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权力监督3篇(高校权力监督心得体会)

时间:2022-10-05 11:41:11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高校权力监督3篇(高校权力监督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

高校权力监督3篇(高校权力监督心得体会)

高校权力监督1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说课稿

  河南省伊川高中韦会强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现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几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高中《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第二单元引导学生明确: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本单元与上一单元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为学习三单元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框教材的结构该框是学生在学习《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以及《政府权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权力行使:需要监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责任感,因此在本单元占有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本框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把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了解“阳光工程”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社会对《焦点访谈》的关注,分析政府接受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分析权力的运用可能两种结果,初步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提高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认识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意识和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监督政府?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因为依法制约和监督政府是学会处理与政府关系的重要体现和最终归宿。

  教学难点: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也是难点,因为学生成经历和认识所限,对我国的权力机构、行政机构以及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等问题不太理解;特别是实际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又增加了该框教学的难度。

  四、说教学方法

  依据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综合运用下列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和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激发兴趣。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思考、辨析,生成观点,提高能力。

  3、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兴趣,活跃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掌握。

  4、讨论法:针对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①根据本框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成长经历,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②主要采取以下学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思路设计与环节处理

  这节课的教学基本思路为:按照“情景导入,激发情感——学习探究,情景分析—思维拓展,巩固练习”这三个环节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情景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框题《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一、情景导入,激发情感(教学内容:群众喉舌政府镜鉴)

  复习依法行政基本观点后,展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曝光的一些案例,学生思考:为什么《焦点访谈》等栏目备受众人关注?在我国,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对政府权进行监督?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代表发言。

  二、学习探究,情景分析(教学内容: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a、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说: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

  b、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说:我当上副省长以后,天马行空来去自由。

  材料二:五年来(2003年到2007年),全国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件人,比前五年分别下降%和%。除正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尚未终结的以外,已被判决有罪人,比前五年上升%。五年来,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受贿十万元以上、挪用公款百万元以上案件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人,其中,厅局级930人、省部级以上35人。------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材料三:原哈尔滨前常务副市长朱胜文说:大家一辈子不要做贪官。我为什么走到这一步?为什么不断会有熟悉的官员落马?我感觉制度上的漏洞还是太多。

  材料四:“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是各种腐败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必须把加强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温家宝

【探究一】:

  1、作为高级政府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违法乱纪、滥用权力的现象?

  2、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分析回答1题,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学生先分析2题,进而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归纳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重大意义?明确: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非常必要。特别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也有权监督政府。

①、防止和减少失误,②、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③、做出正确决策,④、树立权威和公信力

【探究二】:

  1、分析第47页孟德斯鸠和我国古人名言的含义

  2、联系当前状况,谈谈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学生思考后交流,然后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分析: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关键就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突破难点)

  一、靠民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有效监督政府行为。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社会民间反腐败事例

  二、靠法制。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与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

【探究三】: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有哪些 ?

  教师归纳: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就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要求学生见书本图形分析,按监督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媒体展示:(行政监督体系图示)引导学生对五个外部监督形式和四个内部监督形式的具体认识。

【探究四】:(针对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疑问引发)我国的监督体系如此完善,为什么社会上的的腐败现象依然严重?

  教师引导与温家保总理视频相结合,回归情景导入,展现我国各级政府善于接受民主监督,解决群众难题,改进政府工作的良好形象。目的是引导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腐败问题,对未来充满期望。

【探究五】:(教学内容:为“阳光工程”喝彩)

  多媒体展示:什么是阳光工程,目的何在,有何意义?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阅读后回答,教师作结: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陆续向群众开放政府“红头文件”的查阅。这一举措,深受群众欢迎,被人们称为“阳光工程”。

“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文件,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现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开放“红头文件”的查阅,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正在增强。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思维拓展,巩固练习:

【探究六】辨析下列观点,说出理由。

  误区一: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只要依法行政,就能正确行使权力。

  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它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增强政府权威,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只有依法行政是不够的,要正确地行使权力,政府还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同时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否则会导致滥用权力,滋生腐败。

  误区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1)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的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不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因此,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题中观点肯定对权力要进行制约是正确的。

(2)防止滥用权力,实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机制做保障。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首先,要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权力。其次,要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权力依法行使,合理运用。

  误区三: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就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它是加强监督、防止腐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公务员公正行使行政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但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有监督意识,学会监督政府;毛泽东曾经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课堂总结:概括本课基本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为监督政府而努力尝试,为将来参与政府管理而努力学习。作业设计:调查伊川县政府或城关镇政府政务公开的相关内容,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原因(必要性、重要意义)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措施(机制与体系)

“阳光工程”(目的与意义)

高校权力监督2

  徐丽萍

  行政管理0941 0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美两国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与浅析

  国家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权力的制衡,但长久的权力便导致了腐败。实践证明,腐败是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的必然结果。权力运行与权力监督始终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权力运行是没有边际的,因为人们总是希冀着能够通过一切途径来实现权力的无限延展。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力量去制约权力,让它在有限的范围内得以行使,而非无底洞。由此,监督便应运而生。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形式,更是一种警示。只有当权力与监督并行之时,才能够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权力滥用和腐败滋生。接下来,就中美两国行政权力监督体系作一阐述,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厘清权力监督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度,而中国则是中央集权制;美国实行的两党轮换执政,中国实行的则是一党专制制度;美国实行“分权制衡”,而中国则是“议行合一”。美国的权力监督体系来源于三权分立的思想和体制,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它们相互独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而保障了公民的权利、法的权威和国家的运行。

  美国宪法对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作出了明确的职权界定:立法权属于国会参众两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当然,宪法还对他们的权力作出了具体规定。任何权力的运行,都必须以宪法为基准,尊崇法的精神和原则。如果触碰基准线,必将受到严格的违宪审查。

  作为行政权一方的总统,他必须小心翼翼地行使自己手中享有的权力,而非肆意妄为。总统及其联邦政府的权力是非常有限的,根据宪法、法律及议会授权,进行必要的行政活动。任何政府官员一旦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相关机制就会随即启动,国会可以对其进行质询、调查直至弹劾,不留任何情面。行政权体制外的监督,使得官员们殚精竭虑、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总之,制度上的保徐丽萍

  行政管理0941 0 障远比自我约束的大口号管用。

  我国的权力监督体系尚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结合法治国家的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和反腐倡廉的大背景,权力监督体系才渐渐浮出水面,被各方所重视。监督体系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监督的形式而言,我认为,我国当前的监督体系主要有体制内的监督和体制外的监督两种。

  体制内的监督,主要包括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这是目前监督的主要形式。政府由人大任命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但是,人大的监督缺乏必要的手段和途径。其一,没有专门的内设监督机构;其二,没有合理有效的约束机制。这就使得人大的监督职能更多地流于形式,有监督之名,无监督之实。政协属于参政议政,游离于人大和政府之间,无法摆脱“跟着人大走,权力难插手,建议尽管提,监督没人理”的尴尬局面。纪检监察机关是权力监督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我们的纪检监察机关下大力气,查处了一批贪污腐败、渎职侵权的案件。但是,这种查处,只是事后的补救行为,而不是事前的监督和预警机制。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权受到一定层级的限制。举个例子,某一县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审查同级党委某领导同志的违纪问题时,很容易陷入窘境。根据职权,该纪委有权核实审查与案件有关的一切情况。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纪委受同级党委领导。碍于党委的权威,纪委束手无策。如此一来,纪委反而成为党委的保护伞,对违纪问题视而不见。最后等到省级纪委或中央纪委发现问题时,才会予以查处。机制上的问题,确实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巡视员的问题以后再讨论。

  体制外的监督,主要是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虽然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只是一种辅助形式,但近些年来却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监督、报刊舆论监督,我们的新闻媒体紧抓社会热点,对政府行政的监督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徐丽萍

  行政管理0941 0 对于舆论和媒体的有效监督,又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的运行进行检查,从而降低政府内部的腐败现象的滋生。例如,每年对相关的腐败官员给予法律上的制裁和媒体上的曝光,如此一来,他们便受到广大百姓的舆论批评,这样可以制约并减少权力的滥用和腐败问题,让行政权力从真正意义上运行的公平、公正、公开。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美两国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和从美国行政权力的运行中借鉴,我可以得出,要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必须持之以恒和完善行政权力的监督体制,做到由内至外受到法律、政策和社会、群众的监督。

高校权力监督3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管,权力就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2010年5月6日,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召开的视频会议上讲话,要求贯彻落实干部监督制度,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2005年爆出的“1949年以来中国最大卖官案”的黑龙江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案中,涉案官员达265名,仅绥化市各部门一把手就有50多人。韩桂芝、马德买官卖官案涉及领导干部900多人,有多名省级干部,上百名地市级干部。据说某人给马德送了50万,第二年就被提拔为县长。如果市委书记马德的权力得到有效限制和监督,不能明里暗里决定下辖某县县长的人选,也就不会有人掏50万元向他“买”县长了。2010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制度明确了监督谁,谁来监督,出了问题追究谁,怎么追究等一系列问题。对党委党组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行为上,进行了明确规定和最基本的规范,为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起到有章有循,有规可依的作用,初步健全了防范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高校权力监督3篇(高校权力监督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