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范文3篇

时间:2022-10-16 09:0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水教案范文3篇,欢迎参阅。

水教案范文3篇

水教案范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

  (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

  (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6)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

  (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

  (7)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傣族人民,说明了什么?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板书:心连心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泼:念p#,不念b#。

  乐: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

  2.字形:

  乐: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竖、横。

  幸: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

  瓣: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中间是个西瓜的瓜。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

  族: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

  驶: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

  祝福: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

  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

  3.解词: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

  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

  (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

  (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

  (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

  板书:1961年

  (3)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为什么还要到那么遥远而又非常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呢?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表达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周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

  (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

  (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

  (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共有几句话?(两句)请两个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

  (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

  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

  (1)这段有几句话。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

  (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

  (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

  (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

  (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写本课字词各三遍。

  2.熟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水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会认“哦、股”等八个字,会写“互、泉”等九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学习懂得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从小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资源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使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技术,创设课文所表现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朗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放课件:泉水从山间流下的情景。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泉水》(板书)

  二、分段学文,理解领会

  1、教师美读第一段,读完后启发:瞧!多美的景色呀!你想读吗?赶快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正音、齐读。

  2、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提着瓦罐到水池边打水的情景。

  (1)、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2)、想象泉水会说些什么?

  (3)、出示第二自然段,学生认读。

  (4)、质疑:“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

  (5)、自由读、指名读,有感情朗读。

  3、课件出示:美丽的杜鹃花在水中照自己的影子的情景。

  (1)、学生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2)、想象泉水会说什么?

  (3)、出示第三自然段,继续朗读。

  4、按照以上方法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5、课件出示第六、七自然段,学生朗读感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三、连读全文,学习字词。

  1、连读全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自读、同桌读、对话读)

  (2)、齐读

  2、课件领读生字、新词两遍

  3、小组合作学字、词。

  4、检查自学情况。

  四、再读韵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1、小朋友们字词全学会了,咱们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

  2、师生对读

  五、扩展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3、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事,收集泉水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导书写。

  三、我会读。

  出示课后“我会读”练习。同桌互读、指名读。

  四、自编韵文,延伸拓展。

  1、启发拓展。

  (1)、除了文中所提到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泉水的用途。

  (2)、学生讨论发言。

  2、自编韵文。

  (1)、把你所说的内容编成像课文这样的句子,先自编,再小组交流。

  (2)、每组推荐一位,准备全班汇报。

  3、小组推荐者全班汇报,点评、鼓励。

水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⒈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⒊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小洁心灵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教学难点

  朗读中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与行为美的和谐。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⒈出示插图,师范读

  ⒉提问:当我们荡舟湖上,看到这些美景,你的心情如何?

  ⒊师激情揭示课题:这是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7课

  ⒋板书课题,启发思考:先板“湖水”,让学生提示是什么样的湖水?再板“清澈”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⒈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⒉你发现哪个字比较难读呢?(学生汇报,师出示相对应的卡片,强调重点字音。如:“侧”是平舌音,“卷”要读圆唇,“演”要读前鼻音,“扔”的后鼻音要读到位等。)

  ⒊小组学习: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在小组里一起拿来学习,大家共同解决困难。

  ⒋检查学习情况(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生认读——打乱顺序读)

  三、细读感受,赏读体会

  ⒈课件演示清澈的湖水以及周围的美景: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⒉这么美的景物,书上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找出文中描写景物优美的句子读一读。

  ⒊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同桌听。

  ⒋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⒌配上音乐,指名朗读写美景的句子;齐读写美景的句子。

  ⒍这样的景色给你怎样的感受?小洁的感觉如何?

  ⒎引发想象、换位体验:如果你是湖面的游船、水中的小鱼或是岸边的景物,你的感受会怎样?

  ⒏小结:小洁在企盼什么呢?她手中的面包纸会扔在何处?她为什么那样做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找答案吧。

  四、指导书写

  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是怎样来记住这些字?

  ⒉指导示范

  ⑴复习提手旁的写法并指导学生写好“扔、掉”二字。“扔”字的右边可借鉴以前学过的“奶”字右边的书写方法。

  ⑵引导学生注意“舟”和舟字旁的区别。

  ⑶“觉”字要侧重引起学生注意下面是“见”不是“贝”,练习写好最后一笔竖弯钩。可联系字义帮助记忆:想想为什么“觉”字下面是看见的“见”呢?

  ⑷重点学习目字旁的写法。本课有两个带目字旁的字:眼、睛。教学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区分“目”字旁和“木”字旁,把目字旁称为“眼目旁”,把字形与字义结合起来记忆。然后,请学生观察并注意带目字旁的字一般要写得左窄右宽。

  ⒊学生先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⒈复习生字词

  ⒉读自己喜欢的课文

  二、指导朗读(1—4自然段)

  ⒈读读说说

  ⑴出示句子:

  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⑵指名读句子

  ⑶引导学生说说文中还有哪些景物“像”什么?

  ⑷用“像”来说一句话

  ⒉自己试着有感情朗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⒊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⒋配乐朗读课文1—4自然段,比一比谁能把美丽的景色和人物愉快的心情读出来。

  三、学习课文

  ⒈启发思考:小洁在企盼什么呢?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⒉学生质疑:小洁在企盼什么?下了船的小洁飞快地跑向何处呢?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⒊学生与老师讨论交流这些提出的问题。

  ⒋课文几次写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

  ⒌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⒍从这儿你体会到什么?

  ⒎应该怎样读才能表现小洁生怕面包纸掉进湖里的心情?(重读“紧紧地攥着“)

  ⒏出示句子:

  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

  小洁手里还是紧紧攥着面包纸。

  指名读这两句话。(教师随机指导)

  ⒐小洁回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他“指的是谁?你从“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目光”中体会到什么?

  ⒑想象讨论:为什么小洁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她跑哪儿去?

  ⒒创设情境:如果你现在就在湖边,你分别会对那个小孩子和小洁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四、自主学习,背诵课文

  ⒈说说你喜欢课文哪部分,把它背诵下来。

  ⒉师:景色美与行为美的和谐是本文的主题,面包纸是本文的线索。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扔香蕉皮的小孩与小洁行为的对比,湖面的变化是文章的含蓄表现手法。

  五、扩展交流

  ⒈交流课前收集的保护环境的标语或广告。

  ⒉读一读这句公益广告:“我是一株小小草,请您注意您的脚。”

  ⒊试着写一句保护自然的公益广告词。

  附:资料袋

  ⒈《母亲河,我要用真心保护你》

  母亲河,我要用真心留住你。

  对不起,过去是我不懂珍惜,

  才让你伤心,不再清澈见底。

  不要哭泣,多少人依然爱着你,

  这片土地因为你变得如此神奇。

  如果你失去往日容颜,

  就像夜晚不再出现月亮与星星,

  每个人每颗心都将会痛惜。

  母亲河,我真的不能没有你,

  我要用真心保护你,

  让你在这片土地上奔腾不息。

  每滴水支持着生命的跳动,

  每条河支撑着生命的延续,

  不息的流淌滋润着大地的生机。

  母亲河,我要用真心留住你,

  永远永远保护你!

  ⒉词语

  清 澈—清而透明。

  欣 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展翅欲飞—张开翅膀想要飞翔。

  变 幻—不规则地改变。

  企 盼—盼望。

  张 望—向四周或远处看。

水教案范文3篇相关文章:

关于水教案5篇(关于水的教案)

预防溺水教案3篇 教案《防溺水》

夏季幼儿园防溺水教案2022【3篇】(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幼儿园大班)

暑假防溺水教育教案万能3篇 幼儿园小班暑假防溺水教案

夏季防溺水安全教学方案3篇(学校防溺水教案)

学校防溺水安全教案6篇 小学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

幼儿园暑假防溺水教案6篇 小班暑期防溺水教案

预防溺水教育教案2022【3篇】 关于防溺水教案

幼儿园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及反思3篇 防溺水安全教案幼儿园中班反思

暑假学校防溺水安全教案6篇(儿童暑假防溺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