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9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前十条读书心得

时间:2022-09-13 11:55: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9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前十条读书心得,供大家参阅。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9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前十条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未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花,要点燃它,就需要火星......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作为一名幼师,我不断地尝试,想在班级中为孩子们创造自由发挥和表现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自由的空间里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户外,孩子们在遵守玩具的使用规则前提下可以尽情地玩,他们在幼儿园的大滑梯的网子上爬来爬去,跑来跑去;他们在幼儿园的操场上骑小自行车、推小推车、进行追逐跑等等。在班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使用各种工具:区域材料、清洁用具、生活用具……最近孩子们想要自己给自己盛饭,老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满足孩子们自己盛饭的想法。他们在这个阶段会特别想要自己完成某些事情并且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孩子想要尝试,那就去尝试!孩子们就是在试误的过程中一步步获得经验和得到锻炼的。

  在这本书里有一条建议是:怎样爱惜儿童的信任。书里提到,老师要用心灵去体会儿童世界,体察童年生活。这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对善与恶、好与坏有自己的概念,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他们甚至对时间也有自己的衡量方法:在童年时代,一天好像一年,而一年简直是永久似的。为了能够进入这座名叫“童年”的神奇宫殿,你必须变成另一个人,即在某种程度上变为一个孩子。只有这样,你才有资格对孩子拥有明智的权威。正因为儿童是将会长成高大树木的娇嫩幼苗,所以童年就需要受到特别尊重。要知道,儿童是不会故意做坏事的。如果一个教育者硬是认为儿童有这种意图,是蓄意干不良行为的,这就是教育上的无知。这样的教师在竭力“砍掉劣根”的同时,把所有的根子都砍掉了,结果,使童年时代生机勃勃的幼芽枯萎了。

  当我们明白儿童不是有意干的坏事,而是一时糊涂、无知或者误解而做出的各种各样不当举动,要采取特别明智的教育态度。绝对不能把儿童同成人一样看待:既能衡量成人,又能衡量儿童的统一尺度是没有的。

  因此,如果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请把自己也变成一个孩子,请在心里装满孩子。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2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读了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令我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只要智力正常,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要毫不犹豫地爱自己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性格如何,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们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每个人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班里最近开展读书分享,梁华同学是一个平时不爱发言,成绩又不好的后进生。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她站在讲台上一口气分享了3分钟读《西游记》读后感,让我感到非常吃惊,那一刻我感受到天下没有笨学生,只要多鼓励多培养孩子自信心加上认真准备,每一个孩子都能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读完《西游记》,学生们开始自创《西游记》后续。孩子们写得是生动有趣,形象逼真,想象丰富,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想获得学生尊重和爱戴,教师就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读书。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再也不“安分守纪”,课堂上与教师唱反调的学生大有人在,教师说答案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却争论不休,仔细想想,学生也是有理有据。如果教师能退一步,放下面子,在和学生一起探讨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学到许多。课堂上,当教师在传授知识出现错误时,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苏霍姆林斯基用真诚的笔调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具有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或消失。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读书,不断成长,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3

  看了第一条我就特别的喜欢,同时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家的高度,也从此决定好好把这本书读完。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告诉我们一个很浅显但是我们会经常忽略的道理: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将学生看做具体的人来进行教育,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是一个具体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分层教学,记得上周我们理科教研会上提到了分层教学,只要用心相信我们应该可以取到很好的效果。

  但,除了分层教学,在教学上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当学生上课做小动作、玩玩具、说闲话……的时候(这里只是说轻度班的学生),我们经常抱怨:就算我们的课堂调控能力再好,我们也不可能让学生在每节课或者每一秒钟都能认真听课,因为学生的障碍决定着他们注意持久度不会长久。我们是否再深入地想一下:或许还有其它更主要的原因吗?苏霍姆林斯基说:“亲爱的同事们,能够认真地思考一番,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那么上述的情况是绝不会发生的!”是呀,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让他们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他们压根就没有多余的心思用在其它地方。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把每个学生看作具体的人,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具体的教学方法,为他们设计不同的作业,使他们能够得到最快最好的发展,加油吧!我们还年轻,我们需要在教育事业上探索进步。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4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这些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可以让自己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等,感觉焦头烂额。书中也介绍了统计数据说500人的调研,只有14人愿意让孩子做教师!原因也是教师工作忙没有时间,连一分钟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要看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效率。以一个公开课为例,这位老师的公开课上的非常的出色,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完全被课堂吸引。课后一位老师问,对于这节课您是不是准备了很长时间?这位历史老师说,对于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于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通过书中的这个实例,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就是通过不断地阅读,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求。通过读学术著作丰富自己基础知识,不断补充自己知识的大海,提升自己的能力,是自己不是总是嘴里总是没有时间的老师。

  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塑造心灵。希望我们都不被教育所困,都能如鱼得水,给孩子一片天空一片海,给他们一次机会一方小小讲台。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5

  今年暑假,我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确实受益匪浅。读了这本书,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读完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多年来深深困惑着我的问题突然间有找到了方向。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是啊,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作为老师我们每天都要备课、上课、放学、回家,晚上回到家可能还有些琐碎之事要处理,有时候忙起来真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在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中苏霍姆林斯基讲到,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这些学生才会在这门学科上下功夫。作为老师,自然希望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教的学科,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参与,才能主动地思考、学习,从而学好这门课。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你任教的这门学科。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很多家长都说,看到孩子回家先做哪一门的作业,就说明他们最喜欢哪门功课。我调查了一番,学生们确实是把自己最喜欢科目的作业放在第一位。因此我特别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改善作业的形式,适当减少了作业量,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越来越多同学开始把语文作业放在第一个做,语文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让我精神为之振奋,其中,有很多例子很值得我们借鉴,效仿。读了这本书,感觉苏霍姆林斯基带给我的收获实在太大,我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呵护与珍爱孩子幸福的童年。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6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教书生涯一晃10年。翻开10年前买的《给教师的建议》再次细细品读,它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的教学成长之路。“究竟在教育工作中什么事最重要、最主要的?”书中第86条建议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也正是当时刚上讲台的我的困惑。现在的我想这样回答:我们教育的根本是教书育人,教育应该是一种引人向上(善)的力量。尽管教师与学生都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仍然不能忽视教育的本质,培养一个健康的人的本质。

  再读这本书,它仍帮助我解决困惑,给我很多指引,带领我进步。

  对于“后进生”的工作,苏老列举自己成功教育学困生费佳的事例,让我们明白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因为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

  读了苏老的第六条建议,我明白了,对“后进生”的教育,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简单地认为转变“后进生”就是为其补课,提高成绩,我们应该知道,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我们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对于阅读,苏老很多的建议里都会提到,他认为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x像呼吸那样自然。

  从现实庸庸碌碌的生活中超脱出来。读书的好处不可言喻,可是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工作有多么繁重,我们何来阅读的时间?正因为我们课余时间被繁重工作占据,我们才更应该大量阅读。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最终减轻自己的负担,才能把自己从教材和教参中解放出来,才能帮助学生减轻脑力劳动的负担。就像那些名师自己有很丰富的教学底蕴,用一辈子去备课的,但开一堂公开课却只用几十分钟。

  的确没有阅读,我们的脑子开始枯竭,我们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繁重劳动中耗尽自己,却感受不到教育教学的幸福,感受不到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快乐。读书不只是为了提升自己,更为了能减轻自己的工作与帮助学生,不是来得更有意义吗?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7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劳动对教育的作用,他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没有儿童的劳动的幸福,就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的劳动者,要让走进的社会的每个人都能体验到劳动的幸福。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未来的孩子就要面对现实,而现实绝对不仅仅是练习题、考试、分数,他要生活、工作,要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都离不开劳动,不管是脑力的还是体力的。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孩子长大后能胜任工作、幸福生活,就要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劳动,就需要他们有勤奋、努力、创新的品质,这就需要在他的童年时期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怎么劳动、怎么创造,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劳动是光荣的,让孩子从小就爱上劳动。

  但是,苏老并没有把繁重的体力劳动作为劳动的主要形式和目标,而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思考和创造才是主要目的。他说:“紧张的体力劳动从来就不是目标,而只是实现既定竭力的手段。思考是主要的。但双手也不是消极的执行者。”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把劳动从教学和教育中分离开来,劳动就是教学,劳动就是教育,劳动是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正是如此,儿童由于在劳动中不仅付出了汗水,也付出了思考,不仅收获着创造,也收获着对自己的力量的认识。这样,孩子才会从劳动中感到劳动的快乐,才会感到劳动带给他的自豪感、自尊心、尊严感,才会爱上劳动,才能“全神贯注地迷恋于一种艰巨而激动人心的劳动”,这是一种最大的自我教育的力量。

  在我们的实际教育工作中,劳动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家庭,本来是现代社会孩子能参与劳动的屈指可数的场所之一,但这里的家务也基本上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承包了,因为他们怕脏了孩子、怕累孩子、怕浪费了孩子的学习时间。结果,等孩子上大学了才发现他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不知道剪刀是干什么的,不知道纽扣掉了怎么办……

  没有劳动,我们的孩子的生活才单调乏味;没有劳动,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跛脚”、才“残疾”;没有劳动,我们的教育才不完整、才充满了缺憾。

  把劳动还给孩子,让孩子的生命更丰满;把劳动还给教育,让教育出来的人们的生活更幸福。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8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共有一百条建议,每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自身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为指导所写的一本教育专著。

  今天我所看的是第二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底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一节课,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我们每天都在忙碌的工作着,我们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确实,我们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上课,批改作业……可以说,用来备课的时间少之又少,我们在抱怨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思考,怎么才能处理好时间,怎么才能进行终生备课的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当然,读书也并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应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海洋。

  如果我们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就要读学术著作。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知识,应当是我们知识海洋里一滴水!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保活力,就要在以后的阅读中来寻找答案了!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9

  最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书中所谈的每一个问题,不仅配有生动的实例,而且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这些娓娓道来的教育教学实例,让读过此书的教师们,开阔了眼界,也提高了水平。在这本书当中,苏霍姆林斯基一共谈及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年轻人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让书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他们请教;并建议我们,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古往今来,“书籍”一直都被誉为人类的朋友,因为它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其实,在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坦率来说,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其实,苏霍姆林斯基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让学习的楷模。他之所以能成功,正源于他广泛地阅读,和广博的知识。他说:“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知道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正因为不断地读书,不断地积累,所以才有了他的四十多本理论专著和几百篇论文,才有了这本被誉为“学校生活百科全书”的《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心得范文9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前十条读书心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