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4篇 如何完善企业文化制度建设

时间:2022-08-16 09:45: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4篇 如何完善企业文化制度建设,供大家阅读。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4篇 如何完善企业文化制度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1

  1、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3.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4、职责:

  4.1安委会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考核与日常管理。

  4.2各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5、术语:

  5.1公司安全理念:以人为本,平安和谐。

  5.2公司安全文化理念:珍爱生命,享受健康生活。

  5.3公司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思想到位,领导作风到位,制度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考核到位,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到位,安全监督检查到位。

  5.4对管理者要求:一切事故都是可预防的,超前思维,超前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5.5对员工要求:遵章守纪,按章操作,三不伤害。

  6、管理内容及要求:

  6.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6.1.1坚持以人为本,平安和谐的原则,从构建安全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安全环境文化出发,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员工教育和培训,规范员工行为。

  6.1.2加强安全生产环境整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形成“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公司的平安、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安全保障。

  6.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责:

  6.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宣传教育为载体,树立安全生产管理公司形象,初步构建公司的安全文化结构和模式。

  6.2.2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员特别是管理者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与价值观念,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变公司形象的关系。

  6.2.3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实施,树立全员法制观念,自觉遵章守纪,严格执行规程、措施,按章操作,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和管理,减少直至杜绝“三违”和受伤事故的发生。

  6.2.4开展职工教育与培训,使员工培训、安全宣传与教育规范化、制度化。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扭转员工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不高的局面。

  6.2.5通过安全文化的实施,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技术管理,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全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过程管理与考核,逐渐实现生产本质安全。

  6.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6.3.1组织管理:

  6.3.1.1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6.3.1.2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机构;

  6.3.1.3宣传公司安全理念。

  6.3.2企业安全文化制度建设:

  6.3.2.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办法并加强考核;

  6.3.2.2制定安全生产等例会制度;

  6.3.2.3制定完善“三违”处罚规定及举报制度;

  6.3.2.4制定基层队伍建设计划及实施办法;

  6.3.2.5制定安全宣传活动计划及实施办法;

  6.3.2.6制定安全宣传活动,年、季、月安全工作、安全思想教育计划,总结及考核措施。

  6.3.3安全宣传教育与员工培训:

  6.3.3.1制定年、季、月宣传教育计划与员工安全培训制度;

  6.3.3.2组织安全讨论、演讲、典型案例分析及重大安全活动的宣传;

  6.3.3.3举办车间安全宣传、建设安全文化长廊等,营造安全氛围;

  6.3.3.4开展基层安全板报、专栏、“三违”爆光台、全家福、光荣榜等安全宣传;

  6.3.3.5强化特殊要害工种年审、培训及持证上岗、新工人转岗及全员安全培训。

  6.3.4企业安全生产及技术管理:

  6.3.4.1文明生产:坚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安全基础工作来抓,通过推行工序质量管理,工程质量验收。使工程质量动态达标,为员工制造无隐患的工作环境。

  6.3.4.2安全技术管理:

  6.3.4.2.1开展安全技术攻关活动,解决制约公司发展技术难题;

  6.3.4.2.2大力推广和应用安全方面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6.3.4.2.3加强作业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的编审、贯彻及执行;

  6.3.4.2.4加强技术管理,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安全工作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6.4班组岗位达标管理:

  6.4.1管理目标:公司开展岗位达标工作,主要以基层操作岗位达标为核心,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职工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规范现场安全管理,实现岗位操作标准化,保障企业达标。

  6.4.2班组岗位达标标准要求:

  6.4.2.1岗位职责描述;

  6.4.2.2岗位人员基本要求:年龄、学历、上岗资格证书、职业禁忌症等;

  6.4.2.3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熟悉或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及其预防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关键点和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措施等;

  6.4.2.4行为安全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执行作业审批、交接班等规章制度,禁止各种不安全行为及与作业无关行为,对关键操作进行安全确认,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拒绝作业等;

  6.4.2.5装备护品要求:生产设备及其安全设施、工具的配置、使用、检查和维护,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应急设备器材的配备、使用和维护等;

  6.4.2.6作业现场安全要求:作业现场清洁有序,作业环境中粉尘、有毒物质、噪声等浓度(强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工具物品定置摆放,安全通道畅通,各类标识和安全标志醒目等;

  6.4.2.7岗位管理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岗位培训,开展隐患排查,加强安全检查,分析事故风险,铭记防范措施并严格落实到位;

  6.4.2.8其他要求:结合本企业、专业及岗位的特点,提出的其他岗位安全生产要求。

  6.4.3强化班组岗位达标建设:

  6.4.3.1切实加强生产班组安全管理和岗位操作技能的提升,必须将达标建设常规化。

  6.4.3.2商场要求将班组安全管理作为岗位达标的重要内容,从规范班前会、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等班组安全活动入手,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班组。

  6.4.3.3班组将安全防范技能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成员,强基固本,真正把生产经营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

  6.4.4营造氛围:

  企业采取开展班组建设活动、危险预知训练、岗位大练兵、岗位技术比武、全员持证上岗、师傅传帮带等切合实际、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全员参与岗位达标,人人实现岗位安全”的活动氛围,不断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推动岗位达标工作。6.4.5达标要求:切实做到“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

  6.5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奖惩:参见公司奖惩条例。

  7、附件:

  7.1制度:无

  7.2相关记录:无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塑造推动企业文化,鼓舞和激励各部门员工,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容与实施做出规定,是开展企业文化工作的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一经制定,研究所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依照本制度享有相应的权力,同时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二章企业文化管理机构

  第四条企业文化管理机构包括研究所AT委员会和部门AT委员会。

  第五条研究所AT委员会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其职责包括:审议确定研究所的企业文化核心内容;审批研究所内各项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审批企业文化发展规划;审批企业文化年度工作计划,对企业文化的各项重大事项进行决定等。

  第六条部门AT委员会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执行机构,其职责包括:部门企业文化规划;监督执行研究所AT委员会决议通过的企业文化规划决定,组织部门的企业文化活动。

  第三章企业文化建设流程

  研究所AT委员会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推行步骤

  总体规划下发至各部门

  各部门AT委员会制定部门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人资组收集汇编半年度/年度计划

  研究所AT委员会进行计划审核

  确定研究所半年度/年度企业文化建设内容

  呈报畜牧工程中心审批

  企业文化建设资源整合

  实施

  检查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情况

  第四章企业文化实施管理

  第七条广宣管理:人资组负责推动研究所的企业文化广宣文化的实施,主管集团网技术研究所板块的维护,组织开展对内企业文化宣传工作。

  第八条行为管理:参照《研究所员工手册》行为规范实施。

  第九条:团建活动管理:为更好的培育、塑造研究所企业文化,AT委员会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由部门AT委员会提案,研究所AT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第五章附则

  第十条本制度由人资组起草和修订,经所长审批后发布。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本制度由人资组负责解释。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3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特有的无形而巨的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有深刻的感染力和强烈的号召力,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协调一致地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为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管理。

  一、美化校园:

  把校园建设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文明阵地,使学校成为文明的校园、学习的乐园、生活的花园。校语、横幅、板报、橱窗布置主题鲜明,具有特色,有号召力和感染力。墙壁布置有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起到无声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宣传橱窗做到每月一次更换,内容长新。

  二、美化教室:

  教室、办公室、专用教室布置应各具有特色。字迹工整,行文规范,简化字使用正确。办公室布置要庄重、整洁。教室布置既要有统一,又要有自己班级的特色。要溶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专用教室的布置应适合专用内容的环境,构成特的文化氛围。

  三、优化阵地作用:

  充分发挥广播室、阅览室、图书室、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教育作用。

  四、强化文体教育作用:

  加强对音、体、美教育的管理。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儿童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

  五、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增建新的教育设施使之完善,使学校特色彰显。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4

  为加强我矿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并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综合,特制订本制度:

  一、构建矿区安全文化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育而获得的,齐抓共建矿区全新文化

  的浓厚氛围。

  2、与时俱进的原则。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中形成并完善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要随着矿区形成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提炼特色工作和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共性和个性、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

  二、培育和建设独具煤矿企业特色的优秀安全文化

  1、围绕集团公司的本质特征,培育个性化企业理念,是矿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指导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望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

  2、通过不同的形式,广泛宣传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引导每个员工掌握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成共识。

  3、通过宣传、表彰在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模范集体,引导员工明确努力的方向,告知员工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进而实现员工对企业理念从认识到认同;工作态度从只限于完成都尽力去爱岗敬业,思想上从一般信任到完全信赖,依靠企业的发展提高自身形象和生活质量。同时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学习,使整合后的文化成果印入人脑,深入人心;人人都能理解和掌握新的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容和内涵,自觉接受企业全新文化的熏陶,规范自身行为、上标准岗、干标注活、做文明人。

  三、塑造良好的矿区形象、全方位优化矿区环境、突出矿区特色、丰富安全文化

  1、矿区的形象是内强职工素质、外拓煤矿知名度的重要内容,是矿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首先大力塑造视觉形象,按照煤矿企业的性质和发展需要,对工队的管理,排土场绿化、、办公区的美化、各种标识、宣传系统规范。

  2、矿如家,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为总则,积极培育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开展各类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大力表彰先进,队取得突出成绩的各类人才给予肯定。

  3、全方位优化矿区环境,搭建矿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把职工作业环境优美安全环保视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加强与矿区开展文化活动相关的“硬件”建设,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我矿生产率,务实追求安全文化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调动安全工作积极性。

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制度4篇 如何完善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