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部工作人员工作总结5篇(农业系统工作人员年终总结)

时间:2022-12-16 01:56:55 工作总结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会要写工作总结吧?一份好的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内容的复盘,有利于在今后工作中查缺补漏。你知道如何写好工作总结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农工部工作人员工作总结5篇(农业系统工作人员年终总结),以供借鉴。

农工部工作人员工作总结5篇(农业系统工作人员年终总结)

农工部工作人员工作总结1

  2011年县委农工部宣传文化工作总结

  一年来,县委农工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扣?三农?工作,坚持把宣传文化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真正做到宣传文化工作与政务、业务等工作相互促进,借宣传文化东风促进我县?三农?工作快速发展。

  一、建立健全宣传文化工作机制

  为确保宣传文化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我部把宣传文化工作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宣传文化工作小组,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成员由部各办负责人组成,做到宣传文化工作人人参与、个个有责。制订了宣传文化工作方案,确定了?宣传文化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工作思路,把宣传文化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到内设机构,保证了宣传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开展多项主题宣传活动

  今年以来,我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结合科学发展观和服务提升年教育活动,进行宗旨的宣传教育,使干职工深刻领会和认识到发挥职能作用、尽职尽责努力工作、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加强为?三农?服务的重要性。二是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和?三农?政策知识学习,强化 1

  更新培训活动,帮助大家了解掌握传播?三农?政策。三是组织观看了反腐警示片和爱国主义教育片,对全体干职工进行了?廉洁清正、敬业奉献?、?‘三农’工作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的主题教育。四是组织干职工积极参与全县?四整治、十严禁、六不准?和?三项清理?活动,以及组织班子成员积极参与全县干部?考学?活动。

  三、营造和谐宣传文化工作氛围

  为保证单位各项工作高效运转,使宣传文化工作取得实际效果,我部健全和完善了为民办事的各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健全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以各种方式向全县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和要求,激发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激情。

  四、创造良好宣传文化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单位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为了创造优美、整洁的办公环境,楼外、楼道内、办公室内都摆设了定期更换的花卉盆景,更新或安装了空调,人手一台新电脑,配备了数码照相机、传真机等办公用品,办公环境和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积极开展创建?安全单位?活动,开展经常性的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的?四防?教育,节假日派专人值班,确保年年安全无事故。

  五、积极参加组织文化宣传

  丰富单位干职工文化生活是文化宣传的一项主要内容,积极参加全县组织的调演比赛活动,即:2011年元旦组织召开团拜会,自娱自乐演出节目12个、?五一??十一?期间与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组织联谊活动,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思想积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积极组织?三农?政策宣传活动,即:结合新农村建设政策宣传,开展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点群众送年历活动,送出年历5000份;向全县广大农民群众印发了新农村建设宣传单3000份。利用新农村建设这个平台,举办培训班、出宣传栏、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三农?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和农村文化建设等宣传活动。积极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文化宣传任务,即:不折不扣完成党报党刊订阅任务;有针对性的组织?三农?工作调研活动,开展了?讲究工作方法、注重整治实效——武宁县又好又快推进村庄整治的主要做法?调研报告。长年聘请记者,为我县?三农?工作宣传报道,目前已在县以上媒体发表宣传报道38篇以上,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为宣传武宁?三农?工作和树立武宁新农村建设品牌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在宣传活动中,不图虚名、埋头苦干、团结奋进,以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做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共同发展,使全体干部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队伍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给予的各项

  目标任务。目前,我部已申报了全省水库移民工作先进县、全市水库移民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今后我们有决心、有信心要以文化宣传为契机,以开展多种活动为载体,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县移民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县的移民工作作出更大地贡献。

  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7篇:县委农工部年终工作总结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政研室的精心指导下,我部全体同志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围绕我县农村工作“八大工程”和“双万工程”建设,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把“办好一台晚会,推动一项工程,抓好一个整治”作为创新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强调研,狠抓落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查、指导作用,着力引导农民增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快速发展,使全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现将全年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新工作亮点纷呈。

  一年来,我部“围绕三个一”,不断加大创新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办好一台晚会

  我部于去年4月开展了以“科学发展、促农增收,学有榜样,奔有方向”为主题的“西固煤业”杯农民增收十大典型评选活动。经过乡镇推荐、县乡联查、短信支持、问卷调查、网络投票、评委连评等六项程序,严格评选出了10名农民增收典型。

  这台晚会具有五个特点:

  一是配合部门多。县广电局、县文化局、县剧团、县电影公司围绕晚会主题、确保晚会紧凑、风格突出的要求,密切协作,确保了晚会的圆满举行。

  二是晚会规格高。县委叶珺书记、县人大吴金谋主任、政府刘振强县长、政协杨永丰主席、县委任恒志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秦峰、政府副县长刘存虎同志均上台颁奖。全体县级领导观看了晚会。

  三是晚会规模大。观众达到了1100多人,渭南电视台进行了全场录像,华山网进行了全程转播。整台演出采取了舞台与电影互动,典礼与晚会互动的形式,气场宏大,效果震撼。

  四是支持单位多。这台晚会得到了西固煤业公司的全力支持。邮政银行赠送的华阴老腔、县信用联社赠送的省歌舞团表演的鼓舞盛世使晚会高潮迭起。县农业银行也予以支持。这台晚会得到了我县金融部门和一些私营单位的大力支持。

  五是部内显智慧。整台晚会的策划、组织、均出自于农工部同志们的辛勤付出。三十名农民首次走台领奖,准确到位,台上演出与台下电影相得益彰,均体现了农工部干部高度负责、认真排练、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

  这台晚会影响较好:

  晚会过后虽然有好长时间了,但是它的影响却比较深远。继世纪之村网站于十月份上传了十大典型的事迹片后,央视网于十二月上旬亦上传了事迹片。华山网专题网页的留言上写到:书记、县长能为农民颁奖,白水的农民真幸运!还有全国农业看白水的等等赞美帖子数不胜数。

(二)推动一项工程(即“双万工程”建设)

  围绕推动“双万工程”建设,我部主要开展了三项工作。

【1】【2】【3】【4】

  三是我部组织编印的10名报告人经验事迹材料,初稿已经形成。我们将力争做到全县乡村组干部人手一册,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带头人的先进经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发挥良好的示范效应。

(三)抓好一个整治

  今年,我部在前半年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基础上,以全市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百日集中整治”为契机,采取抓投资、抓制度、抓清理、抓推进的“四抓”措施,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有3个乡镇、9个村分别荣获省级卫生示范乡镇、示范村。在办理政协关于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提案现场查看中受到县政协的好评。尧禾、林皋、杜康三镇作为创卫工作必检单位顺利通过验收。我县提出的 “五有一保障”长效管理机制在全市得到推广落实。

  二、抓制度。首先是扭住“六乱”(乱泼污水、乱倒垃圾、乱堆柴禾、乱跑家禽、乱堆粪便、乱扔垃圾)、“五清”(清垃圾、清柴垛、清淤泥、清路障)、“四口”(村口、路口、巷口、家门口)不放松。签订“四包责任书”(包卫生、包设施、包绿化、包秩序),建立“三明确一公开”(明确区域、明确标准、明确责任、公开联络方式)制度,为营造干净卫生的农村新环境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是划断包干,各负其责,交通局负责县乡公路路产以内的环境卫生;公路段负责渭清线路产内的环境卫生;乡镇负责县乡公路行道树的涂白、公路两侧500米以内的环境整治,保障主干公路沿线干净卫生。

  三、抓清理。6月份,利用一个月时间,开展规范清理农村宣传标语口号工作。对全县各乡(镇)、村,县乡公路、乡村公路沿线立面标语、口号;特别是县乡公路、旅游线路两边,集镇街道以及公共场所的宣传牌、宣传橱窗、黑板报、墙报、公告栏、灯箱广告等背离宣传工作指导思想,提法陈旧过时、书写不规范、陈旧残缺、远离社会文明形象的墙体标语、宣传口号进行了刷新或清理。

  四、抓推进。根据市上有关文件精神,我部牵头与县商务局和爱卫办联合开展了公路沿线加油站卫生厕所建设工作。要求全县公路沿线加油站卫生厕所必须达到无害化处理,有供排水管网的加油站建水冲式公厕,没有供排水管网的加油站建三格式公厕。所有公厕必须有洗手设施,必要时还可以增加烘手器、梳妆室、机械通风装置以及必要的室内美化、香化。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层层落实创建责任,对加油站“卫生公厕”创建活动进行业务指导,开展专项督查通报、检查评比。改造后的公厕均要达到“无蝇、无蛆、无味、粪便无害化”的“四无”标准。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范文网()

(一)、4000万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提前完成按照新农村建设资金整合“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整合使用、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基本要求,2011年县上下达40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主要涉及新农村规划及水、路、校和村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二)试点、重点村工作运行良好

  试点村重点村工作总体良好,都能结合实际,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方面20个字,紧扣主导产业,突出生产发展;加快“一村一品”建设,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想方设法加强水、路、气、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村上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发展规划,逐步建设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按照要求完成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

  三、中心工作圆满完成(一)完成了站南路创卫任务

  城市创卫工作中,我部在经费极其短缺的情况下,投入共计xx余元的资金,对包联的站南路沿街门店外墙体、电杆进行了刷新、涂白。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补充完善相关资料,组织全体同志深入包联路段开展了20多次卫生大清理,印发了300多份《城市创卫告知书》、健康知识传单,制作悬挂了3条创卫工作横幅,向各商户门面宣传创卫知识和县上的相关要求。

(二)包村工作扎实开展。

  为了扎实搞好干部包村工作,今年农工部将优化干部作风与包村工作、党建工作和助残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包联的冯雷镇白堡村集中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

  一是开展了“迎七一走访慰问党员”活动 。6月28日,我部深入白堡村张明安、孙发喜、雷女女、王栓荣四位贫困党员、老党员、优秀党员家中,看望慰问了他们,为他们送去了面粉、香油等慰问品。二是协助开展“群众有事找党员”活动并多方联系帮助客商办理相关手续,使得总投资8300万元的冯雷石料厂最终落户白堡村,开通了白堡村至冯雷街10公里的道路,解决了50户群众的出行难题。同时,有效转移了村上的剩余劳动力,带动了村上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000元。

  四、宣传报道卓有成效。

  我部一直要求每位干部每月撰写、投稿不得少于两篇。把写宣传三农工作稿件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可以说这项工作卓有成效。

  今年,我部干部在省委《调研与决策》杂志、《新农村建设》杂志、《渭南日报》、《新农村商报》等报刊杂志,和谐陕西新闻网、渭南新闻网、渭南市政府网等网络媒体上刊载宣传稿件80余篇以上。央视网等5家以上网络媒体以《新农村建设之风吹遍白水》为题报道了我县五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成就。

  与此同时,我县农民增收十大典型评选活动受到了中、省电视台的高度关注。3月9日,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摄制组来我县为农民增收十大典型候选人王中林实地拍摄了时长30分钟的增收事迹专题片,并以《“爱干净”成就的事业》为题进行了报道。9月份,陕西电视台农林卫视频道《农村大市场》栏目组来我县拍摄,并以《出口代办李玉习》、《江勤红靠创意卖苹果》为题,分别报道了农民增收十大典型候选人冯雷镇冯雷村李玉习苹果仓储营销的事迹和冯雷镇洼卓村江勤红的创意销果经验。这些报道对宣传推介我县苹果产业发展,传播农民致富经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效激发了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热情和干劲,有力促进了我县三农工作的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部将抢抓发展机遇,以更加昂扬向上的激情、更加创新有为的理念、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围绕“双万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抓好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抓好渭清路沿线村镇环境卫生,同时积极配合县上的各类大型活动,全力完成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任务。力争全县明年投资60万元在7个乡镇的部分村和6个乡镇的街道组建保洁员100名,购置卫生车100辆,保洁服、手提簸箕、扫帚100套,乡镇街道配备果皮箱50个。彻底解决制约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的根本问题,为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奠定基础。

  2、采取各种推进措施,全力抓好“双万”工程建设。继续开展好助农增收评选活动。

  3、加大农村工作调研力度。通过经常性深入农村一线,确保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并分析研究全县三农工作动态,为县委决策农村工作提供真实有力的依据;

  4、优化干部队伍。通过强化干部学习制度,创新干部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搭建学习的平台,真真正正有效提高干部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造就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

  我们坚信,在我部全体同志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一定能使我部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再创新的辉煌!

农工部工作人员工作总结2

  农工部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我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等重大任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更好地繁荣农村和富裕农民,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稳中有进,发展态势良好。

  一、2013年工作总结

  1、实施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得到改善。2013年度80个村点4112户已全部完成改水、改厕,硬化通村主干道公里,村内主干道54公里,修建排水沟58公里,拆旧房8万平方米,建新房5万平方米,植树万株,普及太阳能1023户,新建沼气池127个。农村清洁工程全市包括80个新农村建设点和临江、张家山两个集镇。各地因地制宜确定了垃圾处理模式,配备了相关设备,新建垃圾池300余个,垃圾焚烧炉16个,配备垃圾桶6430个,垃圾清运斗车76辆,垃圾转运车3辆,聘请保洁员127人。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涉及17个中心站、37个村级站,已全部开通,并在民兴生猪专业合作社、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了信息站。

  2、推进基地扩张提质,现代农业得到发展。充分发挥

  1 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对产业规模和效益的带动作用,围绕粮食高产、无公害蔬菜、有机茶叶、生猪标准化、高产油茶、花卉苗木、中药材种植、有机富硒产业等基地发展,狠抓落实,高位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137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6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5个,“三品”认证农产品种植面积达万亩,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绿环种猪生态科技示范园基地一期工程全部完工,经国家有关机构验收通过,被申报为法国进境种猪临时指定隔离场。店下高品质茶叶基地已投产,为全国最大的黄金芽连片种植基地,基地种植面积达3000亩,其中黄金芽种植面积500亩。张家山蔬菜科技示范基地面积达2000多亩,被评为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8万亩,道地药材“三子一壳”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60﹪。油茶种植面积万亩,高产油茶基地万亩。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其中标准化示范基地达1万多亩。花卉苗木基地万亩,建成万亩基地1个、千亩以上基地4个。

  3、打好三年扩张战,产业化水平得到提高。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农业产业化具体推进办法和出台了一系列在审批、用工、用电、用地、融资等方面实实在在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强力打响农业产业化三年扩张战,积极推进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绿环牧

  2 业等三个宜春市重点项目。在张家山工业园规划建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园,第一期建设用地450亩,有绿环牧业生猪屠宰肉食品加工、和谐食品“药都养生鸭”特色深加工、春旺天然食品茶油深加工扩建等3个项目将入园,樟树市发改委对绿环牧业有限公司生猪屠宰肉食品加工项目进行立项、申报,已向上争取了265亩建设用地。截至目前,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4家(比去年增加2家)、宜春市级40家(比去年增加13家),数量和规模居全省前列、宜春市首位。全市有各类农民合作社319家,新增40家,直接带动农户近2万户。其中省级示范社14家,新增6家。三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社。依托比较优势,逐步创立起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截至目前,全市农产品共创建中国驰名商标4个(四特、仁和、春丝、妇炎洁)、中国名牌2个(玉珠大米、春丝面条)、江西省著名商标23个、江西省名牌7个、江西名牌农产品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绿色食品认证43个、有机食品认证1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个(樟树吴茱萸),总量列全省第一位。

  4、狠抓“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农村人才得到充实。我省在2011年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工作,我市在2012年正式实施,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有序推进此项工作。依托江西农业大学和江西广播电视大学,采取成人高等教育

  3 函授和远程教育两种形式,从2012年起,每年免费培养120名左右具有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志向的专业大户、农村优秀青年,有培养前途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或后备干部,用三年时间,确保实现全市每个行政村都有一名以上大学生的目标。2012年推荐81名学员,录取79名,其中江西农大高等教育函授录取7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录取72人;2013年推荐学员81人,录取58人,其中江西农大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录取5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录取53人;2014年学员招生工作正在开展,上级下达我市招生任务99人,目前高等教育函授招生已完成向上推荐报名工作,远程教育正在开展招生工作。同时我部积极督促培训学校抓好教学管理,主动适应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着力培养符合广大农村需要的乡土实用人才。

  5、着眼全市发展大局,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一是注重宣传调研。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群众关心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专题调查,全面掌握情况,准确分析形势,撰写调研文章8篇,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搞好综合协调。组织指导农村改革及农村经济建设,做好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综合协调工作,并做好督促、检查和落实工作。三是加强学习。强化部门全体干职工对业务知识和党的理论学习,坚持

  4 理论联系实践,把工作下沉到基层,进一线,接地气,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能力。四是做好全市中心工作。围绕幸福平安樟树建设,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积极开展客运三轮车、残疾人三轮车取缔、新城区拆迁安置等工作,圆满完成任务,取缔残疾人三轮车工作得到全市通报表扬。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新农村建设民众意识不强。部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度不高,认同感、参与感不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部分村庄规划不到位、产业不突出,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多,管理维护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是农业产业化推进力度不足。我市拟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园虽然已有3家企业有意愿,但在建设用地方面需求不足,同时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企业、产业比较缺乏。

  三是农业项目建设发展资金不够。农业项目融资困难现状没有改变,政府扶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倾斜。建议在农业项目开发项目上适当倾斜到重点项目上,建议在资金方面试行开展农业活体(如生猪等)、活物(如中药材、苗木等)上抵押贷款。

  三、2014年工作安排

  1、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围绕打造亮点村、精品村,集成相关资金,以现有实施村镇联动的街道

  5 集镇,围绕“十化”要求,着力打造提升、以点带面,结合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成果。抓实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信息平台、终端建设,做好信息的收集、发布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做好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监管工作以及信息化建设成果考核工作。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三年扩张战。对照工作要求,把握好时间节点,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在签约、落地、建设、投产等各环节强化服务,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发展,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着力在融资、用地、整合项目等方面下功夫,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项目建设的急需问题,逐步增强项目的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3、积极推进农业重大项目建设。牢固树立优化发展环境意识,扎实服务好农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深入绿环种猪生态科技示范园、店下高品质茶叶示范园以及张家山无公害蔬菜基地等项目实地协调解决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项目进程,争取绿环种猪生态科技示范园早日投产,店下高品质茶叶示范园和张家山无公害蔬菜基地不断发展壮大。

  4、积极推进镇村联动建设。今年以来,我市已投入建设资金1亿元,全面推进张家山街道、阁山镇镇村联动试点工作,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城-

  6 镇-村”协调发展的思路,以城区为龙头、集镇为骨干、中心村为基础,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设施完善、独具特色的中心村,打造“二级集镇”。围绕人口集聚、要素聚集,打造一批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工业强镇,在全市形成“串玉联珠,众星拱月”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5、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围绕打造特色基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村经营体系改革、探索科技平台搭建等方面作为核心区建设发展方向,将科技研发、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有机融合在一起,提升园区建设理念、科技支撑能力、规模化水平和建设档次。

  樟树市委农工部

  2013年12月19日

农工部工作人员工作总结3

  2010年上半年农工部综治工作总结

  2010年上半年,我部围绕深入开展平安单位建设,严格按照县综治委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健全完善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确保内部平安,营造和谐环境,成效显著。

  一、统一思想认识,落实工作措施

  按照县综治委要求,我部把综治、维稳、创建工作纳入了2010年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一是成立了“综合治理和谐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定期对综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二是狠抓责任落实。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综治维稳创建工作网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做到工作有创新,工作不留死角。

  二、强化法制观念,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在做好综治维稳创建工作中,结合开展“五五”普法,不断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一是按照县普法办的要求成立了以常务副部长为组长的 “五五”普法领导小组,明确了专人负责;二是制定普法实施方案和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在方案中对普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对象与要求、方法与步骤、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要求和安排,明确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和辅导授课人。

  三、强化制度措施,加强内部防范

  结合我部“三农”工作实际,坚持综合治理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在矛盾纠纷排查和不稳定因素方面,做到早排查、早介入、早调解。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制度,坚持“存在问题台帐制、处理问题调度制、排查问题多渠道、解决问题责任制”的原则,实行定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勤查隐患。二是对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重要敏感时期,开展集中排查,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本着喜庆、热烈、安全、节俭的原则文明过节,杜绝黄赌毒和邪教、封建迷信现象,做好维稳工作,抓安全,促稳定,创平安。

  四、坚持齐抓共管,实行整体联动

  我部把综合治理、维稳、平安单位创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依法行政、信访工作等工作结合起来,整体联动,群防群治,注重实效,齐抓共管。同时,不断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纠正不足,健全档案,促进平安单位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泰和县委农工部 2010年6月12日

农工部工作人员工作总结4

  农工部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安排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樟树市委农工部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新农村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农业垃圾处理等各项工作,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呈现稳中有进良好发展态势。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实施新农村建设,农民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以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建设、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以“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为切入点。一是强化规划先行。2014年87个建设点(省铺面点51个、市自建点36个)全面完成了村庄整治、产业发展、社区建设三个规划的编制,全部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二是强化机制建设。出台了《樟树市2014年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直部门(单位)和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建设点安排的意见》等文件,积极推行市领导挂点、市直部门包村、镇乡干部联组帮户、企业联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三是强化资金管理。全市87个建设点共整合投入各类资金(含筹劳折款)万元。其中省财政765万元;宜春市财政306万元;市本级财政安排了新农村建设资金1179万元,其中每个铺面点9万元,每个自建点20万元;积极统筹各级各类衔接资金,已衔接落实到村农业开发、沼气建设、1 人饮工程、小农水等衔接统筹资金1200多万元;全市挂点帮扶帮扶资金151万元。目前各项任务全面完成,改水改厕达100%,硬化道路总长118公里,村庄内外房前屋后共绿化植树万株,建村级信息服务站49个,建文体休闲场所54个,拆除各类危、旧、烂房万平方米,“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基地4000多亩,建设点90%以上的农户加入了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人均纯收入得到了大步提高。

(二)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实施“市、乡、村、理事会、保洁员、农户”六级联动,分级负责,全面覆盖,实现全市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采取“户垃圾分类入桶--村集中收集--镇清运压缩---市统一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操作流程,生活垃圾经过初步分类后,进行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压缩、统一分类处理,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工程覆盖全市19个乡镇(街道)3个场,276个村委(居委),1906个自然村,总投入亿元。全市新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1个,垃圾压缩站13座在9月份全面运行,购买大型垃圾转运车5辆、中型垃圾转运车38辆、洒水车14辆,购买村垃圾收集大桶(240L)万只、户垃圾分类桶(20L)万只,购买保洁工具2544套,选聘落实农村保洁员、垃圾清运员、压缩站工作员等保洁人员2544名,共清理陈年垃圾万吨。各地结合实际,主要采取了三种垃圾处理模式,分别是与东莞家宝园林绿化公司采取服务外包清运模式;乡镇自购清运车辆,聘请当地清运人员服务外包模式;由市环卫处服务外包模式。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重大项目提质增效 进一步完善了农业重大产业和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突出市领导领衔推进,部门单位跟踪服务机制,成立了农业重大产业和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及其专门工作机构,全市有6个农业项目列入为宜春市重大项目,目前所有项目都已启动,实际进资额达亿元。在协调服务方面:一是突出生态养殖,抓绿环种猪生态科技示范园建设。江西绿环牧业有限公司拟投资亿元在观上横里规划建设的种猪生态科技示范园项目,规模为年存栏良种母猪1万头,年生产种猪15万头,出栏无公害商品猪5万头;年生产畜禽饲料24万吨;年屠宰生猪100万头。现已投入资金3亿元,一期已建成,引进法国原种猪600头,法系种猪销售工作已正式全面进行营销阶段;二期栏舍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场区绿化工作正在开展,生活区与办公区正在进行装修。二是突出绿色食品生产,抓天心高品质富硒有机茶科技示范园项目。该项目以黄金芽、白茶等高品质茶叶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及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以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为技术支撑,力争通过4—5年时间,将园区打造成以“富硒、有机、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国家级富硒高品质茶示范园、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国家级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已投入1亿多元,完成园区路网、沟渠建设公里,新建高标准清洁化茶叶加工厂房,新建节水灌溉设施1200余亩,综合楼装修并投入使用,种植园区绿化树8000余棵,茶叶种植面积3000亩,其中“黄金芽”1000亩,启动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四)启动农业“两区”建设,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

  一是樟树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抓紧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既是宜春市委、市政府交给我市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探索农村综合改革,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尽早建成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园区建设各项工作从2013年底启动以来,加紧推进。目前完成水田流转3725亩、山地流转亩、水面流转亩;完成核心区31户房屋拆迁工作,拆迁面积8400平方米;完成园区路网、集镇安置新村、中心村、河南桥水库建设等项目征地亩;完成核心区水田内坟墓迁移849宗;园区总体规划及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已完成,平方米智能温控大棚基础工程完成,正在进行钢结构施工;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平整工程完成工程量99%,农田水利工程完成工程量55%;路网建设土方及路基工程已完工;水利工程三标段已基本完工,挖土约20万方,二标段已开工并完成2座水池的施工;河南桥水库正在进行地勘、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工作。园区集中签约8个项目,总投资额达亿元,相关项目已开工建设,590亩有机稻已收获,蓝莓基地已整地200亩。二是推进农村改革相关工作。把农村土地确权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坚持严谨操作,按照“政策一个口子出、操作一个程序走、工作一把尺子量”原则,确保确权登记工作不走样、不变调。在入户调查、权属核实环节中,要求切实做到调查必须入户、情况必须理清、公示必须到位,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田,面积不实不能上表、矛盾未调处不能登记、农户未签字不能公示、公示有

  4 异议不能确权,《农户承包土地基本信息表》须由农户签字确认和乡、村、组三级干部审核签字把关。目前,各乡镇、街道都完成了外业工作,经核实后进行数据录入工作,预计年底将全面完成任务。

(五)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农村人才素质得到提高

  为切实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人才素质,全省在2011年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工作,我市在2012年正式实施。三年来,我市按照上级要求,有序推进此项工作。一是成立了工作机构。2012年年初成立了樟树市“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领导小组。二是制定了实施方案,依托江西农业大学和江西广播电视大学,采取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和远程教育两种形式,从2012年起,每年免费培养120名左右具有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志向的专业大户、农村优秀青年,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法人代表,有培养前途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或后备干部,力争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市每个行政村都有2-3名农民大学生的目标。三是做好了招生工作。2012-2014年,上级下达任务数352人,我市向上推荐264人,实际录取223名,其中江西农大高等教育函授录取54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录取169人。2015年的招生任务今年省里已下达95人,其中成人高等教育函授45人,远程教育招生任务50人,我市正在抓紧做好招生工作,成人高等教育已向上推荐45人,远程教育招生正在开展。在做好招生工作同时,我市“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办公室经常

  5 督促学校抓好教学管理,适应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优化课程设置,提供优质教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完善服务体系,着力培养符合广大农村需要的乡土实用人才,目前已有79名学员毕业。

(六)实施”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试点,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金融资金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升级,我市按上级要求,在8月份启动“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试点工作。一是坚持放贷原则。坚持重点支持中药材、水稻、油茶、花卉苗林、畜禽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生猪养殖行业原则上不支持,但考虑鼓励养猪业要新上治污设施,对做到达标排放的适当给予支持、风险可防控、确保用于农业领域等原则。二是宣传发动。广泛宣传财政惠农信贷通政策,让农业经营主体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优惠措施,引导和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运用“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发展农业生产经营。三是扎实有效推进。申请到省级、宜春市级财政风险补偿金分别是250万元、125万元,市本级同时落实了财政风险补偿金250万元,目前已按合作银行信贷规模的比例将风险补偿金拨付到专户上。省批复的5000万元的信贷规模,目前各合作银行对授信的主体正在进行报批,受益的经营主体超40家。

(七)加强农工部自身建设,服务“三农”水平有所提高

  一是提升调查研究能力。一方面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村入户开展调研活动,参与拟草了《樟树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

  6 “1+8”方案》,围绕农村产权制度、镇村联动、金融体制、经营主体、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改革重点,出台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对有关操作程序、扶持办法予以了细化,确保了改革有章可循、科学合理、稳妥推进。另一方面配合上级部门、新闻媒体等对“农业两区”开展调研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先后有新华社江西分社报道的《樟树“农业两区”建设成效显著,深入推进需多方支持》在《江西领导参考》杂志上头条发布,省委农工部调研组撰写的《对樟树市“农业两区”改革与建设情况的调研》在《农村调研》上刊登。同时向各级部门和新闻媒体投入30多篇,并组织人员对对樟树市建设“农业两区”探寻农村综合改革进行了专题调研,撰写了《以农业“两区”为试验田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等调研文章。二是强化综合协调能力。及时全面对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并主动牵头组织涉农单位对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进行指导、督查、考核。三是抓好结对帮扶工作。按市委、市政府安排,到本单位“三进四民”活动联系点洲上乡铜江村委、淦阳街道学院社区等地开展活动,到洲上乡雄杨村开展软弱涣散支部整顿,为帮扶联系点开展了调查了解、政策宣传、完善规划、环境整治、化解矛盾,走访慰问,走访困难户12户,支持村居委完善基础设施及办公设施资金4万元。四是积极参与全市中心工作。开展边街、市背棚户区改造房屋征迁工作,按时圆满完成征迁任务。

  二、2015年工作安排

(一)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村点布局由一般自然

  7 村向以中心村为主转变。按照“培训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要求,以规划为先导,采用乡镇带中心村、中心村联自然村的“镇村联动”模式,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10

  5、景区道路沿线的中心村,建设重点。二是规划编制由管当前向既管当前又管长远转变。编制2015-2020年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县域中心村建设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要按照“注重保留乡村风貌、体现乡村特点、传承农耕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要求,切实做到无规划不建设。三是中心村选点方式要严格把关。本着公平、公开、择优原则,优先选择人口有规模、产业有基础、交通有优势、配套有条件、集聚有潜力、发展有空间、组织有战斗力、农民有积极性、示范意义大、衔接项目较多的村庄,确保选定一个,建成一个。

(二)继续抓好农村垃圾处理。一是机制要理顺。根据省、宜春市要求,结合樟树市实际,要按照突出五大主体、突出工作重点、突出长效机制、突出协调配合、突出经费保障的原则,强化工作措施,建立起运转高效的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机制。通过各种形式的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从而增强群众的自觉参与卫生保洁主体意识、自觉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二是经费要保障。要确保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常态化,工作经费必须保障。根据2014年运转测算,该工程以后每年总投入约3000万元,其中市、乡财政运行经费补助预算为2200万元,农民自筹800万元。其中市财政需安排1265万元(其中241个村委和35个居委每个村居委每年安排保洁费补助1万元,共计276万元;乡镇垃圾压缩转运经费431万元,购买市垃圾分类处理服务费558万元),8 乡财政需安排936万元(其中241个村委和35个居委每个村居委每年安排保洁费补助1万元,共计276万元;乡镇垃圾转运经费660万元)

(三)积极推进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对照工作要求,把握好时间节点,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在签约、落地、建设、投产等各环节强化服务,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发展,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着力在融资、用地、整合项目等方面下功夫,尽最大努力为项目提供的优惠政策、宽松的发展环境,切实解决项目建设的急需问题,增强项目的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牢固树立优化发展环境意识,扎实做好农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重点推进枳壳种植及加工、蓝莓种植及加工、芦笋产业、有机水稻、发芽糙米、花卉园、药用植物园、果园谷、蓝莓园、水稻种植一站式服务等10个项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四)大力实施“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报表制度,以合作银行为主,将“财政惠农信贷通”授信及运行情况等形成月度报表,掌握动态,并加强对数据的分析研究;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开展调度,加强分析、及时指导、建立考核制度,形成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考评考核工作机制。二是加强风险防控。要实行公示制度,没有经过公示或公示未通过的,不能获得贷款。要加强贷后管理,开展贷后检查,重点监督贷款的使用。要建立诚信管理制度,对逾期未归还贷款的或贷款用于非农领域的,要在媒体上曝光,并将其纳入财政等部门征信系统黑名单,今后不能获得财政的支持。三是加强内部管理。

  9 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干部和资金安全。要设立举报电话,明确举报通报、途径,让授信主体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公平公正,让贷款授信工作在阳光下运行,避免出现以权谋、推诿拖拉、索拿卡要等现象。要加大宣传力度,使财政惠农信贷通政策深入人心。

(五)加速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一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按规划,按“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要求,加快推进园区土地流转、项目用地征拆、园区路网建设、集镇安置新村、中心村建设、智能温控大棚、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确保按时间节点推进。二是加快园区农业项目推进。加强与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围绕打造特色基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确保早洽谈、早签约、早落地、早见效,探索科技平台搭建等方面作为核心区建设发展方向,将科技研发、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有机融合在一起,提升园区建设理念、科技支撑能力、规模化水平和建设档次。

  樟树市委农工部

  2014年12月28日

农工部工作人员工作总结5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四个1号文件和中央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明确目标,周密部署,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十条工作原则"和"八项操作程序",以"五新一好"为目标,紧紧抓住村庄整治切入点,以"三绿一处理"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工作启动早,进展快,效果好,预期工作目标已全面完成。全县115个建设点(其中:省点79个,市县共建点36个),3354户,共投入资金5154万元,投工万个。各建设点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将任务落实到户,逐步抓好落实。改水3354户,改厕3354户,改水、改厕率均达到100%。改路180公里,占计划任务100%。改房840户,占计划任务100%。改栏1200间,占计划任务100%。改沟完成138千米,占计划任务102%。各建设点改环境任务全面完成。新建户用沼气池1387只。大部分建设点"三绿"任务已完成,少部分已完成打穴,待季节到挖苗栽树。电视、电话普及率达到96%,沼气、太阳能普及率不断提高。室内活动室(图书室)、户外休闲活动场所配套完善,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制定了新社区建设规划,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民科技培训,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各建设点建有村务公开栏,并定期公开村务,接受群众监督。达到"面上做到位,亮点有品位"的基本要求,打造了一批亮点村庄。农村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观,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新农村建设社会满意,群众满意。

  二、农村清洁工程试点进展顺利

  按照"一年试点、两年完善、三年铺开"的工作目标,采取镇村联动的办法,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着力抓好6个乡镇和部分村庄试点。全县已建成乡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站(点)63个,乡镇环卫所(站)、垃圾中转站各19个,配置垃圾运输车20辆,洒水车2辆,大板车468部,垃圾池(箱)1983只,建成中小型垃圾填埋场191个(其中集镇中型填埋场16个),新建小型焚烧炉59只。集镇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6个。全县成立集镇保洁队伍18支,聘请保洁员624人(含自然村)。各集镇普遍成立了城管队,有条件的建立了园林队。各集镇和试点村庄全面建立清洁工程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集镇做到了"五有",即有机构、有队伍、有设施、有制度、有经费;试点村庄做到"六有",即:户有垃圾桶、回收袋,村庄有垃圾箱或垃圾池,村外有焚烧炉或填埋场,有保洁员、保洁工具、卫生监督员,有制度,有经费保障。确定了三种处理模式,一种是偏远分散村点采取"两级焚烧"填埋模式;一种是相对集中又离集镇较远的自然村采取小型焚烧炉焚烧模式;一种是集镇周边自然村集中到集镇焚烧或填埋模式。建立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垃圾无害化处理各项制度和长效保洁运行机制。开展文明卫生集镇、卫生村、生态村和文明卫生户创评活动。

  三、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

  1、农业项目建设形势喜人

  突出农业项目建设,大力招商引资,立足引大项目,早引进、早开工、早投产,搞好安商服务,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引进农业项目10个,其中亿元项目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1000万元项目4个,签约资金亿元,实际进资亿元。

  2、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提高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坚持实行一对一的包厂挂点帮扶,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生产。如:武宁奇烽纺织实业有限公司,今年投资400余万元,扩建厂房一幢,职工宿舍一幢,共3200平方米,新购进细纱机6台,粗纱机1台,梳棉机2台,络筒机1台;武宁茶场投资300余万元,开发的"超声低温提取技术",该项新技术由武宁茶场与国家专利局、珠海新科应用研究所共同合作研制完成,它的应用将大幅度提升茶叶品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8家,实现销售收入万元。今年已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即:江西艺邦木业有限公司和江西国仁堂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有效的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企业效益。二是品牌创建步伐加快。坚持把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创造条件,积极申报。续展有机农产品1个;成功申报江西省名牌农产品1个;成功申报无公害基地4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3家,其中,今年新增14家,发展社员2160人,带动农户户,建立产业基地亩,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四是高标准打造农产品基地。紧紧围绕全县油茶、吊瓜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油茶产业发展,成立了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心,筹措资金500万元,用于扶持油茶产业发展,新造改造油茶万亩、"三竹"万亩、果园1万亩、茶叶万亩,新增吊瓜万亩,全县吊瓜面积达到万亩。因地制宜,建设有特色,规模在300亩以上的产业基地62个,其中新增高效标准化特色农产品基地11个,如澧溪镇坎上油茶基地、鲁溪镇双新油茶基地等。五是培植了一批"一村一品"行政村。以行政村为单位,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全县共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行政村37个。如清江乡的大田村、石渡乡的洞口村等发展成为吊瓜产业村。

农工部工作人员工作总结5篇(农业系统工作人员年终总结)相关文章:

护理人员工作总结范文模板5篇 护理工作总结关于护理人员方面怎么写

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总结6篇(档案员的个人工作总结)

窗口人员工作总结报告范例3篇 窗口人员工作小结

前台人员的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关于前台的工作总结)

公务员、事业人员试用期满转正个人工作总结范文6篇 事业单位试用期工作总结及转正申请 员工

2022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篇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22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3篇(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总结)

2022行政人员试用期工作总结3篇(行政试用期工作总结简短)

审计人员年度工作总结参考范文6篇(审计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

保险公司人员工作总结范文3篇(保险公司人员工作总结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