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脱贫攻坚的小故事素材3篇(有关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素材)

时间:2023-02-05 08:48:5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我身边脱贫攻坚的小故事素材3篇(有关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素材),供大家阅读。

我身边脱贫攻坚的小故事素材3篇(有关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素材)

我身边脱贫攻坚的小故事素材1

  月亮山女孩与她的“扶贫网格”

  和人聊起自己的工作,1994年出生的侗族农村女孩吴贤艳绕不开加榜梯田。

  这个深受背包客青睐的“打卡地”,位于贵州省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总面积近一万亩,常年云雾缭绕,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梯田之一。

  2017年10月,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吴贤艳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加榜梯田景区管理委员会工作。2019年3月,她被抽调到加榜乡加车村脱贫攻坚指挥所,当起了一名扶贫网格员。

“加榜梯田的核心区就在我负责的网格。”吴贤艳说。身份的转变,让她在欣赏梯田风光之外,开始更关注那些散落其间的吊脚楼以及住在里面的人。

  吴贤艳负责的网格包含51户227人,绝大多数是苗族,上了年纪的老人只会说苗话。起初,由于语言障碍等原因,她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工作从何处着手。

“只要能把网格在脑海中构成一幅画,像地图一样,就没问题了。”村主任的一席话,让吴贤艳慢慢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掌握片区每一户、每一人的情况,是个细致活和苦差事。为了尽快做到底数清,吴贤艳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地走访,在收集社情民意的同时,也不忘学习扶贫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

“家中几口人、有无工作、是否患病……”现在,随便挑一户介绍,吴贤艳都了如指掌。而从上报各种资料到收缴医疗保险,甚至帮缺少劳动力的农户家插秧打谷……每一项琐碎的事务,她都在参与。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吴贤艳明显感觉更忙了。在她的网格里,还有6户25人没有脱贫,其中一个73岁的五保户让她最牵挂。

“他有特困供养金,一个月885元,能达到脱贫标准。但前段时间去,看到他用自来水还在外面接,就掏钱买了水管,帮他接到了家里。”吴贤艳笑着说,过几天,还要再去检查一下,怕时间长了,水管脱落。

  就在5月1日这个不少人放松休息的时刻,因为要做好迎接2019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准备,她早上五点半就到村里集合了。

“整个上午都在对照问题,一项一项进行整改后的回访。”吴贤艳说,目前人居环境整治还存在一些小瑕疵,室外问题不大,室内要教老百姓做一些卫生,包括折叠被子、物件摆放等。

  看着越来越好的村容村貌,吴贤艳也觉得累有所值、未来可期。“我们是一个旅游村寨,听景区管委会同事说,5月1日来了100多辆车、差不多500多位游客的样子。村民经营的有民宿、餐馆,肯定能从中持续增收。”

  据了解,从江县是贵州省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之一。从去年3月起,像吴贤艳一样,近1500名扶贫网格员就下沉一线,其中很多是参加工作一两年的年轻人。他们正在用一步一个脚印,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奉献青春力量。

我身边脱贫攻坚的小故事素材2

  贫困村里酿出“致富蜜”

“分红啦!分红啦!”在重庆万州区后山镇马槽村,随着热烈的掌声响起,一位位村民从村委会办公室领到了自己通过入股所取得的分红。在马槽村举行的现场分红暨股东大会上,入股专业合作社的38户村民,全都领到了自发展该产业带来的第二次分红,大家的脸上乐开了花。

  马槽村四组村民黄关洪是因灾致贫的贫困户,一直在外面打零工的他,于2019年上半年跟随合作社蜂场学习养蜂技术,同时他也入股入了合作社。经过近一年的学习,自己的中蜂养殖技术逐渐娴熟,养殖规模由20群已发展到现在的40余群,着实从一个“菜鸟新人”变成了如今的养蜂“土专家”。

“本次平均每股分红384.5元和1斤蜂蜜,大家获得了384.5元到3845元不等的分红收益,我自己养殖的中蜂也收入了2万多元,实现了稳定脱贫。”黄关洪在领到分红后,激动地掉下眼泪。

  他告诉记者,众村民只需掏少许的钱,就可入股合作社参与养蜂,并可获得长期分红。“接下来,我还想在村里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今年争取发展到60群以上,以此增加家庭收入。如果周边有村民想养殖中蜂,大家还可以共同学习,提高技术增加养殖效益,共同酿出致富‘蜜’。”黄关洪说。

  据了解,后山镇马槽村是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对口帮扶的市级贫困村。学院自2018年9月起选派驻村工作队以来,坚持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区位条件等客观实际,按照因村施策、一村一策的要求,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该村的蜜蜂产业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扶贫产业。

“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马槽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告诉记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工作队创新中蜂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建立与贫困户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干部带头、农民参与、集体领办、职业管理、技术分享、多元发展”的模式,有效增强了村民对产业发展的信心,提高了贫困户的参与积极性。每次的技术分享更是为贫困户提供了全过程、持续的技术支持,最终实现中蜂产业在集体、养蜂大户和村民散户之间的多元化发展。

  截至2020年6月,马槽村集体蜂场养殖的中蜂已经发展到197群,中蜂产业股份已由2019年4月初的46股,增加至如今的121股,养蜂大户及村民自发散养的中蜂达到101群。

  阳光透过树林照在马槽村村头,村民如蜜蜂一般勤劳,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改变了村里的贫困面貌,过上了如“蜜”般甜的幸福生活。

我身边脱贫攻坚的小故事素材3

  蒋建生:山村扶贫“铁队长”

  在湖南临武县万水乡卢市村,有一位穿着朴素、皮肤黝黑,一副庄稼人模样的扶贫干部穿行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村民都亲切地叫他“铁队长”,同事们习惯地叫他“老铁”。他就是县委派驻卢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临武县委政法委干部蒋建生。

  蒋建生在乡镇工作20多年后调到县委政法委,他不论在乡镇、在机关,做事干脆利索、敢于碰硬、知难而上,大伙都说蒋建生是个“铁汉子”。老蒋以“铁”的精神,“铁”的作风、“铁”的干劲做好工作,他在临武县“老铁”的绰号就此叫出了名气。2016年6月4日,蒋建生来到边远山区万水乡卢市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蒋建生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敢于下劲吃苦,驻村扶贫‘老铁’就是百里挑一的优秀人选。”临武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朱超说。

  卢市村是省级贫困村,扶贫工作任务艰巨。蒋建生从驻村帮扶的第一天开始,以“铁”的举措,走村访户,精准识贫、建档立卡,制定脱贫攻坚“作战图”、时间表、责任书,实行挂图作战。

  在蒋建生的扶贫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载了卢市村80户贫困户,290人贫困人口的名字,居住方位,致贫原因等数据资料。“入户走访,驻村“注心”,联络感情,结对“穷亲戚”,与贫困户感情交流是我做扶贫工作的关键”。蒋建生说。

  就这样蒋建生在短时间里,把全村所有贫困户、非贫困户名字叫得出,居住房子弄得一门清。现在他在村里开展工作时,村内的狗看到他都是亲切地摇尾巴。卢市村民都说:“蒋队长驻村帮扶卢市村,头脑里装满的是一本“民情经”、“百事通”、“活字典”。

  2016年11月22日,是迎接省、市扶贫检查的关键时候,正在这骨节眼上,蒋建生妻子临产,他还在为贫困户卢明亮办理低保手续忙碌着,等老蒋忙完村里的事情赶到医院,小孩早已哇哇坠地,“铁队长”抱着婴儿热泪盈眶,深感内疚。

“蒋建生骨子里想的都是工作,全身充满脱贫攻坚的‘正能量’,村里的事、贫困户的事不办好,他就心不安。”万水乡党委书记陈海斌说。

  在卢市村,6组单身贫困户卢当国和7组寡妇贫困户田仁兰脱贫后联姻结亲开起“夫妻店”;3组贫困户卢体军脱贫加入合作社;5组贫困户卢当立脱贫自荐当组长,写入党申请书;这些都在全县被传为佳话。乡亲们都说:“卢市村这些精彩的脱贫故事,都是‘铁队长’倾心帮扶涌现的新鲜事。”

  山村扶贫“铁队长”蒋建生在卢市村驻村扶贫5年,足迹、汗水、真情见证着山村的变化;产业、果实见证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满满笑容。近几年,蒋建生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工作队长,2018年获全县“十佳优秀”工作队长荣誉称号。

我身边脱贫攻坚的小故事素材3篇(有关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素材)相关文章:

照片里的故事小学生作文素材一等奖6篇 一张有故事的照片作文素材

我的城市故事征文素材7篇 小城故事作文素材

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素材5篇 关于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题目

雷锋事迹故事素材3篇(关于雷锋精神人物的故事简短)

缩写故事五年级作文素材5篇 缩写故事作文五年级

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作文素材范文5篇 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材料

2022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作文经典素材3篇(我家的故事600作文素材)

2022年高考写作素材:经典寓言故事汇总17篇(高考作文素材名人励志事例)

小学生作文历史故事素材欣赏3篇(历史故事作文素材简短)

语文作文成语故事素材3篇(成语编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