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乡风俗作文5篇(小学生作文家乡风俗)

时间:2023-01-23 00:50:3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中学生家乡风俗作文5篇(小学生作文家乡风俗),供大家品鉴。

中学生家乡风俗作文5篇(小学生作文家乡风俗)

中学生家乡风俗作文1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年三十,是爷爷最忙碌的一天,因为他要带我们去祭祖。祭祖要买的东西很多,比如水果、纸钱、香烛、爆竹等。爷爷总提前准备好所有东西。

  祭祖的路上杂草丛生,爷爷忙着用镰刀把杂草割掉,以保证我们几个走得更顺。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祭祀的物品送到目的地。

  终于到了,爷爷又忙着摆放贡品。我们几个小孩儿放下手里的东西,就你追我赶的打闹起来,顽皮的男孩子在坟头上上蹿下跳。爷爷生气了,把我们叫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晚辈对长辈一定要尊敬,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人更要敬重。你看你们像什么样子!”被爷爷训了一顿,我们只好乖乖地站在一旁,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教育完我们之后,爷爷就放起了爆竹。等到爆竹放完,确定安全后,爷爷就点燃了香烛插在坟前,又让我们一人拿一叠纸钱烧给太爷爷。爷爷一边烧纸钱一边对着坟头说着请求太爷爷保佑孩子们健康幸福之类的话。我们也学着爷爷的样子请求太爷爷保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福如东海之类的话。

  后来我才知道,祭祀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礼仪。怪不得爷爷如此看重!如此讲究!

中学生家乡风俗作文2

  我们金华人有一种很特别的习俗,那就是金华斗牛。

  金华斗牛,曾与金华火腿齐名,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清末民初尤其盛行。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不同于西班牙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斗牛当日,参斗之牛装以勇士之饰,由其主人护送进入斗牛场,此时鞭炮齐鸣,观者欢呼雀跃。

  我就看过几场:牛主把牛牵到赛场上。此时,两牛怒目而视,各自刨腿,四肢并力,奋力斗争,观众则呐喊助威,呼声响彻云霄。败者血肉模糊、仓皇而逃;胜者则奋蹄而追,紧随其后,斗牛即将结束。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这里有相当大的体现。败退之牛将被主人贬成耕牛甚至宰杀;而胜者则身价加倍,威风一时。

  金华斗牛不仅仅是现代的玩法,古代也有。我查阅了资料:相传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与鲁肃微服出巡东阳郡(今金华市)。孙权为培养当地百姓的勇武精神,便在东阳郡大兴斗牛之风。自此,婺城区雅畈镇铜山白鹤庙开创斗牛节,铜山也成了金华斗牛的创始地。可是现在并没有了以前的威风:金华斗牛濒临绝迹。新中国成立后,金华斗牛习俗一直被废止。1992年,金华开始重建斗牛场,恢复斗牛节,欲使这一古老民间娱乐活动重振声威。可好景不长,金华斗牛刚刚重新有了起色,斗牛户却因为斗牛经验少、饲养费用不能次次提供而纷纷宰牛卖牛。

  我们要好好珍惜文化遗产,不让他们受破坏。让金华斗牛重新站在现实的舞台上,不再被人们遗弃。

中学生家乡风俗作文3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端午节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端午节有着许多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

  在我的印象中,以往的端午节,都会吃粽子、插艾草。

  在端午节前一天,奶奶会先到街上去买糯米、猪肉、粽叶、大枣……先将猪肉用酱油和盐腌制好,再煮熟,再将糯米进行同步操作,之后,奶奶用漏斗把糯米和猪肉块放进去,然后加上一颗大枣,把粽子用丝线缠绕,放入水中小火煮一夜,再向艾草插入门前,在我很小的时候是听奶奶说这样可以避邪,防止鬼怪入侵,也能让插艾草的这家人百毒不侵,我听了觉得很新奇。

  端午节到了,还在床上的我就能闻到楼下的粽子的阵阵清香,我赶忙洗漱完走到楼下,大锅上热气腾腾,白烟袅袅,绿油油的粽子映入我的眼帘,使得我不得不大口称赞,我急忙拨开粽叶,软软的糯米便透了出来,咬的第一口我便吃到了肉,肉旁边的糯米十分鲜甜,我终于意识到了,肉旁边的糯米就是这个粽子的好吃的所在,这糯米进入了我的味蕾,慢慢的滑入了食道……

  我细细品尝着这一口,仿佛回味到屈原所在的战乱时期,想到了那个时候的人们一点粮食都吃不到的样子,这粽子的味道好像有点凄惨而悲凉,我又想到赵国战败,屈原那痛苦的样子,我不禁感到惋惜。

  今天我们的一切都来之不易,请大家珍惜现在的时光。

中学生家乡风俗作文4

  记忆里,家乡最热闹的节日是冬至,冬至在我的家乡比春节还要热闹、隆重。

  冬至,孩子们的第一件大事是买汤圆,有豆沙馅,绿豆馅的,也有表里如一的白汤圆,第二件大事是买花炮、鞭炮,尤其是男孩子们,什么“二踢脚”、“窜天猴”都是孩子中的抢手货,有钱人家还会买火箭礼花,冬至前一天夜里,要是看见自家阳台上有人放烟花,那大人们的往往只会笑骂几句,随即打住了。

  小孩子欢喜,大人们也忙碌,男人们要自己开车或托人进城采购冬至当天要拜神的祭品,女人们则在家中制作各类粿品,还要提防“小老鼠”的偷吃。一些小贩抓住商机,在市场边上卖起了小吃,还有人杀鸡宰猪,好不热闹。

  冬至,终于到了。各家各户倾巢而出,把满满一大桌的鱼肉、卤鹅、粿品和猪肉等搬到村子的广场上,用来拜“老爷”,冬至一整天,山上的几座老爷庙都人来人往,香火不绝,还有一个从外边请来的戏班子,在村内广场搭台演潮剧,小孩子们都在自家天台上“帮”大人放鞭炮,鞭炮声一响,村里也算是开始准备过年了。

  家乡的冬至,年年都是热闹非凡,咱们村里虽不比城里,却也要过冬至,而且过得比城里还热闹。

中学生家乡风俗作文5

  我的家乡在一个山乡小镇,那里虽无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我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的大秧歌,更是村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提起大秧歌,那可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哪一个不能扭上一段呢!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大街上响起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唢呐声,这声音像一种号令,听到的人们陆陆续续的来到街上。他们有的手中拿着扇子,有的拿着手绢,有的一家老少全都出动。顿时大街上变得热闹非凡。

  看,大秧歌扭起了。虽然队伍多是中老年人,可他们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弄得出神入化,尽情的挥洒着内心的喜悦和幸福。一些青年和孩子,心里也些发痒,不时地加入队伍。一条条彩色的“长龙”也在不断加长。队伍的四周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着家常,自在悠闲。吹唢呐的不时地变换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随着变化,让人久看不疲,这样喧嚣的场景一向会持续到夜深才结束。

  家乡的大秧歌,不仅仅是人们每年的精神大餐,也是节日庆典不可缺少的项目。每当这个时候,秧歌手们便身着彩装,那种孩子们喜欢的“大头娃娃、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粉墨登场,为节目增添无限的喜庆。我们这些小孩子在人群中蹿动着,追逐着,嬉戏着,心里别提多开心哟!

  啊,家乡的大秧歌,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你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美,醉着家乡人的心。

中学生家乡风俗作文5篇(小学生作文家乡风俗)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一等奖学生作文3篇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初三5篇(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

初一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3篇(家乡风俗初中作文)

初一以家乡的风俗为题的作文3篇(家乡的风俗作文初三)

家乡的风俗九年级学生作文3篇 小学生作文《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左右7篇 关于家乡风俗的作文

初一家乡的风俗作文六3篇(6下作文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_家乡的特色风俗作文7篇(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关于家乡风俗的作文)

家乡的风俗小学六年级作文6篇(六年级写家乡的风俗的作文)

四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3篇(家乡的风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