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教案范文3篇(语文三年级人教版教师教案)

时间:2023-02-16 10:11:12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最新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教案范文3篇(语文三年级人教版教师教案),供大家参考。

最新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教案范文3篇(语文三年级人教版教师教案)

最新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教案范文1

  教材分析:

《送往小木屋的信》,是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书信》这一主题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课文通过描写三名森林警察部队的战士为了保护祖国最北部九十七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在小木屋中过着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的原始森林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为边防战士写信的热情。体会“家书抵万金”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书抵万金”的深刻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防战士为了保卫祖国的原始森林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为边防战士写信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哪位同学曾经有过给别人写信或者收到过别人来信的经历?(指2~3名学生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和信有关的,请大家齐读课题——送往小木屋的信。

  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们打开书109页,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那么在读课文的过程当中,你觉得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容易出错呢?谁愿意起来说一说,提醒大家。

  2. 学生提醒大家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教师相机出示“公顷”“疙瘩”“牛虻”,引导学生齐读,指名读含有“揣”字的句子,并让学生通过演示“揣”的动作,理解揣的含义。

  3.出示“隔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词语吗?谁能来读一读。请大家认真观察“隔”这个字,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相机出示课件提醒学生右边下半部分里面是一条横,不要多写(1~2生)。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看出大家预习得非常认真。下面,请同学们来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想一想:送往小木屋的信和同学们收到的信有什么不同呢?

  2.学生读完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同学们,谁来说一说,送往小木屋的信和同学们收到的信有什么不同呢?”

  3.学生交流,相机引导。课文当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出信的珍贵呢?(家书抵万金)为什么这句话最能体现出信的珍贵呢,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你是从哪体会到的?还有哪位同学谈谈自己对“家书抵万金”这句话的理解?(1生)课文当中的家书为什么抵万金呢?(板书)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从课文当中寻找答案。

  四、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1~5自然段,看看从这几个自然段当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2.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战士们生活的困难和单调寂寞。

  3.同学们,战士们的生活非常单调、寂寞,除了没有电、没有电视机、带来的书籍也十分有限外,还会因为什么呢?请大家结合我们现在的生活,想象一下。

  4.学生交流,进一步体会战士们生活的单调和寂寞。(如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节假日不能和家人团聚等等)

  5.同学们,战士们的生活这样单调、寂寞,他们为什么不从大森林中走出来,去享受外面丰富多彩的生活呢?(引导学生体会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的'大森林,保卫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5.小结:同学们,为了保护祖国的原始森林,战士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常年住在这里,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不仅要克服了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还要接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单调和寂寞,他们是多么了不起呀!

  6.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战士们为什么觉得“家书抵万金”吗?(2~3名学生)

  7.在这样单调寂寞的日子里,能收到一封信对战士们来讲真是太珍贵了,真是“家书抵万金”哪!

  五、学习课文6~8自然段。

[1] [2] 下一页

  1.·· 请同学们默读6~8自然段,看看从这些自然段的哪些语句当中,你能体会出“家书抵万金”?

  2.·· 学生默读自学,画出相关语句,教师巡视指导,相机评价学生学习方法。

  3.同桌互相交流,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出“家书抵万金”?

  4.全班交流。

  5.教师根据学生谈到的句子或者段落随机出示,请学生谈体会。

  随机出示:

  A:只要不当班,他们就拼命写信,给战友写、给父母写、给朋友写。写完,还要在信封背后重重地写上“见信速回”的字样。

(1)你是怎么体会出家书抵万金的?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谈自己的体会,并相机板书(战友、父母、朋友)。

(2)小结:从战士们的表现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他们真是太渴望得到信了。同学们,你们能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吗?把战士们渴望得到信的心情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3)指名读,评价后再指名或者齐读。

  B:半路上,他发现身上的汗把口袋里的信浸湿了。指导员懂得这些信对战士们多么重要,他不敢把信揣在口袋里了,而是用手捏着边走边吹。当他走到小木屋时,信被他吹干了。信封上留下了他的指印,也印着指导员对士兵的爱心。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看看指导员在送信的途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又是怎么做的呢?(1生)

(2)同学们,在指导员捎给战士们的信中,有战友写的、父母写的、朋友写的,还有少先队员写的(板书:少先队员)。指导员要把这些信送到森林深处的小木屋当中要走很长的山路。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指导员在送信的途中还会遇到哪些事?他又会怎么做呢?

(3)引导学生想象,指导员在送信途中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会怎样对待手中的信。

(3)学生谈自己的想象。(2~3名)

(4)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指导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小心

最新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本课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2.他为什么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呢/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新词。

  2.思考:巴金爷爷为什么写这封新,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哪些希望?

  3.讨论交流

(1)朗读正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生质疑问难。

  4、指名试读课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家乡的孩子写了40封信,给巴金爷爷怎样的感觉?(站在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

  3.朗读第一段的第二句话,感受四十多个孩子围个巴金爷爷叽叽喳喳的热闹场面。

  4.朗读巴金老人感谢孩子的话。这些话体现了巴金对孩子们怎样的感情?

  5.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

  1.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石7岁了,写字困难,手不听指挥,写信比较困难。朗读课文第二段第一句,体会写信的不容易。

  2.在这种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给家乡孩子写信,这是为什么呢?

  3.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1)理解“我多么想看你们天真的饿笑脸,多们想听你们歌唱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句子的饿意思,体会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饿思想感情。

(2)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饿强烈感情,并用“多么……多么……”联练习说话。

  4.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文后习题3,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讲课文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巴金是个普通人吗?巴金是:五四以来著名作家,创作了二十几部中、长篇小说,十二本散文、游记,大量的短片小说还有许多译著,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他却为什么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呢?

  3.巴金为什么而写作呢?

(1)理解“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多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字,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句话的意思,,体会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的思想感情。

(2)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

  4.巴金在心中怎样评价自己的饿一生的,同时又表达了什么希望?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为什么说自己的一生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的一生?巴金思索、追求,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理解“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

(3)什么是生命开花结果?读巴金说的第二句话,讨论: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4)“让生命开花结果”和“实现生命的意义”是不是一回事?(“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句话就是讲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5.小结。

  巴金爷爷虽然是一个国际上有名的作家,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人、老实人,他当时87岁了,他还在思索怎样为社会添光彩,他还在追求怎样让生命开花结果,甚至他还希望“重新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要为社会添更多光彩”,“为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让生命更有意义。可见他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

  6、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讲读课文第四段

  1.巴金由于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又不可能再活一次,只能怎么办?

  2.感情朗读,体会巴金由于珍惜时间、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三、讲读课文第五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用亲切的语气朗读课文,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情感读出来。

  四、讲解信的格式

  1.以上我们讲的是信的正文。书信的饿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2.默读课文,对照格式,说说这封信中的称呼、结尾、署名和日期分别是什么?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

  23、给家乡孩子的信

  老老实实、平平凡凡

  思索、追求、明白生命的意义  为社会添光彩

  再活一次……开花结果     为别人奉献爱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最新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2、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导学过程:

  一、导课:任何一封信中都表达着自己的美好愿望,看看这首诗歌中的信中都写了写什么?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解决文中生字。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诗歌,看看作者都给谁写信了?指名板书。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2、你对哪封信最感兴趣?用心读,说说信都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1)指名回答,谈感受。重点体会“让我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知道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歌。个别读、比赛读、分组读、齐读。

  3、每封信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说写信时要用心去写,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2、完成语文天地D2、笔下生花。

  3、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背诵诗歌。

  二、你想给谁写信?写些什么?

(1)学生畅所欲言,给亲戚、朋友写。

(2)结合语文天地笔下生花,看看这些小朋友给谁写?你还想给谁写?写些什么?学生仿照课文编写诗。(展示学生作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抄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

最新三年级语文教师通用教案范文3篇(语文三年级人教版教师教案)相关文章:

的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3篇(小学语文教学读书心得体会)

语文教师工作总结3篇 年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年借鉴教案3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完整版)

幼儿园语文教案模板7篇(语文 幼儿园)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心得体会9篇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4单元教案2篇(三年级下册英语人教版第四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师备课教案

笔算乘法三年级数学教案2篇(三下数学笔算乘法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3篇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设计3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