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历史教案模板5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

时间:2022-12-18 09:46: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高一历史必修二历史教案模板5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供大家赏析。

高一历史必修二历史教案模板5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历史教案模板1

【课标要求】

⑴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⑵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⑶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

  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媒体】

  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图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引导)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重要阶段。那么,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呢?我们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板书第一标题)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下列问题自主学习)

  1.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工业革命何时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3.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哪个部门?

(学生学习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形成如下要点)

  1.兴起原因: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市场需要。

  2.时间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

  3.最先部门:新兴的棉纺织业。

  二、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

  1.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珍妮纺纱机)

(指导学生看书,了解一系列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情况,并理解纺纱与织布是如何相互促进的)

  2.改良蒸汽机的成功研制(瓦特)

(教师强调瓦特制成的是改良蒸汽机;改良蒸汽机是动力之源;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3.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指导学生看书,举出火车、轮船的发明者和第一辆火车(汽船)的名称,认识火车、轮船的发明重大意义)

  美国人,富尔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

  英国,史蒂芬孙,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三、工业革命的完成

(引导学生知道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理解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师指导学生主要从三方面总结认识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

  2.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3.工业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拓展思考:

(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板书设计】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1.兴起原因: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需要。

  2.时间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

  3.最先部门:新兴的棉纺织业。

  二、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

  1.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

  珍妮纺纱机

  2.改良蒸汽机的成功研制(瓦特)

  3.轮船和火车的发明

  美国人,富尔敦,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

  英国,史蒂芬孙,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旅行者”号。

  三、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

  2.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3.工业革命使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高一历史必修二历史教案模板2

  第六节 美国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1787年宪法

  难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可通过美国国旗导入本节的教学,“请同学介绍一下美国国旗的含义”。美国国旗记载着美国由13个州扩张演变为50个州的历史,也纪念着最初英国殖民统治下的13个州参加独立战争并最终为赢得独立做出的贡献。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2.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和背景,教师可按教材中提到的几个方面内容请学生归纳,也可换一种方法,例如给出几段原始材料,通过学生分析理解,归纳出独立战争爆发的深刻根源。

  材料一 北部殖民地,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中部殖民地,以农业为主,土地肥沃,被称为“面包殖民地”。南部殖民地,盛行资本主义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主要作物是烟草、蓝靛,有一批“蓝靛百万富翁”

  材料二 1660年的《航海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国船只运输,一切物品只能运往英国。1765年的《印花税法》规定,所有的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段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同学们能否从中分析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要求独立的原因?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较,归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英国的盘剥和束缚,双方矛盾激化致使战争一触即发。

  3.独立战争的经过。建议教师给学生一段时间阅读教材关于战争进程的有关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总结独立战争进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制作一张大事年表。其中包括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和第二届大陆会议,组成大陆军,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约克镇大捷,战争胜利结束,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等几个要点。

  4.1787年宪法。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建议教师通过原始材料的分析加深学生对1787年宪法的理解。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摘录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设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证国内安宁,规划共同国防,增进一般福利,使我们自己和我们后代得到自由和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第1条

  第1节 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

  第2节第1款 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的议员组成……

  第3款 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应按照本联邦内各州的人口分配。这种人口

  的决定,除全部自由人外,应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这种自由人中

  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劳级的人口,不包括未纳税的印第安人……

  第3节 第1款 联邦参议院应由每州两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由州议会选出,其任期为六年……

  第2条

  第1节 第1款 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的任期定为四年……

  第2节 第1款 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服阶段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第3条

  第1节 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法院和低级法院两者的法官,只要能忠于职守,即应继续在职……

  教师可就以上这些材料,提问学生,该宪法中规定的建国目的是什么?政府的组成形式是什么?有哪些权力?国家职权由哪三个部门分掌?如何评价这部宪法?通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完成教学。

  5.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对美国本身的发展和对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重大影响两方面分析。

  教学设计思想

  利用现实社会生活中美国的影响入手,结合大量的图片、文字、网上资料,创设历史学习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师的设计、引导下,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完成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流露。

高一历史必修二历史教案模板3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实际情况,阅读了大量有关教学教育的文章,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变革新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教学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初,我就认真研究新教材,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编排,并和学科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其次,认真备课,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写好教案,查阅资料,去粗取精,取我所用。

  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因材施教,做好培优扶中辅差工作。

  四、加强练习,精心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习题,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

  五、文理科的任务不同,对他们的要求也不同。对理科班的学生,由于会考范围为高中历史必修的三本书,因此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将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本学期会考备考工作的主动权,让他们掌握会考纲要要求掌握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加强练习,积极做好会考的辅差工作。对文科班的学生同样严格要求,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在本学期我积极引导文科班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积极开展培优工作,提升他们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六、认真开好公开课,获得组内的良好评价;积极参加备课组和教研组活动;与学科老师交流、探讨教学问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历史教案模板4

  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各项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根据高二文科班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第一、总体目标

  1、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因此我在教学进程中,将有目的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2、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我在教学中,将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我将采用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同时把教学计划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第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届高二文科共有2个班,共计93人,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三、主要教学措施

  1、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努力提高教学效度。

  2、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来进行高二历史教学;真正做到常规教学落到实处。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做到精心命题,细心阅卷,认真讲评。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教师平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5、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6、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四、教学内容

  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国古代史》。

  第五、教学安排

  1、假期补课期间完成《中国古代史》第一至第二章的教学。

  2、下学期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三章至第四章教学任务。

  3、第5-7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前四节教学任务。

高一历史必修二历史教案模板5

  岳麓版——《陆王心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史料研习,阅读教材学习陆王心学的主张,培养史料分析及历史信息获取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理学的历史影响,提高历史问题思考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理学的影响。

  难点:对“致良知”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法;2.合作探究法;3.史料研习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阳明治学,初效朱熹格物致知之说。曾与友同静坐格竹,以期致知。友三日而惫。阳明持至七日,豁然顿悟,遂反其道而行之。那究竟王阳明是如何反其道而行之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陆九渊的心学

  教师课件出示如下表格,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与宋明理学代表人物不同的观点主张。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陆九渊的世界观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心即理也”,“心”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并提出了“发明本心”的方法。

(二)王阳明的心学

(1)教师课件展示王阳明画像,简单介绍王阳明生平,并讲授: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的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2)课件展示如下两则小故事,加深对王阳明心学的理解:

  故事一

  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继承陆九渊的观点,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故事二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人天生具有良知,要“致良知”。

(三)理学的影响

(1)师生共同归纳陆王心学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回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教师课件展示如下名言:

①鲁迅的名言:吃人。(《狂人日记》)

②戴震:“人死于法犹有可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③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

⑥张载:“为天地立心,为声名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要求学生感受如上名言,并结合教材进行小组讨讨论:理学的影响如何?教师引导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评价理学。

(3)学生讨论之后自由发言,教师最终总结:

①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清代学者戴震所抨击的,“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②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结过程宗教师提示认识历史现象要采用辩证的观点,、客观,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任何只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分别复习陆九渊和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

  作业:自主探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六、板书设计

  陆王心学

  一、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发明本心

  二、王阳明

③致良知

  三、对理学的评价

  积极、消极

高一历史必修二历史教案模板5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3篇 高三物理教学设计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教案3篇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三章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篇 新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教案对数函数说课最新3篇(数学函数高一讲解)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4篇 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022年6篇 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2022人教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3篇 人教版7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设计模板5篇(教案模板高中地理)

关于高一教师历史教学心得体会范本3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心得

人教版高一新课标物理教案3篇(高三物理教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