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劳动力工作汇报3篇(劳动力工作总结)

时间:2022-12-16 08:14:08 工作总结

  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回顾工作情况是避免不了的,而且写工作总结对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有很大好处。你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月度劳动力工作汇报3篇(劳动力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

月度劳动力工作汇报3篇(劳动力工作总结)

月度劳动力工作汇报1

  某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

  某镇是一个典型的边境口岸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出发点,以提高农牧民就业技能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始终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转变农牧民观念,提高农牧民素质,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创新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促进了农牧民就业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现就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取得成绩。一年来,全镇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00人次,比上年增加20%,劳务创收270万元,同比增加%。其中,有组织输出230人,自发外出12人,超额完成了全年的任务。结合“科技之冬(夏)”开办电焊、刺绣、驾驶、农机维修、计算机等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班30余期,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645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900人次,创业培训640人次,实用技术培训达105人次。

(二)具体做法。一是明确任务,量化考核。年初镇政府把劳动力转移工作做为年度考核指标下达到各村,实行工作任务与村干部考核相挂钩,促进了工作的扎实开展,形成了人人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氛围。二是做好劳动技能培训工作,提高转移人员素质。全年把提高农民的劳动力技能和维权意识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同时结合阳光工程,通过培训组织有转移意向的青年农牧民,有效实施了订单培训、定向输出。积

  极参加县人事、农业、妇联、团委等单位组织的培训和用工洽谈会,签订用工合同15份。还利用开设集中培训班、邀请专家讲座等活动对农民进行引导性培训,邀请地委党校、地委宣传部专家老师2人次,开设培训班12次,参训人员1000余人次。三是加大信息反馈和宣传力度,以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夏尔合特村党员比比提带领一支30人的队伍外出务工,萨尔乌楞村党支部副书记胡安什在自家开办一个农家乐,解决了3名无业人员的就业。四是大力发展劳务经纪人队伍。在以往培育农村劳务经纪人的基础上,通过创建劳务经纪人协会,广泛吸纳劳务经纪人入会,通过186团口岸野马公司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逐步建立村级劳务经纪人自主经营,别勒阿热克村民帕哈尔丁带头联合成立哈国装卸,托运货物等6个协会,会员达到65人,年创收9万元以上。五是做好了青年小额贷款的落实工作。在进一步加大对小额贷款的宣传力度的同时,积极与信用社对接,保证青年小额贷款落到实处,全年共落实12名青年小额贷款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目前的就业形势和长远发展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牧民思想守旧,对陌生世界存在畏惧感,存在“守家固土”等观念意识,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困难。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以初中文化占主体,整体素质不高,技能结构单一,就业竞争力不强。

  三、2012年工作思路

  总体目标是:全年完成转移农村劳动力1100人,其中农业村转移劳动力700人,牧业村转移劳动力400人;实现冬闲时节有组织转移40人以上,实现劳务创收20万元,全年实现劳务创收达到310万元,人均劳务创收2500元,比上年增收300元;培训农牧民1500人次。其中引导性培训100人,定向上岗培训120人,各类技能培训1200人,双语培训80人。

(一)工作规范化,做到三个清楚。一是底数清楚。要把农村劳务输出情况撑握到户、到人,形成一个动态管理体系,做到哪个村、哪一户有多少人能出去的,懂何种技能,底数清楚。二是信息清楚。与各种各类外界联系渠道畅通,信息准确,联系方式多样,尤其与在外地就业成功人员联系要清楚,丰富信息反馈渠道。三是责任清楚。继续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目标考核力度。要把这项工作上升到责任的高度来对待,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二)继续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有针对性的培训,不仅是技术上的培训,也有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方面的培训。加强走访回访工作。到用人单位了解农民工作情况,了解需要情况,加强培训的针对性。重点面向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城求职农村劳动力、下岗员工、返镇农牧民等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分别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扩大输出范围。借助广汇集团LNG油气项目、安居富民工程、口岸公路开工建设为契机,依托口岸地缘优势和项目建设,就地从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培养一批产业工人和农村

  经纪人,同时进一步整合规范农牧民施工队、口岸劳务装卸队,发展特色养殖、餐饮娱乐、农作物田间管理,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四)提高维权意识。继续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维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农民工权益保护,切实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始终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是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好抓实。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工作汇报

  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就业工作汇报

  劳动力岗位职责

  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劳动力组织岗位职责

月度劳动力工作汇报2

  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情况工作简介

  根据《xxx护工(护理)培训就业工作五年规划》和全市脱贫攻坚会议精神,结合我县片区“三个一”精准扶贫计划和我县贫困人口护工(护理)培训五年规划,我局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也得到了市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xxx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南与临汾市xx、xx县毗邻,北与xx相交,东与xx接壤,西隔xx县相望,国土面积18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9万亩。下辖4镇5乡134个行政村,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人。贫困人口万人,占农业人口的%,是全省最为贫困的县份之一。由于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我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县富余农村劳动力向来有外出打工的习惯,目前外出务工的人员有5278人。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实际要求,按照市委雷书记多次提出的“打造吕梁山护工品牌,彰显吕梁工作特色和优势”的总体要求,广泛动员发动,精心制作培训,全力转移就业,截止目前,已组织培训9期,共950人。其中太原、北京、青岛以岗定训各一次共350人,实现新增省内外稳定就业380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成效和措施

  一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坚持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抓紧抓好,特别县委、县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明确把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确立为精准脱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的首要行动任务以后,我县把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积极的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我们始终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各镇政府充实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配备专职人员,形成了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局面。二是与各镇政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将培训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工作职责落实到人。三是确保就业培训资金到位,县财政在运作非常困难地情况下,每年为劳动力转移工作安排工作和办公经费,以保证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建立定期听取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五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护外出务工农民土地权利。

(二)典型引路,开展广泛宣传。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我们注重运用典型表率作用,采取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启发农民劳务创收致富,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宣传农民外出务工相关知识,宣传典型事迹和农民劳务经济收入,启发教育农民,动员农民转移就业,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强化培训,提高技能素质。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组织开展适合产业转移需求和实用型技能培训班,分期分批对不同层次的劳动者进行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如:2016年1月11日至19日举办的石楼县首期新型职业农民(月嫂)技能技术培训班;2016年1月23日举办的为期15天的西式面点师培训班等培训项目。

(四)强化服务,搭建就业平台。一是建立我县“xx护工”就业服务信息平台,畅通“吕梁山护工”与全国各大就业服务平台及用工单位的联系。二是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用工登记、招聘信息发布、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并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就业活动。三是积极举办各类劳务招聘会,促进劳动力供需对接,促进我县劳动力的劳务输出。

  三、主要工作亮点

(一)结合产业特点抓特色培训。

  为顺应目前劳务市场对高技能家政服务人员的迫切需求,立足拓宽农村妇女就业渠道,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就业技能,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2016年1月11日至19日,我们与县扶贫办、妇联合作,由xxxx家政公司承办,在xx县迎宾馆举办了石楼县首期新型职业农民(月嫂)技能技术培训班,特聘请专业母婴护理讲师陈道影老师面授,为期9天。报名参加培训的人员177人,实际培训人员达到230余人。

(二)整合资源,夯实技能培训基础。为了加强技能培训基础,改善技能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我们搭起了一个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绒山羊养殖管理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一体的技能培训实训平台,大大提高了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和档次。

(三)大力组织“送培训下乡”活动。为充分激发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我县积极创新培训工作机制,加强技校合作,与广州江南技工学校和市高级技工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借助技校良好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组织培训,以各镇初级中学为培训据点,充分利用中学的教学培训资源,大力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把培训班送到农村,送到农民家“门口”,大大方便了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学习。认真抓好新生农村劳动力的劳动预备培训,每年针对在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培训,将就业观念、就业前适应、职业道德、劳动保护等知识纳入培训课程,有效地提高了新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创新网络招聘求职服务平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不断适应劳动者的就职需求。2010年,我县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特点,在山区信息网建立了网络招聘就职服务平台,进一步为企业和劳动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招聘求职服务。自去年6月网络招聘开通以来,我们累计为560多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共1600多条,提供岗位5210个,为劳动者提供求职服务6500人次,帮助2300多名劳动实现就业,有效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就业。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初中文化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甚至是小学文化水平,就业竞争力不强,转移就业质量不高。在参加技能培训过程中,要真正掌握一门专业技术难度较大。

(二)部分农村青年在选择转移就业的时候,存在着挑肥拣瘦的思想,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的意识淡薄,不愿意参加技能培训。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大转移就业政策宣传力度。

(二)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服务。

(三)加强培训促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新生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

(五)加强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月度劳动力工作汇报3

  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材料

————作者:————日期:

  2 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材料

  2011年,我市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动员,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稳步推进。现就我市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全市预计转移劳动力人,完成自治州下达任务的127%;培训农村劳动力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1%,其中致富技能培训5300人,职业技能培训9565人,引导性培训5000人,投入就业资金625万元、阳光工程资金40万元、昌吉市财政配套资金120万元。农转收入约亿元,人均1065元,较上年增收230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重点投入,合理制定工作计划。

  今年,根据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了《农转考核细则》、《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安排意见》、《2011年昌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及检查验收办法》等计划安排;并配套资金120万元,其中7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和致富技能培训工作,10万元用于工伤保险补贴,20万元用于人力资源市场运行,10万元用于信息平台建设,1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通过重点投入,加快了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职业技能的能力,极大的推进了我市农转工作。

(二)加强宣传引导,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先导作用,通过《昌吉日报》、昌吉市电台,与昌吉市电视台合作开办《创业就业》专栏,以创办劳动就业信息广告派送,专项宣传、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政策咨询、先进事迹宣讲、下基层入户入企业面对面等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区、州的有关政策。

(三)加强对农民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机构管理。整合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每季度召开培训工作例会,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对我市培训机构进行评估验收,对存在问题的培训学校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有效地规范了管理,提高了培训质量。二是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培训。开展“一户一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围绕外出务工农民需求,推行“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跟进式就业”培训模式,使每位外出务工人员都能够掌握1—2项职业技能,实现进城务工目标。三是开展“一年一户一人一技”致富技能培训。利用冬闲时间主要围绕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大力开展成熟适用的先进种植、养殖、园艺技术以及农产品加工、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致富技能培训,加快科技成果吸收转化,并加强补贴力度。四是开展“一户一技工”技能提升培训。全面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使外出务工农民提高了职业技能等级,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打通了农业劳动力从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甚至高级技师的通道,把农民培养成为支持新型工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工人。五是开展重点产业人才的培训。在全市试点性的开展了重点产业人才的培训工作,根据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将有培训意愿的人员选送到外省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培训工作。

(四)大力培育劳务派遣组织和劳动力市场,规范用工行为 1、培育和规范劳务派遣组织。随着企业用工逐步社会化、多样化,单位用工外包和季节工、小时工等多种用工形式得到较快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灵活就业的稳定性。为了适应这一要求,积极组建劳务派遣组织,充分发挥劳务派遣组织在促进灵活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将灵活就业人员组织起来,根据市场需求,派遣到用人单位和居民家庭,从事季节性、阶段性就业,既减轻了用人单位的社会负担,又消除了灵活就业人员就业不稳定、工作没单位、收入没保障的不稳定感。目前,我市有一定规模的劳务派遣组织已发展到数十家,今年,派遣农村富余劳动者已达1869人次,劳务派遣组织对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和稳定性,切实维护从业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2、加大对乡镇人力资源市场的投入和管理。为了更全面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服务,积极争取州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资金20万元,加大对乡镇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力度。并在我市辖区内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全部实行免费介绍工作、免费进行职业指导等。

(五)提供用工就业信息的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实现合理有序转移。

  一是在全市广泛地、经常性地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重点是引导、鼓励、组织各类职业介绍中介机构、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以及各类用工企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及时提供各类招工用工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成本和风险。今年已举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供需见面洽谈会14场,累计近500多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400多个,我市16个乡镇、办事处共4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洽谈会,600多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用工意向。二是各乡镇主动加强和所属乡镇企业、招商引资项目的衔接力度,将这类企业的招工用工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农民进行发布,从而逐步提高本地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的务工率,真正将乡镇企业的发展优势转化成农民增收的现实。三是各乡镇组织当地农民形成劳务队。如:三工镇新戽村村民马常海带领附近村民100余人在益海粮油公司长期打工;阿什里乡每年春、秋季组织牧民2000人左右到附近乡镇、农场从事季节性农业生产;滨湖镇200余人到南疆油田从事司炉工作;榆树沟镇组织200余人到新疆果业公司长年从事车间包装工等,我市正在逐步形成农村劳动力有组织的转移和自发转移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六)结合“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加强创业指导力度。结合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对有创业意向和已经创业者免费提供SIYB创业培训项目介绍、政策解答、创业项目推介、小额担保贷款融资服务、开业指导、专家咨询等创业指导服务,同时加强创业人员的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创业后续服务等就业服务工作,开展创业培训10期、250人,有力地推动了我市转移就业工作进程。二是扩大小额贷款范围。将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纳入到小额担保范围。今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60人、亿元。三是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按照不同的业态,创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多层次开展各类型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加快“创业型城市”创建步伐。目前,亚中商城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已投入使用。

  三、今后工作的打算

  一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深度。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要进一步加强,才能满足经济转型的需要。二是加大对培训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对有一定规模的培训教育机构予以支持,加大对实训设备的更新和投入,使接受培训学员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培训出来人员能直接上岗。也为今后招商引资工作,延促出的一个优势。三是建立专家类的培训师资库。围绕农民增收开展的各项培训工作,来建立培训师资专家库,有效的解决培训师资短缺,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并降低培训成本。四是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创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参与、提供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业态,积极发展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五是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的建立和培育工作。对使用农业富余劳动力在30人以上的用工单位,授予昌吉市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并且享受新疆籍员工社保补贴政策和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政。六是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考核和信息引导服务工作,使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发挥其作用;建立村级信息平台,进一步通畅就业渠道,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序引进季节性外来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有效解决季节性劳动力短缺问题。六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此项工作的力量。并对在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七是加大对乡镇劳务派遣组织和劳务经济人的培育。对一些有一定知识,且有组织劳务承包愿望的人员进行培训、引导,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使其能带动当地劳务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更广阔的渠道。

  四、12月份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召开创业智训服务专家座谈会。12月21日在市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召开了创业智训指导专家座谈会,讨论了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探讨今后如何对创业者进行服务,以及创业项目征集与发布等有关创业服务工作。

(二)继续做好创业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组织装载机、挖掘机培训班二期60余人;在六工镇、滨湖镇组织开展了司炉工培训班二期98人;在六工镇组织开展创业培训班3期近90人;在佃坝乡组织开展农业种植培训二期;目前,各项就业技能、致富技能培训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已全面开展。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月度劳动力工作汇报3篇(劳动力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办公室文员月度工作汇报5篇(办公室文员月度工作文章)

案场月度工作汇报5篇 案场每日工作汇报怎么写

月度工作汇报计划免费模板下载7篇(工作计划月计划模板)

天猫月度工作汇报免费模板下载共2篇

月度安全工作汇报共3篇 安全月汇报总结

港口管理月度工作汇报共5篇(港口年度工作报告)

销售部门月度工作汇报模板共3篇(销售月工作总结范文模板大全)

sqe月度工作汇报共7篇 SQE上半年工作汇报

心理委员月度工作汇报表共3篇 班级心理委员月度工作汇报表

班组长月度工作汇报共3篇(班组长月总结及下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