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活动总结3篇(开展助残日活动总结)

时间:2022-10-12 10:50:38 工作总结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助残活动总结3篇(开展助残日活动总结),供大家参阅。

助残活动总结3篇(开展助残日活动总结)

助残活动总结1

  社会福利院 助残志愿服务总结

  为保障残疾人生活、深化残疾人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全县助残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服务,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工作需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志愿者队伍。

  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是最需要关怀的,为把志愿者助残融入到全县工作的各项服务中来,我县成立了由200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这支队伍在教育局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助残服务,服务内容涉及到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康复等各种领域。各志愿者队伍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把服务时间、内容、联系方式上墙,使残疾人清楚的知道服务内容。

  二、不断完善多方配合,使助残工作制度化。

  为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助残服务,我们和民政、妇联、团委、工会、残联以及有关企业单位密切配合,结合3月5日学雷锋、3月8日妇女节、5月全国助残日、12月国际残疾人日等开展活动,在辖区内的各个广场、活动室积极开展各种助残活动。一方面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针对残疾人的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为残疾人免费体检、进行康复知识、法律援助、就业指导、小家电修理、烹饪、插花、美容、编织等服务,这几年共为残疾人进行了4600多人次服务。得到广大残疾人的一致好评和赞许。

  三、开展特色服务,满足残疾人需求。

  多年来,进一步规范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健全志愿者助残工作的组织网络,形成了以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了“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服务对象基本涵盖全县残疾人及其家庭;他们积极地为残疾人解决困难,有求必应,使残疾人得到及时救助,有效缓解了社会压力,对保持稳定,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例如:自幼父母双亡的残疾人周梁,患有严重肌肉萎缩,生活无法自理,大小便失禁。志愿者在了解其家庭实际困难后,主动帮助周梁联系、安置到敬老院,社区志愿者每周前往探望两次,陪老人聊天,还定期邀请社区医生为老人检查身体,按摩护理,在志愿者的关怀陪伴下,周梁老人含笑离世……老人去世后,又全力承担起周梁的后事,让残疾人在大家庭中,享受胜似亲人的关爱。还如:残疾人陈小明与陈良父子,都是聋哑残疾人,相依为命,生活艰辛。先天的残疾,让他们只能用文字与人交流。志愿者考虑到听力缺失对他们日常生活安全存在的潜在隐患,与社区一起帮助他们免费安装防盗门,将可能的危险杜绝在防范之外。陈小明父子无以言谢,深深的向助残志愿者鞠了一躬。……志愿者细致、温馨的服务,时刻温暖着残疾人孤寂的内心,为他们开辟了一个避风的港湾。

  莲花县志愿者助残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化运行不充分。目前我县志愿者助残服务活动,大多数还是由党政部门组织的志愿者队伍来发动的,其运作围绕各级党政中心工作的色彩和行政推动的色彩都比较浓厚;而民间性略显不足,对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源的动员也就显得有所欠缺。

  2、志愿者里年纪大的占了较高比例,他们一般是党员、医生、老师以及退休人员,他们热情很高,也很愿意为残疾人服务,但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年纪偏大对助残服务投入的精力有限。

  3、青少年较少愿意当志愿者,因为他们主要精力在于学习、工作,即使参加活动,也因没特长、没经验而使服务做的不够圆满。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建立联系和吸纳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各级志愿者协会,成立各级志愿者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0一0年十月十三日

  莲花县教育局“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总结

  全县各小学大队部,始终把敬老助残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长年坚持开展“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是“手拉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为了能让队员充分地理解这项活动的意义、广泛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各学校首先加强了助残的宣传力度。通过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向队员们介绍一些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以及一些残疾人的先进事迹。让队员感受到:在自己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同时,还有人正遭遇着不幸、正需要帮助!每个中队都有助残宣传员向每一位队员进行宣传。

  学校少先队组织在队员中成立了“敬老助残队”,专门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提供服务。居住学校附近一位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而且由于身体的原因,她每次都是做着轮椅外出活动。“敬老助残队”的队员们定期上门为奶奶服务,或清扫房间,或表演节目,或与奶奶聊天。根据实际的情况,队员们每次只准备可以用耳朵听的节目,如竖笛、讲故事等。队员们的表演经常让奶奶笑得合不拢嘴,高兴极了。奶奶有时也会给队员们讲起自己年轻时的生活,让队员们了解到了当时生活的艰辛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每年的元宵节,队员们还会给奶奶送去元宵。队员们的服务给老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增添了乐趣,同时也培养了队员的爱心和孝心。

“敬老助残队”的队员们对待残疾老人是这样细致,对待身边的同龄人更是如此。三年级(1)班的学生中有一位女孩格外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她由于幼儿时患上病而导致了一条腿的残疾,走动有些不方便。少先队“敬老助残队”的队员们立即把她作为了帮扶对象,尤其是同班的队员更是积极踊跃地参加了助残活动。平时站队出教室的时候,总会轮换着有2名队员留在最后扶她一起走。下课的时候,也会有队员陪着她去上厕所或一起玩耍。放学排路队的时候,队员们会帮她拎着书包慢慢地走。读书三年来,她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自己与其他她队员有什么不一样。同样,她在学习上的刻苦和在生活上的自立自强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深深地影响了队员们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除了与校内外的残疾人或残疾儿童建立这样稳定的手拉手结对关系之外,少先队还经常抓住各种契机开展主题教育。让每一位队员都明确:“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就是用“红领巾”的真心、爱心、善心、诚心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伙伴,手拉手共同迎接幸福快乐的明天。在“全国助残日”、“六一儿童节”等重大节日,各中队都会组织队员出黑板报、召开主题队会;助残小组走上街头,散发宣传品,利用广播呼吁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照顾残疾人,呼吁任何人不要歧视、戏弄、侮辱生理有缺陷的人和精神有障碍的人。少先队把助残与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了“节约一角钱,爱心献同学”的助残帮困捐赠活动。

  随着体验教育的不断深入,少先队还把助残活动溶入到队员的体验之中。队员们通过扮演残疾的角色,如坐一天轮椅、拄一天拐棍等等,使自己亲身感受了残疾人在生活中随时会遇到的不方便,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为自己更好地参与“红领巾手拉手助残。

  二0一0年十月十四日

助残活动总结2

**义工联参与社区康复合作项目工作汇报

  尊敬的**:

  大家好!

**县义工联合会本着“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义工精神,于2012年3月成立,目前发展注册会员近200余人,累计开展各类活动50余次,活动人数达3000余人次。2012年10月,嘉道理项目正式进驻**以来,我们密切与县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深入开展扶残助残活动,有力推动了项目的实施。

  一是加强了助残队伍建设。为有效推动项目的各项工作,义工联建立了助残部,设部长副部长各一人,志愿者若干名,并随时适应工作的需要,同时我们对新加入的义工开展培训,以提高义工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志愿助残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二是加强了业务培训。项目进驻以来,我们对参与志愿服务的义工分别从残疾人康复训练、残疾儿童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受训义工达90余人次,今年11月,我们将在残联的指导下,邀请从事或学习心理教育的人员对义工骨干和志愿者进行一次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志愿者的沟通能力。三是加强了活动的开展。项目进驻以来,我们招募了10余名志愿者为20余名适龄未上学儿童开展了送教上门活动,为30余名肢体和脑瘫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指导,帮助60余名残疾人改变了生活习惯,为阳光家园残疾人手

  工艺品组织义卖20余次,长期结对帮扶残疾人13人次,帮助主持残疾人创业20余次。

  残疾大学生**,是高位截瘫,长期卧床,由义工**结对进行帮扶,结对帮扶后,彬玉坚持每月至少看望1次,近段时间因**生病,**基本上每周都去探望,2012年10月以来,在**的帮助下,**外出参加活动3次。

  残疾军人**,肢体瘫痪,以前无法行走,项目进驻后,在义工**的帮助下,现在基本能借助拐杖行走,**同时对**的儿子**在生活和学习上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也亲切的叫** “爱心妈妈”。

  徐动型脑瘫儿童***,以前走路老是摔跤,项目进驻后,通过调查走访,义工**对其进行了结对帮扶,看到娃娃快7岁了还不能上学,**就利用周末到她家进行帮扶指导、送教上门,现在通过家庭康复训练,孩子行走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通过送教上门,孩子已经基本掌握6个单韵母及四声调的读法,基本学会了23个声母的认读。

  肢体残疾人**,项目进驻后,通过参加小组活动,树立了足够的自信,不仅自己开办了**超市,还关心帮助身边的残疾人,曾多次深入到肢体残疾人***家中开展交心谈心工作,同时她还坚持每月到******1名高位截瘫女孩家中为其洗澡等。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她不能代表我们的工作,只能展示我们肩上的责任,我们坚信,有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的鼎力相助,有各级各部门的紧密配合,有县残联康复中心工

  作人员的努力,有**众多志愿者的参与,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的精神将以燎原之势,惠及**73万人民,让**的残疾朋友享受平等的权利。

  谢谢!

助残活动总结3

  公园巷社区开展“助残志愿服务”

  活动小结

  为保障残疾人生活、深化残疾人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全区助残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服务,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工作需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志愿者队伍

  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是最需要关怀的,为把志愿者助残融入到全区工作的各项服务中来,社区成立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伍,这支队伍在社区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助残服务,服务内容涉及到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康复等各种领域。各志愿者队伍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把服务时间、内容、联系方式上墙,使残疾人清楚的知道服务内容。

  二、不断完善多方配合,使助残工作制度化

  为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助残服务,社区和民政、妇联、团委、工会、残联以及有关企业单位密切配合,结合3月5日学雷锋、5月全国助残日、在辖区内的各个广场、活动室积极开展各种助残活动。一方面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针对残疾人的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为残疾人免费体检、进行康复知识、法律援助、就业指导、小家电修理、烹饪、插花、美容、编织等服务,得到广大残疾人的一致好评和赞许。

  三、开展特色服务,满足残疾人需求

  多年来,进一步规范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健全志愿者助残工作的组织网络,形成了以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了“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服务对象基本涵盖全县残疾人及其家庭;他们积极地为残疾人解决困难,有求必应,使残疾人得到及时救助,有效缓解了社会压力,对保持稳定,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公园巷社区 2012年1月

助残活动总结3篇(开展助残日活动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