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感想大全2022【6篇】(辛亥革命110周年观后感作文)

时间:2022-12-11 01:54:00 观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感想大全2022【6篇】(辛亥革命110周年观后感作文),供大家赏析。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感想大全2022【6篇】(辛亥革命110周年观后感作文)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感想大全20221

  2022年10月10日是中国辛亥革命110周年的纪念日。1911年10月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近代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打开了禁锢之闸门。而且当时占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辛亥革命,也极大震撼了寰球五大洲16亿的人们,使其成为当时继美国独立革命、法国大革命之后,又一起具有划世界时代意义的大革命。20世纪初的中国辛亥革命,催生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由此其也就成为当时全世界最伟大的一件历史性事件。这对当时还身处在十月苏维埃革命之前俄国的列宁来说,当他得知近邻的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后,就非常兴奋地告诉同伴们:“辛亥革命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遭到破坏。”所以中国的辛亥革命被公认为是20世纪初全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伟大先导,在世界历史中占据独特的地位和伟大的贡献。辛亥革命的胜利,不仅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亚洲和世界历史上结束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新曙光的出现。辛亥的三民主义民主革命思想,对亚洲各国的影响非常巨大,诸如印尼共和国的缔造者苏加诺、菲律宾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彭西、越南民族运动领导人潘佩珠等,都先后深受中国辛亥革命的鼓舞和影响,由此孙中山先生也被亚洲各国人民公认为“东方民族解放之父”。

  1911年的辛亥革命有别于此前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其他革命运动,它以全新的姿态进行改天换地、浴血奋战的卓绝斗争,不仅取得政治制度方面的巨大进步,而且使当时约4亿“老大帝国”的臣民中的爷儿们不再磕头下跪,剪辫觉醒,高呼革命,誓做新民。鲁迅先生在他所著的《头发的故事》等作品中,也描写了当时辛亥变革期间众多臣民变公民的精神状态。我们在这些作品中能够领略到辛亥时期有关民众觉醒的真实场景。广大民众对自己在国家所处的地位,已从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辛亥革命让四万万帝国的“子民”或者“蚁民”都长了胆量,敢于剪除自己后脑勺仍长着的那条又臭又长的“大辫子”,投奔起义洪流,浴血奋战,虽有无数“新民们”在血战中被俘、被杀、被剐、被砍头、被割喉、被割耳朵、被折臂破脑等惨状,甚至还有的辛亥志士被捕后,被清兵用七寸长铁针对准脑门,一钉致死。但仍有无数辛亥革命先驱者前仆后继,英勇献身,他们不为自已,而是为了实现他们自己可能也看不到的“民主共和”国家的光明未来,许多辛亥志士都将自己称之为“无我”,表示为了国家“民主共和”的新生,宁愿牺牲自己生命来“换天地”的决心。就是这无数英灵为苦难中国获取共和民生的文明未来,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由此播下了“少年中国”碧血丹心为实现“振兴中华”的革命火种。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感想大全20222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内有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统治,内忧外患下的祖国满目疮痍,逐渐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中国人民当然不会就此屈服,于是,实现民族复兴成了几代人的梦想,无论是由农民领导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还是走上层革新路线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再到打破了两千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几十年间,无数有识之士前仆后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帝反封“浪潮”,共同铸就了一部救亡图存、民族抗争的中国近代史篇章。

  辛亥革命这场几乎吸纳了当时所有中国先进分子的民主革命,虽然最终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但它终结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统治,消灭了世代相袭的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而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更是给苦难中的人民注入了民族、民权、民生的新思想,在必须程度上,解除了传统封建礼教对人民的束缚,也为之后各种新思潮在中国的构成和传播扫清了障碍。能够说,辛亥革命为近代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这天我们的孩子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上课,而我们能够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幸福生活,试想一下,若没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这天的中国又将会如何?忘记历史是一种背叛,而辛亥革命,就是一段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历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让孩子们明白如今的完美生活来之不易,照顾好祖国未来的“花朵”。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感想大全20223

  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下。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在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不甘承受列强欺凌,几代人都在追求民族复兴。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进行多次尝试,辛亥革命就是前人从事的努力。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可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提高打开了闸门,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革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所以在今日,社会上有些模糊的认识:如认为“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其实,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们如何不想以温和的方式改变封建中国的面貌呢?但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可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立宪”,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感想大全20224

  如果说辛亥革命是凝聚民族核心价值的起点的话,那么其经过百年砥砺的最大变化,是雄健了今日21世纪“少年中国”的体魄和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最富有创新变革的时代精神。例如《周易·乾·文言》中讲:“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它揭示了国人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汤《盘铭》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其意即如果每天能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再更新。《周易·系辞传》也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意为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达到量变的极限,就会遇到制约和阻滞,要想继续通达,需要适时创新变革。以及要求人们不要固守于旧有典章,而要与时俱进的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在中华民族的典训之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盘古开天等千古传唱的故事,无不折射出我们民族内心那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开拓进取、永不停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感想大全20225

  110年前,在中国的大地上曾发生了一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这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彻底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给中国带来了近世文明,使新的民主共和思想广泛深入人心,其功绩和历史地位是永不磨灭的。这正如周恩来先生曾对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做过一个中肯的客观评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正是经过辛亥革命的砸碎思想禁锢,浴血爱国精神,敢于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拉下马,把中国延续了2100多年的反动封建帝制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由此孕育了现代中国的新文化思想革命运动。

  在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扣响着民族奋进号角的主旋律。在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封建专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爱国者始终以民族独立、国家强盛为已任,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或是“投身为国,以义灭身”,其人其事留存青史,彪炳千秋。这种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捐国之躯,历经千百年的淬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不朽灵魂和优良传统。可以说如果没有110年前无数辛亥革命志士的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孕育出中华民族觉醒的五四运动。回眸110年前辛亥期间,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让我们的心灵深感震撼和自励,辛亥精神不死,辛亥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高耸丰碑之上。

  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在孩童时代,大约在他9岁时的那一辛亥年,就亲眼目睹了辛亥革命烈士悲壮牺牲后的血腥场面。沈从文先生在他的《辛亥革命的一课》中曾经回忆写道:“这一夜中城里城外发生的事情我全不清楚。等到我照常醒来时,只见全家中早已起身,各个人皆脸儿白白的,在那里悄悄的说些什么。我问‘爸爸,爸爸,你究竟杀过仗了没有?’‘小东西,莫乱说,夜来我们杀败了!全军人马覆灭,死了上千人!’正说着,高个儿叔父从外面回来了,满头是汗,结结巴巴的说:‘衙门从城边已经抬回了四百一十个人头,一大串耳朵,一十七架云梯,一些刀,一些别的东西。对河还杀得更多,烧了七处房子,现在还不许人上城去看……’于是我就在道尹衙门口平地上看到了一大堆肮脏血污人头。还有衙门口鹿角上、辕门上,也无处不是人头。从城边取回的几架云梯,全用新毛竹作成(就是把一些新从山中砍来的竹子,横横的贯了许多木棍),云梯木棍上也悬挂许多人头。我随后又发现了那一串耳朵,那么一串东西,一生真再也不容易见到过的古怪东西!现在却有那么一大堆血淋淋的从人颈脖上砍下的东西,革命算了,已失败了,杀戮还只是刚在开始……”正是那些众多被砍头颅、被割耳朵的辛亥革命先驱者的流血牺牲,才激愤了后来者们的前赴后继、继往开来、英勇斗争。

  在辛亥革命之后的第八年,中国的大地上终于爆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不仅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一个解放思想的伟大文化运动,在五四时期,进步知识分子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从思想、道德和文化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从而揭开了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五四运动也成为传承辛亥革命精神的伟大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1939年5月1日,毛泽东同志曾在《五四运动》一文中写道:“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个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明确把“五四运动”的革命性质确定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称之为比其同一时代稍早的资产阶段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最显著特点。就是20世纪初的中国,通过一系列的从“辛亥精神──五四精神”的传承与接力,使当时的新民启蒙、新民教育、新民觉悟、新民革命运动得到蓬勃发展,从而使得整个混朽中华“老大帝国”逐渐开始脱胎换骨,变得“少年进步了”。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感想大全20226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的枪声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它,推翻了两百多年的清王朝;是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是它,开启了新中国的大门。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我们的教育和启迪,深刻认识和领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就是尊重历史;尊重历史,就要开启未来。

  我自豪,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首义爆发在我们的家乡湖北。历史证明,湖北是先进思想的源泉。历史上曾今说过“唯楚有才”,在这片荆楚大地上诞生了无数杰出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辈。辛亥革命是一次历史的变革,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而目前在湖北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必将推动湖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我们今后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

  我骄傲,我生活在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幸福生活之中。我的家乡房县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谷竹”、“十房”两条高速公路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之中,“十宜”铁路即将动工建设,“竹房”城镇带建设如火如荼,新农村建设必将进一步缩小城乡距……我坚信,房县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我立志,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学习革命先辈爱国、革命的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将这股炽热的爱国精神转化为刻苦学习、力争上游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使自己将来成为有用之才,为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感想大全2022【6篇】(辛亥革命110周年观后感作文)相关文章:

观看劳模表彰大会观后感6篇 看完劳模后的观后感

2022劳模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7篇(劳模表彰大会上的开幕词)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心得3篇 请写观看电影《辛亥革命》的观后感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及感悟7篇 2022冬残奥会表彰大会的观后感

观看诗词大会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诗词大会观后感2022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观后感最新2022【6篇】 观看辛亥革命110周年直播观后感

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启迪5篇(北京冬奥会残奥会举办成功的意义)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观后感5篇 凉山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对象

辛亥革命110周年观后感个人心得范文3篇(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观后感)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2022观后感启迪3篇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