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2-12-09 10:30: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学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心得体会3篇,以供参考。

学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心得体会3篇

学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心得体会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的十九大对全党作出的工作部署,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从党的苦难辉煌历程中学习成功的经验。在研读学习党史的过程中,从共产党人以大历史观审时度势的本领和党一脉传承的历史使命中,更好地感悟到:只有以大历史观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感悟“初心与使命”。

  一九三五年五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四川。

  蒋介石闻言大笑,说毛泽东没读过历史,此战必败。因为数十年前,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曾带着太平军渡过金沙江,准备进入四川,路遇大渡河,终因前有大渡河恶劣条件、后有清兵穷追猛打,最终弃械投降,翼王就此消失在历史中。

  所以,蒋介石看到毛泽东走了石达开的老路,欣喜若狂,认为红军必败,以为从此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是出乎蒋介石意料,毛泽东领导着中央红军面对着天险和追击,以只牺牲十八人的战绩渡过了大渡河,从此一路北上驰骋疆场。

  为什么石达开输了,毛泽东赢了?为何拥兵自重的蒋介石却不能将历史上演过的有利局势再现,毛泽东却能在夹缝中,带领革命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防再把历史的镜头拉向明朝。

  1449年,明英宗北征蒙古瓦刺部落,全军覆没,成了俘虏,瓦刺首领率兵北京城下,明廷无主人心惶惶,群臣准备逃跑,兵部尚书于谦主战,坚守北京城并且一战成功,不仅保住了大明朝,更使瓦刺部落从此衰落。

  1644年,李自成的义军在隆隆的炮声中攻城。末代皇帝崇祯帝面对李自成军队攻城,不听大臣和皇后劝阻,坚守北京,结果城破国灭。可笑的是,打开彰仪门(今广安门)献城投降的竟是崇祯最信赖的重臣——守城总管、宦官曹化淳。

  为什么,1449年的明朝,朱祁钰胜了,末代皇帝崇祯帝却败了?

  历史的循环,其实是人事的循环,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联系等等,都会左右历史的结局,所以是人的认识造成了历史的循环。1449年的明朝,尚有于谦等忠臣列将,而到明末,文臣武将的内耗早已撑不起羸弱的江山。蒋介石读的只是历史故事,却不懂以史为鉴更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现情,毛泽东却以胸怀千古的“大历史观”把脉当下,军事历练中,在部队里建章立制(把党支部建在连上),其部队军事能力又怎是石达开的太平军所能比拟。

  所以,大历史观才能让人更好地认清历史趋势、肩负历史使命、进而顺势而为。所谓大历史观,就是将以往历史的内在逻辑和现在作比较,再用现在所发生的历史与未来做比较,从而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做出一定预测的历史观。也就是依据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一切做出合理的判断,用长远的、比较的思维来看待问题的认识方法。

  革命年代的毛泽东一直用大历史观审时度势,方才写出《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名文章,特别是《论持久战》,堪称是一篇大历史观写就的把握全局、预见未来、克敌制胜的战略性著作,既总结了抗战以来的经验,深入分析了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矛盾特点,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更阐明了“中国不会亡,也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的道理。

  从哲学理论上看,毛泽东学习运用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就是大历史观,这一历史观善于将以往历史的内在逻辑和现在做比较,再用现在所发生的历史与未来做比较,从而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做出一定预测。从实践角度看,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历史观”的词汇更加显眼注目:

  “坚持大历史观,加强对五四运动、五四精神的研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挖掘时的指示。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更是以数千年的历史纵论改革。展现出以大历史观锚定改革的宏大气魄。

  十九大报告更是一篇充满大历史观,以厘清历史发展脉络,把握时代历史方位为导向的报告。3万多字的报告纵观历史、展望未来,既浓缩了5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近40年来改革开发的历史经验,更描绘了从现在到202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历史忠实记录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过的足迹,也给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只有走进历史中去探寻历史、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对于大历史观的共产党人来说,既重视当前输赢的价值,更在乎对历史交代的价值。所以,他们常常以现实的实际问题作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本着对历史、当下和未来共同负责的态度去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他们的初心,更是他们的使命。

学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心得体会2

  近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总结百年党史正反两方面经验,在历史智慧的学习运用中提升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党拥有百年的奋斗实践和70多年的执政兴国经验,承载梦想、成就辉煌、未来可期。

  当前,各地区各部门正在全面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把“九个必须”作为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根本遵循,在新的“赶考”路上,更加自觉主动响应和听从党的号召,学会用百年党史映照现实,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实现在新的征程上“继续成功”,一代代传承,一代代成长,汇聚起“三个继续”磅礴伟力,开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未来。

  聚“继续弘扬”理想信念,锚定学史“制胜法宝”,坚固党的建设“根基”。百年奋进路,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是我们党坚持从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的现实印证和广泛彰显。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要契机,树牢听党话跟党走“风向标”,唱响讲政治“主旋律”,依托线上线下多维平台强化党性锻炼,让党的革命奋斗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飞入寻常百姓家”。党员干部要以继续弘扬“32字”伟大建党精神为广泛指引,深刻认识到红色精神“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基本内涵和时代要求,从百年辉煌历程和优良传统中汲取奋进力量,及时“补钙”“强身”,真正让群众的“主心骨”强起来,持续提升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同时,要坚定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行”在党的建设方面全方位的优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强“四个自信”,持续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深度、有效率、有生命力。

  聚“继续努力”强大优势,镌刻为民“奋斗足迹”,培厚守业创业“沃土”。“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既是千万党员“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宣言,又是“赶考”新征程上“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行动指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个“守”不仅涵盖了“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也支撑起“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革命要义和实践要求。一方面,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心系“国之大者”,着眼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指引,抢抓各条战线上“谋幸福、谋复兴、谋大同”新机遇,拜人民为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接续奋斗中涵养不负人民、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深切情怀,真正把“人民是力量之源”记在心里、握在手里、行于脚下。另一方面,要时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在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高本领的目标指引下坚持刀刃向内“查”,从严从实“改”,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稳步“求进”,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聚“继续成功”时代力量,掌握发展“成功秘诀”,争创共建共赢“样板”。实践证明,百年来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秘诀,在于牢牢把握住自我革命这个“传家宝”,在于向着和平发展的目标接续前进,在于不断在国际舞台上画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同心圆”。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赓续革命精神血脉,传承老一辈革命者的历史荣光,永葆自我革命精气神,从百年建设史中不断汲取历史经验和干事智慧,弄清楚“什么是成功”“为什么成功”“怎么成功”,让工作成效经得起人民群众评判、检验。同时,在“强国号”引领下要准确识别、坚决清除“继续成功”道路上的一切“病毒”,敢于向一切顽瘴痼疾“开刀”,在创新与发展中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把握优势、扩大优势,确保创新发展方向不偏移、落地不空转。与此同时,要聚焦“新发展”,高举共建共赢旗帜,坚持创新引领、创新驱动、创新示范,在新发展理念强大指引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搞封闭,不搞零和博弈,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展现出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形象。

学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心得体会3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出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研讨会上,以深刻的历史眼光指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总结好、坚持好、运用好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立足新的时代条件,把党的建设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不断开辟管党治党新境界。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九任校长刘彭芝曾提出要用“两个眼光”来找准人大附中的定位。历史是我们的“教科书”,世界也是我们的“教科书”。历史的眼光是“知己”,世界的眼光是“知彼”。立足新时代新方位,我们只有做到“知己知彼”,写好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知己”“总结篇”“坚持篇”“运用篇”,才能不断开辟出管党治党的新境界。

  以实事求是为“基”,虚无主义要不得,写好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知己”“总结篇”。总结好历史经验,是坚持好和运用好历史经验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我们在总结历史上出现很多偏差,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著名战役等重大历史问题不能正确看待、科学评价,那么也就不可能把历史带给我们的智慧启迪与经验坚持好、运用好。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党运用唯物史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典范文献。我们要做到尊重历史,就要善于运用历史分析法,把重大事件置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阶段特点、形势任务中去把握;

  就要坚持人民立场,从党赢得民心的角度出发看待事实细节;

  就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看待历史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以历史经验为“宝”,宝贝丢不得,写好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知己”“坚持篇”。“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被我们提炼出来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方方面面中的经验,都是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贝”。面对这些“宝贝”,首先,我们不能把它们“搞丢了”,要以饮水思源的爱国情怀,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历史经验“宝贝”。其次,宝贝丢不了,但是也不能把它们成天“束之高阁”起来,“束之高阁”之举跟“弄丢了宝贝”没什么区别。正确的做法是一以贯之地坚持它们,让它们在新时代里续写新篇章新辉煌,继续为人民造福。

  以自我革命精神为“魂”,魂散架不得,写好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知己”“运用篇”。一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坚持,归根结底都是要落脚于“运用”上。在今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首届党建高端论坛上,副校(院)长谢春涛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走过辉煌百年,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推动党的建设。陈希部长指出,要深入总结和运用10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14亿人民群众对党的自身建设最深切的感触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推进。而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则是“全面从严治党”“体”内之“魂”。在历史滚滚向前的波涛中,我们不仅做到“知己”,还于“知己”中刀刃向内,刮骨疗伤,开自己的颅,转变自己的思想,创新自己的理念,走自己特色道路。

  历史的眼光是“知己”,世界的眼光是“知彼”。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写好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知己”“三篇”。以实事求是为“基”,写好“知己”“总结篇”;

  以历史经验为“宝”,写好“知己”“坚持篇”;

  以自我革命精神为“魂”,写好“知己”“运用篇”。

学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心得体会3篇相关文章:

迎接建团百年心得体会感悟3篇(团建的心得感悟)

高中历史教学心得体会范文3篇(高一历史教学心得体会)

2022央视“奋斗成就梦想”心得体会9篇

“奋斗成就梦想”个人心得体会感言2022【10篇】 奋斗成就梦想心得体会

2022观看建团百年节目心得体会6篇 力争到2022年建团100周年

百年奋斗路青春心向党学习心得体会5篇 学好百年党史聚力奋斗前行心得体会

中学历史老师教学心得体会3篇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感悟

中学历史教育研讨会培训心得体会3篇(高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关于《百年孤独》读书心得体会3篇(百年孤独读书心得体会1000)

中国建团百年青年运动团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6篇 学好中国青年运动史团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