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习心得资料范文2篇(学习方太文化后的心得)

时间:2022-10-09 14:56: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文化学习心得资料范文2篇(学习方太文化后的心得),供大家参阅。

文化学习心得资料范文2篇(学习方太文化后的心得)

文化学习心得资料范文1

  我从事的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工作,因此有很多到边陲远寨、田间地头调研的机会,所以当我们组确定到河北香河开展“文化青年走基层实践活动”时,我没有太多的兴奋和新奇感。但是经过一周的学习和调研,这短短的距离,这“最近的基层”,却让我受到了教育,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思想认识。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朴实执着的文化热情,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深深感染了我,使我感到我们不仅仅要有眼光向下的关注视角,更要有放下身段,投身基层的文化担当。

  我随同调研组的各位组员一起参观了县医院农家博物馆;“天下第一城”;在香河一中举办“故宫博物院”文化讲座;与文广新局、非遗传承人、戏迷协会进行座谈;在刘宋村中心小学开展捐书支教活动;参观考察刘宋村基层文化建设;在安头屯镇进行入户访谈,了解国家级非遗“安头屯中幡”的保护传承情况等。虽然时间很短,但信息量极大。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基层文化力量的巨大,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基层文化队伍的战斗力。在我国县一级的政府机构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甚至旅游等大多是合为一体的。他们有限的人力对应着三四条线上的工作,同时还要直接面对村民、市民,是所有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在与香河文化干部接触过程中,他们的敬业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

  二是支持文化的社会力量巨大。香河调研给我一个重要的启示是社会中有许多热心文化的有识之士,他们义务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建设文化场馆、组织文化队伍,开展文化活动,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香河著名企业家、香河人民医院院长门德志出资建设“农家博物馆”。任福泉总经理组织“京剧戏迷俱乐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直坚持至今。刘宋镇村村有花会表演队伍,其中大多是业余文艺演出队伍,还有5个“个体文化户”,都由文化爱好者自发组建。他们的经费80%都来源于镇上企业和民众的捐助。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表明,在社会中蕴藏着巨大支持文化发展的力量,需要我们挖掘和发动。

  三是基层蕴藏着的丰富文化资源。每一地域、每一人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文化通常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特色的文化资源,是保护和传承人文精神,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香河县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运河文化值得挖掘。

  四是文化传承人的文化执着力。香河安头屯中幡文化传承人将中幡技艺从濒临失传的状态拉回来,克服困难在学校传艺,到各地弘扬。京东大鼓的传承人以一己之力仍在不断编创作品。这些文化承载者的执着精神是我们文化得以延续的保证。

文化学习心得资料范文2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进而言之,传统文化,顾名思义,传统是本民族一直以来依赖并延续的生活习俗、人文理念、审美观点等等综合在一起的民族根本性,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是现代人们社会活动的行动指南和道德底线,居家在外接人待物行为处事的准则,人生幸福社会和谐人类进步的保障。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许多的传统文化被逐步淡化了。尤其在中国,在--对传统文化的清洗和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形成“向钱看”的不良习气之时,发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便显得更为重要了。

  由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的畸形,导致在这一段历史上出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次质疑。中体西用?全盘西化?持这些观点的人在历史上不是少数。到了现在,圣诞节,万圣节,这些西方节日甚至要比某些本来重要的传统节日更加隆重。当然这也是商家炒作的结果,但无疑,许多人已经出现了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是把传统文化与现实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与未来。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见,传统文化对于现在日益浮躁的社会风气有相当强的调节作用。然而,许多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分析仅局限于孔孟之言,缺乏实践精神。对于当今这样一个已经存在道德失范问题的社会而言,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修养方法更突显出其必要性。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自觉的以传统文化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并且努力地去结合实际来更新传统文化,社会的道德水准和道德意识才会得到一个很明显的提升。再审视当前社会,由于人员流动性加大,我们很多时候都处于一个“陌生人社会”,没有熟人,也就缺乏了一种舆论压力,在这样一种社会中很容易养成肆意胡为的习惯。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更要重视自身的修养,我们要养成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凭借自己的内心信念,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依靠传统文化教给我们的做人方法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并付诸行动。

  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修养功夫,是一种自律品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传统文化在道德修养方面的实践,可以看到传统文化永远不会因时代变迁而失去现实意义。

文化学习心得资料范文2篇(学习方太文化后的心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