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团百年演讲稿3篇(团建演讲稿简短)

时间:2022-11-27 14:09:00 演讲稿

  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讲稿,你写演讲稿时总是没有新意?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建团百年演讲稿3篇(团建演讲稿简短),供大家品鉴。

建团百年演讲稿3篇(团建演讲稿简短)

建团百年演讲稿1

  大家好!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爱国是义无反顾的抉择,是不卑不亢的不畏,是忧国忧民的感叹,是救国救民的情怀;爱国是以天下为已任的胸襟,是前赴后继的执着。正是无数先烈在他们自己的时代用满腔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唱响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在世界的舞台展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时候,当08奥运成功举办的时候,当神七航天员挥动国旗太空漫步的时候,你们是否欣喜自豪,是否会心一笑,心中油然升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呢?是不是也会热泪盈眶地想起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响彻云霄的“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的呼喊声呢?

  曾几何时,我对爱国懵懵懂懂,当我经历了“08年的感动”之后。再一次打开历史史册,才发现到处都是两个大字——爱国。于是我恍然大悟,爱国才是永恒的主题。

  同学们,让我们把青春镌刻成精致的玉雕,让我们把年轻书写成激情的诗行,让我们把爱国情制成坚固的船桨,让我们把信仰化作前进的力量。让我们的人生之船远航!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学习,增强本领,牢牢把握住今天。常怀爱国情怀,与伟大祖国共在。

  谢谢大家!

建团百年演讲稿2

  大家好!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一百年前,古老的中华大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播撒信仰的火种,点亮真理的强光。

  这束光,激发了井冈山上的革命理想。

  历史的年轮转动千万年,爱国也慢慢沉淀为一种文化。爱国文化的醇香越来越浓,我不禁陶醉其中。历史的风雨尽管浩瀚汹涌,但是不能冲淡炎黄子孙对英雄们的敬仰;岁月的河流尽管绵长蜿蜒,但是无法流走人们对英雄的怀念。他们爱国的光辉形象,崇高的民族精神,气壮山河的言辞,可歌可泣的壮举……令我敬佩不已。

  爱国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的崇高信念。也许我们的爱国热情无法在残血如火的战场上表现,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知识的武器来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不辜负战士的期望。

  如今,中国科技腾飞,中国已步入了新的时期。“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我们只能铭记与追忆。21世纪的英雄儿女不再需要血肉拼杀,而卷入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奥运会上,商业场上,科技创造上,文学艺术上……中华儿女在奋战着,为中国战斗着!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处做起,弘扬中国魂,魂系中华!

  谢谢大家!

建团百年演讲稿3

  大家好!

,青春朝气永在。

  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

  奋斗正青春!

  青青春献给党!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炮火纷飞的战场,无论是抗日还是抗战,敌我撕杀的场面,早已定格成历史的一页页纸张,无数的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构建了新中国的根基。在刑场上,一代抗日名将、共产党人吉鸿昌以树枝作笔,大地为纸,疾书一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在长征的途中,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为革命再续火种……生命诚可贵,爱国价更高,这是一种蓬勃的情怀,更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赞,赞那些爱国者的无私奉献,钱学森曾为了国家而放弃了自己的前程,工作,待遇,只想着回国,回国!在外面学习研究了那么长的时间,当国家面临危难是,第一个所想的便是国家,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得不让我们佩服,让我们赞赏……

  历史的风雨尽管浩瀚汹涌,不能冲淡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岁月的河流尽管绵长蜿蜒,无法流走人们对英雄的怀念。翻开历史泛黄的史册,遥望历史的天空,一种爱国的情思已早已融化,渗透在整个华夏文明的光辉史册中,永不褪色。

  谢谢大家!

建团百年演讲稿3篇(团建演讲稿简短)相关文章:

勤俭节约演讲稿范文3篇(以勤俭节约为题的演讲稿)

五四青年节的演讲稿范文3篇 演讲稿关于五四青年节

暑假防溺水安全演讲稿7篇 夏季防溺水安全演讲稿

我的中国梦演讲稿范文大全3篇 中国梦劳动美幼儿园教师演讲稿

我的青春演讲模板7篇(演讲稿我的青春我的梦)

小学生暑期演讲稿3篇(演讲稿小学生演讲稿)

端午节演讲稿7篇 介绍端午节的演讲稿

厉行节俭光盘行动演讲稿范文3篇(光盘行动勤俭节约演讲稿)

小学生光盘行动演讲稿范文3篇 幼儿光盘行动演讲稿短

学院建团百年征文3篇 学院建团百年征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