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安楷模”观后感个人心得3篇 公安楷模 观后感

时间:2023-02-18 13:50: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全国“公安楷模”观后感个人心得3篇 公安楷模 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全国“公安楷模”观后感个人心得3篇 公安楷模 观后感

全国“公安楷模”观后感个人心得1

  潘东升留下的遗物中,一个随身携带30多年的钱包格外显眼。这个边角已磨破的钱包里,夹着一张潘东升一家三口的照片,这是潘东升爱人送他的礼物,他一直带在身边。

  潘东升的随身物品,正如他的为人一样,干净、质朴。“他总说衣服干净就好,即使是名牌,不干净也没用,人也要干干净净。”潘东升的妻子袁秋榕说。

  从警37年,潘东升始终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以近乎严苛的廉洁奉公、不留余地的清正自律要求自己,做好表率。他不抽烟,也不参加应酬,多次在福州市公安局的大小会议上,向全市2万多名民警辅警表态:“如果哪一天,哪一个民警看到我在哪个饭局上,你过来甩我两个耳光!”

  潘东升不仅在生活中克己自律,在工作中也从严治警、铁面无私。“他总是教育我们要算好‘政治账’‘经济账’‘感情账’,叮嘱我们要对职业怀着敬畏之心,干净清白做事,珍惜这身警服。”张云说,潘东升如父如兄,看似严格,却是最心疼民警的人。

  2014年,潘东升在三明市岩前派出所调研时,看到基层民警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老平房宿舍里,仅有一桌一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挤在桌面上,冬天没有热水洗澡,食堂也没办法做饭,心里非常沉重。

“一定要给民警一个温暖的家!”很快,三明全面开展“暖警工程”,基层民警的居住条件有了质的飞跃。

  实施积分制“团圆计划”,解决警察的职级晋升,提高警察待遇,推进民警补充医疗保险工作……一项项政策逐渐落地实施,离不开潘东升待警如亲、爱警护警的温情。

“只有个人的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干事的硬气、从警的正气。”潘东升用一生的奋斗坚守,用他的正直与善良、用他的热血与生命,兑现了自己对党、对人民警察这一庄严称谓的铮铮誓言!

“潘东升同志始终对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存敬畏,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没有忘记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我们怀念他,也将以他为榜样,奋发有为,干净坦荡,忠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锡章说。

全国“公安楷模”观后感个人心得2

  潘东升牺牲后,短短三天,近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寄托哀思。他们中有同事、战友,更多的是与潘东升仅有一面之缘甚至素未谋面的群众。

“他是一个把人民放在心上的好局长,怎么会走得这么早……”得知潘东升去世,福州市民王坚难以置信。

  王坚与潘东升的相识,源于一次接访。20世纪70年代,王坚随家人侨居菲律宾,2014年他决定回国定居,由于年代久远、材料缺失,王坚无法办理中国居民身份证。就在他四处碰壁、心灰意冷时,2019年1月,潘东升和福州市出入境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主动找到他,向他了解具体情况,最终为他争取到了中国公民身份。

  群众面前无小事。潘东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6年5月8日,三明市泰宁县池潭村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当地水电站施工棚内数十名工人被掩埋。潘东升得知消息后赶赴现场组织开展抢险救援。“连续奋战5天4夜,他在没过膝盖深的泥浆中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来回,沾满了泥浆、浸透了汗水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三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政委罗志怀回忆道。

  同年,福州市台江区排尾后巷民房着火,潘东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后,得知火场可能有煤气罐爆炸风险,便马上命令扩大警戒距离,确保围观群众远离着火点。“当时他站的位置离着火民房非常近,我们脸上能感到明显的灼烧感,但他毫不在意,一心扑在排查火灾隐患上。”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副局长郝炬说。

  牢记人民警察前面的“人民”二字,潘东升把百姓疾苦挂在心上,大力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攻坚民生服务堵点痛点难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担任三明市公安局局长时,他全力推进“互联网+便民服务”,清理行政职责496项,40个办事项目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了40%;新增网上办事项目73项、网上便民服务项目149项,80%的审批服务项目实现网上流转办理,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加。

  在福州工作期间,潘东升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22%;创办“台湾居民出入境服务站”,在派出所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创新推出落户“零门槛”、窗口“无否决权”工作机制以及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政策,搭建“榕警在线”网上平台服务海外侨胞,通过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努力做到群众办事“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

“我们必须换位思考,不能把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推到路中间。”潘东升时常这样叮嘱窗口单位的民警。

  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将人民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中。直到牺牲前一周,潘东升仍在研究、准备交警部门出台第4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全国“公安楷模”观后感个人心得3

  生命最后的几天,潘东升忙得“像陀螺一样”:疫情防控、会议安保、慰问一线民警和防疫点医护人员……

  9月24日晚,刚结束一项安保任务,潘东升跟妻子微信视频通话。和往常一样,因为工作电话不断“加塞”,几句家常话回拨了多次才说完。

  9月25日早上9时许,一向守时的潘局少见地“缺席”了……虽经全力抢救,那颗心脏再也没能跳动起来。

“潘局太累了……”大家难以接受这个噩耗。

  他的办公室,桌上还堆满了待办的文件,只是藤椅空荡荡的,再也不见那个人,大步流星、推门而入。

“好像他只是离开一小会儿,马上就会回来,继续指挥我们战斗……”福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施玉安说,“只要老潘在,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召开,福州市公安局创新启用的“智慧安保”系统大显身手。从太阳光线直射影响人脸识别通过率,到外国人脸部结构差异影响辨识准确度,再到参观人数最高峰时的安保预案,潘东升都曾严格把关、反复推敲。

  最终,峰会上的立体“云防”实现了10万人最高流量的安全通行,参会的全球技术专家不约而同地对潘东升竖起大拇指。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金砖峰会“三合一”会议……1700余场各类活动安保任务顺利完成的背后,是潘东升参与推动的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发挥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潘东升毕业于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当年,国家信息化产业正处于起步腾飞阶段,他的专业成绩全班第一,不少同学劝他下海经商,老师也劝他出国深造,但他毅然选择了人民公安事业。

“是党培养了我,人民警察是为群众做事、保护一方平安的崇高职业,我想加入这支光荣的队伍。”正是抱着这个信念,他勇往直前——

  为了让大数据真正为民所用,他敢立,更敢破。

  他是“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19名成员中唯一的公安代表。警务信息有“堵点”,他坚信“数据用不坏”,打破部门和层级壁垒,推动建成省市一体化的公安大数据中心;

  疫情溯源有壁垒,他主抓的“超算”疫情数据模型,20分钟可分析处理数万条流动人员数据,助力福州市在全省首批实现现有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

  扫黑除恶有障碍,他毫无惧色坐镇指挥,“有压力都是我的压力,你们只管放手干!”

  在同事眼里,这位“专家型”领导雷厉风行、敢打敢拼。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已被切掉半个成人拳头大小肺部的他,常常会胸闷难忍……

“他十几年没有休过假了,儿子结婚的当天下午还去开会。他总对我说‘谢谢’‘对不起’,我很后悔没有更好一点照顾他……”妻子袁秋榕哽咽着难以言语。

“加入公安队伍,就是时刻准备着,为党为人民牺牲生命。”潘东升用生命践行了这句滚烫的誓言。

全国“公安楷模”观后感个人心得3篇 公安楷模 观后感相关文章:

阿凡达水之道个人观后感7篇 《阿凡达》二水之道

全国劳动模范事迹个人心得体会范文8篇 全国劳动模范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相约冬奥从心出发观后感个人感悟3篇(相约冬奥感悟)

《同心共筑中国梦》观后感与个人心得3篇 同心共筑中国梦内容笔记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观后感个人感悟5篇(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录片 观后感)

观后感开学第一课个人启迪范文6篇 2022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脱贫攻坚电视剧山海情个人观后感3篇 从电视剧山海情和纪录片摆脱贫困看脱贫攻坚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个人观后感范文4篇(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小学生)

收看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个人心得感想3篇 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心得

全国交通安全日交通安全讲座观后感3篇 观看全国交通安全日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