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3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29 22:44:11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3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3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1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

  盛翠香

(八面通林业局中学,黑龙江穆棱 )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作为教师应该时刻以“亲其师,才能信其师,学其理”的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灵活机动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和探索新方法、新手段,使学生、教师、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道德感化 感悟 教学艺术 灵活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一堂高效的数学课,最亮丽的风景,应该是学生的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在参与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不断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而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以趣激学,使学生从行为到内心都积极地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使每个个体都成为学习共同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教师作为有深度,有广度的引导者,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讲究课堂艺术、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结合17年的教学实践,粗浅的谈点体会。

  一、以德服人,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道德言论固然重要,但“仁德”的行为所赢得的声誉(“仁声”)则会深入人心,不依靠言辞,也不仰仗武力,而凭借自身的道德表率感化学生。让其“亲其师,信其道”,内心乐于接受教育,自觉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益。

  例:2017年4月29日,我的母亲脑出血病危入院,情况凶险,看着昏迷不醒的母亲我心如刀割,另外家里还有瘫痪在床的八十岁老父也需要人照料,看护人手严重不足。大家都让我近期请一段假先把孩子们的学习放一放,我有所动摇,但一想起班级的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咬咬牙毅然决定扛下专门晚上看护老人的重担,白天坚持给孩子们上课。几日下来,我的脸色灰黄、眼圈发黑,孩子们察言观色侧面了解到了我的情况。那一天是周六,上周一的课,上午我有两节课,下午是学校放月假的日子(因为学校属半封闭式,每月要放一次假)。每次到了这天,孩子们因为着急回家,都心里“长草”,听课质量都会相对差了一些。而这一天课堂上除了我的讲课声却出奇的静,教室墙上石英钟的走动声显得格外刺耳,孩子们个个双目圆睁,精神抖擞而又满脸的一本正经,就连班里的“睡神”、“调皮大王”、最爱想家的此时也都像一个个钉子一样坐在那儿听着我讲课。那是一节整理复习课,我一如既往的讲着,课上孩子们与我互动频繁,听课效果超好,下课铃响了,还有一道习题没有讲完,以往有些着急赶车不耐烦听课甚至爱提前让家长请假不听课的孩子们,此时也和其他同学一齐要求:“讲完吧,老师!我们打车走,赶趟!”当我把题讲完,还未来得及说下课时,孩子们起立齐声说了一句:“祝妈妈健康长寿!”此时,我鼻子一酸,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孩子们用努力学习来回报我的真心,这就是道德感化的力量!

  二、以趣激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教学质量,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创设有趣的情境,让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易于接受,玩中有学,学中有乐。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说:“小孩子天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实践表明,将知识溶入到游戏中,学生乐学、快学,也会轻松学。情趣盎然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的高效性。例如:在教学“集合”时,可采用“猜拳”和“抢椅子”的游戏,让8名同学“猜拳”,被淘汰的4人站在一边;获胜的4人接着做“抢椅子”游戏,由于4把椅子4个人无法抢,所以观众同学中再选1人组成5人来抢4把椅子;游戏结束,用两个呼拉圈分别套住玩两种游戏的人,但有4人既参加了“猜拳”也参加了“抢椅子”用呼拉圈怎么套(解决)呢?学生思考,顺理成章的将这4人用两个呼拉圈交叉套在一起,突破了本节难点,两圈重合套住的4人既参加了“猜拳”也参加了“抢椅子”,而交叉圈外的同学只参加了“猜拳”或“抢椅子”。这样的游戏教学让学生们乐此不疲,兴趣高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灵活教法,充分发挥创造性,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教师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要精心设计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正所谓“教无定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注重实效性,学为所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数学的内在魅力,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自信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借鉴平时跟班听课、网络听课中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和教学策略,结合笔者17年教学中的点滴感悟,提高课堂高效性,笔者尝试有效的有如下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高效性

  多媒体作为当今社会,课堂教学的主流呈现方式,对它的利弊众说纷纭。而它在课堂上所呈现的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多维性和高效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师一言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多种感观,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为了加深“二月”这一特殊月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可以播放课件:一颗苹果树上结满了十二个红通通的标有数字1至12的大苹果,树下有两个分别写着“大月”和“小月”的大筐,让学生随机摘苹果分放到两筐中,而其中写有数字“2”的苹果无论怎样摘也无法放到以下两个筐中,这样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轻轻松松就记住了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且牢牢记住了大小月份的分类,突出了本节重点,突破了难点,较之传统的讲授效果要好很多。

(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进度,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进而寻求适宜的教学方法。

  1、运用自主探索式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感性认识

  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而假设和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时,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在教学中借助教具和学具,改变以往接受学习或只通过演示得出结论的做法,多给学生探索、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试验探究过程,在探索中自主发现规律,可以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他们生活经验中缺乏但又必须掌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观察“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后,再大胆猜想它们的体积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关系,通过实验操作得到数字结论,这种形式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形式。实践表明,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更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并收到良好的课堂效率。

  2、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知识,学生死记公式,可一到实际应用就错误百出。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学生易错之处授课时发明一些简单易记的方法。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这一课时,学生总易出错的题:(8+40)×25,学生做时易写成8×25+40教师授课乘法分配率(a+b)×c时就可以说a和b一起去c家做客,初次见面,出于礼貌c要与a和b分别握手(相乘)即:8×25,40×25,然后一起迎接进屋添“+”号。千万注意:不可以只和一个人握手,那样很没礼貌。这样学生课上对易错部分就会记忆深刻,做题时出错率会降到最低。

  3、运用“竞赛式”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竞赛式”方法把竞争意识引入到教学内容中,用比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采用比分制,开展个人竞争和小组比赛争胜的教学形式,如在在复习课中可以开火车或分小组必答题和小组抢答题两个模式,小组记分,哪个小组做对的题多,得分就多,哪个小组就获胜,对于做错的难题可请所有人进行回答,答对加分。学生回答完毕,老师对同学的回答进行总结、补充,对不完善的内容进行纠正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这样还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三)运用有的放矢的练习法,巩固知识反馈调节,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清晰而深刻的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持久地储存在记忆中,在练习中再现出来,教师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进而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设计一些阶梯性判断题和选择题,让学生集体快速手势判断(对的打√,错的打×),集体口头选择正确答案,而教师要对反馈信息予以及时的评价,并对教学活动做出恰当的调节。这一方法对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习品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以“亲其师,才能信其师,学其理”的理念为指导,灵活机动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钻研、总结,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教师、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上是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的一点粗浅看法,希望与大家一起切磋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和探索新方法、新手段,以便共同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作者简介:盛翠香(1973-),女,黑龙江穆棱人,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2

  我如何注重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和反思中的有效性

  大垭中心校

  赵

  倩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参加论坛的题目是《我如何注重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和反思中的有效性》。

  很荣幸今天我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教数学仅一年半的时间,时间虽短,但感慨良多。去年接手新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对于他们而言,刚从轻松自由的幼儿班到比较正规并有一定约束力的班集体,环境有所改变,知识要求有所增加,他们扮演的角色也改变了,由随心所欲的幼儿转变为真正的小学生,是他们成长中的第一次转变。其实,当时的我对于教学他们是那样的茫然,束手无策。经过一年多的磨练,对于这些小朋友,我也有了一定的方法能让他们有效的学习数学,对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也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那么,怎样使小朋友较有效的学习数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重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首先,要有明确的情景创设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拔萝卜”一课时,学生在拔萝卜情景图中发现了这样的数学信息:灰兔拔了6个萝卜,白兔拔了3个萝卜,我及时引导学生用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白兔和灰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在问题情境中,我觉得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其次,情境创设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我选择了小朋友所感兴趣的喜洋洋与灰太狼情景图,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只动物。小朋友们很感兴趣,争先恐后地告诉老师他的答案。

  最后,情境创设要紧扣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数学基础和认知世界。

  二、重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参与的激情 由于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的效果,为此,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的《观察物体》时,我创设了“照相”的游戏情境:首先我选了两个小朋友,一个当模特,一个当摄影师,来表演照相。第一次,摄影师想照小模特的正面,我让小朋友们说说他应该站在小模特的什么位置?学生的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告诉老师他心中的答案。第二次,摄影师想照小模特的侧面和背面,我让小朋友们再想想这时摄影师又该怎么站位置。这下,举手的学生更多了,而且答案也更加的统一。第三次,我拿着相机给所有的小朋友照正面、侧面、背面。这时,几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站对了位置。对于这个情境的设计,我不但了解了学生贪玩的天性,并把握了教学的起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其次,要创造空间,保证参与机会

  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对于一个问题爱多问几个“谁还有其他意见或者想法?”“谁还能补充一下?”“再仔细想想还可以怎么做啊?”之类的问题,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在试一试部分,我给出学生充足的时间,利用操作材料七巧板摆一摆,结果等到交流反馈时,学生不仅仅摆出了书中图形,还利用不同的板摆出相同的图形,利用相同的板子摆出了相同图形的不同样子。

  三、重视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我觉得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就能轻易找到答案的。比如说: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的规定,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只需要老师的讲解或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获得,并没有探究的必要性。而 “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我学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如:在教学“量长度”时,我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的操作能力。为了能巧妙地引出测量工具“直尺”,我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工具量一量书桌有多长。有的小朋友用课本量,有的用铅笔量,还有的竟拔掉一根头发量,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测量操作中,学生得出结果也不一样,有的说桌子有4本数学书那么长,有的说大约有6枝铅笔那么长,还有的说有22根头发那么长,此时学生的思绪纷繁复杂,对问题疑惑不解:同样的桌子,为什么测量后长度不一样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意识到操作时要统一测量工具。

  四、重视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在课堂中,我提出的问题学生们总是很感兴趣,纷纷举起他们的小手,对于他们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我都及时做出评价,答对的小朋友,我会带着全班小朋友对他竖起大拇指,说道:棒棒棒,你真棒!而做错的小朋友,我不会批评他,相反,我会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摸着他的小脑袋,说道:没关系,这次没答对,下次继续鼓励,肯定会答对的,你是最棒的!我觉得老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在作业方面,每隔一个月,我会让小朋友们数数自己练习册中有多少个五角星,然后给前三名的小朋友每人奖励一支铅笔。使得到奖品的小朋友感到光荣,继续保持,没有得到的小朋友有所向往,有所期待,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得到他。我觉得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评价,都应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统计”一节教学中,我综合利用了这几种评价方式,用表情及时给学生以信心,课堂中我始终保持微笑和小朋友们交谈;我把班上30名小朋友分成了6个小组,用量化表格奖小红花评定小组成员在课上举手发言的次数,课结束后对发言次数多的小组,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我认为这种方式不仅及时给学生表现的信心,还增强了小组的合作意识,又能让全班同学为以后的上课表现争取更优秀。

  五、重视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首先,是在备案中的反思,以前我总是模仿参考书上的教学反思来作为自己的,故而教学成果不见起色。现在,每上完一堂课,我都会查看教案看看遗漏了哪个部分,再通过教学查漏补缺。

  其次,是在教学中的反思,每上完一堂课,我总是好好的反思自己到底哪一个环节做的不到位,再通过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知道学生对哪一部分的知识理解不到位,将其作为自己的教学反思记录下来。待下堂课,再与学生交流,将那一部分知识分解细讲,尽量做到人人都能学懂。

  再次,是在作业中的反思,譬如,在我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自认为自己讲的很详细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也做到位了,他们知道了笔算的规则,应该是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可没想到的是作业做出来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时,我静下心来仔细回想自己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失误了。最终被我找到,原来我只注意让小朋友们记住规则,并没有关注他们是否会用。然后上课时我请几位做的最差的小朋友将自己的做法写在黑板上,再让全班小朋友一起找找他们的错误,我再将正确笔算方法书写出来,提示小朋友们记住自己的错误,避免以后再犯。课后效果很好,几乎全班小朋友都能准确的做出任意一道《10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事后想想,如果我没有反思教学,小朋友们错了就错了,我把答案写黑板上,让他们抄下来,这样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做这些题目。最后,是在测验中的反思,平时小朋友的作业做的很好,可测验下来的成绩不理想,我将低分段的试卷抽出来仔细分析,总结错题多的部分,看看属于哪部分知识,然后再拿出来指导学生自己改正,加深记忆,避免再次犯错。可见,只有充分利用好教学反思,补充自己上课的不足处,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时光匆匆流逝。回忆起我读书时对数学的印象,似乎除了做题还是做题,整天沉浸在题海之中。于是很小时候自己就在心中默默发誓:长大以后我要是成为数学老师,绝对不会布置这么多的作业,而是让学生们能天天玩。儿时的想法虽然多少有些幼稚,但回过头来想想,我每天让小小的孩童们握着铅笔,埋头练习、计算,沉迷于题海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实在是不可取。既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不符合儿童的数学发展规律,更不能激发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更是一种高耗低效的课堂。有效的课堂应该是 “以人为本”的课堂;是 “人文关怀”的课堂;是“高效低耗”的课堂。要让数学教学课堂真正做到有效,的确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更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做出更多的努力,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也能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玩中。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经验上略显不足,我希望今天能分享在座的各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吸收一点你们的教学经验。回到学校,也会经常与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沟通交流,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一些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相信我以后会做的更好,能将有效教学很好的运用到课堂中。

  谢谢大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3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三工小学张堆祥

  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日积月累,延误孩子的一生。如果我们上一年级课的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他们喜欢学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认识的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对所学科目的加深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或家长、朋友的影响加以培养,它也可以因为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逐渐消失,也可以通过帮助或辅导解决了困难而恢复。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这两年来,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学习、引进、外校教师的理论和经验,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进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景,以故事引入,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

  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上一段音乐,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我们学校一年级有二十多个学生,我让他们扮演故事里的角色,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23,小山羊的座位号是25。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小猴司机想考一考小牛和小山羊,给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在现代社会里中,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随着媒体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够在一种媒体上表示、传递和处理多维化信息的多媒体系统,它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静态或动态图像、动画等不同形状的信息在计算机上把图、文、声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图

  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的情感需求。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的课堂上,教师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 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

  三、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新知识,培养思维品质。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学森指出:“小孩子的思维也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的”根据低年级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每让学生进行一种操作时,必须首先要求学生看清题意,再想一想,根据题目要求,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坚决克服不经思考,盲目动手的毛病。例如,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摆一摆,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要求摆的△比 ○ 多2个,在摆的时候,要想一想先摆几个△,再摆几个△,一共摆几个△,让学生把自己摆得结果,到展示台上展示。老师再在黑板上摆出以下图形:

○ ○○○

△ △△△ △△2

  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数量关系,图和数的配合,可以一眼看出摆出来的6 个△,是由与○同样多的4 个△和比○多2 个合起来的。

  我是先摆什么,再摆什么,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由“物化”的过程转化为“内化”,儿童的思维由感知表象到抽象,让实际操作的全过程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在摆一摆和想一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摆的过程。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在学生讲述时,一般先让学生照自己所摆的学具,或是与同桌讲讲“悄悄话”,做到人人都有机会讲,从而得到锻炼。然后,再让好生带着差生讲,既突出 个别,又顾及全班,从而使学生心明口明,思路顺畅。

  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再引导学生观察验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期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游戏活动,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心理学家艾里康宁关于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这个时期的孩子,借助游戏活动从初步学会理解人的某些行为,掌握了粗浅的生活经验,形成了象征性机能和想象能力正在向通过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逐步了解并掌握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的阶段转变。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教学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的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因素协调发展起来。

  课堂教学设计游戏则要因势利导,能尽量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大家当顾客,到文具店买东西。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的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教师及时把商店里要买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看着价格上的算式得出价钱就能买到你想买的东西。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3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数学老师高效课堂教学心得范文模板6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打造技巧培训心得

小学春期数学教师德育教育工作计划3篇(春季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线与角教案4篇 数学角的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3篇

小学生数学日记12篇 数学小日记范文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心得体会3篇(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心得体会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本3篇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小学

小学数学教师心得体会3篇(小学数学教师心得体会论文)

[山东青岛学大教育小学二年级英语综合培优班寒假班] 二年级数学脱式计算题2篇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案例模板范文202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