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温州等地考察的报告工作总结3篇(赴温州等地考察的报告工作总结怎么写)

时间:2022-12-24 00:44:52 工作总结

  大家必须要以认真细致的态度,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这样才能提升自己,那么如何写好一份工作总结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赴温州等地考察的报告工作总结3篇(赴温州等地考察的报告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供参考。

赴温州等地考察的报告工作总结3篇(赴温州等地考察的报告工作总结怎么写)

赴温州等地考察的报告工作总结1

  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高台县安信运输公司 周晓珍

  2008年9月下旬,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织企业管理人员赴浙江温州就温州模式,民营经济及温州精神进行了学习考察。此次考察学习,通过专家教授讲课,到企业现场观摩的方式,不但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路,也使我们转变了思想观念,温州民营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的经验对我们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现就简单谈点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温州,以气候温和而得名。全市总人口777万,市区人口200万,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东南沿海一隅,东临大海,三面为大山所环抱,交通闭塞。温州人多地少,单靠农业温州边温饱都难以维持,加之温州地处对台海防线,建国后国家对温州投资很少,温州少有国有大中型企业,反而为民营经济的成长提供了空间。这样的背景下,温州人不等不靠,以商带工,自己创业养活自己,温州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冒险,能生存的地方就有温州商人的足迹。现在,温州以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温州模式” 也成为各地发展民营经济学习效仿的对象。温州民营经济也对促进全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们考察组在考察过程中,通过听课学习了温州模式,温州精神,了解了当地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还实地参观了大虎打火机公司,康奈集团,报喜鸟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我们通过温州党校牵线还去了对口单位,温州长运集团进行了座谈交流,在考察过程中,我觉得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是温州模式的本质

  所谓温州模式,实质上就是温州人的思维模式,说到底就是温州人的观念、温州人的精神。经济学家钟朋荣将温州人精神概括为四句话: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温州市委书记李强也对温州精神进行了总结概括,一是敢闯敢冒敢试,敢吃第一口螃蟹。温州人胆大包天,胆大包海,胆大包地,民营企业还敢打洋官司(应对欧盟打火机反倾销案)二是恋乡不恋土,走南闯北筑码头、打天下。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市场。温州货、温州城、温州人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三是不断进取,永不言败。温州的许多老板、企业家出身于修鞋匠、裁缝、供销员,吃苦耐劳精神和进取心都很强。温州流行着这样几句话:“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宁当鸡头,不做凤尾”,是温州人艰苦创业,永不满足的真实写照。四是自主意识强,善于创新。温州土地少,资源少,国家投入少,城市居民就业难,农村农民生存难,老百姓不靠政府靠亲友,不找市长找市场,自主谋生、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一切靠自己。

  二是特色鲜明的群体规模经济

  温州群体规模经济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相结合的,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专业生产加工群体,是地域相对集中和产业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就出现了著名的十大专业市场和十万购销大军。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温州各地通过户帮户,村帮村,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加工群体,成为当时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大景观。经过多年发展,温州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市场体系,各类商品市场繁荣活跃,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市场配套齐全,这些“专业市场+生产加工基地”已发展成为区域性规模经济。围绕各种主导产业和产品,温州形成了高度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产品群,产业群和行业群。如在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等明星企业的周围就拥有数百家协作企业,这种依靠市场机制运作社会化分工协作,效率高,产品新,成本低,市场竞争力非常强。

  三是高度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

  温州民营经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市场营销在温州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营销观念的逐步形成,温州民营企业不断创新市场营销实践,形成高度发达的市场营销网络。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以商带工”,10万购销大军架通了温州产品与各地市场间的桥梁;而到如今,温州有百万购销大军在外营销温州产品。温州民营企业利用在外温州人实行代理销售、采取链锁专卖、在国内建立专业市场、在国外建立专业市场、开展电子商务和在国外设立营销机构等多种方式,形成了传统销售方式和现代营销方式并存的市场营销网络。

  四是与时俱进的企业组织制度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从家庭工业起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前期,温州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经历了以股份合作制为典型形式的过渡阶段。随着公司制条例和《公司法》的先后贯彻实施,温州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步向公司制转变。在温州民营企业组织制度的变迁过程中,尤其值得说明的是,家族制的管理形式发挥着巨大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本的不断扩张,有不少企业已意识到家族式管理带来的封闭性、排他性、不规范性等负面影响。近年来,温州规模型民营企业纷纷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公司转变,表现为“两大趋势,三大变革”。“两大趋势”,一是股份化趋势,二是集团化趋势。“三大变革”一是产权制度变革,企业产权由一元化、封闭型向多元化、开放型变革,产权的大门不仅向有钱的人开放,而且向有知识、有技术、有管理决策能力的人开放,在民营企业中出现了“打工”的百万富翁;二是董事会制度变革,主要趋势是由合二为一的董事会、经理班子改变为董事和经理相对分离,外部专家董事与内部执行董事互补结合;三是企业家制度变革,许多企业向社会重金聘请总经理,实行企业家职业化、市场化变革,形成了新的管理决策机制。

  五是全力打造产业品牌

  温州市把提高全市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质量立市”提升到“品牌立市”的新高度,走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道路。开展了品牌战略的宣传和研究,各新闻媒体开辟品牌战略专栏,大力开展打造产业品牌宣传,引导全社会重视品牌,争创品牌,共同维护品牌的创品牌环境。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还积极扩大对外宣传,精心包装现有“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积极组织市名优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博览会和展销会,有选择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温州制造”系列推介活动,增强温州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整体宣传效果。各部门制订了品牌培育规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列入规划的企业和行业开展创品牌工作。政府还实施积极的品牌激励政策和经费保障制度。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的企业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免检产品”、“浙江名牌产品”等的企业给予奖励。

  三、得到的几点启示

  通过学习考察,我结合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一是因势利导,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

  因温州产业链的启发,我公司生产经营应继续走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路子,做精做强客运主业,兼顾三产同时发展。客运管理上应采取以“客运管车站,车站管车辆”的路子,充分发挥东、西、南三站和南华车站的职能作用,形成车辆由客运科主管,各车站具体负责实施落实的格局,将各线路车辆的组客、服务、卫生交由车站统一管理,并实行车站中层管理人员包挂线路管理,以便及时掌握经营者思想动态和线路客流情况及班线运营情况,及时处理线路中存在的矛盾纠纷,并把好车辆经营的源头服务、安全关口。客运科人员集中精力搞策划,协调和动态管理。

赴温州等地考察的报告工作总结2

  关于赴江苏等地学习考察的报告

  为了进一步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办公厅(室)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州政府办公厅组织学习考察组于10月19日至11月6日,赴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无锡市、苏州市、南通市和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学习考察,现将考察学习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省一市六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两省一市六地,处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竞争力最强、发展活力最足的长三角地区。近年来,他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立足自身实际不断寻求创新突破,经济和社会在较高平台上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主要特点为:

  一是经济总量大、发展成就大。从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看,南京市、苏州、扬州、无锡、南通、杭州和上海市均已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苏州的经济总量占到整个江苏的四分之一,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五位,2009年,全市实现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增长%。总量和增量位居全省首位。无锡是中华民族工商业和中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2009年全市实现GDP4992亿元,增长%,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超过万美元,全市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增长%。从百姓收入看,无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元,增长%。在收

  市建设起点之高、标准之高、档次之高,也令大家赞叹不已。苏州环古城保护工程投资达47亿元,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无锡蠡湖整治投入30亿元,使昔日的臭水湖变成了水清景美的新景观。我们所到之处,无不为鲜花绿地,“花园城市”、“园林城市”而赞叹。苏州、扬州、杭州市的城市建设既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化城市气息,达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开发的高度融合、和谐发展。

  五是城乡统筹好、群众生活好。他们以建设现代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题,逐步实现了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的目标。六地城市化率都在50%以上,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苏州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以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征地补偿、拆迁补偿为主体的“五道保障”,提出了建设“个个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的“幸福”工程。全面实行城乡一体垃圾集中处理、城乡一体污水集中处理、城乡一体饮水工程,农村生活面貌大为改善。

  这次学习考察,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六地的干部群众思想活、观念新;经济发展势头猛、实力强;城市建设和园区建设起点高、手笔大。他们超前的发展理念、创新的工作思路、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思维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总结他们的经验,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满怀激情干事创业。两省一市六地之所以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最关键的因素就是

  思想解放,观念常新。在他们高速发展的“经济快车”上,承载的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胆识。1985年昆山市率先圈出土地自费创办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被列为国家级开发区,成为全国第一家县办国家级开发区。在工作思路上,他们措施多、办法活,响亮地提出“不讲不能办,只讲怎么办”,“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在发展定位上,他们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现代化的宽广视野和宏大气魄,瞄准国际一流的水准来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二)始终坚持借力发展,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江、浙、沪地区的经济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积极接受上海辐射实现借力发展的历史。他们始终如一的在探索和寻求自己在“大上海”经济圈中的定位,加快接轨上海经济圈的步伐。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瞄准上海的人才、技术、物资资源,把上海大量的技术人才以“星期日工程师”的形式请过来搞横向协作,搞联营,推动了与上海的第一波经济合作浪潮,乡镇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九十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以后,六地无一例外地提出了接轨上海的发展战略,与上海相呼应,与浦东相配套,推动“一区两沿”(工业园区和沿路、沿江)开发。特别是利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平台,招商引资,承接项目,推销产品,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昆山市依托东邻上海的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完成了由乡镇集体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彻底转型,成为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中的一个耀眼亮点。苏州高新区依托区位优势,主动服务上海、融入上海,主动承接产业转移,2006年当年引进项目163个,利用外资近10亿美元,新增内资注册资本80亿元。嘉善历史上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工业基础很薄弱,6

  式、园林化绿色生态城市。他们突出“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亮点”,全面加快城市国际化、现代化步伐,近年来投巨资,先后实施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生态工程以及体育中心、图书馆、国际会展中心等公共配套项目建设,城市的承载力不断提升。以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四化”工程,整个城市靓丽多姿、景致美不胜收。

  二、政府办公厅(室)工作的主要做法

  这次学习考察,既开阔了眼界,又加强了办公厅(室)之间的交流,感受到了两省一市六地政府办公厅(室)工作的一些好做法。

(一)“三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高,工作枢纽、参谋助手、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办公厅(室)作为省(市)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有着十分特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委、省(市)政府战略部署、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认真做好政务接待、会务服务、公文流转、文字综合、信息报送、督办落实、信访处理、应急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办公厅为省(市)政府领导服务的参谋助手作用和全省(市)政务运转的桥梁枢纽作用。他们团结拼搏,埋头苦干,身在兵位为帅谋,服务中心创一流,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确保了省(市)政府政令畅通,确保了省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优、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各办公厅(室)高度重视队伍建

  设,编制人员充足,分工精细明确,如:各秘书处分工细、力量雄厚。研究室、应急管理、电子政务等机构规格高,人员编制多。经过多年努力,各办公厅(室)较好地完成了厅管干部的竞聘上岗和年轻干部选调、交流等工作,切实把一批思想作风硬、业务能力强、工作热情高的年轻干部选拔到了领导岗位,为各办公厅(室)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人才保证,使各厅(室)人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人员结构,既有利于发挥工作阅历丰富的中年以上同志的中坚作用,也有利于发挥年轻同志精力充沛、干劲十足的优势,机关作风明显转变,勤奋敬业、团结奉献的精神得到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风气日益浓厚。

(三)广泛形成了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讲责任、讲奉献的良好风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办公厅(室)建立了较规范的工作规章制度,促进了办公厅机关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办公厅(室)内大力倡导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厚积博学,持之以恒地向实践学习,做到与时俱进。办公厅(室)全体同志以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一切以工作为重,一切以事业为重,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勤勉尽责”,不断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发对事业强烈追求的热情和激情,自觉忠诚于党的事业,乐于为做好“三服务”工作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例,充分体现了办公厅同志能吃苦、能打硬仗的可贵品格。

(四)全面推行无纸化协同办公,形成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电子政务作用发挥明显。为了降低行政成本,规范行政行为,增

  托,强力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建设产业特色更明、科技含量更高、配套能力更强的产业带。三是做“强”的文章。着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制订鼓励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力度,力争在我州建成一批科研基地和研究中心。有条件的县市开发区要积极建立一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或科技创新基地,为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科技支撑。

(四)必须自觉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借力发展出主意,想办法。紧紧抓住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内地产业调整的历史性机遇,围绕建设全疆或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煤化工基地,大力发展煤化工、水电煤电、矿业开发和传统工业。充分利用伊犁沿边开放的地缘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霍尔果斯、都拉塔两个口岸和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强化中心服务功能,加大选商引资力度,在吸引一批企业、资金、项目落地上实现重大突破,逐步做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使外向型经济上规模、上水平。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对接县市要在发展规划、产业调整、体制机制、科技人才、信息资源、交通网络对接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按照“平等互利,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对口联姻”的原则,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主动地在建设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人才、社会事业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合作。

(五)必须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把握全局性,增强主动性。一要在围绕州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当好参谋助手上狠下功夫。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

  加快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主题,为州党委、州政府出主意、谋思路,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努力使办公厅决策服务参谋“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二要把综合协调作为发挥办公厅整体功能的基础性工作,不断改进协调方法,加大协调力度。不论办文、办会、办事,必须要做到把握全局、考虑周全,将综合协调贯穿其中,使协调出凝聚力,协调出积极性,协调出战斗力。三是大力弘扬苦练内功,悉心钻研业务,把握工作内在规律,积极探索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有效途径;广泛阅读有助于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的各类书籍,持之以恒地学理论、学历史、学业务,拓宽视野,创新思维,增长才干,勇敢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挑战。做到钻研业务,精通业务,正确掌握相关政策规定,把各项政策弄懂弄透,做到熟记于心,运用自如;积极了解认知新事物,掌握新理论,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六)必须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促进伊犁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按照国家、自治区电子政务发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数据中心、统一基础网络、统一管理机制”的要求,充分利用政府办公厅现有机房的网络和交换设备,构建一个先进、开放、安全、访问便捷的州直统一电子政务核心平台。建设形成“上下一体、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全州电子政务专网平台和信息安全体系。实现各类政务资源的可互连、可访问、可交换、可共享、可整合、可管理的建设目标。逐步实现州直县(市)、口岸和州直各部门跨部门、跨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和OA协同办公,彻底消除信息孤岛,节约人力物力,杜绝重复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保州直电子政务健康有序发展,切实发挥电子政务对

  314-

赴温州等地考察的报告工作总结3

  一、基本印象

  温州地处浙江省沿海南部,辖三区、二市、六县,陆域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改革开放前的温州由于地处战略前沿,国家投入很少。从1949年到1978年,累计投入不到7亿元,加上资源贫乏,人均耕地不到亩,交通闭塞,经济比较落后,197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3元。改革开放后,温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支柱,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温州模式,实现了经济上的腾飞。到2002年,全市GDp总量为1055亿元,财政收入1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91元。今年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通过几天的参观学习,感到温州有许多经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1、温州奇迹是思想解放造就的。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温州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始终走在全国前列,领先其它地方一步。当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在大抓农业,试图在黄土地上奔小康的时候,温州已经认识到无工不富的道理,在发展乡镇企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当其它地方坚持唯成份论,为姓“社”姓“资”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坚持允许试、允许看、不争论,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办专业市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当其它地方醒悟过来,发展传统工业,启动工业化进程的时候,他们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开始向工业化中级阶段迈进。温州的决策者始终坚持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敢闯敢冒,大胆创新。80年代初期,温州市委提出要灵活贯彻中央各项改革开放政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个私企业的税收征收上采取了先发展,发展后再征税补税的政策,藏富于民,鼓励民间投资。温州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抓好宏观规划、指导和服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从不干涉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政府机构精干高效,政务公开,审批程序简化,行政收费项目少,办事效率高;对市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企业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口收费,进入市场和企业检查,必须经政府批准;凡企业要办的事情,统一标准,公开办理,限期办结,没有哪个部门从中作梗、刁难企业的,体现了小政府、大服务的改革方向。思想的一次次解放,思路的一次次拓宽,群众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带来了温州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温州奇迹的出现。

  2、温州发展是靠改革推动的。温州的经济发展不占“天时”、“地利”,惟在“人和”。温州人多地少,交通不便,资源缺乏,国家投资不多,其经济发展的奥秘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靠改革起家。最为典型的是苍南县龙港镇的建立。1984年,龙港镇在6个小渔村的基础上开始成立运作,当时只有8000元开办费,其余一无所有。面对这种状况,龙港镇在县委、县政府给予“自费改革”的政策指引下,率先推出三大改革措施:一是在全国率先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敞开大门建设,联合农民造城,鼓励农民自理口粮进城,自建住宅落户,从而迅速实现了人口集聚。到1986年,就有周边县市的2万多农民进城。二是在全国率先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把土地作为商品来经营,按地段分为不同等级,以收取市政设施费的形式,进行土地有偿出让。到1985年底,征收了1000多万元市政设施费,基本解决了龙港“三通一平”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三是突破“唯成份论”,坚持不论成份论发展,不论比例论效益,不论数量论质量,不论主体论地位,积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掀起了千家万户办工厂、千军万马闯市场的经济热潮。通过以上三大改革,解决了小城镇发展过程的人口集聚、建设资金和产业集聚问题,到1994年,龙港镇在温州市所有小城镇中综合经济实力位居第一。目前,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5万人;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万人;拥有各类企业1200多家,个体工商户多户,形成了以印刷、纺织、礼品为支柱产业,通讯、工艺美术、化工、食品等新兴产业的特色产业结构,其中印刷业一枝独秀,去年产值达35亿元,被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命名为“中国印刷城”。

  3、温州繁荣是“小商品、大市场”带来的。温州在市场竞争中之所以能赢得优势,原因很多。温州人在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品的选择和培育上,看准自身的比较优势,乐于扮演“小角色”是很重要的原因。温州经济增长这么快,并没有多少高新技术产业、多少技术密集型产品,而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以一般的工业消费品为主。支撑温州经济的八大类工业产品是皮鞋、服装、打火机、眼镜、灯具、纽扣、低压电器、标牌徽章。可以说这些产品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商品和零配件。温州人正是发挥了善于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传统优

赴温州等地考察的报告工作总结3篇(赴温州等地考察的报告工作总结怎么写)相关文章:

关于局办公室新任公务员个人工作总结报告2篇 机关办公室个人总结述职

科室护理工作总结报告3篇(医院科室护理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酒店个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怎样写酒店工作总结报告)

出纳会计工作总结报告范文模板3篇(会计出纳工作总结和计划怎么写)

学校教研工作总结报告3篇 教学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会计的个人工作总结报告3篇(会计个人总结及工作计划)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年度工作总结报告2篇(保险公司员工年终总结报告)

办公室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14篇 综合办公室工作上半年工作总结

幼儿园教研组长工作总结报告7篇(幼儿园教研组工作总结)

医务科工作总结报告17篇(医务科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