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心得体会观后感3篇

时间:2022-11-11 12:51: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心得体会观后感3篇,供大家品鉴。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心得体会观后感3篇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心得体会观后感1

  1998年夏天,周维忠到村民唐永富家中催缴拖欠电费。当他见到唐家屋顶看得到天、地上长满青苔的破败景象,进而了解到唐永富患有眼疾,老母亲双目失明,老婆和儿子都是残障,家里唯一正常的女儿离家出走的窘境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联想到自己靠吃“百家饭”长大,能当上村电工也是全村人推荐的结果,不禁对唐家人的不幸遭遇感同身受,默默为他们垫付了所有拖欠电费。

  从此,他把唐家人当亲人照应,12岁的唐久亮,连1到10都数不全,甚至常常到垃圾堆里翻东西吃。周维忠带他去理发、洗澡、买衣服,还经常带回家吃饭。每到春节,都要给他买一身新衣服、新鞋子。周维忠对他的宠溺,仿佛就是对自家孩子。不仅如此,周维忠还叮嘱村里的商店,只要唐家来买吃的、用的,全都记在他的账上。周维忠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们,出钱帮助唐家修缮危房,添置家具,同时,还四处托人打听唐家女儿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家女儿在了解到家里条件改善后,终于回家了。看到唐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生活有了奔头,日子一点一点好转起来,周维忠倍感欣慰。

  有了周维忠的多年呵护,奇迹发生了。2008年正月,厚厚的一场大雪埋住了周维忠上班的路。没想到唐久亮早早就等在了村头,他执着地走在周维忠前面,用双脚蹚开一条路,让周维忠去上班。周维忠一边落泪一边劝他回去,他却倔强地不肯回头,俩人就在这大雪纷飞的清晨整整走了十多里。

  从唐永富一家开始,周维忠陆续又帮扶了村里15户孤困家庭,为他们买米买肉、寻医问药、修缮房屋、办酒祝寿,送去关爱和慰藉。23年以来,光是为帮扶对象垫付电费,累计就超过了12万元。2022年“七一”前夕,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亲赴现场慰问周维忠,称赞他真正在基层赢得了口碑,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形象,是全省为民办实事的楷模。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心得体会观后感2

  23年前,一句“善意谎言”,周维忠为绝境家庭点亮希望之灯,多年来悄然垫付的电费已累计超过13万元,他还为孤寡老人看病买药、洗澡擦身、操办生日、料理后事……用心拨亮孤寡老人生命的灯芯。为把好人做到底,一家人接力把那句“谎言”变成一生“诺言”。“他是生在小村庄的一个小人物,但心中的大爱广阔无疆,从一户残障家庭开始,直到荣誉等身,他依旧初心不改,我很庆幸在我的人生中能遇见这样一位好人、好师傅。”

  道德贵在坚持,活动现场,周维忠向台下观众们分享了他多年来助人为乐的感悟。他说:“只要工作中时刻想着老百姓、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那么,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赢得大家的真心和真情。”

  凡人善举,温暖人心。听完周维忠的道德事迹宣讲和感悟,参加道德讲坛的观众们深受感动。“为孤寡老人驱散黑暗,为邻里乡亲播撒光明,周师傅是时代优秀品质的代表。”扬州北辰电气集团新进大学生邹佳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刚毕业的青年员工,他将以周维忠老师为一生的学习榜样。

  来自扬州北辰电气集团技术部的陶秀凤则表示,劳动模范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突出的业绩,就是因为他始终有着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干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我要学习周维忠劳模那种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电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为弘扬模范精神,传递榜样力量,活动现场,周维忠向观众代表颁发了勉励信物,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真善美,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身言行托举向善之心,凝聚奋斗力量。

  扬州北辰电气集团党总支书记尤正波表示,此次周维忠师傅走进北辰电气“道德讲堂”,给了员工一个面对面学习全国道德模范的机会,“我们会常态化举办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使模范的故事深入人心,呼吁员工要把学习的模范精神融入到生活、融入到社会中去。”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心得体会观后感3

  周维忠常年照顾孤寡老人,并为他们养老送终,老人们无以回报,纷纷留下遗嘱,要把生前用过的轮椅、电视、电风扇都留给他。2012年,77岁的孤老汉胡加平在弥留之际,频频用手指向屋顶的灯泡,示意叫周维忠来,临走也要见他一面。周维忠赶到后,老人紧紧握着他的手,直至去世也没有松开。

  胡加平老人晚年高位截瘫,无人照顾。周维忠得知后,就隔三岔五过来照顾老人的起居生活。当老人身体不舒服时,他就是再忙,也要抽空到药店买了药给老人服下。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周维忠这个非亲非故的陌生人却让老人感受到了人生最后的温暖。老人去世后,周维忠通知亲友、搭建灵堂、操办丧宴,忙了三天三夜。料理完老人后事,他发现老人欠了两个多月800多元的电费,于是默默地为胡加平老人缴清了最后一笔欠款。

  村里像胡加平这样的孤寡老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周维忠平常最挂念的人。桂德九,是村里的五保户。多年前,桂德九突发脑梗,躺在床上不省人事,是上班经过的周维忠发现情况不对,将老人送到医院,才挽救了老人的生命。老人康复出院后,周维忠就担负起了照顾桂德九饮食起居的责任。

  垫付电费、日常照料,处处都要花钱,每次拿到工资,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其余的他用来资助村民百姓了。但他家中也是上有老母、下有幼女,日子总是紧紧巴巴的,屋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为了贴补家用,周维忠的妻子在外打工13年,却毫无怨言。在周维忠的心里,这些孤寡老人是他的帮扶对象,更是他的至亲。他们是他应该孝顺的人,他要把满腔的关爱送给他们,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心得体会观后感3篇相关文章:

迁徙的鸟观后感6篇 鸟类的迁徙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 11篇(有关感动中国的观后感)

虎年春晚观后感2篇 新年春晚观后感

《美丽心灵》观后感范文3篇 美丽心灵观后感作文

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以上5篇(冬奥会观后感)

《冬奥来了》的观后感6篇(冬奥会的观后感)

航拍中国观后感11篇(《航拍中国观后感》)

水浒传观后感的作文4篇(写水浒传读后感作文)

观看2022四川开学第一课直播观后感作文5篇(四川开学第1课观后感)

电视剧《山海情》观后感3篇(关于电视剧山海情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