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游记作文6篇 游记初中优秀作文

时间:2023-02-08 10:53: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初中游记作文6篇 游记初中优秀作文,供大家参阅。

初中游记作文6篇 游记初中优秀作文

初中游记作文1

  快了,快到了,我坐在爸爸的车里望着窗外,那里,绿树成荫,山峦起伏,景色迷人,我都迫不及待地想进入这座山了,心里默默地说:“天平山,我来了。”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百年古枫,碧绿参天,郁郁葱葱,暗香四溢的枫叶飘飘洒洒,美不胜收。树的后面是一片明镜一样的池塘,走上水面的石桥可以看到一群群鱼儿在水里欢快嬉戏呢,水面还不时漾起一道道波纹。通过石板桥,迎来的是一座秀美典雅的建筑物,这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祠堂,走进一探,果真书香浓郁,倒是和苏州园林的美有共同之处。提及范仲淹,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穿过祠堂,眼前就是一排排弯弯曲曲、青灰相间的石阶,把我们引向了山林。沿途的奇峰异石、千岩竞秀,有的像鳄鱼张开的血盆大口;有的像天上飞来的如来神掌耸立在山间;还有的像海狮顶球,真的是形态各异、美不勝收。不知不觉中,我们竟到了“山顶”,山脚下错落有致的房屋、农田被一条条灰色绳子般的马路所包围、分割。我为这些美景高兴地欢呼起来:“山顶的风景太美了!”突然,从身后传来了一个卖水阿婆的声音:“小朋友,这不是山顶,这只是山腰呢!”我听了心一下子就凉了:“怎么才半山腰啊?那我是没力气再去爬到山顶了。”这时,爸爸鼓励了我:“怎么能半途而废呢?我们只有登得更高,才能收获更多的美景啊!”

  听了爸爸的话,我们一鼓作气终于登上了真正的天平山顶。这时的我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以至于精疲力尽了。可是,远处的山峦把我给吸引住了,那些山连绵起伏、层层叠叠,好看极了。有的像害羞的姑娘躲在云雾里;有的像钢铁卫士似的耸立在天边;还有的像一只只骆驼在天边散步呢!近处,幽静的谷底有一片湖面就像关羽手中那把圆月弯刀似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听爸爸说,原来这就是闻名天下的白马涧,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夫差就是在这里卧薪尝胆给吴王养马呢。这时,山顶的秋风悄悄地跑来了,她抚摸过我的脸颊,洗净了我一身的疲劳。

  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虽然我没有领略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但是天平山已经够美了,美得引人入胜,美得真让人流连忘返。

  这次国庆游天平山给我留下了深刻又美好的回忆。

初中游记作文2

  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游赏重庆著名的人文景观——洪崖洞。

  洪崖洞位于沧白路嘉陵江边,所有楼房都依山而建,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像宫殿又像庙宇。洪崖洞一共有十一层,我想起一个笑话,外地人来到洪崖洞游玩,从一楼平街上到十一楼,发现出去还是公路,对于他们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在重庆是十分普遍的山城特色。

  我们沿着一侧的楼梯往下参观,有好几层都是吃饭的地方,两旁都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景色十分优雅。在第四层有各种重庆特色的小吃,四处传来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仿青石板的街道上游客络绎不绝。当喧闹的叫卖声、飘香的美味与古香古色的街道融为一体时,你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市井生活,那样惬意自然。

  到了小吃街的尽头,沿着古老的青石台阶下到第三层,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小瀑布出现在我的眼前,一股银白色的流水从高处飞泻而下。一阵微风吹来,几滴水珠洒落到我的脸上,顿时感到凉爽。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妈妈告诉我说:“这就是著名的巴渝十二景之一“洪崖滴翠”,很多外地游客都会慕名而来。”我回头望去,果然如此,不光是中国游客,还有好几个外国游客都在用手机玩自拍呢。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我们离开洪崖洞准备回家,回头一看,哇!洪崖洞华灯初上的美丽夜景,果然像《千与千寻》里的场景,令我感觉置身与宫崎骏的电影里,仿佛我就变成了千寻,迷失在这个魔幻般的灵异小镇中。

初中游记作文3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这里分别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我们跟随着讲解员先来到了一号坑,这个坑是所有俑坑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发掘最早的一个,据说是农民打水井时发现的。进到馆内只见坑道内,排列的站立着许多人俑,还有一些马匹。人俑的形态各异,连发型都不一样,有的梳着发髻,有的带着软帽,有的只是简单束发,精致到连面容都不一样,有的是年轻的士兵,有的是年长的将军。就这样一排排、一列列,面朝一个方向,整齐划一的站在坑道中,看上去很壮观,很有气势。讲解员告诉我们,这些都是经过复原的兵马俑,刚发掘出来时,这些都是碎片,没有什么完整的,全部是经过专家一点一点修复出来的。

  在二号坑洞中,还出土了彩色的兵马俑,由于当时技术的不发达,兵马俑碎片上的颜料全被氧化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土铜色。但在介绍的照片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刚出土的碎片上有非常多鲜艳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绿色和蓝色等,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在土里埋葬了20xx多年的兵马俑,竟然还能有那么鲜艳的颜色,当时工匠的技术真的是很高超啊!在这里还出土了一批削铁如泥的青铜宝剑,更神奇的是这些剑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沉寂后,出土时仍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铜矛、铜弩机等冷兵器。

  三号坑面积最小,出土了兵俑、陶马、战车等,据专家考证,这里可能是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幕”,也就是现在指挥排兵布阵的作战指挥部。

  看着那精美的陶俑、战车等,我不禁感叹过去工匠的高超技艺,更加感叹秦始皇兵马俑的壮观!

初中游记作文4

  我们又去了威海的刘公岛。

  在远处,我就能看见一个个大船,他们浮在水面上,好像是海面上的军人,在看守着自己的领地。我们很快就上了船,从上望下看,只间浪花不停的往上涌,还不时的发出了拍打的声音,好象是迎接我们的到来,然后又鼓起掌来,在船上,我觉得凉风习习,风轻轻的吹拂着我的脸旁,就像是妈妈在不停的亲我,海鸥在海面上飞翔,嘴里不停的叫着,好像是在唱着美妙的歌曲。有的人在船上拍照,好留做一个纪念,有的人则在观大海的美,好记下大海美的景色。

  很快,就到了刘公岛,刘公岛的景色非常迷人,那大海、那石子,都非常美丽,大石头上面,有非常多的人在捉螃蟹,我则和别人一样,也在专心致志的捉螃蟹,浪花不停的拍打着大石头,仿佛也想来捉螃蟹似的。在沙滩上,有很多人来照相,也有很多人在玩耍,大海给我们带来了妙趣横生的快乐,也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空气。

  啊!威海的刘公岛是多么好呀!大家不妨也来玩一玩吧!

初中游记作文5

  听过很多朋友阔谈华山的险,华山的峭,华山的难登,诸如要手脚并用,会被晒掉一层皮的夸辞。98年时,对爬山还没什么概念的我,曾止步华山山门前。这些年几次酝酿几次错过,如今犹一困在浮生的野鹤,倒不想再错过这五岳至高的名山。心想,高山之上才有清风,清风才能扫去心头世俗的烦霾。

  好些朋友都建议我们晚上爬山,貌似多数的旅者都会这样安排。可我总觉得缺失风景的路程会过于机械,透支睡眠的折腾也会消磨赏玩的真心。既非与人攀比登山的速度,也不是徒争到此一游的虚谓,为什么要这样自我折磨一番呢?于是和朋友商量后终决定白天登山,夜宿山中。

  上午,在玉泉院与两年未见的好友汇合后,我们便逆着一条满是白石堆砌的小溪,在无名山头间的进山谷道中蜿蜒行进。与大多进山路相似,这段路虽不陡,但台阶却不少,漫长的路上又大都是树影斑驳,难觅主峰俊影,景色过于平淡。几个小时里,幸好有朋友一路畅谈,才不觉得枯索煎熬。

  一直过了回心石,山路渐渐变得陡峭。千尺潼、百尺峡、老君犁沟...我记不清这些路段分别对应哪个名字,只记得这几段路,多是一条一人宽的巨石夹缝中的狭长天梯,梯面凹凸不平,也长得难见尽头。踩踏在这些通常放不下半只脚的窄阶上,我平视前面很近的游人,通常只能看到其脚跟。这陡然竖起的斜度,才想起人们对华山“奇险冠天下”的评价。

  爬陡梯最累,腿也最容易疼,每一步都酸扯着僵硬的肌肉,让人痛苦不堪。手脚并用虽然没有想象中狼狈,却是不得已的事实。在这儿我们还遇到了一个正吵闹着让爸妈抱的三岁男童。我惊讶于三岁这样一个年龄,虽然他无视周围大人们的鼓励,哭闹着不愿再爬,但如果他最终登顶的话,确实是值得激励自己一辈子的。可在山腰已是苦不堪言的弱儿,即使到山顶,满心厌倦的他能记住和明白登高那一刻的`意义吗?看着他那对有气无力得对孩子故作严厉的年轻父母,逼着三岁幼子走完这样艰难的山道,应该是他们教育欲得到的满足,意义更重吧。

  汗水浸透了T恤,我们登上了北峰。北峰只是半山腰处一座较低的主峰,不过它是南望四大悬峰直刺霄汉的绝佳观景平台。北峰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金庸所题“华山论剑”石碑。雨雾天气过后,北峰往往腾云雾绕,最具论剑的诡秘气氛,故称云台峰。据说金庸先生创作其笔下的华山形象时,并未登过华山。可一个未登顶华山的人造就了最具影响力的华山文化符号。我们这些执着于最高处的匆匆旅者,相较而言显得太重形式而失于韵味。不过滑稽的是后来登上其他峰,才发现这种几乎一模一样的论剑碑有七八处,真是烂大街了...北峰也是索道的最高点,从索道上来的游人各个步履轻盈,让疲走半日才达到这里的攀登者不禁去想:“爬山真是给自己找罪受啊。”

  拖着残腿从北峰继续向上,印象最深的是苍龙岭。苍龙岭也是一条一人宽的狭长陡梯。和千尺潼、百尺峡不同的是,长梯两边不再是巨石,而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行于其上如履刀刃。这条巨大的花岗岩岭脊,如同一条正向上飞去的龙脊鱼背,直冲顶峰。传说韩愈登华山时,在这里惊吓得无法行走,进退两难,大哭投书求助。可惜的是,现在为了游客的安全,景区管委会把苍龙岭窄道两旁都装上了铁链和护栏。虽然险景犹在,险意却不足。想古人登山,无阶无栏,错步则身亡,韩愈畏险是情理之中。今人凭栏闲望却说险,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征服华山,更像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

  还没走完苍龙岭,忽然一片阴云袭来,雨不大不小的就滴了起来,吓得不少山上的人,残兵败将一般急火火的往山下逃去。我们则躲在亭子里,打算避过阵雨后再前行。还好天公作美,雨不久就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空山新雨后”的凉爽,还有群山缭绕雾气的水墨仙境让我们一饱眼福。

  进了金锁关,终于到了华山东、西、南、中四峰衔起的地界。这四座海拔均在20xx米以上的主峰,像莲花展开出四片花瓣,围起中间凹下的一块盆地山谷。通向四座山峰的路,就错落交汇在这山谷中。我们去到西峰山腰处订下一家夜里投宿的旅馆时已是黄昏,放好行李就匆匆赶向西峰顶。

  在密林幽谷中急走,我偶然看到脚下有很多奔劳的蚂蚁。忽然觉得,他们一点都不渺小。人类自诩高大,却要依赖于平地,依赖于复杂的社会系统和衣食水电生活。它们被视作弱小,却能在高山之上生生不息。我们总执着于登高,大概是为了在睥睨众生的那一瞬间说一句我成功了,或者在高阔的视野里慨叹一声众生渺小。可是,简单寡欲的蝼蚁们,反而在我们艰难登上,只能片刻身处的高山上,活得越发坚韧。如果真的是无欲则刚,那么苦苦执着的登高,又是了什么?

  到西峰顶时,已是漫天的余晖斜照,阳光不像白天那么毒辣。可几天后证明,这温和的阳光,也有足够能揭下我脖颈一层白皮的紫外线强度。但那会儿,清凉的晚风中,我们坐在两千多米高的崖边,眺过朦胧的山影,北望秦川大地,心里的确是少有的温和沉静。望着看不清天地界线的平原,只见一线蜿蜒游走的渭河,被霞中的红日,映成一条了红亮发光的金龙,穿行在苍茫淡去的天地里。当落日遮尽时,天地相接处就剩下一寸红光,仿佛那里就是世间最遥远的地方,仿佛世界所有的烦扰与喧嚣,也都将消尽在那无边的远方。夜晚登山的人们只知东峰的日出是华山的品牌景观,却难想到,西峰的日落竟也是一幅迷人的沧桑。

  观完落日,我们向山腰处旅馆返回。完成了一天的计划,人变得轻松许多。走在古松巨柏围绕的山路间,享受着空山鸟语,曲径通幽的惬意,也就忘掉了一天的疲惫。那一刻,心里浮现出些许对隐居的向往,渴望自己能长住这山中,哪怕像旅馆的服务人员一样工作在这里,也会很美妙。凤凰台上忆吹箫,想到春秋时,弄玉和萧史,传说隐居于此。他们是否也曾在这崖颠拥看日落,也曾在这云间鼓瑟笙箫。或许,只有像他们那不求物欲而充满灵气的人,才配得上这天作的美景,配得上这脱尽凡俗的生活。而今日游人露宿一晚,似乎都显得奢侈。

  旅馆中酣睡一夜,刚过凌晨4点,我们就早早起了床,满心期待的向计划好的东峰观日台出发。走到东峰上山口,路上就开始坐满裹着租来的军大衣,已经放弃看日出的游人。人算不如天算,还没到山顶,山路就被排队上山的游人挤的水泄不通。我们没有想到周末夜里登山观日的人会占满整个观日台,一点也挤不进去。同伴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侧边小路爬了过去,依然无法穿越山顶的人群,看不到日出的角度。观日台,此时成了我们眼中的“观人台”。同伴仍努力沿着护栏一点点向前攀爬。而我起得太早,胃不争气,难受起来,心想左右看不到,索性背对人群,就地坐下休息。

  凌晨的山风很冷,观日台上的游客大都是夜里上山的,一直露天小睡,挨了几个小时冻。他们比我们更疲惫,为的是能看到大名鼎鼎的华山日出,却和我们一样扑了个空。我多少有些庆幸没有选择夜间登山。百无聊赖时,偶然抬头看到了高大的松柏间,那轮还未落去的圆月,在微明的山中,更显孤高淡雅。呆坐的我没了观日的念想,将落去的它也没有被人欣赏的渴望,我们此刻唯有淡泊相望。可能是因为无法企及身后的日出盛景,晓月才现身作一幅“明月松间照”的小景给我点安慰吧。可惜,我身后执着于拥挤的人们,没能注意到你。

  尽管朋友努力向前挤仍难看到日出,我们不得不放弃观日的计划,提前向华山最高的南峰出发。这条路上人很少,大概还都挤在观日台吧。没走多久,走到东峰南端下山处的一个开阔的平台时,天已经亮起。我无意间回头,却发现一轮红日正一点点从缠绕远山的云霞间攀爬而出。原来,被错过的日出在这里,在一群苦苦往前挤也看不到日出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更叫不出名的空旷平台上。渺小的个体们,走在被人铺就好并标满指向牌的路上,活在充满营销和相互灌输的时代,潜移默化中,我们的价值观变得从众、单一且固执 。其实,在我们拥挤在同一条随波逐流的道路上,寸步难行时,可能美好的风景已经等了在离我们并不远的另一边,一条无人问津的小路上。我们何不放下一些执念,少给自己些欲望、压力和烦恼,也许想要风景反而会悄然来到。

  登上南峰,视野最为开阔。能望苍莽的秦岭群山,可瞰东西峰峭壁山脊,还有远峰身后的平原,以及我们一路走来的路线。我们一行四人在这里合影留念后,返程便开始了。一下子,数年来登顶华山的夙愿不再了,两天来探索华山的新奇也不再了。我们苦苦追寻的目标,不是永恒,也难作一段停留,而是一个来不及察觉的点。向上的终点,会变成向下的起点。看到最高处的风景时,高山的神秘也就不再。老友相聚后,更意味着再次分道扬镳。世事循环,物极而反。登山的人常说征服高山,可谁能永恒得守住这高度,守住这时刻?岂不知沧海桑田,我们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如弹指六百生灭,只有华山始终矗立在这片大地上,傲视着人类与时间。登高何求?也许登高,就是为了让我们在高山面前感受自己的渺小,在命运面前感受自己的无力。这到底是为了忘记烦恼,还是徒增烦恼?

  下山路上,遇到不少需要让路的挑山工。他们皮肤黝黑,显不出多坚实的肩膀上担着扁担,扁担前后筐里挂着沉重的食品商品。他们必须掌握平衡,不能自由的动作,更无法用手去扶铁链护栏,所以走的特别慢,是迈定一级台阶后才又抬脚上另一级台阶。我设想如果是我,说不定哪一步就会从台阶上滚落下去,甚至掉下悬崖。于是我觉得,一路上的商店、住宿虽然昂贵,但确实是付出了很大的成本。我注意到脚下一些石阶刻有20xx年的字样,也就是说如果我1998年上山的话,不会遇到这些较为平坦的台阶,甚至不会有台阶。素来以险著称,因而少有诗人墨客登山留作的华山,到了民国才算有较完整的山路,如今诸多的建筑,和昂贵却便捷的商业体系,不知消耗了多少代人的人力和物力。华山以旅游经济创造工作机会养育了这些人,这些人也不辞辛劳的维系着华山的盛名。这也是华山谱写命运的一笔。

  正关注挑山工艰难上山时,一对下山的父子从我身边经过。我偶然听到小孩子对父亲说:“他们是为了赚钱。”父亲说:“他们是赚钱,但没有他们你今天在山上怎么会有吃的喝的。”孩子一副不屑的口吻说:“反正我肯定不会做长工。”父亲无言以对。孩子的话虽然显得不近人情,但也算是童言无忌。这对父子皮肤白皙,穿着体面。父亲谈吐俨然知识分子。我想这个孩子将来应该不会成为他口中所谓的长工。但这个未经风雨不知愁的孩子,又怎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活在命运的棋盘格中,哪怕你拥有再多亦是如此。

  同样的路,有人走起来自诩为征服,有人走起来是为生计的无奈。很多人会为登顶华山而沾沾自喜,却不会以作为挑山工日日苦登为荣。因为在他们眼中,那是丧失选择权的人生。可是,那些拥有更多的体面人,不也要掐算着时间短暂的时间匆匆下山,回到那副命运的棋盘中吗?人有力,命有势,人力再大,拗不过势。拥有的多,攀比的就多,生活的好,付出的不会少。总是借口繁忙,痴迷于驾驭命运的人不明白,这种企图心,本身就是命运禁锢个体的方式。如同很多攀登者对登顶的过度执着,如果把名利物欲看做唯一的风景,即使登上华山,也难以翻越横亘在心中的高山。失去了领略美好的本心,得失之间,那份背负著名利尊严的敏感,那种更加欲罢不能的沉重,何曾轻过挑夫的一根扁担。也许在孩子眼里贫苦低下的挑夫心中,自己反而是满足的,感恩的。他满足于华山给予稳定生活的机会,感恩于日日可见的奇风美景。那个着眼优劣的孩子,日后的烦恼未必比一个挑夫少。高山无欲无求而不役于物,满心执念的人不明白:最难攀登的不是盘踞在眼前的险山,而是成年人困顿在得失里,愈发乖戾的内心...

  或许只有经历过极致高贵也经历过极致困苦的智者,才能从容的涅槃,悟透得失的真谛。我偶然读到过鸠摩罗什凝聚其一生所历的参悟:“烦恼即道场”,深感其入世哲理。烦恼的意义,不在于它本身使人痛苦,而在于通过烦恼我们能得到什么领悟。我们畏惧烦恼没有任何意义。登高的意义,不也正是用一场疲惫不堪的旅行,求得片刻淡然的时光,求得一个客观的视角,获取一点对生活的灵感和反思吗?

  回到北峰时,朋友在一处岔路意外得走散,已经从另一条下山路走了很远。我们只好在山下汇合。到了山下,大家一顿饱餐,便各自东西,回到漫长的烦恼和繁琐里。我想,如果命运也多有岔路,至少我们把曾经一同走过的险峰美景永远留在了心里。留住一份抽离于繁琐生活的珍贵回忆,这大概就是登高的意义,也是我们所求的道...

初中游记作文6

  昨天,我和我的好朋友项冰一起去香港科学馆参观。

  进科学馆大门,会有一个小小的科学玩具店,穿过玩具店,里面的东西一下子吸引了我——有让你惊讶的“镜子世界”,有让你好奇的“光学”,有让你觉得有趣的“力学”,还有让你玩着玩着都不想离开的数学游戏,虽然科学馆有四层,我简单介绍的只是这仅仅一层,但是这一层就早已令我耳目一新。

  但是另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一楼的“镜子世界”,和 “生命”。

  先来说说“镜子世界”吧!“镜子世界”都可以说是“梦幻天地”,在那里,你绝不能相信你自己的眼睛。刚一进门,我就立刻晕了头——左边右边都是镜子,我一个人进去走,像一群人在里面走,真神奇!为什么这么神奇呢?因为有镜子相互反射,再加上光的泽色,就看起来像有一群人了!我们接下来又玩了一个名叫“万花筒”的游戏,它有一个像万花筒一样的固定筒子,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等边三角形的镜子,只要你把头伸进去,对方从对面就可以看到你的脸,同时,也可以在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里看到你的脸,在对方眼里,如同打印了成千上万个照片贴在万花筒的筒壁上一样,这又是为什么呢?伸出原来,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从两边来的脸,一只反射反射反射反射,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你朝下看,你会感觉下面很深很深。我们最后一个参观的是“镜子迷宫”,迷宫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我和项冰当然是第一个冲进去的,我们一进去就在里面狂跑,但没跑多久,只听到“咚”的一声,我就来了个“无头苍蝇——乱撞”,好不容易爬起来,看看前面,嗯?是没东西的啊,嗯!怎么前面和后面一模一样,再伸手往前一模,啊!原来有一面镜子,讨厌的镜子,竟然挡我的路!我虽然好不容易才走出了“镜子迷宫”,但是,我还是摔了 好多跤!现在你们知道我前面为什么要说在“镜子世界”里为什么绝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吧?

  现在我们再来谈谈“生命”吧,只要你走进去,你会被完全震撼的!真是生命的奇迹,那儿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小虾,令我觉得最感兴趣的就是蝌蚪卵变青蛙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是活的哦,那里有三个玻璃筒一个筒装蝌蚪卵,一个筒装蝌蚪,另一个筒装青蛙,那些小青蛙,自由自在的在筒里游来游去,可爱极了!这想问大自然——“你到底是如何创造出这么可爱的小生命?”真是大自然的奇迹。

  科学馆真有趣!它会告诉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初中游记作文6篇 游记初中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初中生《格列佛游记》读后感3篇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100

初中课外阅读《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3篇(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主要内容)

格列佛游记初中读书心得3篇 格列佛游记的读书体会

暑假读《西游记》初中生有感3篇 初中作文读西游记有感

精选初中游记作文3篇(初中作文写游记)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左右初中3篇(《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初中)

西游记读后感初中7篇 《西游记》读后感初中

初中生《西游记》读后感3篇(初中生写西游记读后感)

初中游记作文4篇 游记作文初中生

初中《格列佛游记》读后感5篇 《格列佛游记》的读后感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