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3篇(小学三年级音乐课教案湘教版)

时间:2022-12-01 03:0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3篇(小学三年级音乐课教案湘教版),供大家赏析。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3篇(小学三年级音乐课教案湘教版)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1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芦笛》。

  2、用大鼓和小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芦笛》,并能用自然而又轻快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2、了解轮唱这一演唱形式,轮唱要做到不追赶、和谐。

  3、了解乐器大鼓和小鼓,并学会基本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唱好附点八点音符。

  2、轮唱时声音和谐、节奏整齐。

  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大鼓、小鼓、竹笛、课本

  教学过程:

  1、导言:上节音乐课我们学习了音乐知识“二四拍”,并且知道了二四拍的强弱规律。今天我再考考小朋友们,什么叫“二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二四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二四拍的歌曲:《芦笛》

  芦笛是一种吹管乐器,是用一种芦草做成的。形状和竹笛差不多。芦笛是人类最早的吹管乐器,制作比较粗糙、随意。不象竹笛这么精致。现在一般作为孩子们的玩具。的风景名胜桂林芦笛岩就因为那里生长特别适合做芦笛的芦草而得名。好,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

(看歌曲的视频。)

  2、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样?(轻快、活泼)这就是二四拍歌曲的特点,特别适合行进时演唱,所以也叫进行曲。好,下面我们就来学唱歌曲。(出示歌谱《芦笛》。)

(1)听老师按照歌曲的节奏读第一段歌词。(由于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出现较多,学生读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边划拍边按照歌曲的节奏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学唱第一段歌词,重点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可用跟唱法、听唱法)

(4)跟着老师学唱第二段歌词。(方法同上)老师可吹奏歌谱,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5)把一、二两段歌词连起来有感情地唱,边唱边打出二四拍的强弱规律。

  3、师:刚才我们唱这两段歌词时采用的是齐唱的方法,下面我们要增加点难度,用轮唱的方法来唱这首歌。什么叫轮唱呢?(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19页)同一个曲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规律先后进入的演唱形式。

(1)请一、二两大组先唱一小节,三四两大组后唱一小节。

(2)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两个声部一起结束?(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先唱的声部多唱一小节,就可以和后唱的声部一起结束。

(轮唱练习:可以小组和小组轮唱,男生和女生轮唱)

  4、师:刚才小朋友们不管是齐唱还是轮唱,唱得都很认真,但是老师总觉得歌声有点单调,唱这种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时如果能加点打击乐器,气氛肯定不一样。你们说,对不对?

  今天啊,老师就带来了两样乐器:大鼓和小鼓。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20页,让我们参考一下大鼓和小鼓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5、出示歌曲的伴奏谱。(谱略)

(1)请学生一起分别练习大鼓和小鼓的节奏。

(2)请一、二两大组模仿大鼓的节奏,三、四两组模仿小鼓的节奏。

  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演奏大鼓,两们小朋友上台演奏小鼓的节奏,其余小朋友齐唱歌曲一、二两段。(分批表演)

  6、老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芦笛》,知道了这是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还学到了一个音乐知识“轮唱”:就是同一个曲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规律先后进入的演唱形式。我们还认识了打击乐器大鼓和小鼓,并且掌握了它们的基本演奏姿势。我们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啊!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歌曲的第三段,并且要求背唱这首歌。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认识反复记号。

  3、能够创编动作与音乐表现。

  教学重难点: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创编舞蹈动作,认识音乐记号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分组讨论,为下面的歌谣实际节奏并读一读。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青蛙唱起歌,燕子飞上天。

  蝴蝶花间飞,小羊跑出了家,一群小娃娃呀田野笑哈哈。

  2、初步感受音乐

  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听一听录音中是怎样读这段歌谣

  的。

  2)学生跟着录音按节奏读一读这段歌谣。

  3)老师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学生再次看谱聆听录音,了解歌曲的演唱顺序。

  3、认识反复记号‖::‖

  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反复记号。

  4、学唱歌曲

  1)学生仔细观察歌谱,想想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教师范唱,学生学唱。

  3)按节奏读歌词。

  4)注意反复记号部分。

  5)学生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兔子清楚。小结。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3

  教学内容:

  一、表演《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二、聆听《妈妈》《妈妈宝贝》《母亲教我的歌》。

  三、音乐知识:认识四分休止符、认识速度标记。

  四、编创与活动:音乐游戏——跳格子,节奏时值组合练习。

  单元目标:

  一.情感目标:能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能够用优美、流畅、亲切的声音演唱《妈妈的心》;

  二、认知目标:在聆听《妈妈》《妈妈宝贝》《母亲教我的歌》活动中了解女声、男声、童声的演唱形式。在表演《妈妈的心》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懂得四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的。

  三、技能目标:能用慢速、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能根据歌词内容有表情地表演歌曲;能选择合适的速度演唱歌曲。懂得音乐速度变化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对祖国妈妈的深沉的爱、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多媒体及教学光盘,教学卡片。

  课时安排:共四课时

  1、表演《妈妈的心》,认识四分休止符并懂得得其作用。

  2、聆听《妈妈》《母亲教我的歌》,进行音乐游戏、编创与活动。

  3、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编创情景表演。

  4、聆听《妈妈宝贝》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演唱表演歌曲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

  2、通过挥拍,击拍等手段,让学生准确掌握后半拍演唱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基本练习

  1=D-G

  55653223|0561|5.3|22356|1-||

  啦…………

  在发声练习中对学生提出声音的要求:轻柔而有弹性,并通过发声练习掌握后半拍演唱的要领。

  三、表演《妈妈的心》

  1.由课题名称直接切人导人本课。

  2.教师范唱。

  提出要求:设问这首歌唱什么内容?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

  3.师生交流讨论上述设问。

  4.听录音范唱两遍。

  要求:看课本上的歌谱,可以在心里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不出声音)。

  5.设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0”的符号?

  6.讲解:休止符。音符中有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7.再听录音范唱。

  要求:看到谱上有“0”休止符要休止。

  8.师生讨论:设问:这首歌曲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理状态。

  9.小结: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对妈妈甜蜜的爱心。

  10、在教师的伴奏下,学唱〈妈妈的心〉曲调,可分为两个乐段学唱,唱好一个乐段再唱第二乐段。

  11、设问:歌曲中“儿女”、“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填唱歌词。

  12、练习打击乐伴奏

(1)徒手操作,注意第一声部双响筒的强拍休止。

(2)打击乐两个声部合奏。

(3)教师弹旋律,学生奏打击乐进行合作排练。

(4)全体表演:唱、奏、跳表演《妈妈的心》。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妈妈的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两首不同地域风格的歌曲所表达的共同的情感;

  2.认识两种音乐表演形式;

  3.在音乐游戏中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妈妈的心》

  三、聆听《妈妈》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

  2.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大意,感受这首独唱歌曲的艺术魅力,了解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歌颂之情。

  3.复听,说说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4.再次复听,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这首歌中多次响起了对妈妈的呼唤声,想一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歌曲从呼唤“妈妈”起,音乐明朗奔放,采用调性转换和旋律起伏幅度增大、音区提升等手法,把歌曲层层推进到高潮,表达了对母亲更深切的情感。)

  四、聆听《母亲教我的歌》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基本情绪。设问: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与《妈妈》在感觉上有什么不同?(《妈妈》感觉明朗、奔放,而这首歌略显伤感。)根据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可以多听几遍,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再来讨论。

  2.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大意,并用大屏幕出示中文歌词。

  3.复听中文歌词的版本,说说歌曲的速度怎样?(慢速),演唱形式是什么?(女声独唱)

  4.再次复听时,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边看大屏幕的谱例并用手划旋律线,说说歌曲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从拓展变化了的曲调中,感受歌曲忧伤、思念的情怀。

  5.再次复听,加入音乐活动:按照歌曲乐句,跟着音乐速度按乐句的旋律走向,做出慢慢挥纱巾的动作,在旋律大跳的地方把纱巾向上方用力抛出去,然后等纱巾缓缓下来的时候接住。

  五、音乐游戏:带四分休止符的节奏型练习

  1.活动准备:准备六把椅子

  2.把四把椅子按同样的间距摆好,每组请一名同学坐在椅子上.其他学生拍出节奏:

“____”,然后请一位学生任意坐到其他椅子上,形成如“X0__X”或“__0__X”,再请其他同学拍出来。

  3.老师在黑板上写上数字:12345678……..

  请学生按一定的速度边念边拍手,等学生和念整齐后,老师随机擦去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数字,请学生按刚才的速度边念边拍手,遇到擦去的数字时,不发出声音。在这样练习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增加难度,只留下两到三个数字,然后要求学生在其他地方都要按一定的速度在心里念数字,不发出声音,当看到还保留在黑板上的数字时才一起念出来并拍手。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感受乐曲的气氛。

  2、小组合作为歌曲编创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妈妈的心》

  三、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初听歌曲。不出示歌曲名字。

  设问:仔细听,这是谁唱给谁的摇篮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2、师生讨论,引出歌曲名。

  3、听老师范唱歌曲

  设问:听完老师的演唱,你能根据歌曲的内容编讲一个小故事吗?

  4、师生合作编讲小故事,引出歌曲的歌词,从歌词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5、用师生对歌的方式完成歌词的学习。

  6、再次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演唱者的情绪,引导学生用温柔,宁静的声音再次表演歌曲。

  7、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根据歌曲的内容编创情景表演。

  表演指导要点

①演唱时心中一定要有故事的画面。

②演唱时必须是作为第一主人翁投人角色。深情地表演,眼前仿佛妈妈就伏在桌子上睡觉,你在唱摇篮曲。

③速度在本歌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速度要定得确切,表演将更为人情。

④声音的轻柔是表演本歌在音色上的重要特征,只有轻柔的声音才能表现宁静的气氛与情景。

  8、分组展示并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妈妈对孩子的爱是天下最无私的爱,而孩子对妈妈的爱是最纯洁的爱。

  五、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1.聆听《妈妈宝贝》,感受歌曲旋律的风格以及它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学唱这首歌曲,用真心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三、聆听《妈妈宝贝》

  1.初听歌曲,看着大屏幕上出示的歌词,听录音学唱,说说这首歌曲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一遍歌词,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

  3.复听歌曲,设问: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什么感情?你听到了歌曲中有几种演唱形式?是男声?女声唱?童声唱?

  4.讨论交流: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活泼可爱的,歌曲表达了孩子对妈妈深切的爱,歌曲采用的是女声和童声两种演唱形式.

  5.再次复听,学生随录音看着歌词轻轻哼唱歌曲,以体验母子的深情.

  6.随老师的钢琴伴奏再演唱歌曲,对学生演唱不对的地方老师再进行纠正,让学生学会演唱,并能用真挚的感情来表达出自己对妈妈的爱.

  7.结合生活实际,加快妈妈平时在生活中是如何关心自己和爱护自己的,谈谈体会,重点说说将来我们该如何对待妈妈,现在该怎样做?将来又该怎样做?

  四、课堂小结:渗透德育教育。

  五、板书设计:

湘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3篇(小学三年级音乐课教案湘教版)相关文章:

小学生中秋节作文三年级大全3篇 中秋节作文三年级的

小学三年级自我介绍范文最新4篇 小学3年级自我介绍怎么写

2022晚钟小学音乐教案3篇(小学音乐村晚教案)

小学三年级冬奥会作文6篇 运动会作文冬季三年级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3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三年级小学生作文快乐国庆3篇(快乐的国庆作文三年级)

小学语文三年级工作总结3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工作总结

小学生三年级日记最新大全9篇 三年级日记大全

2022小学音乐教师个人工作总结7篇 小学音乐教师工作总结个人总结

关于小学生体育游戏教案3篇 中小学生体育游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