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大华学习刘兴顺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2-10-14 11:04:23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余大华学习刘兴顺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供大家赏析。

余大华学习刘兴顺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

余大华学习刘兴顺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学习王国顺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王国顺老师从参加工作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对教育的执著和对学生的爱,诠释了一名普通乡村教师的崇高追求和质朴情怀。颍东区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号召全区教育系统向王国顺老师学习,大力弘扬他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促进全区师德建设。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局号召深入学习优秀教师王国顺同志的先进事迹。

  在学习中我知道了,王国顺,男,汉族,1954年7月出生,1973年1月参加工作。1989年因自制教具成绩突出,被上级破格转为公办教师;1994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历任阜阳县口孜镇三里中学物理教师,阜阳县口孜区理化实验中心指导教师,颍东区口孜镇中心学校教师等。1993年起同时兼任口孜镇中心学校实验室指导教师,农远工程项目管理员,电教工作具办员。王国顺同志从1973年参加工作至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根农村教育38年,埋头苦干、兢兢业业,淡泊名利、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忠于职守,甘于寂寞,安于清贫,乐于奉献,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他志存高远,勤奋敬业,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用行动诠释着教书育人的真谛。从教三十多年来,他自制教具累计730多件,其中物理教具540余件,小学自然学科教具90多件,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具100多件。有7件获国家专利,有3件可定型生产,37件在全国、省自制教具评选中获一、二等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自制教具能手”、省市“劳动模范”、“市级拨尖人才”等殊荣,受到了科学家钱三强、杨振宁,国家教委副主任董纯才,国家仪器研究所专家房德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秘书长赵永魁,物理学家汪世清、王明远等知名人士的亲切接见,还多次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其先进事迹,也分别被中央、省、市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教师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他是全区教师的楷模,优秀人民教师的代表。

  王国顺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无悔地把爱奉献给了学生、把生命奉献给了祖国未来希望之所在的教育事业。使我深受感动,他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将在王国顺教师先进事迹的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课堂这个舞台对我来说,教书育人的分量更重一些。但与王老师相比,深感差距很大。教师岗位——特殊的岗位责任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我们自己如何看待教师这个岗位、这种职业呢?不错,近年来,教师的待遇改善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愿意当教师的人也多了。然而,清醒认识教师职责,还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靠的是什么?是一种清醒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艺术,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清醒的责任意识和在此基础上持久的内在动力,是教师完成卓有成效工作的必备条件。结合学习有感而发,谈几点体会。

  一、立足本质,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

  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二、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我们应当学习优秀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通过学习王国顺老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学习王国顺老师的先进事迹使我更加认识到,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是我对一名优秀教师的理解,做像老师那样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考虑问题的特定视角和对自己的基本定位。教师岗位——特定的育人理念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书是育人的载体,育人是教书的目的。

  王国顺老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他的事迹使我更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

余大华学习刘兴顺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刘大华个人先进事迹

  刘大华,男,汉族,198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我村一组组长兼团支部书记,支委委员。

  刘大华同志自加入党组织以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的各项决议,工作上服从组织安排,根据村需要先后在几个岗位工作过,均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自觉努力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从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一致,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正确地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2011年被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同年又被村支部授予“先进青年”荣誉称号。

  这一年来,工作量加大了,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刘大华同志不但以加强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处理事情时,刘大华同志总是带头冲在最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在团支部工作上,认真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村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办好团支部学习园地的宣传板报。做好团支部各项活动的组织工作,完善了团组织机构。在村党支部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在秋整地的战斗中,积极协助村党支 部搞好正确的宣传和引导,使团支部真正发挥好助手作用。

  以上事迹,仅仅列举了刘大华同志工作上的几个方面,在别的工作方面也做得比较踏实、认真,充分得到领导的肯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在今年的民主评议党员和“创先争优”活动中,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好评,

余大华学习刘兴顺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坚定信念激扬青春

——学习刘兴顺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观山湖区第六中学刘永宝

  新学期伊始,我们学习观山湖区碧海社区73岁老党员刘兴顺的先进事迹,对我们青年人、特别是对和他一样有着相似经历的我们青年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年春节后,观山湖区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想信念宣讲会上了解到观山湖区碧海社区73岁老党员刘兴顺的先进事迹,之后网络、报纸等媒体也详尽的报道了他的奉献精神,刘兴顺老人将自己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包括多年义务送报纸、向省市领导写信提意见等经历,充分展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数十载以来坚定理想信念的心路历程,这对我们不仅是感动,更多的激励、是鞭策。刘兴顺的事迹无一不透露着真心为民,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我们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就要学习他们时刻保持对学生的深厚感情,时刻保持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干事创业的那份激情精神。在我们今后的成长道路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建功立业,谱写壮丽的人生篇章。要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有理想、有追求的有志青年,立志成才。在张光秀身上我们清楚的看到,他对社区工作的那份执着。不能不承认,我们当初之所以选择做一名“人民教师”,有对党和国家制定的优厚政策的考虑,但也不能否认,我们也是怀抱理想,满怀激情,积极响应并投身到这项事业中的。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时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立志成才。

  二要加强学习,增强本领。从刘兴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刘兴顺老人多年坚持理想信念的行为,透露出他积极虚心学习的精神。在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更要向干部群众学,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和教育工作需求。

  三要强化责任,乐于奉献。我们工作在教育岗位,成长在学校,在我们教师眼中不能存在“小事”的概念。刘兴顺同志就是这样,把每一件小事当成一种责任,一种学生需要的责任,“跑腿就是为人民服务”!心中装有责任,眼中就有“活儿”,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及时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关心学生冷暖疾苦,学生、家长就会信任我们,这样我们就会有施展才华的平台!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挑重担,真抓实干,铺下身子,脚踏实地,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四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在刘兴顺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一个老共产党员数十载以来坚定理想信念的心路历程;并以历史事实向在场党员干部描述了老共产党员们勇敢顽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过程,希望新时期的基层党员干部们,能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全心全意、脚踏实地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对我们来说,更要提升眼界,不断拓宽工作思路,要有敢想敢干的勇气和气魄,积极主动而富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创造,要选准切入点,发挥优势,带头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动创业,多办实事。

  五要立德修身,树立形象。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崇尚文明,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和学生交往中,既要注重融入他们的生活习惯,更要要严格自律,以良好的形象赢得党员干部群众的认可。

  总之,在我们教育工作中,就要时刻保持年轻人那份激情,想干事、敢干事,当不了主角就主动敲边鼓,我相信,我们广大教师总能找到体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余大华学习刘兴顺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