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人》大班教案5篇 大班山上有个木头人教案

时间:2023-01-16 10:1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木头人》大班教案5篇 大班山上有个木头人教案,以供借鉴。

《木头人》大班教案5篇 大班山上有个木头人教案

《木头人》大班教案1

  设计意图:

  “木头人”的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经典游戏之一。通过这个活动使幼儿产生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兴趣,并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动作。这次活动设计对该游戏的引入和改编,使幼儿能够更加喜欢木头人的游戏,对该游戏充满好奇心和想玩的心情。同时可以加强孩子与朋友之间的交往,以及孩子的自控能力,让孩子在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快乐、有意义地成长。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也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3、能在逐次提高难度要求的前提下,愉快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玩过简单“木头人”游戏的经验并且保有持续的游戏兴趣;安全合适的活动场地,最好是户外操场;活动中准备自制“魔法棒”一根,口哨一只,适合游戏的快乐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幼儿队列入场,跟随音乐热身准备。

  提问:小朋友们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吗?

  我们先一起活动活动身体,一会更好地玩哦!好吗?

  (本小节在于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从身体和心理上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二、游戏环节

  1、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教师先组织幼儿玩最简单的“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集体扮演木头人,念说儿歌“山山山,山上有三个木头人,扇扇扇,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在大家念完儿歌后每人做一个造型动作,在十秒时间内不准动。

  提问:小朋友们我们之前玩过“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大家还记得吗?要一起玩吗?

  (幼儿有玩这个游戏的经验,并有浓厚的游戏兴趣,熟悉最基本的游戏规则,从而也使游戏规则的建立与巩固,便于下一个游戏环节的操作。)

  2、游戏:魔法师

  提问:大家木头人玩的好认真,真像一个个木头人一样,现在我要变成魔法师,魔法师会什么本领呀?

  那我这位魔法师要拿着我的魔法棒来施魔法了,我的咒语是“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的大象吧!”

  听到周咒语后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幼儿依次按指令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也可请个别幼儿来当魔法师进行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玩教具、包括游戏环境形成很好的互动群体,是的游戏效果明显,幼儿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感受。)

  3、游戏:木头人的快乐多

  提问:大家玩的开心吗?

  你们真是一群快乐的“木头人”呀!

  那请快乐的木头人一起跳起来吧!

  老师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魔法师挥动“魔术棒”,音乐停止,木头人摆好造型不动。

  (在游戏中,幼儿从简单的听指令变木头人,到木头人标造型,再到听音乐自由变“木头人”,游戏的教育目标层层的达成,幼儿的自我能力水平也得到逐渐的提高)

  三、结束部分

  教师组织幼儿放松身体,结束游戏。

  提问:今天我们的木头人们表现真棒!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快乐吗?还想玩吗?

  激发幼儿游戏情绪,为下次游戏准备。

  (游戏活动往往带给孩子无穷的快乐,尤其是深受孩子喜欢的游戏更是意犹未尽,但适当的结束也是一种规则的建立,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木头人》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AB段的欢快气氛,随音乐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2.在故事情境中熟悉游戏规则,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音乐、手花

  活动过程:

  一、感受AB段乐曲,大胆创编动作。

  1.完整欣赏音乐,结合故事情境了解“木头人”的含义。

  2.随音乐节奏,大胆创编村民劳动的动作。

  二、了解游戏规则,探索游戏玩法。

  1.欣赏A段音乐,玩游戏“木头人”。

  (1)幼儿随音乐自编动作,进行“木头人”游戏。

  (2)配班老师做“熊”,师生一起玩木头人游戏。

  (3)一幼儿做“熊”,再次游戏。

  2.欣赏B段音乐,探索选“聪明人”。

  (1)讨论:怎样把熊引开?

  (2)和配班老师合作随音乐表演选“聪明人”。

  (3)提问:村长是怎样选“聪明人”的?“聪明人”往哪里跑?

  三、集体游戏“熊和木头人”。

  1.师生合作:配班老师做熊,老师做村长,幼儿当村民完整游戏。

  2.生生合作:两名幼儿分别做熊和村长,其他做村民进行游戏。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

《木头人》大班教案3

  一. 活动目的:

  1. 通过撕、剪、贴、画制作“木头人”,并做出各种动作造型,引发幼儿对美工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大胆制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 活动准备:

  1长方形各色纸

  2 糨糊

  3 抹布

  4剪刀

  5卡通粘贴纸

  6 水彩笔

  7蜡笔

  8 范例两个木头人

  三. 活动过程:

  1. 引起兴趣:游戏 木头人 要求幼儿做出各种动作。

  边念儿歌边游戏(三、三、三,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幼儿摆出动作后,老师鼓励,描述动作造型,加深幼儿对动作的印象。

  2. 出示范例,学变动作造型:

  (1) 幼儿表演动作造型 :你们做的'动作真棒!谁来表演给大家看?(幼儿做动作)老师这儿有一个木头人(出示范例)你能把你的这个动作教给我的木头人吗?(

  幼儿把范例的木头人摆出自己的动作的造型。

  (2) 分别请几名幼儿表演。(谁还愿意来表演?把动作教给木头人。)提示幼儿可以两个木头人一起做动作。

  3. 学习制作“木头人”

  你们想也要一个会做各种动作的木头人吗?

  (1) 木头人的身体用哪一张纸合适呢?你把它找出来。想一想,怎样把它做成身体?

  对折再对折,撕出手臂,撕到肩膀停住。折出肩膀,用糨糊粘住(幼儿试做,老师指导)。

  (2) 找一张合适做木头人腿的纸,想一想,怎么做?

  对折,撕出两条腿。分开两条腿,折平。粘在身体下面。

  (3) 取一张白纸,你可以画上各种样子的脸,画上头发。可以画女孩,可以画男孩,也可以画上次我们画的水果,车子等奇怪的娃娃。

  (4) 在空的地方画圆圆的手、脚。画好后,剪下来装在身体上。

  (5) 你还可以个他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彩笔、蜡笔、粘纸(出示材料),你们想怎样打扮都行。

  (6) 木头人做好以后,你来教他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动作,贴在墙上,我们来比赛哪个木头人的动作最好玩。

  4. 幼儿制作,巡回指导:

  (1) 帮助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制作

  (2) 指导幼儿做出各种动作造型。

  (3)鼓励幼儿结伴组合做动作

  5. 评价作品:老师和幼儿一起参观,讨论木头人们在做什么。请幼儿相互介绍。

《木头人》大班教案4

  教学目标

  能跟着音乐节奏创编中有趣的动作玩木头人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重点难点:

  跟随节奏创编动作玩游戏

  活动准备:

  有玩木头人的经验、音乐、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玩过的木头人游戏吗?那我们再来玩一次怎么样?

  2、师幼共同游戏,关键提问:咦,那我想考考你们,木头人游戏说到哪一个字的时候就不能动了?

  3、追问:还有一个不许笑,那到底是哪一个字的时候要摆造型?

  4、小结:原来玩木头人在说到笑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摆造型。

  5、过渡:今天,我想和大家来玩一个音乐木头人的游戏,用音乐来玩木头人,我带来一段音乐,里面有一段特别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要停下来做木头人了,我们来听听看!

  二、熟悉音乐,了解规则

  1、(播放音乐)提问:请大家来说说看,你听到的这段音乐里面有特别的声音吗?

  追问:那嘟嘟嘟,很长的声音是什么发出来的?

  追问:我们喇叭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要干嘛?

  2、教师示范听音乐玩游戏

  关键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变木头人的呀?

  回应:就是在很长喇叭声后,听到“嘟”马上变木头人。

  小结:喇叭声“嘟……”响起是告诉我们要准备了,当喇叭声“嘟”响了就是变木头人的时候了。

  3、幼儿初次尝试游戏:你们都知道了,来一次怎么样?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笑,不许动,123,就快变成木头人,123,就快变成木头人,嘟……,变!”

  4、这次我要把这个游戏加大难度了,听一听,这次音乐里有几个特别的声音?自己听啊!

  (播放音乐)

  关键提问:连续发出的两次喇叭声音,提醒我们怎么办?

  小结:有2次特别的声音,而且这2次要连续变2个不同的造型。

  5、幼儿跟着音乐尝试。

  三、挑战比赛,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4组挑战比赛。1组比赛,另3组幼儿做评委,找一找哪些幼儿是不能跟着音乐来变?

  2、进入第二轮比赛。规则变了,要听好指令来玩。幼儿尝试玩一次。

  3、进行第二轮比赛。

  4、进入第三轮比赛。

  一组幼儿要统一动作。

  5、第四轮比赛,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间安排看。

  活动延伸:

  音乐停,每组要变一座桥。

  教学反思:

  维持纪律的技巧。活动中有小朋友不听指令,独自玩乐。发出很嘈杂的声音。这时候我指着吵闹的小朋友叫他们不要再吵闹,可效果不是很明显。游戏结束后,王老师对我这个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表扬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说“其他小朋友像他们学习!”这样可能更能让小朋友安静下来。

《木头人》大班教案5

  游戏目标:

  培养幼儿迅速反应能力及躲闪能力。

  游戏准备:

  空旷的安全场地;

  游戏玩法:

  参加者剪刀包袱锤选出输的那一位作为抓没能做到木头人的人,剩余的幼儿中由两人念儿歌"1、2、3,木头人",儿歌念完后,立刻静止不动,不说不笑地对视,谁先忍不住动或笑了,被抓人者抓住就算输。然后由被抓到的那个人继续抓。游戏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木头人》大班教案5篇 大班山上有个木头人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亲亲春姑娘2篇 幼儿律动活动亲亲猪猪宝贝教案

关于大班美术教案范文3篇 大班美术教育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我不想生气教案3篇 中班社会活动我不想生气教案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设计思路

有趣的大班教案3篇(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体育教案跳绳范文6篇 大班体育跳跳绳教案

大班美术大苹果教案2篇(小班美术教案《大苹果》)

大班《节约用水》教案模板5篇 小班教案《节约用水》教案

生活中的大班教案12篇(大班日常生活教案)

大班体育教案跳绳6篇 跳绳教案大班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