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书作文3篇 提出建议作文

时间:2022-11-11 07:18:00 建议书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建议书作文3篇 提出建议作文,供大家品鉴。

建议书作文3篇 提出建议作文

建议书作文1

尊敬的校长:

  您好!我是六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为了让我们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设备更加齐全,我想向您提一些建议。

  首先,校园的环境还需要改善。现在,地上随处可以看见果皮纸屑,同学们的行为往往不尽人意:楼上的同学常常把废纸扔到楼下,有的同学干脆把吃剩的早餐倒在树根下……每次我们打扫清洁区都要花好长时间,有时刚扫完又有人扔垃圾了。建议您每周五下午都让全校师生进行一次清洁大扫除,平时还要要求教师多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教育,还可以举办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征文、演讲比赛,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以便让学校的环境更加优雅。

  其次是学校北面的体育器材。每当下课,就有许多同学到那里玩单杠、爬横梯。其中有一条竖杆已经很不稳定了,前几天有个学生爬上去,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掉下来。下面种的草不多,要是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后果一定不堪设想。我建议学校对这些器材进行加固,以保证同学们的人身安全。

  这就是我的一点建议,如果有什么不妥当,请您指出,如果合适,请您采纳。

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建议书作文2

  敬爱的村长:

  您好,

  我想保护村中的环境,所以,我给您写了这份建议书。当人们渴望时代进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时,当人们贪图一时之利,使其他的时间更加充裕时,他们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破坏环境。

  你可能比我更清楚咱们村的情况:河水变脏、植被破烂不堪、垃圾桶周围臭烘烘的……但是我却没有见到您治理过,所以我也请您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想您也知道,全国、全世界都在提倡保护生态环境。人们虽然知道要这么做,但是,当利益与方便一起摆在眼前时,人们便往往忘了三思而后行。我们村中这样的情况也有,希望您作为村长,能全力以赴。

  我想给您提几个建议:

  1、将河水根源滤清,并将河流治理干净。

  2、将垃圾桶旁扫干净,将空气驱散。

  3、在醒目处立下环保标识:在草坪上、垃圾桶旁……

  4、用广播或手抄报、宣传单的方式传递给全村人们,提高环保仪式。

  5、让全村尽可能地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白色污染源。将再生资源分类回收,注意及时回收废塑料制品。

  6、让全村尽可能步行或其自行车,少开或不开排放尾气的车辆。

  希望您能采纳,也希望村子将会变成“绿色的”。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绿色环保将会在我们的每一个角落闪烁醉人的星光!

建议书作文3

敬爱的人们:

  我们现在生活在地球母亲的怀抱中,地球像一个无私的母亲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我们生活的需要的资源。但人类却还不知足,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破坏地球上的资源,把地球搞得那么脏,却没有人去清理那些白色垃圾。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大量地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等,这些东西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危害,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这样更加重了地球环境的负担。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这些不良现象会出现的原因是人们对环境的意识十分淡薄,对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制造白色污染,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缺少主人翁的精神。因此,为人类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大家不要乱扔垃圾,把垃圾分类扔到指定的垃圾箱中;

  2、建议大家不要浪费资源,珍惜我们的资源,也包括不能浪费一张纸;

  3、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具等;

  4、强化监督管理,如果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人,要积极

  提醒、制止并教育;

  5、扩大宣传面积,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地球上一个小主人,改善地球环境和节约资源是我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人人环保,天天环保。我相信我们的地球母亲就一定会重新振作,让我们能生活在一种资源,要像兄弟姐妹一样善待它们、保护它们、珍惜它们,这样才能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好地生活空间,使人类在地球的时间更长。

  希望你们能够采纳我们的建议。

  祝工作顺利

  建议人:六年级李欣欣

  20xx年4月21日

建议书作文3篇 提出建议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给的建议书作文3篇(提出建议的作文)

保护环境的建议书12篇 写关于保护环境的建议书

保护环境建议书作文3篇 绿色环保建议书作文

给校长的建议书范文7篇(建议书校长的建议书)

建议书作文6篇 一份建议书作文450

有关保护环境建议书作文5篇 关于环保建议的作文

关于保护水资源的建议书6篇(保护水资源建议书作文)

建议书12篇(写建议书)

防溺水建议书10篇 防溺水建议书作文

加强班级建设的建议书3篇(对班级建设的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