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小学《科学公开课》观后感5篇(小学科学优质课观后感)

时间:2022-11-07 05:50:00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2022中小学《科学公开课》观后感5篇(小学科学优质课观后感),供大家阅读。

2022中小学《科学公开课》观后感5篇(小学科学优质课观后感)

2022中小学《科学公开课》观后感1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科技梦,想象自己是一个科学家,发明了许多方便快捷的东西,例如:不用去学校,就可以用微电脑上课;不用伸手就可以让智能机器人给你喂饭;不用出门,在家里坐着,就会把你想要的东西给送来。但你们想过吗?有这样的东西可能使人类灭绝!

  为什么呢?那我就讲给你们听吧。如果人人都这样,哪还有谁会用脚去走路?有的人心里或许会想:反正买东西、卖东西都不用出门,我为什么要出去,坐在家里,玩玩电脑,看看视屏,吃一点零食,多么好呀。就这样,每个人都不使用双脚,有可能使人的双脚退化。呆在家里,什么问题不知道就去电脑上查,什么问题的答案都有,就不用脑袋去想了,敲一敲键盘,作业里的问题不用想了。如果有人懒得动,可是肚子又饿了,怎么办呢?叫智能机器人,这样,就不用自己吃饭了,既可以一边看视屏一边吃饭,又可以一边玩游戏一边吃饭,那么,为什么要自己动手吃饭呢?。说得严重点,第一个——微电脑——可能使人的双脚退化。第二个——把你想要的东西送过来——使人类起贪婪的欲望。第三个——智能机器人——使人类不用手就可以吃饭,生起依赖性。第四个——电脑问答——使人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答案。总之我就劝人类一句话“不要太依赖高科技,有时候也要适当的运动和思考。”

2022中小学《科学公开课》观后感2

  科学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它关系到整个地球。科学原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如:一只笔,为什么能出墨写出字?一台计算机,为什么能快速的正确无误的算出一道令人头疼的算式?一台电话机,为什么能够接通到别人的电话?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其实就是得到了科技的帮住。

  科学为什么如此神通广大?答案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必能得到科学实践的力量!从1世纪到21世纪,从破破烂烂的东西到纳米技术。在这风风雨雨的几千年的历史行程中,是科技改变了命运,是科技改变了世界,更是科技改变了人民的脚步。最近,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驶入太空,为世界的太空历史更近了一步。但是你可曾想到?这不只是因为科学家聪明,而是科技是科学家的脑子更进一步。从神一到神七,从无人到载人。是科技的脚步是我国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真是感谢科技!一点一滴,积累成_大海,让我们处处留心身边的事物,关心身边的一点一滴。让科技的脚步带领我们进入更高的境界。所以,要从小学好科学,为祖国争光,为世界添彩。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让21世纪的青少年把科技大道发扬光大!

2022中小学《科学公开课》观后感3

  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但我相信,未来的科技创新将会更上一层楼。

  我坚定地认为,总有一天,平板电脑会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个家庭中。这个平板电脑是透明的,它掌控着家中的所有电流,上学期间,只要一调闹钟,时间到了,闹钟会响,指定的灯会亮起来;等你起床后,可以自行选定衣物。上学期间,打开电脑,课堂上的知识尽收眼底,解析图片,授课内容应有尽有。拍摄一张图片,就可以变成3D动画,方便理解。

  我坚定地认为,总有一天,每户人家的房子都会改成太阳能发电系统,这样一来,合理运用资源,又保护环境,还省下了不少交电费的钱。每年都会因为用电过度而过度开发资源,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不能供人类长期使用,而太阳能发电却是十分环保,又用之不竭。

  我坚定地认为,总有一天,机器人会供每家每户使用。让所有人都感觉到现代化科技的气息,更多的,是想让人们得到方便,轻松的气氛弥漫在空中,让人神清气爽。它能帮助我们洗菜、拖地、洗衣服、扫地?反正,人能干的家务活儿,它都能干。

  我坚定地认为,总有一天,所有人都能够去一次月球,体验失重的感觉,感受一下跳高运动员停留在空中的那一刻;观察地球与月球表面的不同;比较月球与地球的植物气味、模样、颜色的不同,也许我会拿它做研究,研制成某种东西,利于人类的生活。

  我坚定地认为,总有一天,这些、所有的幻想都会成为现实!

2022中小学《科学公开课》观后感4

  有句名言说得好:“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它们总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知识与收获。

  有段时间,我家养了几条观赏的小鱼。它们充满活力、仪态万千。五彩斑斓的尾巴轻轻地摇曳,宛若一个个楚楚动人的仙子。

  一天,晚饭后,我又在观察着鱼缸里可爱的小鱼。只见这些小鱼正在自由自在地嬉闹着。突然,我发现了一条“不合群”的小家伙:它静静地沉在水底,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动不动,只有鳃盖在轻轻地一张一合。奇怪,这小东西,为什么不和其他小伙伴玩耍呢?不开心?还是生病了?我轻轻地敲了几下鱼缸。它无动于衷,也许它丝毫没有察觉到。我又敲了几下,它还是没有反应。

  这下我可急了,这小家伙到底怎么了?我迫不及待地去请教爸爸。爸爸走过来端详了一阵,突然望着一脸焦急的我哈哈大笑,真是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爸爸一本正经地对我说道:“这条小鱼在睡觉哩。”“啊?可是它明明睁着眼睛啊!”我脸上写了个大大的问号。爸爸向我解释道:“鱼之所以总睁着眼睡觉,是因为它没有眼皮,根本闭不上眼睛!如果不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要想判断鱼儿是否在睡觉,还很不容易呢。”听了爸爸的话,我如释重负,心里那份担心也终于落了地。唉,看来我所知道的科学知识还不够多啊!

  你看,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的影子。以后,我要多看书,多留意生活,多了解科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做事,让生活更加美好。

2022中小学《科学公开课》观后感5

  科学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去尝试、探索,哪怕其中有些令我们畏惧的东西,我们也不应退缩。只要迎难而上,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科学的奥秘,走进科学的神奇世界。

  班里一位同学的父母在动物研究所工作,请我和几名同学去体验牛蛙骨骼标本的制作,了解牛蛙的骨骼结构和特点。当时我没有细想便同意了,直到一只只全身瘫软、眼珠仿佛要突出来的死牛蛙摆在我面前的实验台上,我才惊觉:我们要解剖眼前这个令我们望而生畏,不愿触碰,甚至不想多看一眼的尸体。

  我们互相看看,谁也没有动手的打算。那位父母在这里工作的同学率先戴上了手套,边戴边无所谓地冲我们说:“还愣着干嘛?赶紧把手套戴上,准备解剖啊!我爸妈每天都这样工作,科学研究就是要亲自尝试和探索啊!”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们就这样谁也不敢下手,那能学到什么呢?我们难道不是来学习科学研究的吗?我和几位同学开始犹豫着戴手套,但不知是手套难戴还是畏惧心理作祟,五分钟过去了,我们都只在摆弄手套。那位早已开始解剖的同学看不下去了,冲我们喊道:“喂!快点儿啊!有什么可怕的?要是科学工作者都像你们这样,连只牛蛙都不敢碰,那我们还何谈科技发展和进步?”

  是啊,要是科研人员都像我们这样……

  我终于鼓起勇气,连着做了三个深呼吸,表情紧张地用发抖的手开始了解剖。咦?居然没有血?我忍不住问那个同学。她告诉我,原来为了方便解剖,尸体都是煮熟的。渐渐地,我放松了下来,开始学着一点点把牛蛙分解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问那位同学,学到了许多关于牛蛙的知识。特别是通过“零距离”接触,我亲眼目睹和感受了牛蛙作为两栖动物进化而成的坚硬骨骼、发达而强有力的后肢。

  科学需要我们勇于尝试,需要亲自动手,这样才能真正有自己的体会,学到更多更深的科学知识,甚至有自己的新发现,深入科学的世界。只有亲近,才有感悟,才能学到知识、把握精髓、明白道理。

2022中小学《科学公开课》观后感5篇(小学科学优质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朗读者观后感有关青春例文3篇(朗读者观后感有关青春例文怎么写)

沉重的爱法治教育片观后感3篇 法制教育影片观后感

乡村振兴之路个人观后感3篇(乡村振兴之路心得)

2022春季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心得3篇(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

科学中小学演讲稿6篇 中小学生科普演讲稿

2022《开学第一课》优秀观后感体会3篇(2022年小学开学思政第一课观后感)

安全教育讲稿3篇(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讲稿)

2022小学师德师风心得3篇 中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2022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3篇

天宫课堂第三课心得观后感7篇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