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雨衣》教案范文通用2篇 《充气雨衣》教案范文文章

时间:2023-02-18 04:21: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充气雨衣》教案范文通用2篇 《充气雨衣》教案范文文章,以供借鉴。

《充气雨衣》教案范文通用2篇 《充气雨衣》教案范文文章

《充气雨衣》教案范文通用1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识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⑴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⑵“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⑶“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⑷“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

  ⑴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⑵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⑶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⑷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课件。

  课件演示: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5、思考、讨论:

  ⑴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⑵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

  三、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课后记】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充气雨衣》教案范文通用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一起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同学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同学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同学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同学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同学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身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假如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局部同学交流自身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身的设想动手做一做,我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充气雨衣》教案范文通用2篇 《充气雨衣》教案范文文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