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经典故事3篇 正能量经典小故事

时间:2023-02-08 01:41:22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正能量经典故事3篇 正能量经典小故事,以供参考。

正能量经典故事3篇 正能量经典小故事

正能量经典故事1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它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也许,我们会在心中嘲笑鳄鱼的愚蠢与懦弱。可遗憾的是,许多时候,当挫折接踵而至时,当失败如影相随时,我们不也曾像鳄鱼一般,放弃所有的努力静静听任命运的安排吗?冷静地对待挫折,不应把挫折看作是一种打击,而要把它看成是对自己的一次次考验,一个个磨砺坚强品格的机会。同时,还应看到在挫折后面,正是自己苦苦追求的目标。要在失败中看到其中孕育着胜利的可能,从而像胜利者那样信心十足,充满干劲儿,事情一定会发生变化。有一句谚语说:"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谁能冷静地对待挫折,顺利地经受挫折的考验,谁就能得到成功。

  也许,就在你那一试之下,你的梦想就变成了现实。

  无论如何,我们再试一次吧!

正能量经典故事2

  那年秋天,洪水肆虐,江堤决口。村庄成了汪洋,救援队营救了许多危在旦夕的生命。忽然有听到孩子的哭喊声,到了近前,看见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漂在水面上,双手紧紧抓住露出水面的一截木杆,样子惊恐万状。孩子被救上船,嘴哆嗦得说不出话,可不停的指着水底。潜水员潜入水下一看,惊呆了,父亲紧紧地抱着那根木杆的底部,母亲还保持着托举孩子的姿势。洪水刚刚夺去他们的生命,因为被救时身体尚有余温。然而,就在他们的生命即将被吞噬的那一刻,他们把生的一线希望留给孩子,而上演了这样惊心动魄的一幕。

  天底下只有父母爱的力量,才会创造出这样难以想象的奇迹,危难时刻,年轻的父母用他们最后的爱,支撑了孩子的生命。

正能量经典故事3

  1942年,美国洛杉矶郊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少年约翰.卡达德。15岁时,他把自己一生想做的大事列了一张表,题名为"一生的志愿。

  有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重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学会驾驶飞机;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等等。他给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127个目标。

  43年后,也就是1985年,戈达德在经历了18次死里逃生的冒险和无数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后,已经达到了其中的106个目标,他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享有世界探险家的崇高荣誉,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

  卡达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他少年时代定下的目标。他说,我制定了这张奋斗的蓝图,心中有了目标,我就会感到时刻都有事做。"我决不放弃任何一个目标,这样一有机会到来时,我总是“准备完毕”。"可见,目标对于激励、保持和巩固他的进取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为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烦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有一个朋友,特别喜欢在朋友圈发一些负能量的文字,比如说:再怎么努力,屌丝也不会变成高富帅。再比如说:大多数人的天资,注定了这辈子只会一事无成。虽然,他说的代表了一部分事实,但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出身一般,都天资平平,如果再不努力,就真的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呀!

  我出生的小镇,人们的生活相对城市里会比较辛苦,但跟附近的农村比,生活在镇上的人即使这样辛苦,也还算好些,起码离集市比较近,还能就近卖点菜什么的。生活在农村,过得就很不易了,拿二十个鸡蛋去卖,也得从凌晨四点走到太阳高照,才能从家里走到集市上。不走路骑自行车的话,要一个多小时;骑摩托车要快点,四十分钟左右;现在村里通了小巴,到一趟集市,也得半个小时。在我童年的时候,大部分村里人家里是没有摩托车的,他们赶集的时候,通常半夜出发,从明月高悬走到日头挂在天空,才能赶上最早班的集市。

  初中时,我的同桌,家就生活在农村。她的父亲从事泥瓦匠的工作,因为没读过书,和大部分村里人一样,坚信养儿才能防老,于是一口气生了三个姑娘,最后东躲西藏才生了一个儿子。我同桌是家里第二个姑娘,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个存在。据她说,整个小学期间,每天早上起床,她妹妹踩在凳子上烧一家人的饭,她姐姐带着她上山打猪草。猪草上晃动着露珠,极新鲜的时候被割下来,倒在猪圈里。然后她才能匆匆忙忙吃妹妹亲手烧的早饭,背着书包提着篮子去上学。为什么要提着篮子呢?中午放学的路上,边走路边割猪草,割满的时候,差不多也该到家了。

  我们那个初中,是镇上唯一的重点中学。她是她们村小学唯一一个考进来的。她上初中的时候,她的小学同班同学起码有三分之一退学,回家种地或者去广东深圳谎报年龄打工。

  她初中报了特困生,免了学费,但生活费对于她的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学校离她家远,基本一个月才能回去一次。每次到学校,书包里装满了馒头干,泡着可以吃一周,这样七天的生活费就都省了。那时候,她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十五块钱,据说大部分时候只能就着家里腌制的豆瓣酱吃二两白米饭。我比她幸运,我家住在镇上,父亲常年做生意,还算有点小钱,家离学校近,每天中午和晚上回家,吃母亲煮的饭,就这样,一周还有二十块钱生活费。所以,我一直不理解,一个月十五块钱,还住校,她究竟是怎么过的。

  她是班上最努力的学生。有多努力呢?我是走读生,每天中午和晚上回家,偶尔下雨天懒得回,就在学校食堂吃,吃完饭回到教室总能看到她在位置上学习,不是背英语就是做练习题。她没有钱买更多的复习资料,只好把书本上的例题和考试的试卷反复练习,达到最熟练为止。晚上下自习,她还留在教室不走,一直到熄灯。熄灯后她回寝室,还在看书。她每天的洗漱都在寝室熄灯之后,悄无声息的,洗完默默上床睡觉。

  因为贫穷,她是班上最沉默最努力的一个。我从来没有问过她为什么这么努力,我初中的时候太懵懂,整天只知道玩,根本无力思考这么沉重的问题。直到很多年后,回想起来,才明白,对于她来说,读书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别无选择。

  尽管她已经这么努力,却始终只能考班级第三、四名。那时候一个年级有八个班,她的成绩在年级里总是二十名以后。班上的老师评价她:“天资不足,勤奋有余。”不知道她听了这样的评价,心里会怎样想,想必很难过吧,但她习惯了不吭声。一个贫穷而又沉默的孩子,她心里的翻江倒海总是会被忽略掉。

  以她的努力,自然能考上高中,虽不是市里最牛的学校,但也算重点了。她高中和我不是一个学校,听说比初中还努力。据说高三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复习,夜里在床上点了蜡烛念书,烧坏了一床被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考上了省里的师范大学。之所以上师范,一是因为她没有考到更好的学校,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师范免学费,好像还有补助什么的。她不愿意贷款,因为她一毕业就得支援家里。在她家,她是唯一一个念了高中和大学的。在她们家因为父母已年迈,因为姐姐和弟弟妹妹都生活在农村,因为姐姐曾经为了她能读书,去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保姆,父母和亲人在农村过着很苦的日子,她作为家庭里唯一一个“文化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帮助家人。

  大学毕业,她应聘到浙江某重点高中做老师,没两年就和她的学长结了婚。学长研究生毕业,也出来做老师了。夫妻俩都是老师,又是大学谈的恋爱,共同语言自然不少。学长是城里人,家里条件虽然一般,但相对她家,已算非常好了。据说,他们结婚的时候,迎亲队伍从村子里敲敲打打地走过,羡煞了一路人。

  在村里人眼里,她算是鸡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只有我们这些在外面漂泊的人才知道,就算双双做园丁,过的依然是平凡夫妻的小生活。唯一不同的是,她的丈夫不必面朝黄土背朝天,她也不必成为一个匆匆忙忙煮完饭还得迎着日头下地干活的女人。于她来说,现在的生活虽然平淡,但跟村子里的同龄人比,已是天上地下。

  她去年生了孩子,现在女儿快一岁了。有一次我们聊天,她发来一个网上特别有名的段子:“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为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烦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看她发这样的段子,我很感慨,我想,如果她没有读书,没有考出来,只在家里做平凡农妇,是不会跟我说这样的话的,我很高兴我的初中同学,跟我说了这样的话。我了解她这一路走来的不易,才更觉得她了不起。

  现在这个世界,很多时候,不是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因为天资和机遇会深深地限制一个人。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努力并不是为了过上多牛逼的生活,而仅仅只是为了让明天比今天更好一点,哪怕稍微好一点点,就已经是很好了。人生很多时候,不是为了能赢过别人,只是为了能赢过昨天的自己。只要做到,就已经算成功。

  反正无论努力还是不努力,时间都一样过,那就努力呗!就算一个人的希望总是会被各种负能量所打击,也还是要充满正能量地生活。毕竟,如果没有希望,人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正能量经典故事3篇 正能量经典小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