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口镇干部服务责任制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3篇 乡镇干部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22-12-24 16:05:47 工作总结

  时间不知不觉,我们后知后觉,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制定一份工作总结吧。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巉口镇干部服务责任制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3篇 乡镇干部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总结,供大家赏析。

巉口镇干部服务责任制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3篇 乡镇干部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总结

巉口镇干部服务责任制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1

  巉口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进展情况汇报

  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镇严格按照行动要求,立足镇情,完善机制,创新服务理念。确定了“三个五”的工作措施。第一,对贫困村要落实好“五个一”:一是理清一个发展思路。按照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各帮扶组利用两周时间,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走访等多种形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在种、养、加工和劳务等方面结合贫困村的现状,进行了积极对接。目前,已确定的贫困村结合各自特点就特色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等都已有了较好的发展打算。二是制定一套帮扶计划。根据各村不同情况,制定了贫困村的三年帮扶规划和计划。在民生工程方面:计划修建水窖480眼,荒山造林100亩,庭院硬化200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13户;在旱作农业方面:计划扩繁黑膜马铃薯原种4315亩,黑膜马铃薯一级种6585亩;在道路建设方面:计划新修道路10公里,维修道路21公里,硬化道路公里;在畜草产业方面:发展规模养殖户210户,养殖小区6个,新建圈舍160间;在阵地建设方面:计划新建体育场2处,维修更新村级活动场所2处,新建村卫生室2个。三是协调一批项目资金。目前已协调到位龙滩村地膜20吨、投资36万元新建大型养殖场2处、龙滩村户均5000元40户的养殖基地、新大坪原种30吨;上岘村2000亩的玉米籽种、新大坪一级种20吨、洋芋储藏窖改建款30万。四是扶持一个龙头产业。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主抓畜草产业,把发展规模养殖专业村和规模养殖户,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头等大事来抓,走出一条“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和“扶持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企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畜草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新路子。五是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充分利用镇劳务培训基地,举办“两后生”和劳务输转人员的培训,邀请市区技术人员进村讲授科学技术,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二,对贫困户做到“五进五帮”:一是党员干部进帮扶户,帮助找准发展路子。省直单位4个(省人大、代工委、科教文卫、农牧厅)70人联系我镇4个村(龙滩、联星、新坪、上岘)150户特困户;区直单位3个(区人大、区农业局、车道岭林场)64人联系2个贫困村(龙滩、联星)99户特困户,镇干部结对帮扶特困户119户。目前,确定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都已经进村入户,和联系村联系户进行了初步对接,调查摸底工作已全部结束。二是信息服务进帮扶户,帮助确定致富项目。大部分单位正在制定帮扶方案,单位和干部与联系户已全部完成对接。已确定项目8个。三是科技培训进帮扶户,帮助提升致富本领。为了帮助广大贫困户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帮扶人员进村入户,在积极对接的同时,全面开展技术帮扶培训。目前,4个贫困村各召开培训会1次,累计培训农民800多人次,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培训5000多人次。四是利民实事进帮扶户,帮助措办急需实事。各帮扶单位和干部心系群众,大力筹措物资实行对接帮扶,解决群众急需的困难和问题。目前,省人大已帮扶龙滩村地膜20吨、镇干部已送去化肥30袋、地膜6吨、技术服务4类120项。五是文明新风进帮扶户,帮助争创星级农户。镇上借助文化年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民俗文化、精神文化、科技文化大力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培训,使我镇科技型、致富型、新风型农民达到户均一人以上,贫困户中十星级农户达到50%以上。

  第三,对干部要求下得去、蹲得住、走得勤、说得来、想得实、做得好,全面落实“五个一线”工作法:一是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掌握民情民意,对接帮扶人员走

巉口镇干部服务责任制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

  巉口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展情况汇报

  巉口镇位于定西市区以北19公里处,距省城兰州79公里。总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耕地万亩,退耕还林万亩。辖18个村122个村民小组、6706户人,农业人口万人。全镇共有贫困村7个,特困户376户。目前,联村联户单位协调各类项目资金1267万余元,其中:已帮扶项目27项745万元,在建项目10项万元,争取项目1项38万元。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全镇紧紧围绕“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大任务,立足镇情,突出创新,着力在改善民生和促进发展上下功夫,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为贫困村落实“八个全覆盖”、做好“五件实事”已全面开展,确保行动开展有声势、有特色、有活力、有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打造第一工程,力求行动有声势

  镇上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干部能力锻造、政府形象提升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一工程,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营造良好氛围,确保了行动健康有序开展。全区动员会议之后,我镇及时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区上动员会议精神,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双联”行动实绩档案,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联系单位提供了住所和协调联系便民服务室。同时,采取以会代训、悬挂横幅、制作宣传牌、板报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行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召开各类专题会

  议80多场次,悬挂横幅25条,制作大型喷绘宣传牌20块,书写板报95期,发放宣传资料万多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在全镇形成了干群积极行动,镇村纵向联动,各级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横向互动的良好工作局面,做到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创新实践载体,搭建第一平台,力求行动有特色

  全镇按照“坚持工业立镇战略,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打造西部文化名镇,构建富庶和谐巉口”的总体思路,结合镇情实际,反复酝酿讨论,创新实践载体,突出实践特色,着力打造行动开展第一平台。一是对贫困村落实好“五个一”。即理清一个发展思路、制定一套帮扶计划、协调一批项目资金、扶持一个龙头产业、培养一批新型农民。二是对贫困户做到“五进五帮”。即党员干部进帮扶户、帮助找准发展路子,信息服务进帮扶户、帮助确定致富项目,科技培训进帮扶户、帮助提升致富本领,利民实事进帮扶户、帮助办理急需实事,文明新风进帮扶户、帮助争创星级农户。三是对联户干部落实“五个一线”工作法。即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惠民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好事实事在一线办结,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要求干部能够下得去、蹲得住、走得勤、说得来、想得实、做得好。通过创新行动载体和分类指导,进一步明确了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的工作职责,靠实了工作责任,确保目标看得见、工作好开展和任务能落实。

  三、发挥服务功能,履行第一责任,力求行动有活力

  全镇把改善民生作为行动开展的第一责任,充分发挥镇党委的协调服务职能,积极与各级联系单位衔接汇报,沟通信息、整合资

  源,为联系单位和联户干部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为了确保全镇特困户达到全覆盖,我镇于4月下旬召开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企业在行动”动员大会,发动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确保所有特困户都能够得到联系帮扶。全镇共有273名干部联系特困户359户,其中 43位人大代表联系特困户46户,16家企业联系非贫困村5个、特困户55户。各级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从群众最关心的住房、行路、吃水、用电、看病、就业等现实利益问题入手,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广泛收集生产生活需求,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求智于民。目前,各级联系干部进村入户8500人(次),召开以种养业为主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会25场2200多人(次);共捐赠米、面、油和农膜、良种、化肥、书籍等生产生活资料14项折合现金68万余元;帮建道路、妇联贷款、马铃薯储藏库等各类项目26个,总投资1212万元。通过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政府的服务职能,激发了“双联”行动活力,切实做到了在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为民不扰民。

  四、科学制定规划,落实第一要务,力求行动有实效

  全镇把促进发展作为“双联”行动取得实效的根本措施,协调各级单位搭建联系平台,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联系计划和帮扶措施,为行动扎实有效开展奠定基础。通过镇党委认真服务、多方联系、积极衔接,各联系单位结合贫困村发展现状,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特困户等多种形式,发放征求意见表3万多份,征求到产业培育、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700多条,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联系计划27个。按照联系计划,省人大为龙滩

  村帮扶地膜20吨,确定投资20万元培育大型养殖户40户,户均补贴5000元,投资4万元,向40户贫困户投放羊只40只;衔接妇女小额担保贷款27户66万元,争取到道路建设资金60万元,新修村社道路4公里、整修道路13公里;争取到位项目资金12万元为龙滩、新坪、联星3村各修建村级卫生室1处;争取到项目资金2万元配备村集体办公、娱乐等文化设备。区人大机关投资万元培育大型养殖户1户;联系林业局建立经济林试验基地亩,争取到项目资金万元,对朱家店到张家湾社公里道路进行硬化。区农业局帮扶马铃薯专用肥60袋万元,农药180瓶9000元;发放新大坪原种36吨万元,争取到项目资金3万元,为龙滩村修建母亲水窖30眼,争取项目资金38万元计划为龙滩老庄坪、张家湾两个社实施引洮入户配套工程;镇党委整合到位项目资金万元,实施危旧房改造335户;整合到位资金2万元维修龙滩村址;整合资金6万元,建设沼气池30眼;整合资金16万元,建设青贮氨化池302座;整合资金80万元,建设马铃薯储藏窖80眼。省农牧厅为上岘村协调到位地膜吨(其中黑膜2吨,白膜吨),新大坪原种32吨,玉米籽种2吨,计划投入30万元建设大型马铃薯储藏窖1座,投入万元建设分散式马铃薯储藏窖3座;省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确定为新坪村投资80万元新修道路20公里,投资60万元在花路湾、段家窑两社发展规模养殖户100户,建立标准化圈舍100间,引进良种羊500只;镇干部为联系户帮扶地膜、化肥等物资价值万余元;定西市三牛农机制造厂为石家岔村配套双垄沟起垄全覆膜机10台,价值万余元;扶正制药、恒升钢厂、花炮厂等16家企业为所联系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42个。

  通过各级联村单位、联户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民生实事的有效落实,推动了全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扎实有效开展。总之,全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实施以来,我镇严格按照省、市、区委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工作不到位,工作方法不灵活;二是在对接协调方面存在信息交流不畅,配合不够默契的现象;三是帮扶方式欠佳,引发新的矛盾,帮扶措施亟待改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不断加强与联系单位的协调配合,积极整合资源,完善帮扶机制,扶贫与扶智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短效与长效互促,着力在宣讲政策、技术培训、文化建设、基础改善和强基固本上下功夫,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改变农村贫困现状,让群众得到一些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巉口镇干部服务责任制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3

  安定区巉口镇

  扫 盲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对扫盲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希望你们对我镇的“两基”迎国检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扫除文盲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政策,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我镇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我镇“十二五”期间的扫盲工作,巩固提高扫盲成果,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制订规划,进一步完善措施,继续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把扫盲农业技术培训与制止辍学工作结合起来,杜绝新生文盲,扫除现有文盲与使脱盲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下面,就巉口镇2006年至2010年扫盲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巉口镇以农业为主,全镇辖24个行政村,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生产合作社116个,农户6812户,总人口人,其中女人,农业人口占了人。分布零散,大部分人口居住山区,自然条件差异大,区域性文化也各不相同,文盲呈现“二多三大”的特点。“二多”:一是偏僻山区文盲多,占全镇文盲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妇女文盲多,占全镇文盲的一半以上;“三大”:一是文盲数量大;二是文盲年龄偏大;三是分布面大。扫盲工作的形势严峻。

  近年来,我镇按照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等12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7]22号)、甘肃省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实施意见》(甘教基[2008]62号)精神,把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有各类学校23所,其中完全中学一所(巉口中学),独立初中1所(景泉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中心小学2所,完小13所,教学点2所(其中张家庄小学为赵家铺学校教学点,西坪小学为上岘小学教学点),幼儿园2所。在职教师3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5人,县内招聘教师10人,工人4人。现有教学班145个,其中高中19个班,初中28个班,小学94个班,学前、幼儿园6个班(包括苗苗幼儿园)。在校学生为3899人,其中学前幼儿197人,小学1170人,初中1462人,高中1070人。全镇4至6周岁适龄幼儿入园率分别达到95%和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96%。开展成人教育的学校及培训机构主要有:中小学校16所,有村农科教中心(农民技术学校)15所。

  面对扫盲工作的严峻形势,镇政府在充分摸底调查、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作用,统筹规划,逐层落实,责任到位,形成了“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盲工作思路和方法,展开了一场全民扫盲活动。

  二、主要工作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从科教兴国、科教兴镇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扫盲工作,首先在党政领导班子中统一思想认识,把扫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把扫盲工作摆在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同安排、同考核、同总结,切实抓实抓好。同时通过加强对广大群众宣传教育,使群众充分认识到扫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扫盲工作中切实做到步调一致,认识统一。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克服扫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加强对扫盲工作的领导,形成社会各方参与扫盲的合力,加大扫盲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各方面重视、关心和支持扫盲工作的氛围。每年年初,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和成立扫盲领导小组,成立以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教育(学区、学校)、妇联、共青团、派出所、村委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扫盲工作领导机构,下设扫盲办公室,并制定工作日程、安排及相关的工作制度,同时各村也及时、相应成立了扫盲领导小组,加强对扫盲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此基础上,将区政府与我镇签订的目标责任书量化、细化后,镇与村、村与社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制定计划,明确职责。建立相应机构,确立工作职责,实行专人负责,把扫盲工作作为一项正常的、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实行镇政府和学区扫盲工作“双线”责任制,政府包动员、包入学、包巩固、包筹措扫盲经费;学区包教、包学、包扫盲、包杜绝复盲将文盲人口核对、登记造册工作,列出扫盲人员名单,先进行宣传动员,然后向文盲人员下达《扫盲学习通知书》明确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教学人员、脱盲时间和奖励办法。制定实施扫盲对象的脱盲计划。鼓励中小学教师和在校学生积极投身扫盲工作,把教师参加扫盲工作的成绩作为职称评定、考核晋级、评选先进、绩效考核的依据。两线贯通,双管齐下,扫盲任务落实到村、户、人。并把扫盲任务作为考核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任务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扫盲工作机制。做到有一个脱盲一个,杜绝新生文盲。真正做到了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使扫盲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保质保量完成。

(四)、深入宣传,广泛动员,营造良好的扫盲氛围。结合广大农民群众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对知识渴盼的心理,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治穷先治愚”的道理,在全镇上下营造出了“要摘文盲帽,快上农技校”、“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浓厚扫盲氛围。各村委会、中小学加强领导,及时调整充实扫盲和成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责任、广泛宣传,激活载体,在辖区显眼处设置一幅固定标语,向群众发放一份扫盲工作宣传资料,营造扫盲工作积极、主动、合作氛围。做到“十个有”:有机构、有队伍、有经费、有计划、有宣传、有培训、有基地、有教学、有考试、有档案,从而保质保量完成扫盲任务做到“十个有”:有机构、有队伍、有经费、有计划、有宣传、有培训、有基地、有教学、有考试、有档案,从而保质保量完成扫盲任务

(五)、深入核查,建立真实可靠档案。根据我镇各学校负责区域的实际情况,以村为单位组织村主干、教师深入各个家庭,对所在施教区内15-50周岁的青壮年,核对户口、核对文盲身份并签字,特别是对其中新生文盲、复盲、迁移性文盲等新增文盲要加强核查,建立真实可靠的文盲人员档案,(填写《安定区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摸底调查表》)。进一步完善扫盲工作档案,建立扫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八表七册一卡”纸质档案,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专柜存放存档,并建立扫盲电子档案,形成完整的文盲基本情况资料,为今后一阶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扫盲工作打好基础。

(六)、严把入口关,杜绝新生文盲。切实提高少年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证不再产生新的文盲。重点在“堵”字上下功夫,学区严格执行省、市、区关于义务教育的规定,建立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制度,鼓励帮助残疾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学习,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辍学失学,把控制辍学工作作为实施全面育人目标的重要措施。实行一年级入学通知书制度及“就近、划片”入学制度,严格学籍管理,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含残疾少年儿童)按时入学。每学年开学初,全镇各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利用课余和双休日等近一个月的时间,深入每户居民家中调查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免特困生的书本费。特别是党的惠民政策的实施以来,极大的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入学难问题。这些举措彻底杜绝了新文盲的产生。

(七)扫除剩余文盲,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自2005年以来,我镇根据剩余青壮年文盲少、居住分散的实际,认真研究扫盲工作,采取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一是稳定成教队伍,保证成教工作的连续性,镇村成教专干坚持三年不变更。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优抚军烈属,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活动中,宣传《扫盲工作条例》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三是采取集中上课与分散辅导相结合、自学与包教结合、学文化和学实用技术结合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因地、因人制宜,努力为文盲学员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同时在扫盲工作中注重与扫除法盲、科盲结合起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习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保证学员的学习质量和效果,镇上及时将扫盲教材发放到了扫盲对象手中,保证每个学员人手一册教材,并责成各领导小组督导员,合理安排集中学习培训时间、地点,确保学习时间不得少于规定要求。同时认真聘任扫盲教师,由驻队干部、基层干部、退休老教师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担任扫盲教师,切实做到了扫盲工作“时间、人员、教材、场地”四落实,确保扫盲工作如期顺利完成。利用农闲时间,在镇所在地的学校集中开办扫盲班,学校教师负责上文化课,农技部门负责讲授农技知识,实行识字、农技“共进餐”,借助学校的教学设施实行“学校代办农技校,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的办学方式,学习采用定点集中与上门教学相结合,一般农闲时间每周2次,每次3小时,保证每期学员学有收获。具体落实“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工作措施,使学习文化知识与农科技培训的有机地结合,达到让广大农民学一门技术、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我镇根据地域性、季节性和推广优良品种的需要,由农技部门通过集中传授、现场示范、分散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对农民开展农科技培训,因地制宜地开展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免耕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增产技术(玉米育苗定向移栽)、农药的配制与使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稻田化学除草技术、沼气利用等多种项目的农科技培训。五年来,全镇参加各种农科技培训达3000多人次。从而涌现出一大批种、养殖能手和示范户、专业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八)确保学习质量,全面完成扫盲工作任务。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我镇每年利用一个月时间组织青壮年文盲参加“扫盲”学习,镇政府领导亲自做动员,安排部署工作,落实责任。在扫盲工作中结合本镇实际,以村民委会为单位,以就近分班、方便群众的原则集中开办扫盲班,对15至50周岁的文盲进行逐个扫除,5年来,共办文化知识学习班157班次,农民技术培训班140班次,执教人员188人次。特别重视了妇女文盲的扫除工作,巉口镇239青壮年文盲中,妇女文盲有146人,占文盲总数的%,镇政府把扫除妇女文盲作为全镇扫盲工作的重点,针对妇女实际,开展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比自立”活动,并筹措资金,成立妇女脱盲班103班次。在教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通过学文化、学技术,改善经济状况,提高家庭、社会地位。如文盲妇女梁晓玲通过妇女脱盲班学习,她认识了很多字,不但能读懂一些实用技术的书籍,还开了一家小书屋,既帮助了左邻右舍的大姐大嫂,又使使 自个家庭步入了小康,生活越过越红火。

(九)、扫盲成果。“梅花香自苦寒来”。巉口政府全力以赴,在社会各界积极努力,广大干部、教师呕心沥血,自2006年以来,累计扫除青壮年文盲239人(不包括丧失学习能力的41人),其中女146人,非文盲率由2005年的%上升到%,提高了个百分点,文盲率下降到%,其中女非文盲率为%,文盲率下降到%,达到国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全镇4至6周岁适龄幼儿入园率分别达到95%和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96%,杜绝了新文盲的产生。扫盲工作提高了公民的素质,公民素质的提高,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目前,巉口镇贫困人口下降到94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13元。

  三、落实经费,保证扫盲工作有序开展

  镇政府进一步落实政府行为,强化责任意识,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增大对扫盲经费的投入,确保了扫盲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与各方面的协调与沟通,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各方面对扫盲教育人员和资金援助,特别是教育、待分大中专毕业生参与到扫盲工作中,弥补了扫盲经费和扫盲教师不足的问题。妥善安排村和学校的扫盲工作经费,保证书本、教学用品、取暖照明和教师超课时补助等扫盲教学工作经费的足额到位,确保了扫盲工作的顺利开展。五年来,扫盲经费总开支元,其中财政拨款元,自筹元,主要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奖励学员、培训教师。

  四、存在的问题

(一)对《义务教育法》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扫盲工作。从调查资料看,当前扫盲工作对象80%是妇女,大多数居住在山岭地区,交通不便;从思想状态看,她们只顾眼前利益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不愿参加扫盲学习,困难较大。

(二)我镇学员居住分散,群众外出打工,办事等频繁,集中组织学习难度较大。

  五、今后设想和建议

  1、完善“以区为主”体制下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财政保障机制,由区政府出面,协调财税部门直接参与,推进扫盲工作有效展开。

  2、整合农业、教育、科技部门在农村实施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力、物力资源,重视教育培训过程,扎实富有成效地完成新的扫盲工作任务。

  3、要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农村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在稳固乡镇成教干部和农技校长的基础上,建议出台相应激励政策,增强农民学习的动力。扫盲工作是迎接“两基”国验之一,通过这次督导检查后,我们坚持从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统揽教育工作,坚持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这一观念不动摇,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把“保学控辍”工作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手段,把提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作为“科教兴镇”的重要举措,把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农技培训作为富民强镇的基础工程。

  经过近五年的艰苦奋斗,我镇扫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新的文盲人员扫盲工作和对已脱盲人员的加强和巩固,力求做到“工作不停、力度不减、人员不散”,以使我镇扫盲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创新的成绩。我们将努力推进我镇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镇的“两基”迎国检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

  二0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巉口镇干部服务责任制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3篇 乡镇干部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党员干部廉洁过节建议书] 党员干部廉洁过节情况3篇 党员廉洁过节倡议书

七一慰问老干部老党员情况汇报3篇(七一慰问老干部老党员情况文章)

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总结范文2篇 党风廉政工作总结的要点

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情况汇报总结13篇 党员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范文3篇(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报告或总结)

交通干部干事创业情况汇报2篇 交通局干部工作总结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报告2篇(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报告或总结)

2022年领导干部个人情况现实表现材料文本3篇(基层干部个人现实表现材料)

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报告2篇 党风廉政建设会议最后总结

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情况14篇(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