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参考4篇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案

时间:2022-12-29 21:0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参考4篇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案,欢迎参阅。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参考4篇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参考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移动”模块使小猫前进、后退,学会使用脚本区放大功能。

  2.通过对小猫的操作,体会模块化程序的乐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scratch软件以及操作,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scratch软件的认识及“移动”模块的使用。【难点】“移动”模块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展示事先制作好的动画:小猫先前进,再后退;再前进,表演“太空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预设学生观看后说感受。【觉得很有趣,小猫的动作很滑稽。】教师可以评价学生观察的很认真,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那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如何让小猫动起来呢?小猫是如何能够运动的呢?什么软件能实现这样的操作呢?”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引入新课——scratch简介。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将“移动”模块拖到脚本区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scratch软件,随后教师示范如何打开“动作”脚本区,提示学生参照教师的操作,自主打开“动作脚本区”。教师向学生讲解:没有在脚本区输入动作,小猫是不会动的,想要小猫动起来需要添加命令。向学生抛出问题:之前已经认识了软件的功能区,哪位同学来指一指脚本在哪里?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的提示,进行3分钟的自主探究。预设学生找到脚本功能区,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要让小猫动起来,需要用到哪个模块呢?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示意学生同桌二人为一组,结合教材的提示进行探究。预设学生代表回答道【“移动”模块。】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回答得很正确。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操作,找一找“移动10步”模块,学生都找到后,教师示范将命令拖动到脚本区:左键单击命令,进行拖动。随后教师进行巡视,确保同学们都能完成此步操作。

  之后教师提问学生:仔细观察一下,模块中的字体是不是有点小呢?提醒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将字体变大:点击脚本区右下角的“放大镜”按钮,将字体变大。预设学生纷纷表示惊讶,随后提示学生自主进行操作,尝试将字体变大。

  任务二:让小猫动起来

  教师进行讲解:这时候就可以点击动作命令按钮,让小猫动起来了。教师带领学生一同进行操作:点击“移动10步”,认真观察舞台区的小猫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学生都惊讶的发现小猫动起来了,往前走了一小段距离。教师顺势引导并提问学生:能不能让小猫走得更远呢?教师进行讲授:单击“10”,步数被反选,这时候就可以输入数值改变步数。教师输入数值20,示意学生看看小猫有没有走的更远。随后引导学生自由设置数值,并单击让小猫行走,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发现有的同学的小猫走出了屏幕可怎么办呢?引发学生思考,这时学生可能会说可以让小猫后退。那如何后退呢?同学们都不能具体怎么操作。教师进行示范,我们在步数前面加上“-”号,数值变为负数。就可以让小猫后退了。随后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操作,尝试让小猫后退。期间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学生都能会做。

(三)巩固提高

  请学生自主上台展示让小猫灵活的运动的动画,表扬完成的好的同学,对于完成的不好的同学,进行鼓励指导,引导其争取完成。

(四)小结作业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

  作业:多去和小猫交朋友,尝试使用旋转指令。

  四、板书设计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参考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悉邮箱的界面;

  过程与方法:会编写电子邮件及发送邮件,能在邮件中插入贺卡。

  教学重点:会编写电子邮件及发送邮件,能在邮件中插入贺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电子邮件而且也拥有了自己的邮箱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编写电子邮件。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写一封电子邮件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并尝试按步骤给老师写一封电子邮件,把你的电子邮箱地址告诉老师,老师的邮箱地址是:xxlaoshi @163.com,老师期待收到大家的邮件。

  生:实践操作,师巡视知道。

  师:老师已经收到了许多同学的邮件了,真为大家感到骄傲,这么快就掌握了,下面请大家再写一封邮件给你们的好朋友,互相交换一下邮箱地址。

  生:实践操作。

  活动二:在电子邮件中添加附件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电子邮件不仅能传送文字信息,同时还能发送图片、声音等,大家想不想学?具体是怎么做的,首先请同学们自学习活动二,并动手做一做。

  生:实践操作

  活动三:保存电子邮件

  师:大家都已经掌握了编写电子邮件的方法,这里老师还有一些使用技巧,如果邮件写完之后暂时不想发送可以先存入草稿箱,当然邮件还没有写好,也可以暂时存在草稿箱里,等有时间再写,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生:实践操作、交流反馈。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作业

  完成课本“试一试”。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参考3

  一、引入:

  1、展示:

①上节课学生的.作品——《画鼻子的游戏》(字体、字号、字形设置)的打印文稿。②这节课的范例《20年后的我》的彩色打印文稿。

  2、出示不同配色方案的作文范本。(和谐的和难看)

  学生体会,文章进行美化设置后与前的对比。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字体的变化。

  体会色彩搭配的和谐感!

  之所以要展示打印好的彩色文稿,是让学生感受具体的实物!

  二、任务一:

  字体颜色

  1、学生自己尝试设置颜色;教师巡视,选好典型;

  2、教师演示通过工具栏和菜单栏设置颜色;

  3、学生演示设置其他颜色;

  4、教师选取典型,反馈交流,学生的色彩搭配情况。

  1、学生自己尝试设置颜色;

  2、学生将文章设置为自己喜欢的颜色

  先学生尝试,然后教师演示,再学生自己完成。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的能力。

  交流反馈非常重要。(有些学生会用一些可爱的字体,可以稍微介绍一下,这些字体是人为安装到电脑上的!)

  三、任务二:

  美丽的文字效果:

  1、教师示范如何设置动态效果(也可让学生示范);

  2、(有些同学会将整篇文展设置成动态效果)教师也要展示一下;并让学生进行评价。

  1、学生将标题设置为自己喜欢的效果。

  2、自己探索在对话框中还有哪些特殊的效果?

  3、同桌相互交流

  教师示范也可让学生示范;学生学起来觉得比较简单,这时也可放手让学生去当小老师!

  四、练习:

  可再出示几篇小故事,让学生选取喜欢的,根据故事情节整体效果的设置,包括色彩,字体等。

  有时间的话,进行练习,熟练操作。

  五、小结:

  1、字体颜色可以通过工具栏和菜单栏进行设置;体会电脑操作中同一个目的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的便捷性;2、动态效果的设置;3、选择好对象后再操作。

  小结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改变文字的颜色与前一课中的文字设置方式类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防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并归纳设置的方式。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于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色彩给人的感受和色彩相互搭配的和谐性,以及文章内容与文字色彩间的和谐统一上。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参考4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保存形式和文件类型。

  2、会创建文件夹,能保存文件。

  3、认识存储器、磁盘、光盘,了解存储容量

过程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学生演示+教师评讲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从小有保存文件的习惯,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要删除别人的文件。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1、信息存放形式、存储器与存储容量。2、文件类型。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够把文件保存在指定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到图书馆去借书时,看到图书是按不同类别存放在不同的书架上的,整整齐齐的,查找起来非常方便。在计算机中,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或光盘中的,这些文件也可以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

(二)新授

(板书:第八课保存文件)

1、文件和文件夹

  师:在通常情况下,文件是保存在文件夹中的。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文件,每个文件有自己的名字,叫文件名。

(板书:文件名)

  师:文件名可以用字母、数字、汉字或符号表示,通常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

(板书: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组成)

(演示)

(1)打开含有“clouds、bmp”、“蛙鸣、wav”文件的文件夹。

(2)师:大家看到的“clouds、bmp”和“蛙鸣、wav”文件,其中“clouds”“蛙鸣”是文件主名,“、bmp”“、wav”是文件扩展名,分别代表不同的文件的类型,“bmp”代表图片文件。

  师:在windows98中,不同的文件或文件夹用不同的图标表示。

[试一试]

  你能从“c:windowsmediading.wav”中看出文件名是什么?主文件名和扩展文件名分别是什么?文件的类型是什么吗?

  师:可以看出文件名是“ding.wav”,属于声音文件。

2、创建新文件夹

  师:同学们在计算机里看见有像文件包一样图标,它表示是文件夹,就像图书馆的书架一样,我们可以把文件放在文件夹里。

(板书:创建文件夹)

  师:我们的小朋友想不想拥有自己的文件夹?下面就带大家去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演示)

(1)打开“我的电脑”;

(2)打开“d:”;

(3)选择中文输入法;

(4)单击“文件(f)”菜单,指向“新建(n)”、“文件夹(f)”命令。

(5)在,输入“小明的文件夹”,单击窗口空白处或按回车键。

(板书:打开d盘—选择输入法—“文件(f)”菜单—“新建(n)”—“文件夹(f)”—输入文件夹名—单击)

[练一练]

  用下面的方法,以自己的姓名建一个文件夹。

(1)打开资源管理器。

(2)在d盘下新建该文件夹。

  3、存储器

[提问]

(1)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在计算机中用来保存信息的设备叫什么?

  师:存储器。

(2)存储器常分为哪几种?

  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器两种。

(3)常用的外存储器有哪些?

  师:常用的外存储器有软盘、硬盘和光盘等。

  师:不论是软盘、硬盘还是光盘等存储容量有大有小,我们用字节的多少来表示容量的大小。在存储信息时,一般一个英文字母占一个字节,一个汉字占两个字节。字节用byte或b表示,1b表示一个字节。此外,还用kb、mb和gb分别表示千字节、兆字节和千兆字节。它们之间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板书:存储容量:用字节表示kbmbgb)

  师:我们常用的3.5英寸软盘的容量为1.44mb,大约可保存几十万个汉字;计算机内存的容量通常是几十兆字节以上;计算机硬盘的容量在几百兆字节以上,目前家庭使用10g~30g硬盘;一张普通光盘的容量在600兆字节以上。

[议一议]

  常用的外存储器有哪些?

  师:软盘、硬盘、光盘等。

[读一读]

  师:软盘驱动器简称软驱;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使用磁盘时盘要注意防潮湿、防磁化、防弯曲、防高温;硬盘还要防震动,不要用手触摸软盘薄膜以及光盘的读写面。

(三)小结

  以“这节课我学会了……”或“我知道了……”形式进行总结。

四)作业

(1)在软盘中以自己的姓名新建一个文件夹;

(2)启动“画图”程序画几棵小树,文件以“小树、bmp”为名先保存在c盘的“mydocuments”文件中;

(3)再保存到软盘上该文件夹中,并检查是否保存到磁盘上了。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参考4篇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案相关文章:

初二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3篇(八年级信息技术学期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校本研修计划12篇(学校信息技术研修主题)

2022信息技术年终工作总结5篇 通信行业年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3篇 教学信息员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3篇(教学信息员工作计划)

信息技术学科特点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与教育系0701班09年度工作计划3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6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总结两则9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笔记

“信息技术”个人研修计划12篇(个人信息技术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