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教学教案3篇 中考物理教案

时间:2023-01-30 16:30: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初三物理教学教案3篇 中考物理教案,供大家阅读。

初三物理教学教案3篇 中考物理教案

初三物理教学教案1

【电能表】

  1.作用: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

  2.一种电能表的外形构造:如图所示,最上面的数字以千瓦时为单位来显示已经用去的电能,中间的铝质圆盘在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时转动。读数时要注意,最后一位是小数点后的数字。

  3.计算方法:电能表计数器上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用电器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4.电能表的几个参数

(1)“220V”——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2)“10(20)A”——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在短时间内使用时电流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20A。

(3)“50Hz”——这个电能表应在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4)“600r/(kW?h)或600revs/(kW?h)”——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600转。

  5.IC卡电能表和新式电能表

  目前有一种IC卡电能表,用户将IC卡插入后,电能表读取卡中的金额,一旦金额用完,电能表切断电源,这时需要到银行为IC卡储值,然后再重新插入电能表。

  还有一种新式电能表,其中没有转动的铝盘,靠内部电子电路计算电能,读数由液晶板显示。

【利用电能表计算电能】

  1.先根据每kW?h的转数求出表盘转一转消耗的电能,再看表盘在这段时间内共转了多少转,用上面两个数值相乘就是用电器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由于电能表转盘的转数与电流做的功(或消耗的电能)成正比,因此可以先统一单位,然后列出比例式,再求解答案。

【电功】

  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符号“W”表示。

  2.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和电能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

(2)电功的常用单位:千瓦时(kW?h)。

(3)焦耳的规定:如果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1V,通过的电流为1A,通电时间为1s,则电流所做的功就是1J。

  3.物理意义:从能量角度讲,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灯泡亮度的比较】

  1.若灯泡都正常发光,则额定功率大的亮,因为灯泡在各自的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大的灯泡,实际功率就大,灯泡就亮。

  2.若灯泡串联且不正常发光,电阻大的灯泡较亮。因为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就越大,在串联电路中,由于各处电流都相等,根据P=I2R,可知灯泡的电阻越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就越大,而灯泡的电阻可由P额进行比较。

  3.若灯泡是并联的且不正常发光,电阻小的灯泡较亮。在并联电路中,由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P=U2/R,灯泡的电阻越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就越大,灯泡就越亮。灯泡电阻比较方法同上。

初三物理教学教案2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初三物理教学教案3

  一、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二、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三、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还与温度有关。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大多数导体温度升高时电阻增大,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四、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1)构造;(2)原理;(3)用途;(4)连接;(5)注意。

  2.电阻箱:拔插式电阻箱和旋盘式电阻箱,优点是可直接读出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导体(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欧姆定律的表述: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七、数学表达式及变形公式:I=U/R,U=IR,R=U/I

  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简称“伏安法”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某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后得出R=U/I,计算出这段导体电阻的一种方法

  九、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流(I)电压(V)电阻(R)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初三物理教学教案3篇 中考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沪教版物理教案3篇(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案)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3篇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安排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3篇(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九年级物理教学反思总结3篇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最新初中物理优秀教案范文参考3篇(初中物理教案详案范文)

人教版高一上册物理教案3篇 高中物理教案人教版

学校物理教学工作情况的心得范文3篇(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九年级物理教学反思3篇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物理教学工作个人自评总结报告3篇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个人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计划5篇(中学物理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