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12篇(《流浪地球》 观后感)

时间:2022-11-10 03:12:14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流浪地球观后感12篇(《流浪地球》 观后感),供大家赏析。

流浪地球观后感12篇(《流浪地球》 观后感)

流浪地球观后感1

  在人的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中,《流浪地球》爆了。很不幸,我目前还没有看到这部电影,但我有幸拜读了小说原著。虽然人物塑造上大相径庭,但其跌宕起伏的剧情及其深刻的主题,仍触动了我的内心。

  小说中对于“我”的爸爸的描写篇幅很少,却把人物塑造得很形象生动。

  当看到爸爸对妈妈说,他爱上了我的老师,并打算离开“我们”时,让人感觉他很渣。但妈妈却一点也不在乎。当人的生命都很难保证时,当逃亡的欲望压倒一切时,原有情感真的会消失,但,这就是真正的人性,人性中总是充满自私、贪婪与欲望。当求生的欲望极其强烈时,情感就像赌徒在盯着收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上口的水一样吧。

  这就是真正的人性,卑微而又自私。

  当看到父亲在行动中牺牲时,我的心又仿佛被重重揪了一下。父亲诚然有着人性所固有的自私,却也不乏大爱。父亲虽然心怀小家,但他却也心怀“大家”。他为了人类的事业而牺牲了。他的死不仅是没有痛苦的,还是光荣的。正如小说中所说:“人类将自豪地死,因为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这就是人性,人性的纯真与伟大,坚守与忠诚。

  这就是真正的人性,伟大而无私。

  而小说的高潮部分,不禁让我扼腕长叹——当发生叛乱时,地球派的五千人自守时,我不禁热泪盈眶。他们本可以战斗到最后,但他们选择投降,因为他们怕战斗伤害他们的家园,他们可爱的地球。

  但他们却从未放弃自己的信念,直到牺牲,因为他们坚信“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以后所有的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自己的眼泪,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

  但讽刺的是,当他们死亡的那刻,太阳氦闪爆发了。“岸上的十几万人呆住了,似乎同海面上那些人一样,冻成了一片僵硬的岩石。”而“海面上最后的地球派仍稳稳地站着,仿佛五千多尊雕像……”

  这就是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性。在这个世界上,有亮必有暗,有黑必有白,有善必有恶,有伟大必有卑微,有自私必有无私,而《流浪的地球》恰若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人性的样子——光明与黑暗共存。

流浪地球观后感2

  影片其实是春节期间观看的,当时觉得还挺不错的,国内能够拍出这样题材和如此水准的片子,实在难能可贵,今天周末有点空闲时间,简单写了下自己的观影体会。

  影片内容不多说了,大家都从这部片子或刘慈欣的小说中了解到了,主要谈谈片子的投资思路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一是敢于尝试。中国之前一直没有像样的科幻片出来,市场也一直唱衰,但另一方面物极必反,时代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打破这个瓶颈,才能占领新的空间。此时能有勇气开拍并且让它上映,我觉得是需要整个制作团队很大的勇气和信念感的,敢于承担风险,并努力尝试。

  二是聚焦差异化。电影出版局为了保护国产片,以往在春节档都是国产喜剧或古装剧、时装剧的市场,国外的动作大片、科幻大片进不来,总感觉差点什么。这次制作团队另辟蹊径,在科幻片这个国内不敢尝试的区域并且是春节档的空白点进行了创作,与其他国产作品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给观众多了一个新鲜的选择,并以扎实的作品质量做保障,成功的吸引了眼球,黑马突围而出,票房达到46亿之多,仅次于《战狼2》。

  三是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往国外的科幻片要么是粗制滥造,烂片一个,要么是大笔烧钱,最后血本无归。成功的科幻片必须在两者之间取得有效的平衡,这是投资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当然如果没有有效的视觉技术的支撑,科幻片也不能称作为科幻片了,此片在有限的资金下,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有效投入,如空间站、大型发电基站等场面很真实,保证了片子的技术含量。同时在能够控制的成本支出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据说片子中的宇航服与同档期宁浩导演的《疯狂外星人》宇航服似曾相识,其实是向他们借用的,体现了制作团队的成本控制意识。

  以上这些因素成就了现在的这部片子。

流浪地球观后感3

  前几天看了电影《流浪地球》,场面恢弘,剧情引人入胜,特效媲美好莱坞。之前关注过这部电影,但某些原因一直未看,随着该片的热度上升和口碑发酵,吸引我走进影院,看完确实印象深刻。

  故事改编于刘慈欣的同名小说,地球因为太阳的持续膨胀危在旦夕,这促使人类倾其所有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走向流浪之旅。靠近木星时,地球意外被木星强大引力吸附即将碰撞,最终一群人智勇团结,化险为夷,拯救了地球。

  剧情主线从一个家庭展开,父亲刘培强告别儿子刘启和岳父韩子昂,去空间站做领航员,这也换取了家人免抽签住进地下城的机会。十七年后,刘培强期满准备回家团聚,而此时长大的刘启因为母亲的离世对父亲误解和怀恨,在父亲回家之前带着妹妹韩朵朵从地下城逃到地面,并偷开走姥爷的救援车。此刻因木星引力原因,行星发动机停转,刘启开的救援车被救援队征用运送火石。救援过程中大家从对立到和解,再到并肩救援,最后大家依靠刘启的闪念拯救了地球。

  影片有燃点有泪点,一些场景令我震撼和触动。一万座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前进的壮观;深达5公里的地下城;重工业机械的挖矿场面;救援过程的惊心动魄。北京上海被冰封后的荒凉沉寂;姥爷韩子昂穿过家乡上海发出的感慨;韩朵朵的希望发言,唤醒了大家的掉头驰援;韩朵朵坠落后,哥哥刘启义无反顾的跳下施救的兄妹情;最后一刻父亲驾驶空间站撞向木星的悲壮。

  影片想要表达的一个主题是希望和团结。人类在宇宙面前渺小、无奈,但希望给了人类智慧和胆量去实施这宏伟计划。妹妹之前对希望不屑,到后来相信希望,并最后带给大家希望。救援过程中,大家选择相信希望、团结合作,最终成功脱险。

  影片也有一些不足,部分剧情转换比较突然,人物变化的铺垫和交待不足,部分演员的演技有点生硬。还有救援过程中,一些设定的巧合和刻意。但这些都可以忽略,不影响观影体验。

  影片背后拍摄也是波折不断,资金,经验,技术实现,但这些难关都被导演团队一一攻克,最终为我们呈现了这部硬核科幻片。

流浪地球观后感4

  20xx年2月11日爸爸带我去电影院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有一位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爸爸,他叫刘培强,他是一位中国航天员,因地球离太阳太近,太阳会毁灭在即,地球也将随之灭亡。人类为了寻找新的家园,即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人类把它称为“流浪地球”计划。所以他只能陪伴儿子刘启4年,4年后前往国际空间站,妻子因病去世,所以只有外公韩子昂陪伴刘启长大。转眼17年过去刘启长大了,他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从地下城跑到地面上,偷开外公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后来,莫斯最后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刘启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爸爸对他说的话:儿子你知道吗,木星90%都是气氧,刘启说:那是不是像一个大气球?刘培强: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刘启:嗯。最后,刘启把上万座发动机聚集在一个发动机里,冲击木星,木星在反弹给地球,地球受到冲击就会离开木星。最让我感动的是,因有些发动机缺少燃料,刘培强就驾驶航天器撞击木星,在驾驶的同时他最后对儿子说:“儿子,爸爸要去执行任务了,你闭上眼睛,数321,抬头看向天空就能看到爸爸了”。这可能是刘培强给刘启的一个念想,因为距离太远,就算用天文望远镜,刘启也很难看到空间站。但最后的这一刻,地球由于被吸引,已经离火星很近了,而刘培强点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烧、爆炸,刘启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后一刻,刘培强牺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兑现了给儿子的承诺。

  可能在生活当中,我们人类有些人每天只在乎今天生意好不好,今天吃什么,今天去哪玩,并不在乎地球外面的事情。也许是压根儿都不理,也不管航天员们正在干什么,做什么,只顾着自己。

流浪地球观后感5

  从20xx一直火到20xx的《流浪地球》票房过亿,好评如潮。这部电影是我国目前来说最成功的一部科幻片,同时也向外国证明中国也能拍好科幻片。

  看科幻片从不流泪的我,看这部电影后半部分时,几乎是湿着眼眶看完的。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面大家共同拯救地球的情景。

  当时广播中播送着联合国放弃地球的决定——“大家都回家吧,剩下的几天时间陪陪自己的家人。”语句虽然温暖,但语气却理智的让人害怕。其余的人听到后,放弃了。但刘启,韩朵朵等青年不放弃,他们仍竭尽全力去争取最后的成功。刘启提出引爆木星,从而拯救地球,但这个计划遭到了空间站电脑的坚决反对。它认为这一计划的成功率为零。刘启的父亲刘培强知道了这个计划,并且不顾空间站的反对,用酒精把空间站的资料全烧了。刘启他们号召其他救援队一起去拯救地球。最终大家都振作起来了,一起推动发动器。终于火喷出来了,但离木星还是有一段距离。就在大家认为真的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刘启的父亲壮烈牺牲,补上了这段伟大的距离。终于,地球终于获救了。刘启等人为地球流浪又争取了时间。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是到最后他们没有放弃地球,而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这中间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落叶归根,让这部科幻大片更富有情感。这部电影也没有像有些好莱坞大片那样,因为无法生存,而放弃了地球,去往另一个新的家园。他们始终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虽不及电影中那般伟大,拯救了地球,但也不得不让人感叹。比如说《大江大河》的导演孔笙,他不追求名利,只是一心想要拍好电视剧,他一直坚守着踏实和认真。还有真正的钢琴大师朱晓玫,她60多岁了,从来没有华丽的演出服,为了练琴历经艰辛,甚至还给人做家务。但她没有放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巴黎演奏会场场爆满,她演奏的巴赫堪称天籁!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饱含了希望,只要有希望,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去实现,哪怕再苦再累。正如电影开头所说“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宝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回家的方向!”

流浪地球观后感6

  当太阳能源耗竭之时,地球危在旦夕,是选择驾驶,几艘飞船,去下一个星系避难,还是在地球上安装行星发动机,带着地球去寻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完美的回答。

  故事讲述了在2075年太阳内核极速老化,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人类在地球底部安装了一万多台行星发动机与转向发动机,试图带地球逃离太阳系,开启了漫长的流浪地球的计划,途中发动机停摆,受木星引力影响,地球将要撞击木星,为了防止木星的引力让地球毁灭,人们开启了自救,最后引爆木星,开启了新的征程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浮现出了一个更为宏大的世界。并且我陷入了沉思。

  这部电影不同于以前的其他科幻类电影,以往的时候,地球陷入危机之时,人类驾驶几艘飞船,离地球远去。而这次却大为不同人们带上自己的家园去流浪,这是多么浪漫而又的故事,这个春节仿佛更暖和了一些。

  当我们赖以生存家园,不能在养育我们的时候,应该何去何从?对于我们国人来说,自然是希望家人团聚,平平安安的到下一个星系。电影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一名救援队员怒吼,“为了这次行动,我老婆孩子都死了”更体现于出了中国人对家的眷恋。

  这部电影的核心情感是家庭,无处不体现家庭情感间的流露,爷爷对孙女的情感,父亲对儿子的情感,无不一一展现的淋漓尽致。

  回想现实,父亲在疫情笼罩下的阴影仍要回家乡见爷爷,这更说明了我们对家的留恋。

  带上地球去流浪,是维护同一个人类的安全和福祉,不因某个人群的优越感和自私感,而抛弃一些人虽然在可预知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发生几率十分微小。但这部电影对“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地球未来的思考,却显得那么有人情味那么高明。

流浪地球观后感7

  在年前我就听说有一部电影叫《流浪地球》一听到它的名字我就十分好奇。地球为什么要流浪?流浪地球到底是什么?于是它刚上映没几天,我就带着种种疑问去观看了这场电影。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在未来太阳快速老化,剧烈膨胀时,科学家们预测人类再过三百年将会灭亡,为了让人类生存下去,联合政府决定让地球迁往另一个星系,以使人类可以继续活下去,这个计划被称为流浪地球。

  接着讲述了主角刘启的父亲刘培强,为了执行流浪地球计划要离开他的儿子17年,所以把照顾刘启的任务便交给了他的姥爷。同时由于地面温度急速下降无法使人们存活,联合政府就在各国地下建立了地下城,并在地下城的上方建造了行星发动机,以供地球飞行另一个星系时能够产生足够的动力。

  渐渐地刘启长大了,长大后的他非常憎恨他的爸爸,错误的认为他妈妈的死就是因为他的爸爸造成的。有一年春节刘启带着妹妹朵朵去地面玩时,突然行星发动机停止了,他迫不得已的要和救援队一起给行星发动机补充能源……在地球快与木星相撞时,我看到了他们团队的协作精神,敢于尝试,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成功的希望。

  当看到刘培强最后一次和他儿子对话的情景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深深地父子之情再次打动了我。让我突然也想到了我和爸爸,我们也是好久才能见到一次,在我的记忆里爸爸从来都没有打骂过我,但他的每句话我都牢记在心,我以后再也不埋怨爸爸陪我的时间少了,爸爸我爱你。

  在这部影片中更突出的是他们对家人之间的那份亲情和关怀。我很敬佩刘培强一家和救援队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在生命垂危时刻仍然想着要保护地球这个家及世界上的所有人类。还让我看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在地球危难时刻,团结一心,坚持到底的决心。

  我以后也要像影片中的刘启一样,敢于尝试、不怕困难、深爱家人,做一个品行优秀的人。

  铭记影片中的一句话: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观后感8

  我们是人类,一种看似高级、实则肉体脆弱不堪的生物。

  那么如果有一天太阳系崩溃地球也即将灭亡的话,我们要逃离的唯一倚仗便是头脑,那个可以创造无限科技的、带给人类文明希望的头脑。

《流浪地球》就是一部在这样黑暗却又充满光明的大时代背景下创作的电影,不夸大事实,也不娇柔造作,真实又温暖。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此类型的电影,但却是我看得最汹涌澎湃的一部电影,比之前的战儿狼2更甚,感触颇深。

  影片的开头就说,在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地球危难的时刻,人类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是的,没错,就是团结,全人类的团结,全地球的团结,所以每个人其实都活得像星一样闪烁,即使他们并没有像刘培强那样燃烧自己推动地球。

  希望,就是一片干裂土地中的一条河。然后,责任、义务、爱与勇气源源不断地供给着这条河。最后,土地化为绿洲,衍生了山川与湖泊。

  很久很久以前,刘启从爸爸口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只要他抬头就可以看见一颗就是爸爸的星星。多年的不见使得父子俩始终有着隔阂,他心中的星星消失了,但我想,在刘培强生命终结的那一瞬间,刘启的心应该受到了极大的震憾吧。看吧,爸爸就是星星,你抬头就得看见我,像星一样闪烁。

  泪水溢出眼眶,那一刻竟是无言的感动。或许,是爱,让刘培强不顾自身安危来救儿子;亦或许,又是爱,让刘启也刹那间想通了一个拯救地球的办法。是爱,让人类团结,给了地球希望。

  涓涓溪流终将汇成无垠大海,愚公移山更是永恒的经典典范。许许多多的人牺牲,许许许多多的人前仆后继,诠释了拼搏与坚持,渲染了泪水与汗滴——地球,终于在地木相撞的危难面前安然度过。

  我们应该致敬每一个努力的人,他们都是英雄。他们把一生活得像个传奇,像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印迹,像星一样闪烁。

  所以他们赢了。“流浪星球”计划将依旧实行,他们将领着地球奔向新的家园,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下代人。

  星河仍旧被留存,因为它曾辉煌过,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要真正告诉我们的话。也许人类脆弱地不堪一击,但是人类从未放弃过希望,爱永远在他们心中。

  星球仍旧在流浪,但却有什么东西,变得不再一样了。

  原来像星一样闪烁,真的可以被人做到。

流浪地球观后感9

  前几天上课的时候,老师推荐我们有空了去看一遍《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据说很好看,是中国的第一部科幻影片,所以我和妈妈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开场一位爷爷坐在板凳上,爸爸抱着儿子,爸爸说:“你看见天上的那颗星星了吗?”望着天文望远镜的儿子点点头,“那个就是木星,当你可以用眼睛看到木星了,我就回来了。”爸爸接着说。后来儿子睡觉了,爸爸给了爷爷(是小男孩的外公)一样东西,告诉爷爷只有他去空间站,爷孙俩才能得到地下城的通行证,才能够活下来。看到这里我吓了一跳,难道他们会死吗?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故事发生在20xx年,当太阳因质量减小体积变得越来越大时,地球离太阳越来越近面临被吞没,人类为了自救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但是地球离太阳越远地表温度越低,不适合人类生存,幸亏外公和小男孩有地下城的居住证,才不至于被冻死。在地下城住了十七年后,小男孩儿刘启已长大成人,因为一直生活在地下,对地面难免会有些好奇,所以他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跑到了地面(他们姓不一样是因为韩朵朵是爷爷捡来的小孩儿,用的是他女儿的名字),当他们来到了地面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冰川世界和不顾个人安危运送发动机燃料的战士,他们跟随这些战士一起拯救地球,在经历了种种困难后,地球终于被拯救了,但这只是第一步,还要再经历2500年的时间才能够真正的固定地球的位置,结束这一次的“流浪地球”计划。在拯救的过程中,有无数的人牺牲了,刘启的外公死了,爸爸也死了,刘启虽然看见了木星,但是却再也看不到爸爸了,他理解了爸爸弃他十七年的行为。我坐在第一排,很多场景太逼真,流血牺牲的.镜头我都没敢看。幸亏电影里的事情离我们还很遥远,据说还有几十亿年,到那时也许人类的科技水平发展的很高了,完全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看完电影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中国人写的小说改编出来的电影,也是我们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第一部就如此精彩、如此惊心动魄,让我十分期待续集的上映。

流浪地球观后感10

  最近我的朋友圈被一部国产电影刷屏了,很多人赞誉它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起点,无论是特效还是剧情都堪称一流。怀着好奇我走进电影院观赏了这部影片。

《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影片故事设定在20xx年,讲述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太阳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一千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在流浪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木星引力的影响,4000多台行星发动机熄火。虽然在全人类共同努力下发动机恢复了运作,但地球已经突破了洛希极限面临解体,人类文明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灭顶之灾。主人公刘启提出了“点燃木星”的方案,在其父刘培强的牺牲下最终成功化解了危机。

  平心而论,在剧作和制作方面与好莱坞一线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流浪地球》的价值在于:中国终于能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的主题,拍出有自己特色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里对“英雄”这个形象的塑造十分有东方韵味:为保住火石坠下深渊的无名司机;为了救韩子昂丧命的队员刚子;发现智能机器人“莫斯”叛逃后协助刘培强,不幸牺牲的领航员马卡洛夫;来自不同国家的救援队不约而同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最后机会,只为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成功的任务……所有人都拼尽全力,生死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愈发清晰。

  事实上,通过发动机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这个构思本身就极具浪漫主义,和中华五千年的家国情怀密不可分。影片中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对联合政府说出:“没有人,一切都没有意义。”真正意义上的人,是感性兼有理性,是复杂情感的集合,是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温度的,绝非空间站中储存的DNA图谱和电子档案所能替代。因此,当刘培强知道希望渺茫时仍然选择了牺牲空间站,去搏取那微小的拯救地球的可能,莫斯评价“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望。”正是对整部电影最好的升华。

“人类的勇气和坚毅必将被镌刻在星空之下。”

流浪地球观后感11

《流浪地球》是一部灾难片,如同《后天》,《2020》。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发现太阳在急速老化,快要炸了,地球唯一生存的办法就是逃离太阳系。人类建造了1万个行星发动机,遍布世界各地,把地球推离太阳系,前往光年外的比邻星(也就是三体人的故乡)—这就是“流浪地球计划。完成这个计划需要经过2500年的时间,整整100代人。

  我对电影很有选择性。较真的我今年春节就看了《流浪地球》,就像去年,我三刷了《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大火,并不是说这部电影真的拍的那么完美。这部影片,已经超越娱乐,超越了科学幻想是否合理的讨论,涉及到了价值观了。一部好的电影,会给大家带来思考。

  影片体现的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当有一天地球要灭亡,西方思维会告诉你,造一艘诺亚方舟让少数人逃跑,而《流浪地球》会告诉我们,要带着地球和全人类一起逃跑,哪怕是流浪。就算世界末日,警察,军人这些为人民负重前行的人,还在坚守着他们的岗位。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为了地球要离开自己的孩子17年,后来更是无私牺牲;李光洁饰演的王磊在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还在坚持,他的家人早已遇难了,他不是为了自己在坚持。有细心的网友更是发现,最后救援队到达的顺序是汶川地震时各国到达的顺序,先后是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刚子为了救爷爷牺牲,一句“刚子没了”是在致敬天津爆炸牺牲的消防员杨钢...这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无数的小人物在为这个国家,为这个世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但从不被铭记。历史,从来都不是个人奋斗,而是通过一群人的共同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贯穿全剧的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成功的结果,也不是所有失败的任务就彻底没戏了,更不是说拯救地球只是靠着个别英雄的一腔热血和激情就可以办得到。危险来临,我们是否会有勇气去拼一把?希望我们在面临险境,绝望,低谷的时候,都能像影片最后说的:不论人类历史(我们的人生)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流浪地球观后感12

  在“15亿票房”的吸引下,我满怀激情与好奇心来观看了这部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

  我之前看过刘慈欣写的《三体》,让我颇为震撼。而这部根据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所拍摄的同名科幻电影,同样没有让我失望。

  在看电影时,我好几次热血沸腾,我不舍得眨眼,不希望错过每一帧的画面。我震撼,震撼电影丰富的情节与壮观的画面;我自豪,自豪国产科幻电影品质的一大突破;我感动,感动刘培强的舍生取义,感动全世界人民的万众一心,和刘启等人与家人的浓浓亲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影中的一些细节:刘培强在空间站的窗户上每天根据木星的位置画圈,像日历一样计算自己快要回家的时间,和亲人分别十几年,其中的辛苦和思念溢于言表,电影没有太多煽情的台词,这个画圆圈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另外有一个小细节是,窗户旁边挂了《盗梦空间》里的陀螺,电影里最终主人公回了家,这也表达了刘培强对回家的渴望。

《流浪地球》尽量让每一个角色都丰富起来,作为配角的老何也不例外,他摘下头盔去机房检查线缆,点燃了“珍藏”的香烟,其实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了。当他打开烟盒的时候,给了一个字条的特写,字条是妈妈留给他的,让他注意身体,天冷记得穿秋裤。这里也是一个很让人感动的一个泪点,每一个为地球能活下来而拼搏的人,其实都有自己牵挂的家人,但他们不得不为了任务和信念做出牺牲。

  其实,这电影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人类文明的传承才要如此拼命的保护地球。他们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完全不亚于黄继光、董存瑞这些英雄,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拯救地球的英雄,不是吗?

  电影中提到过一句话:希望是什么?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虽然珍贵,虽然稀少,但它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我也是地球上的一份子,我也想大声的喊出:奔跑吧,地球!

流浪地球观后感12篇(《流浪地球》 观后感)相关文章:

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通用7篇 2022开学第一课学习心得

2023寒假10课小学生观后感5篇 看寒假十课观后感小学生

冰雪奇缘电影观后感4篇(电影冰雪奇缘的观后感)

一年级学生春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篇(开学第一课2022年最新观后感)

奇迹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 奇迹观后感心得体会怎么写

初中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2年 初中

2022《心连心向未来》观后感范文6篇(心连心向未来观后感)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优秀心得最新7篇(开学第一课2022年最新观后感)

2022北京冬奥会直播观后感3篇 冬奥会观后感

2022秋季《思政第一课》观后感通用9篇 2022同上一堂思政课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