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教学心得体会4篇(关于三下乡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11 08:37:59 教学心得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三下乡教学心得体会4篇(关于三下乡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三下乡教学心得体会4篇(关于三下乡的心得体会)

三下乡教学心得体会1

  在5月1日的早上我们三下乡的部队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吉水杨万里故园,这是我第一次的下乡,这次下乡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学到很多东西,感触颇深。我又一次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

  还记得出行前的疑虑和不安,我们并不怯懦,但社会这部书我们还需要慢慢来读懂。对于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可是当我们怀揣着理性的知识去叩响社会实践的大门,还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即便是我们做过准备。

  实践开始的时候,我们有许多迷茫:“探索新农村环境模式构建”,听起来简单,实际调研却该如何下手?区区29个大一学生,要试图去解决一个全国存在的大问题,怎样找到突破口?调查过程中,要与镇政府,村委的官员频繁接触,能顺利得到想要的支持和帮助吗?本身与我们并无联系,走访他们会不会“吃闭门羹”?近30度的高温,我们要走到偏僻、分散的村落向农户了解实际情况,我们能不能坚持下来?村民的家电能不能修好?……

  但是当我们以一个团体真正走到实践中去,发挥集体的智慧去寻找一个个问题的答案时,我们最后发现,其实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办法:调研主题过于宽泛,我们可以选取为杨万里故园代表具体分析;对于新农村环境链的构建,我们只需要从大学生的角度抓住几个亮点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得到镇政府,村委的支持,我们需要找准方法、表明我们的目的;与人们交流,可以借助当地村委的联系和团队的优势获取机会;深入村庄走访,做好充足准备,互相帮助坚持到底也可以完成……

  走过再回想,其实一次三下乡实践,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知识和体魄,更重要的,是考验我们的精神,考验我们有没有精打细算的周密,有没有临危不惧的冷静,有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有没有随机应变的果敢……

  这一段特殊的经历,给我最深的体会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我们最缺乏的,不是理论知识,也不是具体的方法,而是“敢为天下先”的豪情,是不畏困难、挑战自我的勇气。大学生要积极走出去,开阔自己的视野,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加优秀。

  金庸的武侠小说那些真正无敌的顶尖大侠,不是那些能够打败天下人的高手,而是最终战胜自己的人。

  一路走过,虽然是“天之骄子”变成了“天之焦子”却终有收获。

  真想再回去走一回山路,喝一口山泉……

  当重新漫步在亲切美丽的校园,当曲折的山路、紧张的交流和泉涌般的汗水都变成美好的回忆,当一切归于平静,回首向来萧瑟,我最大的体会是: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三下乡教学心得体会2

“三进三同”及“三下乡”心得体会

  暑假弥漫着浓浓的热浪,如同我们火热的激情,今年的夏天酷热如旧。然而今年的夏天我们却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拥有不同的感动。经历了将近一周的下乡,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农村真实的一面,在乡里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11年暑期大学生“三进三同”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为了能积极地响应这次活动,我和我几个同学一起约起下乡,体验一下。我们虽然待得时间并不长,可是我们学到了很多,第一天我们就准备去看了玉米的成熟情况,在这个时间段,农民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关于玉米的故事,例如玉米的来源,他的几种叫法,真没想到玉米还有这么个渊源,看来我们真的是知道的太少。古代有“重农抑商”可是后来商业发展越来越快,都把农业的地位给占了,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忽视农业,所以这次下乡我深深体会到农业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这背后还有我们辛苦的农民们,我们又有多少人懂得,很多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我们要多多的实践,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时刻关注我们的农业伟大的农民们,你们真的辛苦了。第二天我们差不多就可以去收玉米了,因为玉米的叶子很会伤害皮肤,容易割破皮,所以我们都穿着长袖,可是还是难免会划到脸,我们也只能忍着。为什么他们能忍,我们就不能忍呢,所以我们任然坚持着,当看到背篓里装满了黄而饱满的玉米,我们的心里不知道多有成就感,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现在想起还是那么的印象深刻。当时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没有一点的抱怨,自由满满的满足。当玉米堆的高高的,堆满了墙角,我们更加的高兴了,并且很骄傲,自豪,有这么好的农民为我们种出饱满的玉米,我们只能道谢,并且说:“你们真的辛苦了”。在这段短短的时间里,我们还和他们建立了很好的感情,走的时候特别的依依不舍,他们待我们就像他们的儿女一样,我们在这里依然享受到了父母的爱,这一切的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都默默地发誓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将来让他们轻松的过上好日子。

  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反复回忆、思索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这三十多天的社会实践有汗水,有欢笑,更有沉甸甸的收获。一路的艰辛与微笑,虽有所收获,然所学是开始,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将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我明白新的考验和抉择要奋斗不息、砺前行,才不会让我们年轻的时光留下

  太多遗憾!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陶冶了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了自己服务社会的知识才干,有利于自己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勇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先锋。我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更多的得到了自我的提升,总得来说,我感觉有四点收获,第一,我的活动得到了农民的肯定,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一定程度上来说,树立了当代大学生在人民群众心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提高了我校在我们这的知名度。第二,增进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我通过深入农村、农田等场所,在接触社会生产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群众,要让农民真正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引导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而我在以后,一定要努力学好科学知识,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使自己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者,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三,开展实地调研,明确努力方向,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合格接班人。我在与广大农民接触的过程中,了解了我们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明白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其源泉就在于党的正确领导和始终有正确思想的指导。而我,也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了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树立了做党和国家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心。第四,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巩固了专业思想和服务理念。我也切身感受到广大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渴求、对脱贫致富的向往,明确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了自己的专业思想,提高了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明确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服务奉献的方向和目标。

  我是本着学习的态度去的,那里的农民向我们展示他们的人生价值--学习、敬业、奉献。那里的农民让我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朴实以及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他们可供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

  说起我们这些大学生,空有书本知识,到基层锻炼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层的确可以锻炼人,能将人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现。基层是苦,条件是差,可谁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况且基层是那么需要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去贡献力量。能参加这次暑

  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感荣幸。通过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实践能力,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基层的锻炼,可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多去接触身边的小事,特别是你不经常接触的,因为它上面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自己去探索那些不为你所知的事情,自己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有些时候,不经意的一些事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种习惯,甚至是一个人的一生。所以我们要把握人生中的机会,有些东西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在总结的最后,我也同样希望下一次的三下乡活动能够更加的丰富多彩,同学们都能够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加入到活动中去。三下乡活动每年都进行着,希望我们办得越来越好,给当地老百姓带去更多更有用的东西,将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得更好。

三下乡教学心得体会3

  行走在实践中

  四月的一个晚上,在图书馆学习之余,我翻开了一本杂志,偶然看到其中一个读书板块推荐的一本书——《中国在梁庄》。书的前言讲述了一位离开故乡十几年后的大学老师在感觉到自己工作生活缺乏意义之后回到自己的故乡,去深层次的探寻并感受故乡的故事。回到寝室之后,便在网上购买了这本书,几天后,书寄过来了,于是很快就认真的把书给看了一遍。看完后,收获很大,感觉自己就像梁庄的一份子一样,书中讲述的故事好多都阵阵切切在自己身边发生过。回过头来在看,自己这二十年来虽然一直居住在自己的村庄,却没有认真的去了解过它,大学两年来一直在外地上学,每次回去都感觉自己对那个地方有些陌生却又很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让自己感到困惑,大学两年以来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经悄悄的发生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和故乡产生了摩擦。我感觉,是时候了,是时候该去认认真真去了解一下自己的故乡了。但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入手呢?

  五月的互联网上,到处都充斥着人们对高房价、生活成本,人口普查的讨论。苦思冥想之下,终于想到了一个题目“影响中国传统生育观念的因素”,通过这个调查作为切入点来了解自己的故乡,在确定题目之后,内心还是很忐忑的,各种疑问在脑子中盘旋,这个课题能被接受吗?能够招收到队员吗?实践能够顺利进行吗?

  话说,如果你想认真完成一件事,整个世界都会帮助你的。在写好申请报告,招好队员,找到指导老师,带队老师,完成问卷设计等一系列工作之后,突然发现有一项重要的东西没有弄好,实践地的接洽函。那时候自己还在学校,回家又不方便。怎么办呢?那个时候刚好是端午节,我突然想到有一个小学同桌可能回家了,而且她父亲刚好是我们要去实践的地方的负责人,虽然小学毕业后就没怎么联系过了,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联系了她,告诉她我的处境,她很爽快的就答应了,真的很感谢她,能在关键时候伸出援手。

  在审批下来后,家里也把各方面工作做好后,我们一行12人在放假那天就开往了我们的实践地,我的家乡——枣阳。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社会实践,如果说第一次实践收获的是快乐,那么这一次将是责任和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作为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者,我与其他队员所关注的,收获的总会不一样的。

  实践正式开始后,我体会到了亲自去组织策划活动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同时也收获的很多快乐和经验。在为期9天的调查活动中,我以一个参与者和旁观者的身份来体验这次活动。作为参与者,每天要安排当天的调查任务,安排后勤,自己亲自去调查,去联系电视台,居委会,以及其他政府单位,总之每天都要不断动脑,动手,动嘴,不断的和各种人打交道,每天都会有各种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作为旁观者,每天听各个阶层的人讲诉他们自己的故事,以及想法,虽然没有他们那种种的经历,但是也会为他们的酸甜苦辣感到快乐或者忧伤。

  在这短暂的几天调查中,队员们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十天以来,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做问卷、一起走访调查,还有一起分析数据,累但快乐着。我们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友谊。我不会忘记大家一起漫步麦田时沉醉于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不会忘记大家一起走街串巷发放问卷,不会忘记大家一起兴高采烈地采购物资,不会忘记大家一起围坐桌旁享受交谈的乐趣,更不会忘记大家互相之间的关心与照顾。

  现在觉得,能够在大学期间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很值得。

三下乡教学心得体会4

“三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令人担忧的农村英语教育

  参与这次为期一星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收获真的不少。可是,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什么实践技能的提高,而是那些仍让人担忧不堪的农村教育实际在我脑海中留下的深深印迹。英语,就是其中之一。

  在保华中学这短短的几天中,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这所学校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深思过。为了让我们的“三下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保华中学在已经放假的情况下,专为我们留下了80名学生。这80名学生是学校毕业班的尖子生,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也发现这些孩子都很勤奋、好学。可让我震惊的是,这80名学生中,期末考试竟没有一人的英语成绩达到及格分数!由此看来,整个学校的英语水平肯定也相当低下。在这样一个英语国际化的社会中,我们国家的幼苗的英语竟然如此之差,怎能不叫人震惊?

  在我们的支教过程中,通过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我可以看出这些孩子的聪明和好学。在英语课上,只要提到一个单词,同学们比我们这些已上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还要反应得快。背单词,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他们也确确实实认认真真地去背单词,下苦功去学英语。但是,对英语,他们也的的确确是一窍不通!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的英语成绩如此糟糕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特地在孩子们中间走访与询问。在我的了解下,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二是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的欠缺。这里的英语任课教师,有的甚至不是正式大学毕业的,哪来的专业教学素质?就是因为没有专业教师,有些课程必须要上,但是却没有人去上,这就逼得那些门外汉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咬着牙关,似懂非懂地去将课程上下来,至于上成什么程度,他们则是心无定谱,也就是这样,有的教师则变为了“多功能”的教师。据同学们说,他们的的英语教师上课,就是将英语书上的内容翻译一遍,至于那些所谓的语法,学生根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而作为毕业班学生最为重视的习题,在这里也为稀有之物。这种不讲语法,不加练习的英语怎么可能学得好?而对英语学习兴趣欠缺,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这种不当的教育方式。不是他们不想学,是他们无从学起。他们都知道英语很重要也很想去将它学好,可是却不知从何处着手。为何我能这样断言不是他们不想学呢?这一点从他们表现出的比我们记单词更快、更牢固中就可以看出来。

  就是有感于这种农村教育的漏洞,所以在我们的“文艺汇演”活动中我才精心策划了一个叫做《我们明天就回来》的小品。在我撰写的这一剧本中,我将农村缺乏专业教师这一鲜明的主题生动而沉重地体现出来。农村缺乏专业教师,孩子们需要专业教师,可是却没有多少走出农门的学子回到家乡为农村教育做贡献。在这个剧本中,我所体现的主题是号召师范类的农村大学生回乡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农村教育缺乏专业教师的问题,同时也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难题,这岂不是一举两得?但是我知道,仅仅是这么一个小品对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毕竟它的观众太有限,又不具备很好的代表性,如此,它影响的范围更是非常有限的。

  国家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很多年了,但这在农村似乎只是一句空话罢了。不是农村教师不想让孩子们全面发展,而是没有这样的条件。就拿我们“三下乡”所去的保华乡保华中学来说,连国家异常重视的英语教育都没有专业教师,更别提什么“体、美、劳”了。我们都深知,在这个英语国际化,信息异常迅捷的时代,不懂英语,相当于半个文盲!很多科技前沿知识,都是来自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就比如我们的大学课程,像生物类、化学类等等,一些教材都是全英文版的。这样的形势,对于对英语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换个角度,对于这些没有专业教师教育的学生来说,别说是进大学深造,就连上高中,都是很艰难的。他们本来就不差,凭他们的聪明才智,本可以有所作为,但是就因为那没有正确教育的英语,很多农村孩子与进大学深造的机会檫肩而

  过。农村教育发展的步伐就像是一个蹒跚的老人,一步一步是那么艰难,尤其是专业的教育,实在是步履维艰。

  看着这严峻的形势,看着农村孩子纯真而充满渴望的双眼,我们这些大学生们怎能不为他们做点什么?我们一年一度的“三下乡”活动,目的就是更切入实际地了解农村,帮助农民,支持农村教育。既然我作为一名“三下乡”活动组织的队员,面对当下农村的贫乏教育,我的肩上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断地告诉我们,他们需要知识,他们渴望能像我们一样做一名大学生。面对他们缺乏专业教育的现状,除了一声无奈的叹息,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他们太弱小,他们不能为他们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但我们可以!我们的力量虽然不甚强大,但我们是一根枢纽,是将他们的困难展示出来的媒介。所以,我们责无旁贷!

  我们都知道,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的国家才刚刚走上一条崭新的道路不久,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很艰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我国走上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长久的历史使命。要让这一使命被下一代人更好地执行下去,我们能不关心当前我们的农村教育吗?

  作为新一代接班人的他们,究竟应该达到怎样的程度呢?最为重要的就是,他们必须具备全面发展。我们的国家需要的是有本事的人才,社会需要的是能够灵活变通的人才,而不是书呆子。而我们的农村教育唯一能提供的就只有“教书”而已,所以我们的农村教育是残缺的,不健全的,教育出来的人才也是不全面的。这种不全面的教育制度直到现在仍未改善,这足以说明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是多么迫切地需要解决。

  在我们“三下乡”所到的保华中学里,教师共有四十多位,其中本科毕业的教师屈指可数。同样,在整个农村教育体系中,这一现象基本雷同。在我们的整个农村教育系统中,本科毕业的教师比例不到%15!这就促成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落后,专业教育的贫乏。

  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我们大学生能够怎么做呢?首先,我们应当弄清楚为什么鲜少有大学生愿意回乡工作。农村环境相较于城市来说要恶劣得多,不论是交通的不便还是信息的闭塞,或者环境的萧瑟、落后,都是大学生不愿回乡的理由。更何况乡村教师的待遇不高,且发展前景不大,这更造成了大学生对回乡从教的畏惧。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大学生不愿回乡已成为一种趋势,留在城市发展更是大部分大学生的目标。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对大学生的号召。我们应将这一现象向政府部门反应,请求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来应对。譬如增长乡村教师的工资,提高乡村教师的福利,改善乡村教育环境等等。总之,政府可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来吸引大学生往乡村发展。

  为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为了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不论是哪一种方式,我们都要让大学生能够自愿地到乡村任教。我真挚地呼唤:既然我们来自于乡村,既然我们已经走出了那片泥泞,我们更能深切体会农村教育的不易。为了我们家乡的发展,为了让那些渴求知识的孩子们能够跳出“农门”,为了孩子们真正地能够全面发展,不再走我们曾走过的那条崎岖泥泞的老路,我们应饱含热情地回到乡村,去开垦那一片宽广的土地。

  看看现在的孩子们,英语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知道但不了解的词语。我们要解决的不仅是农村的英语教育问题,是整个不健全的教育体系。城里孩子能够得到的“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我们要一项都不能少地给乡村的孩子们带去!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来自乡村,就不能忘了根。希望广大大学生能够加入到乡村教育的队伍中来,使乡村教育体系不再残缺不全!使我们新一代的建设者能够在健全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三下乡教学心得体会4篇(关于三下乡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三下乡生活心得体会3篇(参加三下乡的心得体会)

2022年三下乡实践心得体会3篇 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合集6篇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总结

寒假三下乡心得体会范文3篇 寒假三下乡心得体会范文怎么写

暑期“三下乡”支教实践心得体会3篇(三下乡支教活动心得体会)

优秀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4篇(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汇总3篇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怎么写

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3篇(三下乡社会实践感想与收获)

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3篇(三下乡个人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心得体会3篇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