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管理策略发言稿3篇(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12-26 05:50:33 发言稿

  演讲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演讲稿,那么你有了解过演讲稿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有效教学管理策略发言稿3篇(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有效策略),供大家阅读。

有效教学管理策略发言稿3篇(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有效教学管理策略发言稿1

  第一篇: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摘要:儿童时期是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是儿童学习知识技能的起点。新时期下小学教学管理理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历经多年的教育改革,我国小学教学管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完善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挑战;应对

  教学管理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都离不开教学活动。小学是人一生中接受系统教育的起始阶段,教学之重要不言而喻,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从课教师管理、课堂管理、考试管理、作业管理四方面对小学教学管理展开论述。

  1小学教学管理有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管理问题

  小学知识简单易懂,不存在很大的教学难度,但这不代表老师可以忽略自身文化水平。现阶段,仍有个别老师欠缺专业教学技能,缺乏工作责任心,不参与职业培训,无法跟上教师队伍的发展步伐,综合素质不高,甚至存在体罚学生的现象。就课堂教学而言,个别小学教师依旧延续应试教育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精神,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不够熟练,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禁锢学生思维发展,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违背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课堂管理问题

  大部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长久以来,课堂纪律和老师的随意调课始终是课堂管理的一大难题。儿童天性活泼好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很难安安静静地上完一堂课,许多调皮的孩子刻意扰乱课堂纪律,打扰其他学生学习,面对这些影响课堂教学的现象,有的老师不仅没有制止批评,而且视而不见,一味只顾讲课,不管纪律。即使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甚至是睡觉,只要不大声喧哗影响教学进度,老师就不理睬。此外,各学科老师之间相互调课的现象也很普遍,有时是各种原因的影响必须调课,但还有的老师不与任何人沟通,完全按照个人意愿随意调课、频繁调课,不仅影响了其他老师的正常教学,又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考试管理问题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不可避免的,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考试仍然是评估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从学校、老师到家长、学生,没有人不在意考试成绩。但凡事有度,一些学校为了“面子工程”,把学生的考试分数当作荣耀,为了提高成绩,不断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频繁考试,教出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素质教育”最终只是形式而已。适得其反,过于重视考试成绩所导致的后果,只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降低,有效的教学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作业管理问题

  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旧知识,预习新知识。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布置作业时缺乏新意,一成不变,没有针对性,甚至与当下教学内容脱节,以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能按时按质交作业,视作业为负担,无法达成预期的学习目的。比如,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重复布置“背课文、写生字”的作业,小学数学老师反复布置“算术题”的作业,毫无趣味性,不符合儿童的年龄、性格特征,学生根本无法懂得写作业的意义,为了写而写,完全把作业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

  2小学教学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教师管理策略

  小学生往往把老师作为榜样,老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为此,学校应专为老师成立图书馆,增加适合各学科老师阅读、参考的教学资料,方便老师随时查阅。同时,学校应统一组织老师参加专业培训、专题讲座等,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若有必要,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老师统一备课,并施行监管制度,保证备课质量。此外,应加强老师的危机意识,促使各学科老师扩充知识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个人素质。

  课堂管理策略

  老师要严抓课堂纪律,对恶意干扰课堂教学,影响他人学习的孩子,要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不能一味批评苛责,应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生动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下耐心与学生沟通。针对调课问题,学校统一制定调课表,老师根据个人需求,提前安排调课时间,在调课表中注明调课原因。

  考试与作业管理策略

  老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摆在首要位置,考试分数并非评估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老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进度,适时适量地安排考试,应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布置作业时,不仅要考虑课本知识,更应思索如何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此外,老师应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份作业,认真批改,及时纠正错误,总结问题所在,提高作业质量。

  3结束语

  小学教育是教育之根本,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老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新时期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位热爱学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中,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国家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今可.新课程背景指导下的小学教学管理革新路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3):102.[2]何彦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16-16,14.[3]张红.关于改进小学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3):112.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教学管理方法

  摘要: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个小学阶段长达六年,是学生成长最快、知识水平迅速提高的六年。在整个小学过程中,学生也会经历几次思想波动,这其中就包括三年级前后的叛逆期。所以小学老师也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在此阶段所表现出的各种特点,做到“对症下药”,不盲目教学。主要围绕小学三年级教学管理来探讨教师的理念与对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解教师应该如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调整管理的侧重点;第二部分主要讨论教师管理学生中给予学生的自由与约束;第三部分主要探讨鼓励学生去试错,从而快速成长。

  关键词:学生心理;自由与约束;试错

  一、了解学生心理状态

  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普遍不强。主要是因为人生阅历有限,思维也比较简单,也许孩子们还并不懂什么是自我意识。当然,也存在一部分学生非常有主见,很有自己的做事风格,这里指的是比较普遍的学生,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也没有独立、认真思考的过程。但是随着学生的逐渐成长,会越发注意自己的行为,关注自己的内心想法,甚至有主见到认为自己可以独立于家庭、脱离父母等。所以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好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为学生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那么,老师应该如何了解或者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获取学生的心理状况呢?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法。首先,心理测试。这也是如今非常流行与常见的方法。学校热衷于为学生做心理测试,一方面是由于如今的学生压力越发的重,容易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心理测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测试时的心理状态。学校也正是通过这种测试来获取关于学生心理状态的信息,从而为学生做心理辅导等。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的重要途径。如今网络上有很多测试学生心理的量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测试,及时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心理状况,从而与老师共同努力,使自己获得身心的健康。其次,多观察。小学阶段的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非常多,老师可以通过在课上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也可以在平时观察学生的写作业情况,还可以观察学生群体之间的融洽程度等等。因为小学生出现了问题通常都会很明显地表现在情绪上、言行中,为了有效管理,更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老师要多加留意。同时,教师也应该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留意学生的状态,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心理辅导教育。

  二、自由与约束并重

  众所周知,小学三年级时会有一部分学生进入叛逆期。此时,学生年龄一般在12~14岁左右,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也阅读过一定的书籍,同时开始对世界、对人生进行思考,也逐步感受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因此会产生厌学、烦躁、自大的情绪。从孩子发展的整个阶段来看,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师也应该摆正心态,积极应对,而不能消极抵触。实际上,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构建自己思维的过程,但是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却发现要去适应一定的规章制度,要受到很多的约束。而孩子们生性喜欢自由,如今的孩子也比较缺少父母的约束,所以对规则非常抵触,甚至采取对抗的态度,这样到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学生自己。那么,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既要给学生自由,又要约束学生的言行。首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有发展自我爱好的需求,那就鼓励学生去做,不仅要去做,还要激励学生做好,做出成绩。对于孩子自己正确的选择,尽量不要随意打压,不要挫伤孩子难得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对于原则性的内容一定要严格约束,比如绝对不能做违法的事等。正所谓“纪律是个圈,自由在里面”,存在绝对自由的社会目前还不可能存在,当人们的道德修养、法律素质达到极高的程度,也许将来会有绝对的自由。但是在如今的经济基础之下,自由和约束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断然不可分离。

  三、鼓励学生试错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犯错,这本无可厚非。至少到目前为止,成年人尚且无完人,更不要说心智还未成熟的小学阶段的学生。人总会犯错误,这是一个确定的事实,但是似乎很多人都没有认清这个事实。因为如今的家长、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一部分家长似乎无法容忍孩子的不完美,然而这只会徒增学生的负担与心理压力。我们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不要去苛责学生的错误,也不要总是秉持“唯经验论”的思维,觉得自己可以为学生包办一切,从而生怕孩子犯错误。其实老师和家长都经历过学生时代,也都明白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或学生不再犯下自己犯的错误,从而为学生提前把道路铺好。然而这样会使学生丧失主动性与创新能力。学生少犯错误固然是老师和家长期盼的,但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出众的能力或智力从而可以避免出现错误。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这种尝试并不包含有害的尝试,而是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并记住错误的尝试,这样要比告诉学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效果要更好。总而言之,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处在比较叛逆的特殊阶段,老师应该积极应对,观察学生的言行,把握学生的心理,为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同时,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并且不断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最后,还要鼓励学生去勇敢尝试,勇敢地犯错误,从而获得经验的增加与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建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申继亮.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第三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发展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当前社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沟通交流,这也是小学教学管理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一个契机。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方便教学管理的同时,还能大大节约资源。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管理;发展趋势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近代以来,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管理的内容逐渐增多,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传统的管理意见不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要求。随着管理科学的兴起,学校管理也进入了科学管理的阶段,要求学校管理者在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来管理学校,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现代管理制度论认为:人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核心要素。实行民主管理,必须符合人们的心理发展要求,唤醒全校师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全校师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全校师生的主体能力,让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形成“上下一致抓教学,万众一心谋发展”的良好局面。现代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现现代领导方式的科学化,提高集体组织的集体效应,鼓励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实行民主管理,是管理的国际性潮流。民主管理必须贯穿于学校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使民主管理科学化。学校管理民主化的关键是决策科学化。科学教育,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中小学教育模式下,对处于求学生涯至关重要的阶段中,无疑束缚了孜孜学子的学习思维、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从而导致众多学者对中小学学子以“读死书,死读书”的形象。在科教兴国的倡导下,作为科教工作的先行者们,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学子的思维能力,引导学子正确的学子态度,培养学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了一种责任。科教产业发展至今,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多媒体技术更多的应用在了教学管理上,并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与活力,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来说,多媒体教育使得学习的内容更直观生动的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且,给教师带来很多的方便。对于小学教学管理来说,多媒体的应用会带来更多便利。运用多媒体技术来管理教学工作,方便快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提高管理效率。并且借助移动设备APP,教职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教学教务信息。与传统的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相比较,多媒体教学平台、校园教学系统,以及其他一些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能够改进好完善教学应用系统的不足,促进师生交流、合作探究,并为学生搭建自主研究的平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二多媒体在小学教学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媒体的好处重多,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使用率较低

  由于多媒体设备的成本问题,多媒体设备的硬件设备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投入,并且,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引入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管理,但是旧的模式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就是说,很多地方依然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务管理,这样一来,多媒体的好处就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

(二)从业人员操作难题

  具备必要的信息素养是改进教学应用的首要条件。这意味着要求教师应用数字化技术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把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并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贯通起来。关键是要理解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三)多媒体技术的不合理应用

  一些教师为了符合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在制作课件时,用了过多的装饰,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为了追求新颖和完美,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插入了大量的动画、图片以及声音,的确,丰富的视觉效果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与此同时,学生会被图片以及音乐吸引而分散了听课的注意力;不仅如此,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往往突显了自己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才能把课件做好,思考应该如何使课件与自己的讲课内容协调配合,如何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听自己讲课,但却没有考虑的到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方式,没能做到很好的师生互动。

(四)课件制作难度大

  由于制作高职数学的多媒体课件时,内容量大、很有难度,并且不容易进行更新,另外,很多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还不是很熟练,所以,就很难使得“人机协调”,教师往往顾得了课件却顾不上学生,因小失大。另外,由于课件都是在课前就制作好了的,所以,不能够根据随堂内容的变化而改变,较为死板;并且,多媒体教学的节奏很快,其内容也很多,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很难跟得上课堂的节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多媒体技术的系统培训

  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不仅在于硬件设施方面的配备,还取决于从业人员的素质。为了能够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就必须对相关操作人员做系统培训。根据校内教职人员的不同条件情况,可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有效的培训目标的设定,可以更好的完成预期效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大大提到培训的效率,大大推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发展。拓宽教师的技能性知识和关联性知识是改进教学应用的前提和起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掌握必要的技能性知识是实现数字化教学应用的必备条件。这些必要的技术知识包括:课件制作、电子白板和数字展台的使用以及资源获取与网络交流等。其二,拓宽关联性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所谓关联性知识是指包含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技术应用等知识或内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的与技术应用相关联的知识。关联性知识的学习不仅有益于教师对数字化技术教学应用的理解,更有益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技术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方式。

(二)合理的使用多媒体

  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对多媒体资源合理的进行安排使用,而不是单单在公开课上才得以“展现”。当然,对于有些院校所规定的教师必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方式,也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种强制性的方式会使得教师对于多媒体有抵触的情绪,并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形成技术应用的教学信念是改进教学应用的核心,改进教师数字化教学应用的核心不是向教师灌输各种技术的使用技巧与实用技能,而是设法使教师真正地理解技术,接纳技术,认同技术,将信念转变与实践创新结合起来。这包括:经常性地对技术应用进行教学研讨,教师之间相互观摩、探讨,比如公开课、示范课、相互评课等活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应用新技术,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对技术应用进行反思。

(三)完善课件的制作

  教师制作课件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要统筹兼顾,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可见的设计制作,把学生提升到主体的地位上来,能让学生切身的参与进来,增进师生的互动;课件的制作应该注意要简洁,要主题突出,让人清晰了然。举例来说,对于数学的概念以及定理公式的编辑时,应该从字体的颜色、大小以及文字的表述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要恰到好处的展现出来,不仅仅要突出重点,还要主义不能太夸张,详略要得当,并且要有规律的体现出知识点;另外,图片的插入不宜太多,最好只是针对与那些抽象难懂的概念进行适当的设定即可,对于复杂的图像进行演示的时候,要注意画面清晰、美观,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直观的了解它的特点。但是对于那些理论性更重的内容,其实没有必要制作成课件,因为不仅内容繁琐,而且实际的效用并不大。另外,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习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并应该熟练的学习掌握现代教学中的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并能够多参加一些类似于教学交流的活动,虚心学习优秀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互相借鉴,要做到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总结

  素质教育时代,多媒体必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是一个趋势,还是一个必然。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主导。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能够胜任当前技术需求型工作的人才,就必须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进入了教学当中,并逐渐显现其优势,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排斥,而是努力的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并学习如何去掌握它,利用它,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刘存全.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40-41.[2]路永伟.小学数学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研究[J].甘肃科技.2010,(20):50-51.[3]王新芬.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30-31.第四篇:小学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摘要:班主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更要对班级进行管理,使班集体各项事务有序发展。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教师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学生自制力差,缺乏理性的思考,且刚刚步入校园,存在着不适应等问题,这些都对教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班主任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推进工作,实现对班级的高效管理。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主任教师;教学管理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积累知识和养成学习习惯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发展方向,使学生适应校园生活与课堂学习。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推动学生成长,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影响。本文根据当前小学教学现状,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做出策略性探究,以期为日后教师在管理工作中做出启示。

  1制定明确的版规班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进行教学管理之前,教师首先要为班级制定明确的班规班纪。一部完整的班规班纪要能够事无巨细,将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等囊括其中,在大体分类上,班规班纪是要在校规校纪校训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班级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主要包括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生活以及个人卫生等情况、班级建设等几个方面。在校园生活中,班规班纪要规定学生在学校中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如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每周穿校服参加升旗仪式等;哪些是学生不能做到,如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规法校园生活。学生有时候并不能对校规校纪有清晰的了解,将重要的内容列入到班规班纪中,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学习生活规定学生在校园学习中的种种表现及奖惩情况。个人卫生,则要培养学生的热爱卫生、干净,维持自身的干净整洁等,从衣着打扮、个人卫生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定。在班规班纪制定的同时,就要明确其中的奖惩制度,使学生在日后的班级生活中,能够对行为有所约束,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也有明确的奖惩措施可以作为依据,而非盲目的裁判。班规班纪能够对学生的行为形成约束,同时,也能够维系班集体的公平、民主,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健康的成长环境。

  2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班级建设与管理中。一个班集体的形成,教师能够发挥凝聚、组建作用,但学生才是组成一个班集体的核心部分。因此,在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切实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为班级管理建言献策。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与学生讨论班规班级中有无不妥之处,如果有问题,那么有没有改进的策略呢等,通过这些讨论,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被重视,积极融入到班集体中,服从于班级管理。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观点的阐释,寻找到自己与学生观点的不同之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实现换位思考。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是我国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因素。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公示期,对修改过后的方案展示给学生,给学生留有时间。在新课标发展中,要求将课堂教学的中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并且展现足够的积极性,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恰好可以满足学生的参与管理,形成民主、和谐、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3培养建立班干部体系

  一个班集体的建设与维护,仅仅凭借班主任教师一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建立班干部体系。在班干部的筛选中,主要是来自于班级中表现较为突出、人际关系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表现积极,有为班集体奉献的意识,能够与学生形成普遍的交流,更能够吸收到不同学生对于班级建设的观点、建议,有些时候,很多同学的一些想法不能与教师进行很好的沟通,却能借班干部之口表达出来,这些都是班干部建设的意义。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上传与下达,沟通与交流”的作用。班干部能够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媒介,将班主任的观点传递给学生,再将同学的观点整理反馈给班主任,使两者能够产生消息的互通。对于一些情况,班主任考虑的问题有些偏差,与学生的接受力、实际情况不符,班干部就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师进行情况的反馈,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优秀的班干部群体的建立,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主动建设班干部体系,并且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做事情方面还是有些生疏缺乏技巧,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教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发展。

  4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

  作为班主任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勉强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教学技能方面,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的“大家长”,需要有一定的威严所在,因此,班主任教师对自己所带学科的教学工作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尽量减少纰漏;在管理技能上,尽管教师作为师范院校毕业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经验,但仍然要适当的了解一些管理学经验,并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日渐完备,满足教学需求。在个人建设方面,班主任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包括着装打扮、言谈举止。班主任教师能够做到衣着干净整洁,保持整体风貌清爽干净,更能够得到学生的信任,能够把一种自然的美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于班主任教师更为信服。在语言技巧上,教师进行班级的管理,需要有强大的语言功底作为支撑。再遇到一些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这些就需要强大的语言技巧进行支撑,语言的艺术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变得简单流畅。

  5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师对于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也只是从规则上做出努力,从更深层次的,则是要学生形成对班集体的认知感,能够对班集体形成依赖,这就要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的培养。在以往学生的生活中,尽管接受过幼儿园教育,但那个时候学生各方面感知力还较弱,个体性也较强,对于集体的依赖程度还不高。进入到小学阶段,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集体意识,形成对班集体的依赖于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策略性思考,运用一些方式进行班集体意识的培养。首先,作为班主任要利用班会等课程,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强调集体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将班集体意识传递给学生,在学生头脑中埋下伏笔。其次,班主任教师还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为学生建立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学生在参与到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班集体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班主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运动会等校园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逐渐感受到个人的力量与班集体荣誉融为一体的自豪感。

  6加强班级环境建设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班级环境的维护。这种黄静并不是单纯的指卫生,还有如何去美化环境。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对班级进行设计与布置,并且广开言路,让每位学生都谈谈想把班级变成什么样子。在班级中养殖一些花草、鱼等,使班级富有生气,呈现欣欣向荣的情境。在各类节日中,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班级的改造与建设,例如中秋节挂一些月亮等的图片,使班级变得漂亮起来,而且也使学生感觉到原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可以过的如此美好。在班级布置过程中,是一个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美化班集体的过程通过这种美化,学生能够直接的感受到美,进而出现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这是从细节上做到完善,也是推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发展重要方式。

  结论:

  总之,作为班主任教师,在班级展开的的管理工作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对事务的各种意识,以及习惯的养成,都处于萌芽阶段,但自我意识又在不断的成长,作为启蒙者的小学教师要在环境、行为规范、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要用智慧与爱,为学生搭建成长的爱巢。

  参考文献

[1]何汉中.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校长,2006,19(08):56.[2]王海燕.论班级管理的误区及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11(09):111-112.[3]刘建梅.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J].中学时代,2013,21(09):221.

有效教学管理策略发言稿2

  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课堂教学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 有效地 实现预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在教学管理中采取的策略可称为教学管理 策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 设一定的情境条件, 保证良好的课堂环境, 使教师与学生能在这一空 间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实现教师、学生与情境三者的协调。

  一、控制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的因素。

  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学校领导如果采用民主管理方式,教师就能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敢于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改革, 课堂气氛就会是活跃的、良 好的;如果学校领导采取监督的管理方式, 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就 容易紧张、冷淡, 课堂教学管理气氛也会比较沉闷。教师在不同情境 中的情绪,会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被带入课堂并传递给学生。

  2、学生 的定型期望。学生在学习的不同时期会对教师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定型 期望, 如果教师的实际行为与学生定型期望不一致, 班内就会产生不 满气氛。所以,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必须先知道学生对自己的期望 是什么, 尽量使自己的课堂管理与学生的期望相一致, 这样才能使师 生关系更协调,从而产生更好的课堂学习管理效果。

  3、班集体的特 点。不同的班集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群体心理气氛。教师 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应该在深入了 解的基础上,掌握班集体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技巧,获得理想的管理 效果。对于这些因素,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实施有效的控制。

  二、重点对教学纪律进行管理。课堂教学管理中最常见的是如 何进行课堂纪律管理。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施加的准则与控 制。组织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有:

  1、搞好课业内容的组织。课堂教 学中出现违纪现象和学生注意力分散, 与学生对课业内容缺乏兴趣有 关。因此, 教师要通过很好地组织课业内容使学生的全部精力投入学习。

  2、运用非言语线索予以调控。有时课堂上出现违纪行为,不必 中断讲课,可以采用非言语线索如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触摸 等予以提示或控制。

  3、有选择地强化正当行为。对学生采取选择性 强化策略,业可以预防违纪行为的发生。如某个同学擅自离开座位, 教师就要对其他坐在座位上认真学习的同学进行表扬。从学习正确的 活动入手进行强化,可以减少违

  纪现象发生。

  4、表扬其他同学。有 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不正当行为, 教师不必去理会他, 而可采取 表扬其他学生的策略,如选择他邻座的同学或他要好的同学进行表 扬, 这样可使行为不当的学生明白教师知道他的表现, 并立即改变自 己的行为。

  5、有效地运用惩罚。当违纪行为在课堂上发生时,为了

  严肃纪律, 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惩罚的手段。有效的惩罚要注 意以下几点:(1、明确惩罚的目的;(2惩罚应及时;(3惩 罚程度应适当;(4惩罚要与说理相结合;(5惩罚时要注意自身 的态度。

  论文:有效教学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近几年来,随着课改的 不断深入,我校引导广大教师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评价层面深刻 剖析教学管理现状,提出了基于传统、体现效益、充溢人文的管理思 路。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 我校在有效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制度建构是基点

  有效教学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 因为它没有终极目标。我们引导 全体教师反思:教学有效性没有作为学校教研、科研工作的主题时, 我们所做的并非都是无效或低效的,今天我们提出有效教学的口号, 我们的管理行为、实践行为也并非全是高效的。有效教学的起点应该 是对学校校本制度的重新反思, 我们只有以科学的眼光、研究的态度 对待学校制度的建构, 才能在有效制度的牵引下, 推动有效的管理行 为和有效教学行为的产生。

  一是制度建设重“规范”。有效的教学管理需要学校建立一整套 校本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我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主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进行效教学管理制度的建构。

  一是细化。我校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对先前制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进行审视, 按“该说到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及时 反馈”的原则进行了建构。在具体方案制订上, 严格执行“5W”的原 则, 5W 即 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who

(谁去做、when(什么时间做、where(在什么地方做。细实规范的制度建设促 进了有效管理行为的产生。

  二是量化。有效的教学更多的应该关注可测性,因此,我们将各 项制度的量化作为制度建构的一个重点。例如, 在备教改诸环节上我 们提出了许多量化标准,各年级备课的提前量、作业次数、教后反思 的质量要求, 甚至教学过程讲练的时间分配、后进生的周辅导次数我 们都有着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数据是最客观的, 量化的要求也是最具 操作性的,从而有效避免了教学活动的盲目性。

  三是简化。我们认为有效的管理制度的确立,不光要做加法,还 要做减法。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大讨论:过去所确立的管理制度哪 些是繁琐的,哪些是无效的,哪些是过时的,通过先“自下而上”再 “自上而下”的思辨过程, 对校本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梳理, 从而保 证学校做“应该管”“必须管”“能管好”的事, 提高了有效教学管 理的针对性。

  二是制度执行有“弹性”。我们认为, 有效教学管理要真正落到 实处, 既要解决好认识上的“共知性”, 还要解决好情感上的“共鸣 性”。全面严格的制度体系的确立仅仅解决了认识问题, 要想制度在 师生的心灵深处扎根, 我们还要解决好管理过程的情感问题。在教学 管理中, 我校既按科学管理的要求提出明确的目标, 同时又设有“个 性”, 允许个体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补充作为自己的执行标 准, 只要到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备案, 学校就以这样的标准对其进行工 作考核, 这样就将教师由制度的被动执行者引入到制度的建构者, 有 力地调动了老师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在备课形式的要求上, 我们以集体备课为基础, 采取电子备课和手写备课共存的方式, 由教 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只要符合相关要求, 为上课作好充分 准备即可。

  通过努力, 我校在有效教学管理上初见成效, 形成了“事事讲规 范,事事明职责,事事重程序、事事有反馈”的良好运行机制。

  二、队伍建设是核心

  制度必须靠人去执行, 有效教学行为的产生离不开老师们的积极 参与。高慎英、刘良华所著《有效教学论》中也指出:“只有当教师 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

  智慧、人格魅力、问题与困惑、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课程人力资源’真实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时候, 才可能实现 ‘有效教学’的追求。”我校在实施有效教学管理的过程中, 始终关 注师资队伍的建设, 因为这既是有效教学管理的手段, 又是有效教学 管理的目标。

  一是提升教师的乐业境界。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 人民群众 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们敬业、乐 业的状态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尤其地处农村的学校更要面对这样的挑 战。有效教学行为的产生, 必须依赖教师在教学流程中的全身心投入, 必须依赖老师面对学生的无私真诚。为此, 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文件,展开新时期教师形象的大讨论,开展 “两个走进”“百千万工程”“师德师风建设年”等活动, 认真贯彻 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学习和讨 论,全体教师形成了共识:与清贫相伴我们宁静,与奋斗相依我们充 实, 与奉献相连我们伟岸, 这正是师魂的伟大内涵。师德境界的提升, 使广大教师从心灵深处迸发了专心从教的积极性。

  二是提升教师的专业品位。要想实现教学管理精品化, 就必须下 大力气建设一支具有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近五 年来,我校先后外调五十多名教师,针对现有的师资年龄结构失调、学科机构失衡的状况,我们分类要求,分层推进,不断提升教师队伍 专业化发展的水平。由于历史原因, 我校还有相当一部分民转公教师, 他们师德水准高, 但在理解新理念, 践行新课程上能力不足。一方面, 我们发挥这些老师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 要求他们向学生管理要 效益;另一方面, 我们引导他们从多年的实践中挖掘课堂教学的有益 因子,向传统教学方式的转换要质量。对于青年教师我们坚持从导、练、压、研、赛入手,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我们通过多方引导,帮新 教师上路;通过加强训练,促青年教师入门;通过适当加压,给骨干 教师添码;通过深化科研,促使教师成才;通过开展竞赛,使优秀教 师冒尖。优秀师资队伍的形成从根本上实现了教学管理的精品化。

  三、流程管理是关键

  校本研究是实施有效教学管理的关键, 我校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强 化了教学流程管理。

  抓实教学流程, 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教学流程管理是否精致是 实现有效教学管理的关键, 而整个流程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我们 以此为原点, 向前追溯, 向后延伸, 实现整个流程的精致。如在备课、上课上我校执行“五定”标准和“六看”策略。“五定”主要抓备 课,要求集体备课要固定时间、固定内容、固定人员、固定程序、固 定反馈。而课堂教学实现效果的管理上实行“六看”标准:一看教学 目标,要求目标符合学情,目标有层次性,目标多维,突出教学内容 的有效性;二看教学设计,做到程序脉络清楚,时间分配合理,重点 难点兼顾, 突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三看教学方法, 要求方法“实”, 不搞花架子,方法“新”,增加吸引力,方法“变”,增强趣味性, 突出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四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精神饱满,学生情 趣盎然,小组合作与师生互动协调自然,突出教学交往的有效性;五 看教学手段, 要求教学手段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 符合教学内容的实 际需要,符合教师的执教风格,突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六看教学语 言, 要求教师语言准确, 不讲错话;要求教师的语言简洁, 不讲废话;要求教师语言优美,不讲白话,突出课堂语言的精当。通过上述手段 努力打造有效课堂,实现教学管理的精细化。

  聚焦校本教研, 实现教学管理精致化。我校一直以各种类型的课 堂教学研讨为抓手实现教学管理的精致化。一是开展全员性的教学研 讨活动。要求四十五周岁以下的同志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公开教学研 讨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人员,确保活动的成效。二是开展跟踪式的听课活动。对于新上岗教师和随堂听课中发现问题 的教师,由学校行政组织校内名师,定好目标进行跟踪式听课。三是

  开展专题式听课活动。学校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专 题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抓好课题研究,实现教学管理精品化。我校将课题研究作为推进 有效教学,形成学校特色的抓手。“九五”期间,我们进行“计算机 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 带来的是电脑画在我校的普及和省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辉煌 成绩;“十五”期间,我们进行了“农村小学利

  用网络资源实施探究 性学习方式初探”课题研究,在这一课题带动下,我们不仅在扬州市 小学率先建成千兆光纤校园网,而且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 养,《少年电脑报》曾以《为了赢在信息教育的起跑线??》作了专 题报道,《少儿书画》连载了我校教师的研究成果??

  四、评价创新是保障 我校尝试进行有效评价改革,以有效的评价推进有效教学管理。在教学流程的管理上实行“线性评价”,体现评价的过程性。我 们紧抓教案设计、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教后反思这四个主要环节,进行渐进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可以作为整个教学流程实现全程 评价,也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师突出评价的重点。在备课组和课题组管理上实行“块状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 性。在实践中,我们根据教研、科研的实际需要,组建了不同性质的 “学习共同体”,对于这些共同体的考核我们采取的是整体考核,着 重对不同组织进行横向的“块状”比较,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调动所 有成员的积极性,对于教学流程管理效果明显。例如在师徒结对的校 本研究活动中,我们将师徒捆绑考核,在一定的时间内,“徒弟”取 得的成果,“师傅”可以同样分享,同样可作为校内评优、晋级的重 要指标。对师徒结对的评价侧重于不同“对子”之间发展水平的差 异,如只顾个人发展,不考虑帮扶同志成长的教师,在这一评价体系 之下必然会处于不利的位置。正因为建立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学校才 形成了互帮互学、协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再如:在“五育”考核中我 们横向以班级为单位实施整体考核,纵向以本学科在全区总体水平来 考核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将全体教师引向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 的全部课程负责的方向,显然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高 质量地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上,实现“环状评价”,关注评价的渐进 性。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实践: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手段最大限 度调动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从而保证课程实施的有效。通过实践我 们认识到,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该有一个渐进 的过程,相对应的评价方式必须适应这一要求,我们就按“确定目标-自主实施-评价验证-寻找不足-二次修定”的过程实行“环状评 价”。如: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聘请镇内区级以上学科带头 人和区内特级教师来校进行常态下的周期性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每 人至少接受两轮以上的听课,但个人在这一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业绩 不与奖惩、职务晋升挂钩。学校开展这项活动仅作为校本教研的

  一种 载体,目的是为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这样的共识下,每位教师将每一轮听课活动后专家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带入自己的日 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待进行第二次上课评课活动时,重点对 上次课堂教学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跟踪:达不成预定的目标,则 由专家与骨干教师提出建议,供其进一步修正。如果达成目标了,那 么再提出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式的评价中,教师个体始终处于螺旋上 升的状态,个人业务能力会迅速得到提高。教学策略有两类: ⑴ 产生式教学策略 是指让学生自己产生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 学习顺序等,鼓励学生自己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 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

  优点: ① 可以积极地把信息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对信息的 处理过程主动深入,因此学习效果较好; ② 允许学生自主地设计、实践和改善他们的学习策略,从而可以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③ 产生式教学策略主要出自学生自己,因此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等。不足: ① 设计不妥,可能导致认知超载或情绪低落,或是需要学生花费 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 ② 学习的成功依赖于学生先前已具有的知识和学习策略的广度。⑵ 替代式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 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 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优点: ① 比产生式教学策略效率高,它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许多内 容; ② 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策略不佳的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学习。不足: ① 因为学生智力投入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因此学习效果不 如产生式策略好; ② 由于教学安排过于周密,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学习多于主动学习,因而学生学习志趣难以

有效教学管理策略发言稿3

  有效教学管理年方案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实施,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我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教育局《中小学开展“教学管理年”活动实施》精神,特制定我校“教学管理年”实施方案,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推进精致过程化管理”为主要途径,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要求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认真开展“教学管理年”活动。重点通过反思教学,健全制度,完善管理,研究策略等过程,使我校教学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

  三、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从2008年9月开始,2009年7月结束。

  四、组织领导

  为了更好的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学管理年”活动,我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谢松涛

  副组长:焦自军

  成员:韩华善 卢燕 赵德才 郑行成 万琴 祁明月

  五、活动内容、步骤及要求

  1、制定方案。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同时要认真负责实施方案的组织落实,确保活动效果。

  2、宣传动员(1)我校在本月底前召开“教学管理年”活动宣传动员大会,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的部署和安排,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位教师都知道此项活动,并能积极投身于“教学管理年”活动之中。(2)宣传动员大会结束后,各学校要以悬挂横幅标语、墙报、简报校园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教学管理年活动”,让广大学生、家长也了解“教学管理年活动”,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支持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3、广泛开展7项活动,促教学管理常规化。

(1)开展“学课标,促改革”活动。每一位教师要深入学习理解新课改的有关要求,研读所授学科课程标准,深化课程改革,全力推进课改实施。①各学校在本,认真组织教职工研读学习所授学科课程标准。学习可采用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其中集中学习活动不少于4次,可由学校统一安排,教研组组织开展。②每位教师均要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心得体会文章,心得体会要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或管理实际,写出本人在学习新课标方面的新认识、新体会,严禁网络抄袭和课标整篇摘录。③学校要对教师所写心得体会,开展研讨、交流和学习活动,总结推广指导教学实践。对高质量、能结合实际、发挥指导实践的心得体会要开辟专栏,全面宣传。对全体教职工心得体会收集整理、存档外,要评选一篇高质量心得体会报送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2)开展 “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和学生质量检测”五环节精细化过程管理活动。按照“严”、“精”、“细”、“实”、“活”、“效”六字要求,对教学五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教师备课建立“周检”、“月评”制度,定期开展教学常规工作自查活动,检查工作教务处要有正式记录。

(3)开展任课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活动。以任课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为目标,将向课堂要质量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要求每一位教师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

(4)开展 “课堂评价、教学反思”活动。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有组织安排教师听课、评课,定期开展教师课堂能力评价、教学反思活动,总结教学中所取得的成绩,查找差距,发现问题和不足,努力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5)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各学校要进一步强化教育形象工程,不断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教育,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建立师德个人档案,形成师德师风教育长效机制,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4、反思教学,整改问题。

(1)我校要通过以上活动内容的开展,认真查找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开展反思活动,发现、查找、解决问题。

  一是反思领导。校长是否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管理工作否精致,是否一心一意抓教学,是否正确处理好抓教学质量与素质教育、新课改、“减负”等方面关系,是否树立起坚定不移抓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想。

  二是反思管理。学校是否建立以“严”、“精”、“细”、“实”、“活”、“效”为要求,强化过程管理和量化标准,科学、规范、完善齐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是否严格执行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是否存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管理模式粗放,管理过程形式化、随意化等问题。

  三是反思过程。教师主观能动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观念、方法等是否与素质教育要求相一致,能否很好的驾驭教材,能否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教学效果校方、学生、家长是否满意。四是反思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否完善,评价是否切合学校、学生的实际,能否较好的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五是反思发展。学校和教师能否正确对待“学困生”,是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按照规定要求开齐开足课程,教学管理是否存在重“主课”轻“辅课”的现象。

  通过反思活动开展,学校领导、管理干部和每位教师,针对各自存在的问题,从不同侧面入手,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教学反思总结材料。同时要具体针对反思中的问题、落实改进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水平,抓好教育教学质量。

  5、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以扎实开展任课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活动为切入点,培养一批名师、骨干教师。

(1)训练新任教师功底。对教龄在3年以内(含3年)的教师进行全员训练,从教学基本功入手,抓好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训练。开展好新教师教学能力过关达标活动,并要求每周上好一节达标汇报课。

(2)培养青年教师能力。在教龄3年以上10年(含10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中,广泛开展青年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要求每周上好一节成果展示课。区教育局将组织开展校级青年教学能手(学校负责)、区级青年教学能手、市级青年教学能手评选推荐活动。(具体要求、办法另行通知)(3)提升中年教师水平。在教龄10年以上25年(含25年)以内的中年教师中,广泛开展优质示范课活动,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要求每周上好一节优质示范课。

(4)发挥老教师作用。在教龄25年以上的老教师中,开展“传、帮、带”活动,每位老教师要按照自己所任学科,有针对性的选择两名以上的新教师或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师带徒”培养制度。

  6、强化学校管理,转换校长角色,端正办学理念,打造优质教育。校长要进一步明确校长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更是教育教学的参与者,要转换角色,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强调过程管理,将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规定,参与评课,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研究。

  7、学校每学期初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定期举行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

  8、加强教学活动的管理,广泛开展教学业务检查指导活动。一查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各项实施方案是否严格贯彻落实,取得实效。二查学校课程设置是否依照新下发的课程标准及设置方案执行,是否能够保证课时,开足开齐课程,各科教学任务落实是否到位;三查教师备课是否实行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看教案书写要求是否到位;四查教师上课的内容、方法等是否得当,看组织教学是否到位;五查学生作业、考试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看教师批改、批阅是否到位;六查教学评价是否贴近素质教育的要求,看评价的导向性作用发挥是否到位;七查校本教研是否得到有效开展,看教研引领教学的意识、氛围、效果是否到位。八查教师个人档案和师德师风教育档案是否建立,教师行为是否规范,教师形象是否加强。

  9、对照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修订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方式,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要认真对照教育管理年活动安排,检查、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使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合理可行,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中发挥作用。

  活动总结主要内容:一是“教学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组织机构、活动细则;二是制定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估办法;三是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估办法的落实情况;四是各种会议和活动记录;五是召开教师学生、和家长座谈会了解情况。

  汪子头小学

有效教学管理策略发言稿3篇(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有效策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