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 北师大培训心得与体会

时间:2022-10-13 10:36:5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 北师大培训心得与体会,供大家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 北师大培训心得与体会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

  北京师范大学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计算机科组 岑文杰

  七月份,学校组织我们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两天的研修班,就关于示范校、职教课程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研修。以下是我两天学习的心得体会:

  7月18日上午,聆听了北师大教育学部俞启定教授的“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点解析”,从宏观课改和微观教改入手,详尽地以职业教育改革基本背景、特点、指导方针、人才培养模式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让我有以下体会:

  一、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历程的分析和对中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较,让我认识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复杂性高、实施难度大,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谨慎的态度,改革有效可行的原则,整体规划,逐步推进的基本步骤,做到先易后难、重点攻关,积极推行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日常教育教学必须高度务实。

  二、我们所有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为本,因为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产品,同时又是服务对象,要认清我们“为谁服务?服什么务?怎样服务?”,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同时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其学习的投入回报与就业收入水平成正比,并且能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方面,其关键是工学结合,工学结合的核心“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积极探寻合理的学习形式和教学模式,努力形成“导向”的课程体系,熟练掌握“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等专业教学法示例,明了职业教育改革主旋律。

  三、新形势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积极研修、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学历水平和品德要求,同时要注意处理好几大问题:适应现实与超前教学;培养尖子和面向大多数;知识技术的学习与全面发展和升学与就业的关系。

  同日下午,邢晖教授为我们讲授了“职教新形势、教师新理念”,从国家及地区的实际情况入手,给我们分析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非常特殊的教育类型,具有职业性、人民性、多样性等特点,就当前来说,职业教育的形势是“喜中有忧”,但教授认为,“虽然忧虑依然存在,但是喜大于忧”。她指出,就经济对职业教育的依赖程度、职教规模扩张的速度、中央资助的强度等而言,职业教育可谓 “成就空前”;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职业教育一直在爬坡,承载着太多的压力”,存在着“中央热地方冷、政府热社会冷、学校热企业冷、一些地区热一些地区冷”等发展不平衡现象,可以说是“负重发展”,她还认为,职校的发展往往经历规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文化发展四个阶段,正确辨析职校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助于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那么,影响职教办学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呢?邢晖将之归为 “三个环节四个要素一个节点两个保障”,专业建设是主线,而师资建设则是根本。这让我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再认识。

  7月19日上午,北京劲松职高贺士榕校长为我们讲课,内容是:“特色办学与品牌建设”。贺校长以劲松职高为例,给我们讲解何为特色办学,何为品牌建设,讲授十分详尽、精彩,从贺校的讲授中,我听出了一个特点,那就是无论是特色办学,还是品牌建设,都是以人才强教为根本。

  同日下午,吴全全教授为我们讲授“基于跨界视域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讲座。吴教授从职业教育的理念、规律、课程模式等几个方面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定界分析,指出了职业教育“跨界”的本质特征。全体成员跟随吴教授从职业能力观、职业教育专业观、职教课程发展观的角度进行了跨界的思考。通过吴教授的精彩讲解,大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范式、课程体系和教材的建设等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为学校发展和国家示范校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鄱阳县金盘岭中学

  江文华

  朝圣之旅

  因为偶然,与教鞭结缘,一晃近三十年。前半段站在三尺讲台,兢兢业业,与学生为伍,精耕细作;后半段从事教育管理,诚实做事,殚心竭力。工作之中,常遇许多难题,无法解决,处迷惘之中,找不到破解之法。

  2016年12月19日我和鄱阳县教育系统的28名教师,带着汤局长的殷殷叮嘱,从鄱阳湖滨出发,一路风尘,来到素有“中国教育界最高学府”之称的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培训。十天的北京师范大学访名校研修活动一晃而过,既紧张(每天六点起床,晚上11点休息),又充实(除了上课,还要参观,探讨,做笔记,写心得体会)。细细梳理,感悟挺多。

  敬仰之情

  首先,敬仰北京师范大学的悠久的历史。百余年来,北师大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敬仰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等为代表的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课余饭后,我怀揣仰慕之情,在校园寻找他们留下的足迹。最后,敬仰北京师范大学的百年沉淀,积累的丰厚文化底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办一所好学校,要靠无数代人的努力和付出。我在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十多年中,也一直致力于培植我校的校园文化。

  敬佩之心

  正是因为有北师大丰厚文化底蕴的浸润,这里的名师,人才辈出。我们在“敬人”讲堂里,聆听了当今的北师大大师的授课,教授们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张国龙教授的风趣诙谐,姚梅林教授的国际视野,罗良教授的理性逻辑等,无不令人震撼。我们分享了李永瑞教授的人生历程,领略了伍新春教授的坦荡的心胸,宽广的研究涉猎面和强烈的使命感。感悟了万平老师的育人之道。我只受过中等师范教育,有生之年,还能在百年学府近距离与大师们交流,心灵上经历了一次洗礼。对大师们的人生经历油然而生敬佩之心。

  在北师大的短短数日,目睹了北师大的青年才俊,学子们埋头苦读的情形,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回到学校后,告诉我的学生,北师大的学生如此勤奋,你们哪里有不努力的理由?你们今天不努力前行,就没有未来的美好。

  敬慕之行

  在北师大学习之余,培训中心安排我们在12月22日去万泉小学,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听课观摩,学习交流。北京冬天寒冷,又有雾霾,但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两天的学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万泉小学,三年级的动手实践课:做灯笼,猜灯谜。这节课我总结:值得借鉴有三:一,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引领作用;二,教师把各类知识与灯谜相结合,如生物学,历史等。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从评课角度看,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这两所小学,在北京应该是很普通的小学。学校的硬件建设,学校管理都是我们追赶的目标,我想,均衡教育在当下的中国国情下,要做到,真是任重道远。培训虽短,收获满满。更觉得教育真是一篇难以写好的大文章。肩既挑使命,何惧负重前行!

  于金中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

  赴北京参加培训心得体会

  2010年8月6 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首都北京,有幸成为由北京师范大学培训中心阳泉矿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一名学员。短暂的几天学习紧张而充实,专家们的讲座高屋建瓴,让我收获颇丰,感慨万千。它使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不仅增强了我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让我更深刻地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智慧,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下面,我把这次学习的收获与心得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更新育人观念,谱写爱的教育

  8月7日,来自北京史家胡同学小学的全国十佳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万平老师做了题为《教育是温暖的》讲座。万老师是来自教育一线的老师,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为我们讲述了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心得体会。万老师给我最深的体会是,她不仅仅是一位好老师,还是学生的好妈妈。她为我们讲述了她与学生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平凡,却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万平老师说:班主任是最平凡的教育者,是幼小心田的播种者,是童蒙养正的奠基者,是良好习惯的谛造者,是目标理想的引导者。她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用真挚的情感告诉了我们:教育是温暖的,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她不仅温暖了学生的心,也温暖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的心。她的一言一行,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做老师的幸福感,从她的演讲中,我除了学到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更多的是感受到万老师那崇高的人格魅力。她使我更加懂得了,我们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用我们的善良,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温厚,我们的博学,我们的信念和情操去赞美学生,鼓舞学生,用我们美好的话语去点亮温暖、照耀他们一辈子的心灵之灯。

  二、培养创新精神,享受幸福人生

  8月7日下午,我们听了原中国科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袁正光教授的报告《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科学与人文》,我不禁为袁教授的激情所感染,心中激动万分,久久不能平静,甚至在讲座结束后依然让我久久地回味。我从心底里感觉到了深深的震撼,感觉到了一个人应该做些什么,他对科学与技术的概念的理解,他对文化与审美的阐释,他对中国问题那鞭辟入里的分析,让我深深地折服。

  讲座伊始,袁教授就给我们提了十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1、为何四大文明古国在近代逐渐走向落后而英美飞速发展,领先于世界?

  2、为何中国的近代科学由西方传入,而且(从近代)至今尚无重大的科学发现?

  3、为何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非更早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国?为什么英国的殖民地现在强盛而其他国家的殖民地现在相对落后?

  4、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英国再到法国以及德国最后到了美国。它在向着什么样的国家转移?

  5、为何近代中国的文学大师(如鲁迅等)、艺术大师(如齐白石等)、科学家(如钱学森等)恰恰出现在战争时期?

  6、有九位中国华人曾经获得诺贝尔奖,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受过近六十年的大陆教育,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作为超声速时代之父冯·卡门的得意门生的钱学森对世界科技贡献最大的时候是其在加州理工大学的时候?

  7、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能否使改革走向成功?

  8、美国科技发达,为何还有90%以上的人(包括爱因斯坦等诸多科学家)相信上帝?科学与宗教是什么关系?

  9、为何我们认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团队、协助、诚信、规则意识比我们要强?

  10、什么是进步?什么是发展?什么是幸福?人生究竟为了什么?

  他把人的情感进行了提升,他从完善人格的角度提出要塑造四种人格素质:科学素质真,艺术素质美,信仰素质善,人文素质爱。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 北师大培训心得与体会相关文章: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个人3篇(最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三学习心得体会3篇(开展三学活动心得体会)

预备党员学习心得体会3篇 心得体会预备党员培训

幼儿园幼师实习心得体会3篇 实习幼师岗前学习心得体会

医务工作者学习心得最新3篇 医务工作者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篇 关于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2篇(关于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大学生学习心得体会模板5篇 大学生总结心得体会

语文教师个人学习心得3篇(语文老师教学心得)

班主任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2篇 关于班主任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