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场中传递正能量的文章3篇(关于职场正能量语录)

时间:2023-02-16 10:12: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职场中传递正能量的文章3篇(关于职场正能量语录),供大家参考。

关于职场中传递正能量的文章3篇(关于职场正能量语录)

关于职场中传递正能量的文章1

  “周三下午 5:30″,电脑屏幕右上角显示。

  你从无聊工作里深吸一口气,喝一口水。

  告诉自己,还有30分钟——

  然后……

  开始自己想要的人生!

  下班后的你会读1小时书,然后学一门手绘课,还会写写文章。

  在自己的爱好里,你会完全变成另一个人。

  也许再过几天,你甚至可以开个自己的公众号,然后成为这个领域的小IP。

  白天为了生存打拼,所幸还有晚上的梦想。

  “下班后的4小时,决定你的人生!”

  挤地铁、穿人海,你回到家里。

  含着这口热烈的鸡血,和疲倦做斗争。

  你一定听过很多下班后2小时/4小时能改变人生的故事——有人通过这个读了100本书、成为微信大号、成为自由讲师、成为著名IP、开始一段全新人生……

  对啊!下班后4小时,拿来学习、读书,发展个斜杠,肯定比刷剧和吃吃喝喝强。但是坦诚说,仅仅依靠这4小时,很难改变自己的人生。

  因为第二天一早,大部分人还是需要面对一份你也许不太喜欢,每天占据你8小时的工作。

  再美好再充实的下班4小时,也抗不过一个操蛋工作天天打击消磨你。这样一天累下来,要强打精神的4小时突围出一个全新的未来——很难看到希望。

  所以每隔段时间,你就被激励一次;再过几天,你就又热情消退,实在没有了精力。

  你会对自己说——也许这个方向不对呢?再换一个?

  换几个以后,你彻底放弃了什么改变人生的想法——对了,生活大爆炸第十季昨天出新的了,下下来看看。

  人们之所以相信“下班4小时改变人生”,往往有下面一个或者多个假设:

  只有下班后是自己的时间,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只有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改变人生;

  这些事情集中做,效果才会更好;

  这些假设连起来,也许有人还能推出第四个假设:

  如果我下班后4小时做好了就能改变人生,那上班就不是太重要了。

  其实不然。

  1、上班的8小时,最有资源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我一个朋友肖,长得像缩水版的罗大佑,所以自绝了做培训师的这条路,立志做一个生涯咨询师。

  普通人这么想,就努力的上班工作,下班找个平台,发文章做个人品牌,然后接咨询,从100元收起,慢慢熬个2年,到1000元。

  他的做法不同。

  作为一名销售,他首先把自己的每个销售都做成了半个咨询——和每一个打电话来的人谈自己的职业发展,从中获得咨询的经验,也增加客户信任度——“一个销售都这么懂啊,产品估计挺靠谱”。

  在公司还有很多咨询师,他有很多机会向他们请教,向高手学习,速度也快很多。

  更有趣的是,上班结识的很多客户,成为他下班写作的来源——通过了解和访问不同的行业的高管,他的文字也源源不绝……

  公司愿意吗?

  愿意啊。销售额在上升,在传播自己品牌,也在传播公司的品牌。这是个双赢。

  发现没有,这种模式比下班后单独搞咨询,速度快很多。

  因为咨询除了需要积累的经验、专业知识和名气,更重要的核心能力是一种“能通过交流助人发展的”沟通能力。如果你只在咨询中练习——刚入门的咨询师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案例,为了这个宁愿花钱去实习——机会很少,速度很慢。

  但其实这种发展型沟通的能力在咨询中能练习,在销售、汇报、交流、协作、采访……也都有练习的机会。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在上班时候练习呢?

  一旦你意识到,所有能改变你人生的工作、生活和机会,都意味着某种底层核心能力的提升,而这种底层核心能力处处有练习机会,你就几乎能在所有的白天工作里找到修炼这个能力的机会。

  在下班培养梦想,在工作中练梦想——这会让技能发展更快。

  更重要的是,这个方式让未来的梦想和现在的工作搭接起来,形成正循环。

  很多人的模式是:

  不喜欢上班,就单独搞一个未来,弥补下自己痛苦的生活——上班痛苦赚钱买自由,下班用自由买快乐缓一缓,第二天继续痛苦上班赚钱……

  这样的痛苦如钟摆,永无止境。

  其实——

  兴趣的玩法是:兴趣→能力

  工作的玩法是:已有能力→收益

  梦想的玩法是:兴趣→能力→收益

  从这个角度看,梦想和工作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因果关系。梦想是一份你喜欢的,还没有孵化出来的工作,孵化他需要持续的热情投入与回报——单独在下班后4小时,很难走通闭环。我们参加各种在线社群,各种打卡签到鼓励,也就是为了获得这个持续的力量。

  其实你忽略了,工作场所就是个特别好的反馈系统。

  一旦你开始培养一个新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视觉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讲故事的能力……你都应该寻找这些能力在真实职业中的应用和兑现方式。做的不好,有人给你回应,做的好,有人给你鼓励。

  而且因为你本来能力就足够,所以做砸了也不会太受打击。

  只有当你清晰的看到下班后的投入,在工作中兑现出来价值,你才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愿意继续投入。

  这种坚持不是毅力的结果,而是设计的结果。与其下班后搞梦想,不如直接上班的时候练习梦想。

  把下班后4小时融合入工作

  上下班分离的策略会让上班下班都痛苦,而最好的方式是整合两者——让新的能力在汇入老的工作,获得新收益,最后强化新方向——让下班4小时的改变,慢慢,一步步蔓延到你的上班8小时中去,乃至发展成整体的改变。

  在下班培养梦想,在工作中练梦想——也是个让改变更持续的策略。

  “整合梦想与工作”的优势在于:

  精力更多:

  上班时间更长,精力更多。不管你主观意愿如何,这都是你一天里面最有精力的一段。等你回到家再挤出4小时,精力往往就不够用了。

  机会更多:

  工作里的资源多,你的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其实都在工作中。如果你的梦想最后要兑现,不妨从你资源最大的地方开始思考。

  收益最大:

  单独的能力一开始很不好兑现,但是整合起来很有用——好的演讲能力也许能让团队士气一振拿下销售目标 ,好的写作能力也许能让一个产品爆发——把你的小能力点缀在原来的能力系统上,整体打包出售,价值更高。

  你肯定刷过我家赵星童鞋(ID:一直特立独行的猫)写的《下班后2小时,决定你成为怎样的人》。其实赵星恰恰是个极其努力的整合型选手。她晚上读书,白天工作输出;白天的经历,晚上写文输出——她写作为她带来了名声和影响力,名声为她提供更好的平台,而平台也反过来放大她的影响力——

  她的人生改变,就是从下班后2小时,到上班8小时,到整个人生的。

  2、梦想可以在工作里练习,反过来说——工作也是为梦想的一种练习

  即使有天你完全进入你的人生梦想,也需要很多很多非梦想以外的能力,这些能力在现在工作里,都可以得到锻炼。

  假如你的工作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我在《比「自由职业者」更酷的,是「自由职业态」》一文里说过,自由职业者除了自己的一门手艺,还要有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营销能力、基础的商务谈判能力、基础的财务能力……而所有这些能力,都能在你今天的工作中获得。

  就如乌拉喵在她的简书文章里所说:

  一个上班时拖拖拉拉的人会在下班后鸡血满满地学英语吗?

  一个上班时溜号偷懒的人会在下班后去健身房挥汗如雨吗?

  一个上班时开会走神的人会在下班后认真读书记读书笔记吗?

  如果你在工作中就没有全身心投入,在下班后难道就不会三心二意吗?

  在没有任何约束和督促的环境里,你真的觉得你会比工作时更高效吗?

  凭什么你认为这段婚姻不幸福,就坚信你现在搞的这个小三能和你天长地久?

  未来支持你梦想的能力,都是现在上班的时候练出来的。

  很难想象一个自我管理不好、不懂得说话、缺乏基础商务能力的人,会在下班以后突然变成一个自律、八面玲珑又懂得经营自己的人。因为这些也都是“底层核心能力”,它们在支持你的人生改变。

  工作还能培养一种更重要的底层能力——把不喜欢的事情做到80分的能力。

  即使是你最热爱的工作,也至少有30%你不那么喜欢的部分。当各自优秀的地方没法比,但是差的地方是看得出来的,这个时候,谁能做到80分,谁就赢了。

  把手头不喜欢的事情全力做好,让身边认识你的人更加喜欢你,本身就是一种梦想练习,等梦想砸过来,你才能HOLD得住他不好的一面。

  最可悲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有了机会。你根本抓不住,因为你没有准备。

  Facebook的COO桑德伯格每天坚持五点半下班,这种效率,能帮她实现任何想要的梦想。一个人是从成功走向成功,而不是从失败的工作走向成功的。

  近年创业界流行“创二代”的说法:

  从BAT出来的做互联网,从央视、湖南卫视出来的做节目、《中国企业家》出来的做内容,从新东方出来的做教育……

  他们现在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之前在自己工作中一直在做梦想练习。

  3、成长不是集中突击,是个生活方式

  拿我减重举例子。从开年到现在,从 85-78公斤,体重一共轻了7公斤,身体很多指标——新陈代谢、脂肪率、内脏脂肪率也逐渐恢复正常。更重要的是,我没有高强度的运动,没有了痛苦的节食,用了一种很自然舒服的方式。

  我曾是个自虐爱好者,周六日骑行80公里,或者山里驴行2天,常有的事。虽然折腾一次能轻很多,过几天又回去了。

  后来认识了做健康管理的飞鱼,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以前专门抽出1小时的狂虐自己的方法无效——减重是24小时的,核心是一套好的健康习惯,要饮食观、运动观、作息观三观统一。

  按照某个配比来饮食,每天喝足够的水,和充足的睡眠(这个还没有搞好啊……),然后才是恰当的肌肉训练(提高新陈代谢),然后是正确的身体姿态。

  做到前面3个,即使没有集中的大体力运动,体重也就自然降下来。而做到后面两个,身体会保持好的状态,不反弹。习惯好了,吃饭睡觉喝水,走路端坐,24小时都在瘦。不用每天专门花时间专门出去健身。

  这个想法对我启发很大——成长其实也是24小时的,自自然然的生活方式。这个状态应该横跨上下班,蔓延工作与生活。就不是大半夜坚持2小时的事。

  最好的成长方式,不是晚上加班突击2小时,而是在某一个领域整体加速你思想的新陈代谢率——晚上学习新知,白天8小时时时刻刻找机会刻意训练。

  所以,重新审视关于上下班努力的假设,你是不是有所改观?

  上班其实也可以有机会训练自己想做的事;

  即使上班没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在锻炼未来自我实现的能力;

  与其非要在下班后集中突击,其实平时做训练,效果会更好;

  下班4小时重要 ,但上班8小时更要珍惜——如果你能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甚至这两个东西就是一件事。

  所以:

  精力、资源、平台和价值都更大的8小时,才应该是你梦想修炼场。

  当然,你也需要下班后的4小时为自己注入新知、设定训练方向,以及提醒自己常常刷这篇文章。

  如何重新整合工作与梦想

  形成闭环,让未来蔓延?

  下面提供几个思考题,请认真的重新思考这事儿:

  什么是我的梦想工作的核心底层能力?

  如果请教这个领域的高手,他们会认为是什么能力?

  这个能力能在你平时工作里,什么环节有机会应用?

  这个能力和你现在哪些能力组合起来,会非常牛逼?

  工作中有哪些资源是可以反哺你的梦想的?

  下一步你会做什么?

  仔细想想每一个问题,在评论区尝试回答这些问题,作为自己输出倒逼输入的练习。

  我选择在下班后这个点发这篇文章,就是知道你“想着以后找个安静的时候再认真想!”——估计就再也没有以后了。

关于职场中传递正能量的文章2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by查·艾霍尔

  什么是习惯呢?百度上是这么定义的: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

  而人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在我们的身上,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那么,惟一能够有效改变我们生活的手段便是去有效地改变我们的习惯。

  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改变习惯的关键是什么呢,自我控制的能力、长期的坚持不懈、长期累积的过程。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怀疑习惯的力量,但是也有很多人也是沉溺于一些不好的习惯中难以自拔,接下来根据个人近期的总结以及与别人的交流中,整理出以下七个习惯,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坚持运动

  村上春树说过这么一句话: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他的强韧、美丽和清洁。我观察同龄人,尤其是男生,堕落都是从疏远了运动开始的,特别是毕业后,忙于工作应酬和享乐,又不节制饮食,一两年后,当年清秀的少年一个个都变得脑满肠肥,臃肿不堪,满脸横肉。

  在这里,我就是一个很鲜活的例子,毕业一年半的时间里体重多了二十多斤。大学的时候也有坚持锻炼,但是毕业后工作上事情多了,慢慢的也就把运动这件事抛之脑后了。今年年初在肥胖的打几下,励志减肥,开始运动,从最初的90KG减到现在的75KG,重要的是精神状态比之前好了太多。运动方式有很多种,我现在做的多的是跑步和健身。各种运动,只要坚持,总是有收获的。

  2、早起

  大学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坚持每天六点起床,起来之后洗漱,吃早餐,有时候会在操场跑步,或者背英语。早起几十分钟,会让自己的一天开始的很从容,而且也会有一种一天的时间被拉长的感觉。早上的思维很清晰,可以看书或者写东西,整理一天的行动安排,让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条理性。

  个人觉得早起是很多好的习惯的催化剂。现在我正在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已经坚持了一个月,希望能够长久的坚持下去。早上起来一般是洗漱,看会书,写点东西,安排好一天的日程,然后跑步七到八公里。而且重要的是,会有一种很充实的感觉,由内而外的一种快乐。

  3、积极学习

  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话题。很多杰出的人物,他们无一不是终生学习。在漫长的人生马拉松中,渐渐把停止学习的同辈落下,一骑绝尘。况且现在知识更新这么快,要想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彪悍的战斗力,必须要保持持续的知识输入。有的人以为毕业了就不用再那么辛苦的学习了,而我认为毕业了才是一个重新学习的开始,学习社会这本巨著。在这次学习中,没有考试,没有名次,最终结果要求的是你能力的提升。

  读书时学习的一方面,但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学以及己用,看书不是目的,培养能力才是重点,如何将书中的信息拆为己用,这才是我们看书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我也曾经为自己大学看了几百本书而暗自得意,但是到真正使用的时候,却发现调不出多少东西来,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将书里面的知识转换成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跟身边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多与人沟通,保持谦逊的态度,多与人学习。

  4、沟通、反馈

  在生活和工作上肯定会遇到自己无法搞定的事情,比如说在一个项目上,自己做到了哪个阶段,需要及时得跟有经验的同事或者领导沟通,然后看别人是如何反馈的,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进步,避免走一些弯路,而且也可以让领导知道目前这个项目的进度,从而更便于在整体上进行把控,也可以指点一下自己接下来怎么走是最合理的。

  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境或者迷茫,我觉得最好也可以跟别人沟通一下,很多事情的重要性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一旦说出来,基本上会好很多,也避免了自己一个在情感的角落钻牛角尖。

  5、理财

  有的人可能会说,刚毕业,钱都没有赚多少,哪里需要什么理财啊。鉴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还是要说一下理财的重要性。现阶段的我们也许还无法做好开源,但是请最起码把节流做好,不要做月光族。每个月强迫自己存一点钱,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你会很感激这个习惯的。

  有了积蓄,才可以保持独立的个性,不会在追求自己内心所想的时候畏手畏脚。而且在个人成长学习的时候也是需要一定的金钱投入的。这一点我做的很不好,也是深有体会,目前正在努力培养这个习惯,目前就是先把每天的开支详细的记录一下,每周总结,看哪一部分是完全不必要的开支,争取在下一周的时候做到更好。先做好节流,再做开源。

  6、写作

  写作也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这也会不断的刺激自己去学习新的知识,然后再反思,再尝试着输出,这是一个很良性的循环。通过不断的输入与输出,会不断发现自己的进步。目前我给自己定的第一个阶段目标是坚持写作三十天,正处于实施阶段。

  有的人可能会想写作的时候到底写什么,我们不要把写作这个东西看的太大,工作中我们公司有要求我们每天写日志的要求,但是对于个人,可以写的东西其实很多很多,比如说日记规划、思想感悟,或者生活中的一些情绪以及收获,喜欢什么就写什么,重要的是开始写作这么一个习惯。我目前正在写了之前旅行的一些游记以及健身中学到的一些东西,整理所学到知识得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7、时间管理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特别公平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对于谁都不多不少,重要的是怎么合理安排这么一天。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每天的安排才更有计划性,这样才会让一天过得更加高效。

  在本人就接触到时间管理的这一段时间里,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时间管理对于自己成长的帮助。希望大家也可以多学习,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更加高效有序。只有时间管理好了,才能让自己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大踏步前进,成长为内心最希望成为的自己。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长期坚持的,而当习惯一旦养成,相信你一定会享受好习惯带来了各种好处,而且,好习惯多了,坏习惯也就少了。下面说一下习惯如何形成。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头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是21~90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关于职场中传递正能量的文章3

  开公司从来不是做慈善,谁可怜就奖励谁;工作也不是秀场,谁表现的更卖力更努力就该受表扬。谁创造的价值大就奖励谁其实才是对员工最大的肯定;努力让自己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人,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小悦

  1.

  毕业之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图书公司做编辑。

  我们的老板以前是个语文老师,后来下海经商,经常以“儒商”自居。新员工培训上,老板借用孔子的话讲了他的人才观:

  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

  对公司而言,德才兼备,是第一等人才,有德无才是第二等,至于有才却无德的,属于第三等,我们公司坚决不用。

  我当时听了很高兴,对老板的价值观非常赞赏。

  然而圣人难寻,于是我们公司最常见的是彬彬有礼的平庸之辈。

  论产品,我们公司一群兢兢业业的本分人,图书质量自然是不差的。可是在产品推广方面,因为缺乏创意的宣传手段,成了公司的老大难。

  眼睁睁看着好书囤积在仓库里,纵然老板修养再好,也高兴不起来。

  这时有人向老板推荐了阿姜。

  阿姜在几家大公司做过策划,据说在业内是颇有名气的。

  在聘用之前,老板翻了翻阿姜之前做策划的几个经典案例,不禁皱起了眉头。

  案例做的很新颖,也很能吸引眼球,就是,有点哗众取宠,略显低俗。

  推荐人在老板面前念叨了好几遍“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老板才咬咬牙打了阿姜的电话。

  就这样,阿姜成了我们公司的业务主管。

  2.

  阿姜上任不久的第一把火,就把我们都得罪了。

  我们公司的惯例,是每月都会选出一名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并把员工事迹张贴出来作为示范。

  那个月,大家一致推选了业务部的小王,因为小王刚刚在跑业务的途中被撞伤了。且不说这种奋不顾身的敬业精神,就算作为安慰奖,也不过分吧。

  可是阿姜提出了反对意见,理由是小王的业绩并不突出。

  这件事吵吵嚷嚷,终于传到了老板的耳朵里。

  以我们老板的师长情怀,他自然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于是他问阿姜是怎么想的。

  阿姜说,商场如同战场,并不是一个适合讲情面的地方。假如这次给小王评了优秀,那就等于宣布了错误的游戏规则,大家都会以为,只要表现得足够卖力,或者足够惨,就是好员工了。而实际上呢,不管是运气太差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样的好员工实际上没有给公司带来效益。

  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学习小王的精神,公司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勉励小王。但最有价值员工一定是给公司创造最大价值的员工。

  后来,我们的评选规则变得很简单,只要把绩效考核打印出来看看可以了。

  在这种胜者为王的制度下,谁敢不费尽心思往前冲。

  我们的老板也从一个老师的角色中渐渐走了出来,他开始相信,员工的努力是员工自己的事情,公司只需关注最终的结果就好。

  安慰奖,更适合设定在幼儿园里,而不是想要一鼓作气的公司里。

  3.

  我进入第二家公司没多久,和我邻桌的同事萌萌悄悄告诉我,看到那个叫美美的吗,就凭着长了一副好皮囊,把老板迷得七荤八素,你可别招惹她。

  不用萌萌说,我也看到了,不就是那个隔三差五迟到,还经常忘记打卡的女人嘛。

  我心里有点失望,觉得新公司的制度实在乱糟糟。

  比如萌萌吧,经常加班到七八点,忙的连晚饭都顾不上,工资却比每天悠哉游哉的美美差了一大截。

  所以,每当美美带着一身香水味走过的时候,萌萌会私下冲我撇嘴,无声地骂一句“狐狸精”。

  有一回,我问萌萌,干嘛不考虑跳槽啊,这里看起来太不公平了。

  其实我问萌萌的同时,自己心里已经在暗自策划跳槽了。

  萌萌叹口气说,到哪儿去还不一样,这就是个看脸的社会。

  看来工作这几年,萌萌一直过得不舒心。不知怎么,我感觉有点怪怪的。

  正在这时,老板快步走进来,一路叫着“美美,美美”。

  就算是专宠,这也太夸张了吧。

  见到了美美,老板拉起她就跑,“上次说的那个大项目来了,还有两个外商,今天可全看你的了。”

  下午外商视察,美美娴熟地用英语和他们谈笑风生,仪容仪表优雅大方,瞬间把我和萌萌秒成渣渣。

  人家虽然狐狸精,但人家能出业绩,功高盖主,这是真本事。

  而萌萌呢,虽然看似每天埋头苦干,干的却是最没技术含量的活儿,而且心不在焉,效率低下,出错返工更是寻常,以至于落得经常加班,才能勉强不耽误事。

  对公司而言,美美是不可或缺,萌萌是可有可无。

  这就难怪两个人的待遇有天壤之别了。

  4.

  后来我又经历了几家公司,但我再也不会像萌萌一样嘀咕什么公平不公平了。

  你给我做出多大业绩,我给你开出多少工资,这就是职场里最大的公平。

  至于工作中的曲折和牢骚,还是说给自己和上帝听听吧。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种念头才是职场的大忌。

  要是人人都哭诉自己的苦劳,而没有像样的功劳与之匹配,那公司该拿什么来支付给大家呢?

  难道公司也要把自己的难处哭诉一遍,然后大伙儿抱头痛哭?

  当我成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像个战士一样,用最简单的话回答上级。

  只有能或不能,是或不是,没有那么情绪、态度还有故事。

  5.

  有一年写年终总结,我突发奇想,把诸如“新年伊始”之类的话都省掉了,而是做了一张报表,分条罗列了几组重要数据。

  从这几组数据,老板能够清楚地看到我今年都为公司做了什么,明年打算做些什么。

  老板看了很高兴,把它打印了很多份分发下来,要求大家以后就按照这个格式来写。

  时间紧,任务重,哪有功夫去重复那些无关紧要的寒暄。

  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把功劳摆到桌面上,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换用一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

  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关于职场中传递正能量的文章3篇(关于职场正能量语录)相关文章:

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励志文章分享5则3篇 积极向上正能量文章

关于职场晨会分享的励志故事正能量的故事3篇(晨会职场励志小故事)

正能量坚持拼搏的人生励志文章3篇(坚持励志正能量的短文)

精选职场励志文章3篇(职场励志的文章)

关于心灵鸡汤职场励志文章3篇(心灵鸡汤工作励志)

职场分享正能量励志小故事6篇(经典正能量励志故事及感悟职场)

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文章7篇 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文章

职场正能量的语录12篇 工作中的正能量语录

关于正能量的励志文章6篇 人生励志正能量文章

优美中励志正能量文章精选3篇(正能量文章励志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