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心得体会3篇 关于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思考

时间:2022-09-22 20:00: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心得体会3篇 关于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思考,供大家阅读。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心得体会3篇 关于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思考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心得体会1

  在我们的从教生涯中都碰到过孩子说谎的问题,很多老师无法容忍孩子的这种行为,我觉得我们应该了解孩子说谎背后的原因,有必要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剖析一下孩子说谎现象,这样我们会更容易包容和纠正孩子的说谎。

  《幼儿园教育50个细节》这本书中有一篇“灵灵的谎言”,就是关于幼儿说谎的问题。书中通过具体案例给老师们提出如何处理幼儿说谎问题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学前阶段是幼儿心理发展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心理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幼儿说谎现象的出现也是幼儿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当幼儿出现说谎行为时,作为老师不要大惊小怪,当然也不能纵容孩子的说谎。分析幼儿说谎背后的原因是我们帮助和教育幼儿的前提,要区分幼儿是有意说谎还是无意说谎。幼儿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有时不能区分想象和现实,这就会导致幼儿无意中出现说谎的行为。也有可能是幼儿害怕批评,想得到表扬,或想要推卸责任而出现有意说谎的行为。例如:我班有一位幼儿西西,平时话不多,跟小朋友交流也比较少,其他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他总是在一旁默默观看,老师叫他一起参与,他也兴致不高。但对建构有着浓厚的兴趣,每次桌面游戏时他总会小心翼翼的拿着他的作品来给老师看,老师也会借机表扬他,增强他的自信心。有一次,我发现雪花片少了很多,就问孩子们,谁拿了雪花片,并且教育幼儿不能随便把幼儿园玩具带回家。没有一个孩子承认,都说没有拿。第二天午睡的时候,有小朋友说:“老师,西西口袋里有雪花片。”我跑过去一看,西西衣服口袋里装满了雪花片。我问他:“这是不是幼儿园里的雪花片?”西西看看我说:“不是的,我家里带来的。”放学后,我把西西留下来,通过和他妈妈沟通了解,西西口袋里的雪花片确实是幼儿园的。

  处理这样的问题,我没有批评责怪西西,而是先和西西谈心,让他知道说谎是不好的行为,帮助西西懂得每个人都应该说真话,说实话,要勇于承认错误。其次,要和家长沟通,孩子在家是否存在撒谎的现象,家长要多关注幼儿,配合幼儿园教育,改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孩子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出现反复现象,教师也不要过于灰心,要耐心等待孩子的转变,不能急于求成。当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与表扬和肯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以信任和爱护的态度帮助幼儿纠正错误,让他们信赖成人,敢于在成人面前说真话,承认自己的错误,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心得体会2

  社会说:教师要献身!

  教育说:教师要为人师表!

  名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家长说:教师要为孩子负责!

  教师说: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说:教师面对学生、社会、教育家、家长、同行,乃至整个国家的普通“工人”。教师或许是孺子牛,或许是自然地蜡烛,或是园丁又或是百科全书。其实,教师是个普普通通的角色,我们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我们能影响孩子,同时也被影响着?通过本校组织的学习桦甸市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我受益匪浅,充分认识到,教育是以德育德,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教师,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时时以自己文明,规范的言行影响学生,处处以自己文雅,得体的举止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个人修养。

  二:增强纪律观。

  三:课堂规范。

  四:廉洁自律。

  正己、敬业、爱幼!这六个字可以表述我的学习体会。教师是大部分幼儿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是有着很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严于律己,要求孩子们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就是所谓的“正己”。“敬业”与“爱生”是教师行为规范的核心。一个教师是否敬业,是教师行为规范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一个教师是否爱幼儿,是教师的行为规范最集中的表现。爱孩子、有高度责任感是每个教师最起码的行为道德。教师在爱学生方面主要表现为:它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博爱”。

  《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其实不管什么职业,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更应该要有很高尚的职业道德,至少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影响到班里的孩子。

  总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时时以自己文明规范的言行影响学生,处处以自己文雅得体的举止感染学生,在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争取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心得体会3

  为期三天的“幼儿心理行为分析与辅导技能培训班”的培训已经告已段落了,静下来想想这三天,我的收获也是多多!这三天分别有三位宁波大学心理系老师给我们培训――讲座,三人各有自己的特长所在。

  第一天,李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幼儿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通过李老师的讲述让我们了解到孩子的需要:安全感和信任感,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事实。而幼儿团体辅导是游戏辅导,从游戏中来分析孩子的心理行为及情绪。在幼儿中我们最多运用“沙盘游戏“来测试幼儿的心理,从中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这也是现在对幼儿心理最具有说服力的实验。

  第二天,杨老师是心理学的博士,专攻发展心理学。这天她讲述”儿童情绪发展与调节――儿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每个人都有情绪,而情绪无好坏之分,有情绪并不怕,怕的就是没有处理好孩子的情绪?那么处理孩子的情绪,三句话:第一句“妈妈看到你非常生气……(给情绪命名)”;第二句话“你想生气就生气吧(允许孩子有情绪)“;第三句话“妈妈陪着你(表达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纳感)“。这是经典的三句话,非常实用。

  第三天,贺老师给我们讲述”儿童行为功能分析“,所谓行为功能分析,是指在进行行为矫正之前,对引发来访者的问题行为的起因、所带来的后果以及来访者在此方面的动机与需求等做出评估,以便对症下药,确定来访者的问题行为和治疗的目标与方法。出于钱铭怡《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为功能分析,指在行为治疗前对环境中和行为者本身的影响或控制问题行为的因素做出系统分析。行为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来访者的问题行为本身。这个对于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来说,开展有点难度,运用到心理咨询的内容。可是贺老师通过自己的理论分析,加上他的实际经验向我们介绍了abc行为分析,大大降低了我们的顾虑,因为这样的行为,我们平时也在处理,如他讲到自闭症的孩子,其实我们也是在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待,就是没有贺老师的专业,我们用的只是”小儿科“的方法。慢慢消化贺老师的内容,转变于自己的方法。

  三天的时间真得非常短暂,在这短暂的时间中懂得了很多道理,接下来在长时间中慢慢在消化,运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为孩子们做点贡献。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心得体会3篇 关于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