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日记6篇 小学数学小日记

时间:2023-02-11 17:07: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数学小日记6篇 小学数学小日记,欢迎参阅。

数学小日记6篇 小学数学小日记

数学小日记1

  课间休息时,我们班的“小博士”小文对同学们说:“今天,我给大家出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题目是: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在河边散步,她们至少有几个人?”小军说:“这还不简单!两个妈妈当然是两个人,两个女儿也是两个人,因此应该有2 + 2 = 4(人)。”

  小文摇摇头说:“不对,谁还有不一样的答案?”我突然想起爸爸对我讲过一道类似的题目,是问两个爸爸两个爷爷,我就说:“我们先来看小林和她妈妈的关系,小林是妈妈的女儿,因此这里有1个女儿,1个妈妈。妈妈是外婆的女儿,因此这里也有1个女儿,1个妈妈。

  反过来想,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在一起,至少有3个人。”大家听了都说:“你真会动脑筋。”

数学小日记2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啦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

  有一次,奶奶带着我去文具店买文具。我要了一枝黑笔,两枝红笔, 三枝蓝笔和三块橡皮分别要:1.5元;3元;4.5元和3元。一共要12元,可不知怎么,销售员居然说要25元,幸好我聪明盖世,不可一世。马上速算起来,才慌然大悟,要不然这13元钱就离我们而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在一个劲儿不停得在夸我聪明,我红着脸说:“有什么好的,我学了数学就该在生活中运用呀!”奶奶听了高兴地说:“对了,这样才是学以致用啊!”.....

数学小日记3

  与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吃饭,上课,简单而充实的一天开始了,今天的数学课我决定让孩子们做份测试题,好好检验一下这段时间他们的学习成果。相信他们不会让我失望的。

  由于今天的数学课是下午,所以上午的时间我就用来准备测试题目。说到出题,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我教的班是三四年级的,考虑到孩子们得基础都比较差,我决定给他们出三年级下册的题目,这样是比较合适的。

  伴随着上课铃声,我的数学课到来了,跟以前一样教室里充满着同学们叽叽喳喳的叫喊声。即使我去了,他们也并不会停下来,这着实令我很无奈。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一上课的时候让班长带领他们齐喊老师好,效果还是挺好的,喊完之后他们就立刻静下来并端正做好。接着我就把给他们出的试题抄写在黑板上,孩子们认真的在练习册上做了起来。

  看他们认真做题的样子,我对他们就更有信心了。晚上我一定会认真的为他们批改。

数学小日记4

  今天,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新奇的计算方法单位的乘法。老师介绍说,在数学上,不仅数字之间可以进行运算,单位名称之间也是可以进行运算的。比如在计算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用公式面积=边长×边长来计算。边长的单位都是厘米,所以列出来的单位的算式就是厘米×厘米,得到的结果就是厘米的平方,也就是我们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再比如要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可以利用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宽高的单位都是米的话,那么这个式子对应的单位乘法就可以写成米×米×米,得到的结果就是米的立方也就是体积单位立方米。用字母来表示单位的话,就更好理解了。前面这个体积公式对应的乘法算式就是m×m×m=m3。单位的乘法就和我们字母的乘法计算非常相似。听了老师的这一番话,我恍然大悟。以前总觉得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的关系,原来这种对应的关系是由这样的单位乘法计算而来的啊!数学世界简直太奇妙了。老师在最后还介绍到:单位之间不仅可以计算乘法,还可以计算除法,大家兴趣可以自己课后去研究。通过这节课,我对单位的计算来了兴趣。回到家,我立刻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老师课上介绍的单位乘法用体积公式来举例子,体积的计算除了长×宽×高以外,还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啊。要是这样来计算的话,对应的单位乘法应该就可以是平方米×米。这可该怎么计算呀?我不禁犯起了嘀咕。对了!单位的乘法就和字母的方法差不多,把它们都改成字母来试试!这样的话平方米×米就可以写成m2×m得到的结果应该是m3。哇!真的又变成了之前的体积单位立方米了!这种乘法简直太神奇了!

  老师说过,单位之间还可以算除法呢,这会是怎么计算的呢?我赶紧从书中找来一道除法的应用题。甲乙两地之间距离300千米,一辆汽车用了5小时走完,这辆汽车的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根据题目,我列出了算式300÷5=60(千米)。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对应的单位除法就是千米÷小时=千米。很明显,千米÷小时不可能还是千米啊!哪里出了问题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最终,我不得不来寻求爸爸的帮助。听了我的疑惑,爸爸微微一笑,提醒道:这里路程÷时间=速度,一般我们把速度说成是每小时多少千米。其实速度的单位应该写成‘千米/小时’。还记得这个单位吗?看到这个单位,我眼前一亮!对,以前学过这样的复合单位!这样一来,原来的算式就有结果了。千米÷小时=千米/小时。和这个单位类似的还有元/千克、米/分钟它们都是由元÷千克或者米÷分钟计算得到的。

  第二天,来到学校,我迫不及待的和数学老师分享起我研究的成果。老师看到我的成果,十分满意。不过,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却又把我问愣住了。老师问,你知道千米/小时中这个/是什么意思吗?看着我一脸的疑惑,老师给了我提示:分数在生活中又可以被我们写成的形式,中间的/其实就是分数线的另一种写法。我明白了!千米÷小时如果写成分数就是,然后写成像那样的形式就变成了千米/小时了!原来这个/就是表示分数线!原来这个单位还是由分数演变而来的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数学的世界奥妙无穷,我觉得数学就是一条四通八达的路,有的知识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背后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要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

数学小日记5

  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们一家去龙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平均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阿姨的2个鸡腿,阿姨说:“这总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

数学小日记6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零食。

  来到零食店,刚进店门各种各样的零食就印入我的眼帘,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我和妈妈挑挑这个,拿拿那个,突然,我被眼前的两种包装好的蛋给吸引住了,其中一种是三个蛋包装在一起的,价格2.7元。另一种是一个蛋独立包装的,价格1元。我扯着妈妈的衣服想让妈妈买,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要买的时候,妈妈转过身来笑眯眯地对我说:“把这些已知道的信息整理起来就是一道数学题了!就是这样:有两种包装的'蛋,一种里面有三个,共2.7元;一种里面有一个,一共1元。问买哪种合算?”我听了信心满满地说:“妈妈,我都知道怎么算的啦!是这样的:第一种里面有三个共2.7元,那我就用2.7÷3=0.9﹙元﹚,就是说每个蛋0.9元;而第二种只有一个就是1元,0.9元<1元,所以买三个一包的合算!”妈妈听了点点头:“哟,没想到你还这么会算呀!那我们买三包,一共几元呀?”我不加思索地答道:“用2.7×3=8.1﹙元﹚。也可以这么算:3×3=9,9×0.9=8.1﹙元﹚。”妈妈一听一转身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说:“哟,你们钱老师教得不错嘛,可以用两种方法算,不错不错,要知道上课听讲很重要,你们认真听进去了,学会了方法,才不会让老师的心血不至于白费嘛!你们自己学得轻松易懂,老师教你们也教得高兴呀!妈妈说的对不对呀?”我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说:“嗯,是的,妈妈说的太有道理了,我以后会这么做的,你放心吧!”

数学小日记6篇 小学数学小日记相关文章: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读后感3篇(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华罗庚读后感)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落实高效教学心得体会3篇(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期末考试数学不及格检讨书12篇(数学考不及格的检讨书)

年数学教师工作总结3篇 数学教师个人年度总结

实用的数学教学总结5篇 数学教学个人总结

五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7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年级数学的试卷题3篇(一年级数学题考试卷)

整理与练习_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3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小公倍数》教案4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小公倍数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