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最新14篇

时间:2023-09-20 15:33:30 教学反思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1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的歌曲,节拍是四二拍。是一首叙述性体裁的歌曲,主要描述了一个《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诙谐、幽默的通过歌曲形式讽刺不劳而获的老农夫。本节课我以《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作为导入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理解音乐故事。这样做了铺垫,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效果不错。

  在备课时,我所注意到的一些知识点和歌唱技能上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有个别乐句学生音准掌握得不是很好,通过反复训练,讲解,这样,学生很快唱准了。

  因为本课的知识量很大,所以最后时间上有点紧张,音乐文化视野拓展部分没有完成,以后要注意时间的设计和对教材的深刻再挖掘,尽量不出现没有想到的情况发生。

  最后剩了一点时间,我就把歌曲变成了课本剧,让几个学生分角色表演歌曲,结果大家都很积极在表演的过程中也都很放得开,模仿兔子的的同学表现的很慌张,老农夫的同学在等待的过程中都自由的发挥,让小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快下课了,没机会上台表演的同学还都很遗憾,直到我说“下节课咱们继续表演”时,才开心起来。所以音乐课能让学生们意犹未尽就算是成功的,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都带着学生们多多表演,让他们感受不一样的快乐。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2

  守株待兔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分小组来表演这个故事。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二是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则故事,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很出色,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连树桩,他们也想出花样来展示,兔子的动作,特点也展示得十分棒,学生在欢乐中度过这堂课,也正因为他们的表演使学堂课显得生机勃勃,成为这一堂课的亮点。

  不足之处

  拔高要求,总喜欢要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评价时,老师应抓住最佳时机给学生予以点拨。大多数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洗耳恭听的观众,一味对孩子讲的东西表示认同,似乎是不管你讲什么,只要你能说就行。局面失控,变成了老师被学生牵着走了。

  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有没有妄想过不劳而获的成功,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2)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丢下”、“全完了”,在简笔画中找出这样的情景。

  (3)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4)突出重点,解决难点。①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②通过“拾兔”,懂种田人懒惰的原因。

  (5)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6)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种田人认识错误后的情境。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3

  《守株待兔》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最终一组课文的一则寓言故事。课文经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本着语文教学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经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之后经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资料,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仅化难为易,并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经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终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并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经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存在侥幸地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存在侥幸的心理。

  2、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出示课件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听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释题。

  (1)。揭示课题,正音。

  (2)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捡到兔子)

  (3)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

  (4)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第自然3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板书: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2)齐读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3)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4)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4)老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5)齐读课文。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带着问题自主地大声读书,争当读书小能手。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动下自主地投入学习,读书、写字。】

  三、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5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

  3、指导写字。

  4、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四、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5

  《语文课程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用心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就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守株待兔》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和合作潜力,体现大语文

  一、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创新火花在闪耀,自主探究的精神在滋长。

  在揭题伊始,我就让学生听故事自主提问,提的问题还真不少:野兔倒底是怎样了,为什么会撞死在树桩旁?种田人只但是是捡了一只兔子,为何那么高兴?种田人真的傻吗?他为什么老守候在树桩旁?

  学生提这些问题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小组讨论,一齐来解决他们想要明白的问题,把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各抒己见,谈论着自己的看法,把每个学生带进课堂。整堂课中,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意,受到教育。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训练。

  想像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潜力,他们也喜欢发挥各种丰富的想象。因此,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想象:“野兔为什么会跑来撞死在树桩上”“种田人坐在树桩旁想些什么”……以及作业,编故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的想象力。如:“野兔为什么撞死在树桩上呢?”“有一个猎人在追赶它,跑得不知方向了,撞死”。“和乌龟赛跑,不能再输,光想没看见树桩”。“它的儿女受到了伤害,一时想不开”……

  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出来,同时,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就是一项很好的语言训练,语文教学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更就应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另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自己周围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真切地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6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3、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解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到田地里去看一看。(课件出示田地图)你们瞧,春天来了,田里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在田边曾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就在老师的板书中。拿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板书课题)

  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写课题。

  师:(指着‘守’)这个字怎么读?

  生:读“守”。

  师:谁能给它组个词?

  生:防守。

  师:“守”在这里指的“守侯”。

  师:谁能用“待”来组词?

  生:看待。

  生:等待。

  师:“待”在这里指的是“等待”。

  师:“株”指什么?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师:“株”在文中指的什么?

  生:“株”指的是树桩。

  师:你们同意吗?你们看这是什么?(图片:树桩)。树桩是露出地面的大树的一部分。(出示词卡:树桩)这个词谁会读?

  生(齐):树桩。

  师:弄清楚了“株”的意思,我们再来看课题,“守株待兔”就是什么意思?

  生(齐):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质疑课题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生:是怎样守株待兔的?

  生: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

  师:同学们,答案就藏在我们的书里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3页,自由地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师:课文读完了,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读书情况。

  1、这些生字你们认识吗?谁来叫出它的名字?(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指名读。

  2、叫3名同学接读课文。

  生:小声读课文,用自己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四、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种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生: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只野兔忽然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到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师: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想一想,“撞”会发什么样的声音?板书:撞

  师:这只野兔怎么会一头撞死在树桩上呢?请大家拿起书来,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兔子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死了。

  师:“窜”是什么样子呀?我们跟着种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动画)你们注意看这只野兔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飞快地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向闪电一样从树林里跑出来。

  生:野兔慌慌张张地从树林里跑出来。

  师:同学们,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慌乱地跑就是“窜”。板书:窜

  师:什么原因,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呢?大家猜一猜?

  生:也许是一只老虎在追它。它就从树林里窜出来,不小心撞到了树桩上。

  生:也许是猎人在追它。它跑得太快,就撞到到了树桩上。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想一想这段我们该怎么读呢?谁来试着读一读?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声音真洪亮,读得很流利。老师也想读一读行吗?

  生:行!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谁能评价一下我的朗读?

  生:老师把“忽然”读得很快,让我感觉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生:老师把“窜”读的很重很快,让我感觉野兔真的从树林里飞快地跑了出来。

  师:大家听得真仔细。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还可以把你自己的体会也融入到朗读中。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师范读。“白捡”是不是白天捡呀?

  生:不是。

  师:那“白捡”指什么?(板书:白捡)

  生: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捡了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不费吹灰之力。

  师: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

  生:乐滋滋。

  师:“乐滋滋”是什么样的表情?

  生:很高兴。(露出高兴的神情)

  师:我们一起乐滋滋的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读句子。

  师:种田人捡到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里乐滋滋的,他会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

  生:哎呀,你看我今天运气真好!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我今天没想到能捡到这么肥的野兔,真幸运。

  师:同学们,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

  生:(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读句子。(读时强调了‘每天’)

  师: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这个种田人希望天天能捡到一只野兔。谁还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读时强调了‘一只’)

  师:从你的读中我感觉这个种田人希望每天不多捡,只捡一只野兔他就满足了。

  师:同学们,能不能带着你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朗读句子。

  师:兔子撞死在树桩上,这样的好事情会不会每天都发生?

  生:不会!

  师:也许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偶尔。

  生:偶然。

  生:巧合。

  师相机板书:偶合、巧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种田人他知不知道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呢?

  生:不知道。

  师:他是怎么做的?请大家默读课文,读完之后划出有关语句。注意我有要求,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生:默读课文后划出有关语句。

  师:谁来读一读你划出的语句?

  生: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师:(课件出示:从此句)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句子。

  师:(出示词卡:从此)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谁来读一读?

  生:从此。

  师: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生:从他捡到野兔以后,他就丢下了锄头。

  师:(出示锄头图片及“锄”字)你们看,这就是锄头,知道锄头是干什么的吗?

  生:除草的。

  生:挖土的。

  师:老师来告诉你们吧。锄头是除草的、弄松土地的劳动工具。他丢下了锄头说明了什么?

  生:他以后不再干活了。他准备不劳而获。板书:不劳而获。

  师:种田的人,他不干活。那他能干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两句话。(课件出示句1:种田人丢下了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句2:种田人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我请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读完以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读句子。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第一个句子没有“整天”,第二个句子有“整天”。

  师:这个同学观察得非常细致。(板书:整天)有“整天”和没有“整天”的句子,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谁来说说怎么不一样了?

  生:第一句没有“整天”,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在等。第二个句子有“整天”,就是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在那里等着不离开。

  师:想一想第二句话该怎么读呢?哪个词要重读?

  生(齐):读句子。

  师:种田人为什么“守株待兔”?现在你们明白了吗?(课件出示: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他想——,所以他——。)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原因?

  生: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他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所以他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师:谁还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因为这个种田人看见一只野兔撞死在树桩上,他想这样的好事会天天发生,所以他就守株待兔。

  师:(看课文插图)请同学们看到课文中124页的插图,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

  生(齐):守株待兔。

  师:他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师:他守株待兔的结果就是?

  生:庄稼全完了。(板书:庄稼全完了,一无所获)

  五、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师: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师:通过劝告种田人,我们也明白了。(指着板书)有些事情是偶然的,巧合的,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不然最后将一无所获。

  师:像守株待兔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称它为寓言。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我们可以读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六、观察分析,练习书写

  师:认读了生字,学习了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写写字。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7

  经过几个礼拜的艰苦奋斗,学校和工作室的公开课总算是上完了,还记得自己坐在电脑前,不断地观看名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心想找到符合自身的上课模式,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教案,再根据自己的教案,上网下载有用的PPT资料。可这个过程让我发现原来抉择真的很难,一下觉得这个好,一下觉得那个好,可都弄在一块吧,又似乎太多了,一堂课根本上不完,就这样在不断的增加删减让我花了不少时间,以致于到上课的前一天才弄好,真是效率不高。不过课上得还顺畅,环节紧扣,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学生都十分的热情,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让我思考自己班上的学生为什么就不能如此,是我的教学管理还不过关,还是本课学生已经上过才如此顺畅呢?无论是哪一点,我觉得我回到学校都该好好的教育学生的课堂举止,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强调课堂纪律。

  除此之外,针对自身的这堂课的教学,感谢吕老师的点评,我会进行改进,运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多关注学生,多鼓励学生,多学习提高自身的基本功,也希望以后能多听到名师的建议,自身可以快点成长,我认为其实公开课上多了,心理素质会提高,会更加自信,会在不断的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8

  本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一心一意在树桩旁边等着。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不能仅仅依靠运气过日子。

  在本节课第一节主要是让学生读准生字,读通节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字词教学方面,它仍然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时通过多种方法,使他们掌握字词。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生字的掌握度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没有过多地强调生字的意思,还有个别学生没有理解个别生字的意思,导致翻译时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多强调词语解释,课堂上就牢记。

  个别学生不理解翻译课文的意思,写成了对文章的概括,这样是不准确的,应该向学生强调什么是翻译课文,让学生知道要把重点的生字翻译出来。

  守株待兔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定难度的,需要多读,尤其是带着节奏读,这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能理解课文,比教师的直接讲解效果好很多,在第一课时过分强调教师的讲解,导致学生的朗读还需要加强。

  讲完了这节课,我觉得大部分学生的掌握还是可以的,但是仍然需要及时巩固,否则很容易遗忘,下一节课加一些对课文的复习会更好。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9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偶然得到意外好处就产生侥幸心理,不再努力,想不劳而获,结果什么也得不到。”这一道理。

  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本课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学习方法。首先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再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引导和启发,最后归纳出寓意。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语文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主动、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10

  经过几个礼拜的艰苦奋斗,学校和工作室的公开课总算是上完了,还记得自己坐在电脑前,不断地观看名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心想找到符合自身的上课模式,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教案,再根据自己的教案,上网下载有用的PPT资料。可这个过程让我发现原来抉择真的很难,一下觉得这个好,一下觉得那个好,可都弄在一块吧,又似乎太多了,一堂课根本上不完,就这样在不断的增加删减让我花了不少时间,以致于到上课的前一天才弄好,真是效率不高。不过课上得还顺畅,环节紧扣,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学生都十分的热情,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让我思考自己班上的.学生为什么就不能如此,是我的教学管理还不过关,还是本课学生已经上过才如此顺畅呢?无论是哪一点,我觉得我回到学校都该好好的教育学生的课堂举止,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强调课堂纪律。

  除此之外,针对自身的这堂课的教学,感谢吕老师的点评,我会进行改进,运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多关注学生,多鼓励学生,多学习提高自身的基本功,也希望以后能多听到名师的建议,自身可以快点成长,我认为其实公开课上多了,心理素质会提高,会更加自信,会在不断的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11

  经过几个礼拜的艰苦奋斗,学校和工作室的公开课总算是上完了,还记得自己坐在电脑前,不断地观看名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心想找到符合自身的上课模式,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教案,再根据自己的教案,上网下载有用的PPT资料。可这个过程让我发现原来抉择真的很难,一下觉得这个好,一下觉得那个好,可都弄在一块吧,又似乎太多了,一堂课根本上不完,就这样在不断的增加删减让我花了不少时间,以致于到上课的前一天才弄好,真是效率不高。不过课上得还顺畅,环节紧扣,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学生都十分的热情,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让我思考自己班上的学生为什么就不能如此,是我的教学管理还不过关,还是本课学生已经上过才如此顺畅呢?无论是哪一点,我觉得我回到学校都该好好的教育学生的课堂举止,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强调课堂纪律。

  除此之外,针对自身的这堂课的教学,感谢吕老师的点评,我会进行改进,运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多关注学生,多鼓励学生,多学习提高自身的基本功,也希望以后能多听到名师的建议,自身可以快点成长,我认为其实公开课上多了,心理素质会提高,会更加自信,会在不断的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教学重点、难点:

  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

  1、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谁能把题目读一读?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3、质疑:根据这个课题,你能提几个问题吗?板书:怎么等?等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了。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这些生词你会读吗?

(2)请大家帮忙为这些生字找好朋友。

  3、再次解题:你们都已读了课文,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了吗?

  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种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结果呢?板书:庄稼全完野兔没来(课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一)研读课文,知道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1、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划下来。

  2、学习句子: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预设:

(3)朗读指导:

  A、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先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读。

  B、你对他的朗读满意吗?那你能试一试吗?

  C、寓言的朗读和其它课文的朗读有点不一样,它就好象在讲一个笑话故事,听老师来读一读。

  D、谁还愿意读?

  E、一天、两天、三天,从此他再也不出门劳动了,就在树桩旁傻等,让我们一起读,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小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

  3、学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预设)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二)研读课文,知道不能凭着运气生活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没有劳动,所以庄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没等到野兔呢?

  2、读第一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窜是什么意思?笔直地向前跑,能叫窜吗?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窜就是没有方向地乱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了跑出来,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因为这些原因,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吗?

  4、种田人意识到这一点了吗?从哪里知道?能给乐滋滋换一个词吗?(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乐哈哈、喜洋洋)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

  6、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

  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从捡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树桩旁傻等(课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儿撞运气,可直到最后,他还是没又等到兔子。

  7、学到这儿,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三)朗读全文,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如果你看见那个种田人,你会怎样劝他?找你的好朋友说说。

  3、小结: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四、指导背诵

  可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背,也可整篇背诵。

  五、布置作业

  板书预设:

  野兔没来(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守株待兔

  庄稼全完(不劳动不会有收获)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13

  《守株待兔》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最后一组课文的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本着三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14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教学重点、难点: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

  1、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谁能把题目读一读?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了。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这些词你会读吗?(窜出来树桩撞死锄头庄稼乐滋滋)指名读,齐读。

  (2)如果让你给这六个字分类,你会怎么分?

  小结:你们一个个都很棒,已经学会了归类识字,这可是识字的一种好办法!

  3、再次解题:你们都已读了课文,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了吗?

  4、质疑:根据这个课题,你能提几个问题吗?板书:怎么等?等的结果?

  三、带着问题,再次读文

  四、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种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结果呢?板书:庄稼全完野兔没来(课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一)研读课文,知道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1、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划下来。

  2、学习句子: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预设:

  a、"丢掉了锄头"可以知道他没有到田里去锄过草,没有到田里去挖过地。(是呀,锄头可是种田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现在他连锄头也不要了,又怎么去劳动呢?)

  b、你是怎么理解"整天在树桩旁等着"这句话的?你们看,早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他已经坐在树桩旁等了;中午,太阳高照,他没回家休息,还是坐着等;傍晚,太阳已经下山了,他仍旧在等,从早到晚,他一直都在等。

  c、他在树桩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想象说话: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在等;别人---时,他还在等……是呀,一田到晚,他什么活也不干,一心只想着等兔子,他是多么渴望得到兔子呀!

  (3)朗读指导:

  a、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先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读。

  b、你对他的朗读满意吗?那你能试一试吗?

  c、寓言的朗读和其它课文的朗读有点不一样,它就好象在讲一个笑话故事,听老师来读一读。d、谁还愿意读?

  e、一天、两天、三天,从此他再也不出门劳动了,就在树桩旁傻等,让我们一起读,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

  3、学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预设)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二)研读课文,知道不能凭着运气生活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没有劳动,所以庄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没等到野兔呢?

  2、理解"窜","窜"是什么意思?笔直地向前跑,能叫"窜"吗?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窜就是没有方向地乱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了跑出来,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

  (1)后面有猎人追赶

  (2)受伤了

  (3)有野兽追击

  (4)他发现前面有好玩的东西

  (5)他想到森林外面去玩一玩

  (6)他想出去找朋友玩

  (7)他和别的野兔比赛跑步

  ……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因为这些原因,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吗?

  4、种田人意识到这一点了吗?从哪里知道?能给"乐滋滋"换一个词吗?(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乐哈哈、喜洋洋)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

  话读好吗?

  (1)指名读

  (2)每天都白捡一只野兔,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谁再来读读?

  (3)不是一只,也不是两只,三只、四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还想读吗?

  (4)让我们都来做做这样的美梦吧!齐读

  6、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

  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从捡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树桩旁傻等(课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儿撞运气,可直到最后,他还是没又等到兔子。

  7、学到这儿,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三)观看动画,加深理解

  1、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这个故事,现在想看看动画吗?

  2、现在,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请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小结: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四)、说说身边的人和事

  其实像种田人一样,因为一次碰到好运气,就想永远靠碰运气过日子的人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你能说一说吗?

  五、课外阅读

  (过渡:寓言,总是借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老师这还有一则寓言故事,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

  1、自由读读寓言,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推荐课外读物。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我们可以去读读这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最新14篇相关文章:

《守株待兔》读后感12篇 守株待兔读后感100字

三年级《守株待兔》教学反思4篇

《守株待兔》读后感12篇(守株待兔读后感20字)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通用7篇】

《守株待兔》读后感12篇(读《守株待兔》有感)

《守株待兔》读后感12篇 守株待兔的读后感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3篇 巜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精品《守株待兔》教案6篇 守株待兔的优秀教案

5.守株待兔教学反思3篇(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反思)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12篇 守株待兔教学案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