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闲读为话题的作文3篇 以闲读为话题的作文议论文

时间:2022-08-29 18:54: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以闲读为话题的作文3篇 以闲读为话题的作文议论文,供大家参考。

以闲读为话题的作文3篇 以闲读为话题的作文议论文

以闲读为话题的作文1

  岁月,是怎样一个词呢?它在中华五千年文明里,在斑驳的历史书里,也在浩瀚的大自然里。岁月是有沉香的。沉积越久,就越古朴。朴素的,像是失去了文字,不能从文字里感知,而只能在大自然里,用心,甚至是无心状态下,才能读得懂岁月。

  岁月这个词,提起来太过沉重。我想,只合清风明月里,秋雨小窗前,篱笆院落下。泡一壶清茶,酿一缸子淡酒,慢慢品读。此时,心是闲的,身也是放松的。不急不躁,不紧不慢,就这样闲读。这样,不带一点杂念,也许能品得其中一点真味。

  童年读时太浅,少年读时太薄,中年读时太沉,老年读时又回归于浅。其实岁月仍旧是岁月,并不曾深过,也未曾浅过。变化的只是自己的心。浮躁的心,再深沉的东西,也读来索然无味。污染了的心,再美丽的事物,也审美疲劳。厌倦,疲劳,无聊,常常困扰着我们。

  闲读岁月,有一颗淡泊澄净的心。闭上眼,静静打坐,清除杂念,心如止水,明镜一般照见一切。用心观世界,再不受眼睛和耳朵的欺骗。不再受自己的情绪左右。心通透。仿佛透过玻璃窗,看一场的冬天的雪,岁月里的一切,纤毫毕现。

  此时,我就如自然里开出的野花。阳光,雨露,风霜,我都需要。长芽,葱茏,盛开,凋谢,所有的所有,我都坦然接受。人生总是这样啊,酸甜苦辣咸,痛苦欢笑泪水失望希望,我都要一一承受。经历过了,享受过了,这就够了。人世间的一切,谁也无法占有,迟早要归还的。

  一颗心,经历太多,再也不愿太过现实,现实的一切,总让自己无法承受。也不愿意深度去思考,把简单的道理弄复杂,太容易了,而把复杂的事物弄简单,比登天还难。很多反映现实的文字,越看心里越难受,其实苦难是人类的共同特点,欲望也是人类共有的特性。每个人都在情欲中煎熬,也在苦难里忍受。我想,没必要,天天让自己在人类共有的情欲与苦难里游走,直到窒息。我喜欢超脱,在苦难面前,微笑着,平静着,蔑视它。只要曾经美过,痛过,笑过,哭过,这就足够,即使最终把自己还归岁月,掩埋于风尘,亦是无憾!

  所以,我不愿意看现实的文字,因为现实,我已经经历太多。也不愿意深入思考,因为思考,只会把自己带入绝境。生活就是一团乱麻,越扯就越是扯不清楚。思考,本身就是浑浊的池水,越思考就越浑浊。远不如静下心来,什么也不想,这样乱麻一般的死结,自己会解开。浑浊的池水,因为不再搅动,自然就会沉淀下来,露出澄澈的本来面目。

  心静时,打坐。写一些文字,给自己看。不为有人喝彩,只为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获得心灵的宁静。我喜欢浅,浅浅的,只为给自己一个安静快乐的理由。不为外境所动,获得心灵的安宁。任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我依然孩子一般,快乐自己的快乐,幸福自己的幸福。有没有人欣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短暂的岁月里,我是曾怎样快乐而幸福地奔跑过。

以闲读为话题的作文2

  我的世界很小,小到除了书就是我。我的世界很大,大到除了我全部都是书。

  ——题记

  闲暇之余,沏一盏清茗,漫步窗边,捧一本闲书,品味书魂,甘之若饴。

  一直都相信每一次阅读,便是一次灵魂的对话——

  静步大观园,闲读红楼梦中人。隐约望见黛玉蹁跹着衣裙,静立池边。几茎枯荷寒瘦一塘秋水。一曲《葬花呤》葬去的竟是无尽的怨与泪:黛玉最终也未盼到梦中的相濡以沫。对话红楼魂,我听到的是无尽的悲。有对当时尘世的喧嚣不解,有对命运曲折的无言以对。

  伫立史之长河,闲读千古万家事。汹涌的波涛直漫至天。千年时光匆匆,一瞬,英雄万古流芳,都依仗这几纸斑驳墨迹。对话司马迁,我读到的是忍辱过后的辛酸泪,我读到的是千古绝唱的坚定与无悔。

  身临渊明居,闲读心远地自偏。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恍若天上人间。对话陶渊明,更多地触摸到的是纯净的心,远离世俗的静。脑中浮现出儿时诵读《陶渊明诗集》时的情景——尽管爱菊后人鲜有闻,有一种干净透明的心境却正在轮回传递。

  读书以修身养性。合上书页时,夕阳早已一点一点侵蚀了人间。手边的茶似乎也已见底。

  起身,回房。带走一本好书,留下一地书香与不再倦怠的魂。

以闲读为话题的作文3

  读爱玲的小说肯定会发生这样的疑问:“这个词存在吗?”因为从她的文中会不时地跳出一些寻常根本不存在的词语。

  如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她形容玫瑰衣服时说:“酸凉的水钻,银脆的绢花。”在《殷宝滟送花楼会》中有这样一段:“春天的窗户里太阳斜了。远近的礼拜堂里敲着昏昏的钟。太美丽的星期日,可以觉得它在窗外澌澌流去。”诸如此类的例子,我就不多说了。

  虽然这些词都是造出来的,但却都出奇地形象与贴切。让人看了心中会一阵激荡,会连连说:“对!对!就是这样。”

  爱玲的这种造词功夫,与她从小培养起来的文学修养与平日用心观察体会是分不开的。另外,还得益于她与生俱来的灵感。不过,造词诡异奇丽而出乎寻常,仍是爱玲的金字招牌。若有人一味模仿,不仅会有东施效颦的嫌疑,还会为世人所诟病。

以闲读为话题的作文3篇 以闲读为话题的作文议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