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参观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范文3篇 参观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100

时间:2022-12-11 09:42: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2022年参观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范文3篇 参观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100,供大家参阅。

2022年参观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范文3篇 参观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100

2022年参观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范文1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重温历史鼓舞斗志,勉戒自我不忘初心;面向未来,砥砺奋进,发挥引领先进作用,提升自我世界观责任与担当。为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历史,我于6月10日至11日,参加了金池分公司党支部组织的“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活动”。通过这次实地参观学习,人生观再次洗礼、思想意识境界油然升华,实干与实践、责任与担当于心中再次澎湃。

  对革命老区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各种媒体的宣传和介绍,那种感受模糊而遥远,没有切实的体验。这次来到巴中,参观了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军史陈列馆”等,踏上了革命先烈曾经浴血奋战的土地,内心顿时充满了激情。看着一件一件旧物件,脑海里便浮现出一幅幅英勇战斗的画面,.耳旁似乎又响起了轰隆隆的枪炮声。

  青山埋忠骨,碧血照汗青。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1932年12月18日,李先念、徐向前、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转战四川,从四川省通江县两河口乡入川,建立以巴中为首府川陕苏区,1935年初撤离巴中北上,在巴中战斗的两年多时间里,根据地扩大到23个县和1个特别市苏维埃政权,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600万,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的15000多人扩大到5个军,80000余人。游击队、赤卫军、少先队、童子团、妇女独立团等地方武装,发展到10余万人。被毛泽东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在创建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苏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极大牺牲。全苏区城乡,到处可见父子参军,夫妻参军的动人场面,村村都有担架队、运输队、洗衣队、儿童团的矫健身影。他们前仆后继,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地肩负着保卫后方,支援前线的繁重任务。通江当年23万人口,有4.8万人参加红军,10万多人参加地方武装和民众组织,先后有5万余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看着这段历史,想想我们国家的建立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没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人的无畏牺牲和前赴后继,哪里能有我们现在这样幸福的生活呢? 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不但对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起源、建立发展、开辟红色交通线等重要事件有了深入的了解,更直观的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心灵和思想又一次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最后,让我们再次温习红四方面军军训: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坚定不移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党的章程,继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先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2022年参观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范文2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多少年来,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借着建党九十周年的东风,本单位组织了延安红色之旅去参观学习,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几天下来,感慨多多,一言难尽!

  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这次活动我们还参观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大唐芙蓉园,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幅员辽阔。观大唐芙蓉园,仿佛重回我大唐盛世,使我们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则是我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代表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中国。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现在改革开放了,国家发展稍有进展,一些人便忙不迭的开始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同时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给国家的复兴带来风险。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使我们综合国力持续上升,重回世界巅峰。

  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广大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2022年参观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范文3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重温历史鼓舞斗志,勉戒自我不忘初心;面向未来,砥砺奋进,发挥引领先进作用,提升自我世界观责任与担当。为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历史,我于6月10日至11日,参加了金池分公司党支部组织的“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活动”。通过这次实地参观学习,人生观再次洗礼、思想意识境界油然升华,实干与实践、责任与担当于心中再次澎湃。

  对革命老区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各种媒体的宣传和介绍,那种感受模糊而遥远,没有切实的体验。这次来到巴中,参观了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军史陈列馆”等,踏上了革命先烈曾经浴血奋战的土地,内心顿时充满了激情。看着一件一件旧物件,脑海里便浮现出一幅幅英勇战斗的画面,.耳旁似乎又响起了轰隆隆的枪炮声。

  青山埋忠骨,碧血照汗青。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1932年12月18日,李先念、徐向前、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转战四川,从四川省通江县两河口乡入川,建立以巴中为首府川陕苏区,1935年初撤离巴中北上,在巴中战斗的两年多时间里,根据地扩大到23个县和1个特别市苏维埃政权,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600万,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的15000多人扩大到5个军,80000余人。游击队、赤卫军、少先队、童子团、妇女独立团等地方武装,发展到10余万人。被毛泽东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在创建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苏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极大牺牲。全苏区城乡,到处可见父子参军,夫妻参军的动人场面,村村都有担架队、运输队、洗衣队、儿童团的矫健身影。他们前仆后继,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地肩负着保卫后方,支援前线的繁重任务。通江当年23万人口,有4.8万人参加红军,10万多人参加地方武装和民众组织,先后有5万余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看着这段历史,想想我们国家的建立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没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人的无畏牺牲和前赴后继,哪里能有我们现在这样幸福的生活呢? 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不但对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起源、建立发展、开辟红色交通线等重要事件有了深入的了解,更直观的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革命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心灵和思想又一次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最后,让我们再次温习红四方面军军训: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坚定不移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党的章程,继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先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2022年参观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范文3篇 参观革命根据地心得体会100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