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确定位置教案3篇 方向与位置 确定位置 教案

时间:2023-01-12 09:2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有关确定位置教案3篇 方向与位置 确定位置 教案,供大家赏析。

有关确定位置教案3篇 方向与位置 确定位置 教案

有关确定位置教案1

  教学内容:教材60~61页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一些测量活动,掌握简单的室外工具测量和估测的方法,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1、学习用工具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2、学会步测和目测,体验步测和目测的价值。

  教学准备:卷尺、测绳、标杆

  一、认识测量工具

  教师播放农民在平整土地;工人在兴修水利、建造房屋时进行测量的场景。

  师: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这些场景?你知道测量的工具有哪些?

  教师说明:测量土地时要用到标杆、卷尺、测绳等工具.

  二、测量方法研究学习

  1.利用工具实际测量

  师:如果要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可以怎样来测量?

  教师小结:测量较近的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量出.

  师:如果要测量学校操场跑道的长度应该如何来测量?测量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演示课件“实际测量”)

  (1).两个人先在a点和b点各插一根标杆;

  (2).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第三个人把另一根标杆插在c点,使它和b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

  (3).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另一根标杆插在d点……

  (根据测量距离的长短来确定分段测量的段数.)

  (4).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定出了一条直线.

  测定直线以后就可以用卷尺或测绳逐段量出所要测量的距离了

  2.步测和目测

  1).步测

  师:你知道1步的长度如何测量吗?

  教师根据实际给以纠正。

  教师演示1步的长度:

  从后脚尖到前脚尖的距离.

  教师演示步测的过程:先量出几十米的一段距离,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上3、4次,记好每次走的步数,然后再算出平均每次走的步数,再算出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师:你能按照测量方法对教室的宽进行测量。

  教师强调:步子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要尽量沿直线行进.

  2).目测

  师:你现在能不能坐在座位上估算一下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师:这种只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的方法叫做目测.

  教师出示图片“参照图”,帮助学生练习目测.

  教师说明:目测时容易受地形的影响,如在开阔地,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短,而在狭长的地方又容易把距离估测的偏长。

  三、实践活动

  1.测定直线.

  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分组按照课前分别指定的两点之间测定直线,在地面上画出直线,并量出两点间的距离。

  2.步测

  师:请大家先测出自己的步长.50米的距离反复走3次求出平均步数,再算出平均步长。

  师:请各小组公布工具测量的结果与自己步测的结果,并进行比较.

  步测学校大门口到教学楼的距离.

  3.目测

  教师先测定50米的距离,每隔10米插上标杆,估计10米、20米、30米……各有多长,然后拔掉标杆,根据指定的目标练习目测.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知道步测和目测与利用工具测量有什么区别?

  总结:在缺乏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无需很精确时,可采用步测或目测.

  板书设计:

  实际测量

  测量的常用工具:卷尺、测绳、标杆

  用标杆测定比较远的距离的方法:

有关确定位置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宽知识视野,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学期时间我们学校进行了课间操的展示活动,这是我们学校某班的同学(课件),在这次活动中小强是表现最出色的一个,你能说一说小强在什么位置吗?

  生:从右向左数第4排的第2个。

  师:谁还想说?

  生:从左向右数第2排的第3个。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从后往前数,第4排的第3个。

  师:怎么同一个人的位置有这么多种说法呢?

  生1: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观察的。

  生2:人们的视觉不同,也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说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师:正像刚才大家所说的,一个人的位置不变,但由于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描述位置的方法就不同。刚才大家在描述小强位置时,你有你的说法,他有他的说法,感觉怎样?

  生:有点乱。

  师:我们能不能寻找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方法来描述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同时设置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

  二、用列与行确定位置

  师: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用到了排,个等词来描述位置,你们认为怎样为一排?

  生:横着是一排。

  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1:竖着也可以看作一排。

  生2:排是直的。

  师:有横排,也有竖排,在描述位置时很容易混淆了,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竖排称为列,把横排称为行。(板书:列和行)大家认为哪为第一列合适?

有关确定位置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下面是某一地区的平面图。

  1、用数对标出环球大厦和购物中心的位置。

  2、图中(11,4)表示的位置是( )。

  3、( )和( )在同一行上。

  4、小明从公园门口出来,到书店该怎样走?

  (1)独立完成解答。

  (2)集体评讲。

  二、提高练习

  1、练习三第5题。

  (1)理解题意,明白“行”“列”表示的意思。

  (2)根据(x,5)这个数对,说说x表示的是列数还是行数?

  根据这个数对能确定什么?它表示的可能是哪个班?

  (3)在小组中说说第(3)小题。

  这里的x,可能表示哪些数?为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6题。

  (1)理解题意,明确鲜花和绿色植物都应放在方格线的交点上。

  (2)在小组中设计交流。

  (3)展示作业,汇报结果。

  你能用数对描述一下自己设计的摆放位置吗?

  你觉得自己设计的如何?优点是什么?

  互相评价: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美观?

  3、完成练习三第7题。

  平移后顶点位置的数对什么变化乐,什么没变?(第一个数变了,第二个数没变)

  第一个怎么变化的?

  独立在书上方格中完成第(3)小题。

  在小组中完成第(4)小题。

  说说顺次连接四个点得到了什么图形?

  4、完成练习三第8题。

  理解题意,简单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

  棋盘上的列车行分别用什么表示?

  用g2表示白王,和数对表示的方法相同吗?

  完成第(2)小题的填空。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黑车从C6~C2,是怎样前进的?

  三、阅读“你知道吗”

  四、课堂总结

  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说说在哪些领域会用到这个知识呢?学好这个知识对于大家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

有关确定位置教案3篇 方向与位置 确定位置 教案相关文章:

确定位置教案范文7篇 方向与位置 确定位置 教案

小学四年级教案:《确定位置》3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优质教案)

确定位置教案3篇(方向与位置 确定位置 教案)

圆与圆位置关系的教案3篇(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幼儿园数学教案位置3篇 中班数学位置教案

地理《位置和范围》教案素材 区域地理地图教案

《位置与方向》数学教案范文(位置与方向的教案)

《位置》数学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位置》教案

确定位置教案模板共8篇 方向与位置 确定位置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