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课心得感悟3篇(小学老师公开课心得)

时间:2023-01-03 03:59:00 心得体会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教师公开课心得感悟3篇(小学老师公开课心得),供大家品鉴。

教师公开课心得感悟3篇(小学老师公开课心得)

教师公开课心得感悟1

  学习和听取“小学低段语文”公开课后,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语文低年级的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通过学习,我知道,新课程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新的要求。我不由得内心生成了一种紧迫感,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各位老师对语文低年级知识的教学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与讲解,下面我针对阅读教学这一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第一,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其中包括教学生学习做人,学习语文。

  在学习语文方面,低年级,要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为学生全面打牢语文学习的基础。新修订的课标提出:

  1、低年级识字1600个,写其中的800个。跟原来课标相比,识写字量各减了200个。能掌握2000个左右词汇。字写端正、整洁。

  2、用普通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养成基础的语感。

  3、能用适合的方法理解重点语言。

  4、积累语言,能运用丰富的词汇表情达意。

  5、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写字习惯,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字要写得端正整洁。

  6、在生活中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查字典的习惯、注意听讲,爱发言,爱提问的习惯。

  第二,根据课标规定的汉语拼音的功能,认真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第三,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学生做到主动识字。主动识,记得牢,写得好。修订以后的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量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是质的要求进一步强调:

  第四,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读正确,培养基本语感。

  第五,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理解的重点是字词句,不是整篇课文内容。

  第六,培养阅读乐趣,学习读图读书。

  第七,会听、爱说、敢问,乐于与别人交流

  第八,鼓励写句子、写话、写见闻感受,写想象中的事物。

  第九,利用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体验式学习。第十,落实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寻找更适合学生记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快乐。

教师公开课心得感悟2

  前天,我们班用《云雀》这篇课文上了节语文公开课。老师事先跟我们做了个心理准备,叫我们到时候不要害怕。公开课没什么了不起的啊,不就是有老师在听课吗,可说归说,想起周围多了许多目光看你,心里还是不免有些害怕,怕自己在这么多老师面前出洋相,我们先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希望到时候能回答的到位些。

  那时,预备铃一响,我们陆续回到自己位置上,只见后面已经坐满了老师,他们脸上带着严肃的表情,手上拿着笔记本,默默地注视着我们,这样气氛叫我们好是紧张。回到位置我们便都坐的端端正正,那时的我们没有了平时的喧闹,也没有了往常的窃窃私语,课堂上悄然无声。

  似乎是过了很长的时间老师才进来上课的,跟随老师的还有我们的班主任,她坐在了门口的一张椅子上,观看我们上课,在我们印象当中她是一位严厉的老师,所以那时的气氛变的更加的紧张了。

  老师先让我们阅读了整篇文章,有什么不认识的生词或生字先来认识一下,随即又让我们朗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然后再让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可当老师让我们举手回答时,教室里没人敢举手,平时活跃的同学在这个时候也比较害羞了,老师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几个小手才举起来……打破了那时的尴尬。

  哎,可见那节公开课是多么令人胆战心惊呐!

教师公开课心得感悟3

“请同学们向大臣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咦?你听,是谁在喊礼呢?哦!原来是正在给五年(2)班同学上国学公开课的张堂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向挂在黑板左侧的孔老夫子像行礼呢!

  在场的不止有同学们和张老师,还有学校的一些中学部老师也来到了我们班听课,这样的阵势我可是头一回遇见,我的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

  开始上课了。张老师把我们全班35个同学分成了七个小组,分别以“宋、楚、秦、鲁、吴、齐、燕”七个国家命名,看着桌子上放着的“春秋七雄”桌牌,我仿佛穿越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我所在的小组是“宋”国,而我这个小组长暂时成为了宋国的君王。

  在这次国学公开课上,老师带领我们朗诵了《论语》课本里“述而第七”的第三十章:“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熟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张老师似乎知道我们短话有许多不解的问题,便让我们每个小组讨论后再提出三个问题。经过讨论后,我代表小组提问了:“周朝为什么会有这样‘同姓不婚’的礼制?巫马期是谁?为什么孔子明明被人指正了错误仍然觉得十分幸运呢?”张老师认真地听了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讲解里他为我们一一作答。

“昭公知礼乎?”这句话是陈司败问孔子的,昭公指鲁国的君王鲁昭公。陈司败为什么要问孔子鲁昭公知礼乎呢?原来鲁昭公娶了一位与他同姓的女子。在当时的周朝,有“同姓不婚”这样的礼制。所以鲁昭公在这一点上是违反了当时的礼制的。可孔子为什么还回答“知礼”呢?

  张老师为了解答我们心中的疑问,讲了两个故事——《弃老遗筐》和《诸葛子瑜之驴》。《诸葛子瑜之驴》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字子瑜)的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大臣们看了立即议论纷纷,有的甚至哈哈大笑。诸葛恪虽然生气,但他小小年纪怎能违抗君王呢?他灵机一动,跪下来说:“请求给我一支笔”。诸葛恪拿到笔后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接下去写了:“之驴”两个字。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诸葛恪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赏赐。张老师告诉我们孔子的回答正如故事中的诸葛子瑜一样是“为尊者讳”。古圣先贤闻己过喜而改过自新;闻尊者过则想办法委婉劝谏。通过“弃老遗筐”和“诸葛子瑜”的生动故事,加深了“忠告而善道之”的理解。

  这次国学公开课,不仅非常有趣,还让我们学会了“为尊者讳”的道理。

教师公开课心得感悟3篇(小学老师公开课心得)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师公开课教学总结2022年7篇 幼儿教师公开课活动总结

小学教师公开课听课心得感悟6篇(学生听公开课的感悟)

精编教师参加公开课听课个人心得汇总6篇 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参加公开课学习心得6篇(学生参加公开课心得)

幼儿园教师我上公开课教学叙事5篇(我的教学叙事幼儿园)

新入职教师参加公开课心得汇总6篇 新入职教师参加公开课心得作文

最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公开课方案3篇(幼儿园优质公开课教案)

教师公开课教学工作总结与不足3篇(公开课教学反思总结)

幼儿园教师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幼儿园优秀教案公开课

小学教师公开课听课个人心得合集6篇(听教师公开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