惧艰难,带领村民向大山、向贫穷一次次发出挑战,终于铺就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康庄路时,台下观众不禁流下感动的泪水。在之后的访谈环节,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关切询问了村民们如今的出行情况,毛相林自豪地回答:“村里70%的农户都有了小轿车。”台下,再次响起阵阵掌声。

  当晚,巫山县组织了当地党员干部集中观看颁奖典礼。“毛相林不等不靠、敢想敢干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向毛相林看齐,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做好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小事。”巫山县集仙社区支部书记李自培告诉记者。

“敢向绝壁要天路,毛相林用苦干实干书写了当代愚公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接下来,我们将对照榜样,以绝壁修路的勇气和决心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真心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说。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7篇 观看了感动中国颁奖礼你有什么感想相关文章:

关于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2022年7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002022)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优秀事迹材料5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优秀事迹材料文章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礼观后感最新范文3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八月迷情》电影观后感3篇 八月迷情电影观后感英文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3篇 观看《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 观后感

2022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篇(cctv1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3篇(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笔记)

关于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篇

传统文化的春节作文5篇(中国传统文化春节的作文)

2022禁毒的观后感范文大全3篇(禁毒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