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心得与感受参考范文6篇 国家监察影片观后感

时间:2022-12-31 17:39: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观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心得与感受参考范文6篇 国家监察影片观后感,供大家参阅。

关于观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心得与感受参考范文6篇 国家监察影片观后感

关于观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心得与感受参考范文1

  强化道德自律。首先要做到慎思,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时刻拧紧道德修养这个“总开关”,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次还要做到慎微,从日常处着手,从点滴中做起,从小事上破题,从细节上加分,不以恶小而为之,守住做人、处事、交友的底线,对各种歪风邪气防微杜渐。以下是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一定要始终坚守底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以冯新柱案为鉴,重视和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以群众的利益为先,切实为群众做实事,让贫困群众脱贫摘帽,为群众的幸福生活谋福祉。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摆在前面,坚定信仰信念,忠诚、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守好做人为官用权的底线,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二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作为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干部,我们要铭记肩上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真正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标准衡量自己的工作。落实好“以案促改”的各项工作,求真务实,立行立改,将中省市县的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不断推动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不断自省自查,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以案为鉴,深刻汲取教训。经查实,冯新柱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组织纪律,违反廉洁纪律,违反生活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冯新柱案,以案为鉴知敬畏,以人为鉴明是非。我们一定要时刻汲取冯新柱案的深刻教训,重视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始终牢记为民初心,牢记党纪国法,从思想上筑牢防线,从行为上守住底线。要带头锤炼党性、修好政德,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做到不任性、不越轨、不逾矩。要重视加强对普通干部的教育管理,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定信仰信念,对党忠诚、清白做人、干净干事,守好做人为官用权的底线。

关于观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心得与感受参考范文2

  近日,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开播,第一集就“猛料”十足。秦光荣北京和老家各有上千平方米“大院”、王晓光家里堆满4000多瓶茅台酒、艾文礼带3个箱子交代问题、袁仁国收5公斤黄金“仁国鼎”……片中许多案件的细节都是首次曝光,令人十分触动。

  “亿元贪官”现形记:往下水道倒茅台倒不尽

  2018年3月23日,国家监察委员会揭牌。就在国家监察委员会挂牌不到10天,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被采取留置措施,成为监察法出台后首名被查的中管干部。

  在得知启动调查之后,王晓光就开始策划串供。暗号、接头、密谈,这种影视剧里的情节,在王晓光身上真实发生了。感觉到自己可能被调查之后,他和涉案人约定,把公园作为碰头地点之一,并买了专用电话号码,商定了暗号秘密联系。

  此外,王晓光还着手转移和销毁赃物。被留置后,工作人员在他家中发现有一间房子堆满了茅台酒,数量达4000多瓶。

  而事实上,在听到风声后,王晓光已经处理掉了一批价格最贵的年份酒。一开始,王晓光把包装撕掉,将酒倒到坛子里。后来他觉得这样不安全,把已经倒到坛子里的年份酒又分批倒入自己家的下水道。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副主任夏晓东介绍,看到他弯着腰在卫生间里倒这些酒,王晓光的妻子感叹,扔也扔不掉,喝也喝不了,送也送不完,倒也倒不尽,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多年来,王晓光采取了许多隐蔽手段以权谋私,账户挂在亲戚朋友名下,向企业“借款”入市,盈利后返还,交易额达4.9亿元,盈利达1.6亿元。2018年9月,王晓光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关于观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心得与感受参考范文3

  《国家监察》专题片第五集《打造铁军》播出后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很多网友留言说,纪委监委始终刀刃向内,经常打扫庭院,清除害群之马,有这样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我们很安心、很放心。

  网友“湖北丹江口朱志祥”说,在专题片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带头自揭家丑,彰显了敢于直面问题的决心和力度,正面回答了“纪委监委监督别人,谁来监督纪委监委”的社会拷问。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执纪执法者决不能成为监督的“盲点”,只有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真正发挥全面从严治党道路上的“硬核力量”。

  “我们当地也有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以权谋私,最终受到了处分,这让我们看到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清除害群之马的决心和意志。”当看到专题片中吴文广利用权力谋私利的片段时,网友“ZS海成”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这位网友所谈到的这名纪检监察干部名叫曾磊,曾任湖北十堰市竹山县官渡镇纪委副书记,在这期间,他违反工作纪律,暗箱操作,为其岳父承揽工程。2017年7月,曾磊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调离纪检监察岗位。

  四川省犍为县监委成立后的第一起查处“灯下黑”的案件,让网友“笑昵如是”记忆深刻,他说“这名纪检监察干部部队转业后任犍为县下渡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但他没有把心思用到干事创业上,反而一心想着投资发财”。

  这名干部叫虞平,他在投资失败后,为挽救经济窘迫的局面开始赌博,进而欠下巨额债务。2018年1月,虞平在办理下渡乡石龙村村主任谢洪彬违纪案件中,暂扣涉案款7万余元,但他未按规定移交暂扣款,而是将其用来归还自己的债务。2018年5月,虞平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同年6月,经犍为县人民法院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没有天然的“免疫力”,网友“明月山庄”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对纪检监察干部严格教育、监督,保持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专题片中提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制定了许多明确的制度规定,如要求工作人员离京必须报备等,这让网友“青山青川”感触很深,他留言讲述了他所了解的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因不把这些制度当回事最终受到处分的案例。

  何仁杨是四川省青川县竹园镇纪委委员,于2015年5月被县纪委抽调到广元市廉政教育培训中心参加陪护工作,陪护时间因案而定,且严禁工作期间私自询问被调查对象或与被调查对象闲谈、交流。陪护期间,何仁杨主动与被调查对象涂某某“拉家常”,并询问其交代违纪款额。此外,还发现何仁杨存在深夜值班在陪护室睡觉等问题。2015年5月,何仁扬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网友“横排八里”留言说,纪检监察干部不把制度当回事,执纪者违纪,必将食苦果。

  “执法执纪之人,要做半山之人”,网友“shenshizi”说,何为半山,就是不能与世俗有过多接触。常在河边走,难免会湿鞋,同时是半山而不是山顶,说明又不能完全脱离群众,而是要洞悉人情。

  纪检监察机关一直积极探索接受外部监督的有效方式,特约监察员制度是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举措。

  “我们当地的特约监察员来自机关、乡镇、农村、企业等各个层面,有一定的代表性,有着天然的优势,让他们代表我们群众,去了解纪检监察干部是怎么开展工作的,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我们更放心。”网友“海边人家”留言谈了谈自己对特约监察员制度的看法。

  原来,春节临近,年味渐浓,为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这名网友的家乡浙江省岱山县的6名特约监察员正忙着和县纪委监委干部奔走在县内各饭店、KTV、商场、小区门卫,一同参与对节前干部职工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购买节礼等顶风违纪问题的明查暗访。

  正是有无数个像李夏一样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纪检监察干部,才能使群众的利益不被侵犯一丝一毫,才能使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看完《国家监察》第五集,李夏的事迹再次感动了网友“万安清风”,他留言说,“我身边也有这样令人敬佩的纪检监察干部,他的名字是肖振红”。

  这位网友提到的肖振红曾是江西省万安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副组长,2019年12月23日年仅55岁的他因病逝世。“他下乡扶贫的包里一定有三样东西,笔记本、脱贫政策宣传资料以及饼干。”与肖振红同驻一个村的帮扶干部郭昌盛说,肖振红走访贫困户常过饭点,为不影响帮扶工作,他就抽空吃上一块控制好血糖。肖振红生前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各项工作却从不拖沓滞后。

  “平凡的纪检监察干部、本色的忠诚卫士、人民的贴心人”是李夏最真实的写照,网友“梦回千岛湖”说,李夏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这也是许许多多纪检监察干部的缩影。

关于观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心得与感受参考范文4

  廉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战略任务,需要全党参与、全民参与,需要协同联动、共同努力。

  增强廉政自觉。搞廉政建设,领导干部的自律很重要。监督总是外在的,也非常有限。制度是死的,要靠人来执行。为了坚持原则,总要得罪一些人,这是难免的。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这是极不应该的,也是可以避免的。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仰起头来看看,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来想想,自己对人无愧。做官应当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为官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牺牲。自由度越来越小,隐私权越来越少,这是领导者应当付出的成本。领导干部要把群众装在心里,把工作做到实处,亲民要有真感情,爱民要有真举措,利民要有真成效,这样才是真正履行了党的宗旨,做到了执政为民。

  明确廉政责任。搞好廉政建设,人人都有责任。领导干部既要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又要兼济天下、风正一方。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几乎任何一个朝代,在其创始阶段都能很快收拾动乱残局,进而迅速走向黄金时代。但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不太容易了,需付出更多的智慧和辛苦。

  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既要加强教育,又要从严惩治,把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结合、预防为主落到实处。当年太子朱标曾劝朱元璋不要杀人太多,朱元璋把一枝荆棘摔在地上,让太子捡起来。荆棘多刺,太子无从下手。朱元璋把荆棘的刺全部拔光,把光秃秃的荆棘塞到太子手中说:“我这些做法,都是为你削除荆棘上的尖刺啊。”惩治腐败是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利剑。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要求,坚决惩治腐败,以震慑罪犯、取信于民。

  健全廉政制度。要重视抓好廉政制度的建设,建立“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意大利出台了国家公务员《道德法典》,对公务员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做了限制性规定。在芬兰,公职人员如果接受商界的任何吃请和游山玩水,都将被视为受贿行为。在香港,公职人员接受吃请,如果一顿饭的费用按就餐人员平均分摊,超过公职人员月薪的1%,就属于受贿行为。

  我们要增强制度意识,切实抓好已有制度的落实,防止流于形式、形同虚设;总结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及时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制度;着眼于新的形势,大胆进行探索,借鉴“他山之石”,制定一批新的规章制度。

  发展廉政文化。要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渠道,努力培育氛围、营造环境,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健全起来、深入人心,使反腐倡廉成为一种自然、成为一种必然,使廉洁自律成为一种共识、成为一种共为。

关于观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心得与感受参考范文5

  近日,《国家监察》电视专题片一经推出,便迅速刷屏,登上热搜,成了大家争相议论的焦点。在贪腐高官纷纷落马高兴之余,更让人欣慰的是,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可期可盼。

  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持续不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勇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打虎拍蝇雷霆万钧,正风肃纪驰而不息。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已然形成之际,有的党员干部仍然抱有幻想,产生了“差不多、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有的党员干部依然心存侥幸,觉得自己快退休了,组织会既往不咎、“格外开恩”;更有党员干部居然痴心妄想,认为自己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刑不上大夫”的思想作祟。事实证明,反腐败没有休止符,上不“封顶”,问题面前也没有“网开一面”之说。一大批问题官员纷纷落马,身陷囹圄,其中不乏有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临了退休的老干部,无一可以全身而退。可见,党中央反腐败斗争的初心是不改的,决心是坚定的,态度是严肃的,手段是强硬的,任何幻想、妄想和侥幸都将无处遁身。

  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日益凸显。监察体制改革之前,涉及公职人员的违纪违法问题多头办理、各管一段,没有充分实现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导致谁都管却谁都没管住、管到位。就拿专题片中的郭海案来说,纪委从涉嫌违纪的方面进行了调查,检察院从涉嫌违法的方面进行了调查,公安机关从金融诈骗的方面进行了调查,三方相互保密,互不通气,再加上各自权限的不同,最终导致郭海案被搁置三年之久,一致引发外界对于郭海“有后台”“平安着陆”等诸多猜测,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监察体制改革以后,成立了监察委员会,填补了制度上的漏洞,使这种“九龙治水”产生的监督空白、死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监察体制的完善,让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制度优势日益凸显。

  监督执纪问责的震慑效果愈来愈强。党中央反腐败初心不改,国家监察体制日益完善,钻法律空子和制度漏洞越来越变得天方夜谭,幻想和侥幸被逐步打碎;看着一个个曾经的“同仁”被带走、被调查、被处分、被起诉、被审判、被下狱,纪法处置的震慑让越来越多的问题官员感到惶恐不安。为了不再过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提心吊胆的日子,一大批有问题党员干部走上了自首投案的道路。自首,本不是一条体面的康庄大道,却也是他们当下最好的选择了。让犯了错的党员干部受到问责、处分甚至接受法律审判,这并不是全部的初衷,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鲜活的案例和反面的教训,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当下,这种“处分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批”的震慑效果正在越来越得到彰显。

  反腐败斗争初心不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将持续巩固。

关于观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心得与感受参考范文6

  深入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和反不正之风斗争,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各级党组织一项重要的任务。然而,重构政治生态工作艰巨繁重,就全国来看,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案不断被挖出,各类"污染源"还没有完全彻底清除。因此,要找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着力点,把已形成的良好势头巩固好、发展好,各级党组织要牢牢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坚持把党风廉洁建设和反不正之风斗争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切实当好、执行者和推动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既要管好自己,又要管好负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洁建设和反不正之风工作,真正把党风廉洁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切实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责任,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洁建设和组织协调反不正之风工作,督促检查相关部门的工作落实。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一些单位领导对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意识淡薄,认识存在误区,简单认为党风廉洁建设是顶层设计,或者是纪检部门分内的事,只要开了会、发了文、讲了话,应付一下,就算履行了责任。认真反思昆明市2019年度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考核不合格的深刻教训,也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责任意识警钟。只有从问责、明责、督责环节入手,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抓落实,形成责任追究倒逼机制,发挥责任落实闭环效应,方能取得明显成效,真正把党风廉洁建设和反不正之风工作深入推进。

  问责须先明责。要依照相关规定,对党委主体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制定责任清单、划清红线底线,并用严格的制度落实主体责任。比如,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检查中发现了问题,就说明单位党组织对规定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或者工作未做细做实,落实主体责任不力。那么,党组织领导班子就要负主体责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负领导责任,党组织一把手负第一责任。责任明确,厘清边界,才能让党风廉洁建设做到履责有依、问责有据。而追责问责是落实主体责任的最后防线,也是推动主体责任落实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强化责任追究才能让制度不至于成为纸老虎、稻草人。

  在推进主体责任落实中,要找准工作着力点,拿出"硬杠杠",一波接着一波传导压力,一项接着一项建章立制,确保压力传导"零衰减"、传导范围"全覆盖"。要以上率下,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风廉洁建设督责机制,全力消除工作"盲区"和"死角"。比如,对领导干部收受"··"、违规插手工程建设项目、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出让、工程招标、民生资金管理使用、行政审批、选人用人、国企经营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就该做到履行主体责任"全覆盖"。要随时及时公开通报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典型案件,给存在认识偏差的领导当头棒喝,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让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责任不落实,党风廉洁建设就是一句空话。而落实主体责任犹如抓住了党风廉洁建设和反不正之风工作的"牛鼻子"。因为,主体责任是首要的、根本的、管总的责任。对各级党委而言,抓好党风廉洁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洁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洁建设是渎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敢于碰硬、勇于担当、严肃问责,切实推动主体责任落实落地,做到任何时候都不含糊、不动摇、不懈怠。时下,就是要全面梳理查找党风廉洁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并使之成为反腐新常态。

关于观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心得与感受参考范文6篇 国家监察影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反腐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汇总6篇 国家监察系列片观后感

关于观反腐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6篇(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

2022年党员观《国家监察》教育专题片观后感参考范文6篇 观看《国家监察》观后感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观后感合集6篇 国家监察专题片第一集观后感

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一集观后感3篇(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