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河岁月》观看心得体会范本3篇 观看《山河岁月》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23 02:54: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山河岁月》观看心得体会范本3篇 观看《山河岁月》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关于《山河岁月》观看心得体会范本3篇 观看《山河岁月》的心得体会

关于《山河岁月》观看心得体会范本1

  壮丽山河,风雨中已经走过百年。流金岁月,大地上依然写着你的英名。百年历史中,曾经有这样一批人,他们苦苦寻路,他们向死而生。他们为了实现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的理想,唱响信仰之歌,铸就生命辉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即将推出的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讲述百年党史故事,谱写红色英雄史诗,展现先烈们共同书写的非凡历史。

  《山河岁月》,致敬每一个无悔的青春,致敬每一个为人民牺牲的英烈!“山河”代表空间,代表着中国,代表着我们脚下的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岁月”代表时间,代表着共产党100年风雨历程,代表着先烈们用青春和生命写下的流金岁月。《山河岁月》的导演夏蒙这样说:百年来沧桑巨变,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到今天江山秀美、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中国,这其中既有空间的变化,更有时间的积淀。《山河岁月》不仅是迄今为止容量的红色纪录片,也是展示人物最多的一部纪录片。纪录片从党的百年历程中,选取100个关键场景、高光时刻和典型人物,以人文情怀、历史叙述与细节呈现,讲述100个生动故事。

  《山河岁月》将分为四季。每季20多集,每集25分钟。第一集名为《北方天空下》,讲述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代觉醒的知识分子积极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陈独秀、李大钊成为了最早的播火者。从巴黎到莫斯科,从北平到上海,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人建党的轨迹让人赞叹。柔和的画面、平实的话语、珍贵的史料,呈现出一个个青春朝气、心怀信仰的年轻面孔。

  第二集《湘江北去》,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者之一的毛泽东,在其主编的《湘江评论》上寻找真理,传播、介绍新思想和探索改造社会的道路。

  第三集《百年望道》,讲述1919年,在江南的春寒中,陈望道聚精会神、字斟句酌地翻译《共产党宣言》。还有恽代英、瞿秋白等一批早期翻译、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故事。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出版。一本书,影响了一群人。正是这一群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生如夏花》一集,讲述建党初期一批女共产党人的故事,如葛健豪、向警予、蔡畅等,她们也是妇女解放的先驱。《民族魂》一集,讲述鲁迅先生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亲密交往。毛泽东就曾说过,共产党人的心跟鲁迅是相通的。还有《怒吼吧黄河》、《五月的鲜花》《可爱的中国》等等,耳熟能详又充满诗意的片名抒发着一种强烈的革命情怀。纪录片摆脱了一味地说教模式,通过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故事,展示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的伟大道路。建党百年来,成千上万的英雄先烈,以青春,以热血,以生命,守护祖国山河,换得岁月静好。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清明时节,看《山河岁月》,致敬先烈。气壮山河,风云岁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美丽中国,江山如画,百年初心,人民至上!

关于《山河岁月》观看心得体会范本2

  山河岁月谱新篇,人间正道是沧桑。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百年风雨、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的伟大征程中,每一代青年都曾经唱响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他们用自己的赤诚和勇敢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百年筑梦、百年辉煌、百年奋斗的壮丽史诗 。

  《山河岁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节目以山河为经、以岁月为纬,以人物为峰、以党史为鉴,真实记录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的伟大历程,创新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百年奋斗、百年筑梦的影像史诗。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下面就是观看《山河岁月》的心得体会。

  观看《山河岁月》需要信仰“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百年回眸,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就是一部用理想信念战胜千难万险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始终得到群众拥护的执政党,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共产主义信念。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涵养坚若磐石的信仰信念,要把学习党史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党性修养,把初心使命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中去,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原则,用初心使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信仰围墙,领航着中华民族的巍巍巨轮朝着伟大复兴的彼岸行稳致远。

  观看《山河岁月》需要铭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嘉兴南湖红船上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将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展开了不屈不挠的卓绝斗争,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砥砺奋斗。从井冈山到古田,从瑞金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这一路走来,共产党人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初心不变,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民族复兴梦想越接近,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我们要接过先烈们的历史的接力棒,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守住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路。

  观看《山河岁月》需要担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还是影响至今的铁人精神、“人造天河”红旗渠的事迹,其背后,都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毅然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大力发扬新四军铁军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担当体现先进性,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为为民造福。

关于《山河岁月》观看心得体会范本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广西考察,来到位于桂林全州县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圈,并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一草一木一英魂,一山一石一丰碑。湘江战役是长征途中关乎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在激烈的交战中,红军将士奋勇杀敌、突破重围,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怀着视死如归的决心,为粉碎国民党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付出了惨烈的牺牲。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追忆湘江战役的峥嵘岁月,有利于激励广大年轻干部在回顾党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在缅怀先烈中厚植理想信念,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更加传承好蕴含在党史教科书中的红色基因。

  置生死于度外,筑牢理想信念的不朽丰碑。总有一种信念让人舍生忘死,总有一种精神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理想让人勇往直前。长征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长征,更是理想信念的远征。湘江战役中,在艰苦的作战环境面前,红军将士始终将“革命理想大于天”的信念作为冲锋向前的精神支撑,在血与火中杀出一条血路,用鲜血和生命为革命守护住宝贵的火种。回顾党的发展史,我们党经历磨难而依旧巍然屹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如同阳光空气,不可或缺,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必备的精神之“钙”。因此,要走好新时期长征路,就必须敢于直面风险与挑战,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魄力突破一道道“封锁线”,攻占一个个“娄山关”,用理想信念的强大动力续写新长征路上的宏伟篇章。

  忠诚印寸心,镌刻一心向党的赤诚芳名。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应尽义务,同时也是必须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代表着的是共产党人崇高的人生态度以及无悔选择。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发自内心、掷地有声的忠诚呐喊。湘江战役中,广大红军战士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无限忠诚顽强拼杀,用生命铸就忠诚典范,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忠诚二字,看似简单,却难能可贵。广大年轻干部要扣好对党忠诚的第一粒“扣子”,把讲政治、守原则作为干事创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主动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把对党忠诚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在坚守使命担当中厚积薄发、奋发有为。

  舍小家为大家,涵养人民至上的奉献情怀。我们党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湘江战役中,红军将士英勇作战、无所畏惧,将个人利益置之身外,敢为穷人打天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断肠明志”的陈树湘,宁死不当俘虏的易荡平,先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希望,要永葆为民服务的初心,无论是是想问题、作决策还是办事情,都要站稳人民立场,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勇于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服务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争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关于《山河岁月》观看心得体会范本3篇 观看《山河岁月》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