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朱家岗烈士陵园3篇 朱家岗战斗烈士墓

时间:2022-10-08 15:11:2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游朱家岗烈士陵园3篇 朱家岗战斗烈士墓,以供参考。

游朱家岗烈士陵园3篇 朱家岗战斗烈士墓

游朱家岗烈士陵园1

  游烈士陵园有感

  239班 方馨怡

  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然而,时光却将烈士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不知不觉中,庄严肃穆的祭扫仪式开始了,我们唱起了国歌,嘹亮的歌声在林间回荡,惊起几只鸟雀,每个人都不苟言笑,全身心的投入。唱完国歌,主持人宣读祭文,全场肃然无声,大家一改往常的调皮,像是一只只乖顺的兔子,竖着耳朵用心的在倾听,每一个字都印在心上,它们是那么深,它们是那样重,使我们每个人都牢记在心。紧接着,我们全体三鞠躬向革命先辈致哀。到了为烈士敬献花篮的时候了,我们手捧自己精心准备的精致的小白花,迈着一步步坚定的步伐,走着阶梯,向烈士公园纪念碑走去,台上两边各站着两位女兵,她们神情专注,纹丝不动,昂首挺胸,虽然穿着深色单调的军装,却丝毫遮掩不了她们内在的气质,爱国的精神,坚定的毅力。绕过纪念碑,我将白花小心翼翼的插入花瓶里。回过头来,只见英烈墙上雕刻着1840位烈士的姓名,他们都为祖国的现在做出了伟大的牺牲,烈士业绩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间。曾几何时,峥嵘岁月,烈士们浴血奋战,为全国人民的解放和发展舍生取义;建设时期,烈士们先人后己,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奉献自我。实在是令人感动!我的手在墙上抚摸着,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无数英才人杰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它们是那样的真实,岁月的气息又是那样的浓厚......然而,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今日踏上这神圣高洁的土壤,战争年代中的枪林弹雨,和平时期的艰苦奋斗尽在脑中清晰。在那些环境恶劣的过去,烈士们带着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乃至自己的生命,使得祖国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使得我们有机会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接受高等教育,我们怎能忘却那些为了我们而付出和牺牲的人呢?怎么敢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条件呢?对于今天幸福生活着的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创造、积极上进呢?

  走过纪念碑,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在。人们脸上安然、幸福的表情不正是烈士们所期盼的吗?是他们用自我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幸福,以至现代,有抗洪战士为保护人民财产的生死不顾,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 有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无怨无悔……这些,不正是烈士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吗?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每天有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答案。

  走进烈士事迹陈列馆,看见场馆序厅正中央矗立的一组“潭城英烈”雕塑,不由得感叹,它是革命先烈光辉事迹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历程的丰碑。看着陈列馆内一张张黑白的相片、老旧的文物和革命先辈们留下的遗物,我的心情越发的沉重,心中升腾起一股深深的敬意,不由得驻足瞻仰,静默着思想......令我印象至深的是彭金华烈士,他是湘潭县乌石乡彭家围子人,系彭德怀同志的大弟。1937年10月去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回乡领导地下斗争,组织成立“民族解放先锋队”,发展队员三十余人,并创建彭家围子党支部,任支部书记。1939年10月,在饥荒严重时组织群众,开展反饥荒斗争,1940年2月曾去衡阳策动地主武装姜尚武部参加抗日游击队,1940年10月4日凌晨被捕。敌人对他施以指头刺钢针、割断指头等酷刑,他始终坚贞不屈。同年11月11日夜与郭曦、刘瑞生等8人在易家湾凤形山黄岐坡同时惨遭杀害。让人惋惜不已!

  走出陈列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烈士们的死重于泰山,此次游园让我们懂得了作为21世纪国家的花朵的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勇于开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让烈士们的灵魂留在心中,让烈士们的精神绕在心头。雨停了,阳光透过乌云撒在了陵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沐浴在明媚的阳光当中,风吹过,我们不再感到寒冷,因为我们的心是温暖的!!

游朱家岗烈士陵园2

  游泗洪烈士陵园

  泗洪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它的创建、巩固和不断壮大,是淮北军民进行持久抗战的强大依托,为全面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与重大贡献。为再现这一光辉历程,县委县政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与常熟市政府共同出资2000多万元,建设淮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及广场,纪念馆建筑面积2450平方米,由中科院院士齐康教授主持设计,构思奇妙、气势恢弘、外形呈“五角星”形象征着共产主义精神永放光芒。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邓子恢、张爱萍、刘瑞龙、江上青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淮北党政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全馆共分六个部分:

  1、燃起抗日烽火;

  2、创建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

  3、打开淮北抗战新局面;

  4、筑起抗日的铜墙铁壁;

  5、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6、纪念缅怀永垂青史。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记载着革命历史,传承着革命精神,是我县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传播先进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百万泗洪儿女将永远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以革命先烈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鼓舞斗志、开拓进取、务实苦干,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的新泗洪而努力奋斗!

  泗洪烈士陵园

  泗洪是革命老区,地处淮北苏皖边区,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早在1925年中国共产党就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为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区,是新四军四师师部所在地。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泗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泗洪境内的朱家岗、青阳、胡桥、江桥、周庄、马公等地发生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无数先烈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为了缅怀先烈,告慰英灵,鞭策今人,教育后人,1954年中共泗洪县委、泗洪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南郊拓地500余亩,择其东向,辟建了泗洪县烈士陵园,将分葬在泗洪境内的180多位烈士先后移入陵园奉葬。其中知名烈士有:全国“双百”人物、为建立皖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牺牲的中共皖东北特支书记、安徽省第六行政督查专员公署民运科长、秘书兼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区政治部主任、皖东北军政干校副校长江上青烈士;有江苏省“双五十”人物、宁死不屈的淮北抗日民族女英雄喻尊霞烈士;有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75团团长张永远烈士;有石梁河农民暴动领导者之一、五河县副县长曹化东烈士;有淮海战役中骑兵打坦克的一等功臣王广华烈士;有上甘岭战斗中牺牲的特等功臣张怀英烈士。

  建园以来,泗洪烈士陵园先后兴建了纪念碑、纪念亭、英烈碑廊、纪念馆、纪念碑墙等。原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张爱萍,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分别为纪念碑、纪念亭、纪念馆题字。2002年兴建了泗洪革命烈士纪念馆及纪念广场,革命烈士纪念馆分为南、北两馆,按时间发展顺序布展。北馆主要介绍江上青、喻尊霞的生平事迹,展现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泗洪境内的革命运动;南馆主要介绍彭雪枫将军的生平事迹,展现解放战争时期泗洪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的光辉历史。

  2009年县委县政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投资5000万元建设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纪念馆。该馆由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齐康先生设计,构思奇妙,气势恢弘。外形呈“五角星”形,象征着共产主义精神永放光芒。主体设计为二层,总建筑面积2450平方米,馆内陈展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现了张爱萍、刘瑞龙、彭雪枫、邓子恢、江上青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淮北党政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建园以来,前来谒陵、祭扫、瞻仰的社会各界人士达数百万之多,江泽民同志及全家一行三十多人专程前来祭扫。张震、布赫、刘延东、孟建柱、李源潮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罗志军、梁保华、彭小枫、赵克石等地方及军队首长都曾专程前来祭扫、观瞻。少年入队、青少年入团、预备党员入党、新兵入伍在纪念碑前举行宣誓仪式络绎不绝,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1997年泗洪烈士陵园被评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2年9月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利益,逐日寇、荡顽匪,赴汤蹈火,浴血奋战。让我们继承先烈遗志,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励精图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追寻先烈浴血奋战的艰辛足迹,缅怀他们英勇无畏的壮美情怀,4月29日上午,在激昂庄严的国歌声中,以“踏访红色故土,永葆先进本色”为主题的江苏·泗洪“红色之旅”在泗洪县烈士陵园正式启动,白发皤然的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将军在致辞时动情地说,“红色之旅”是对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次深化,是对每一名共产党员心灵深处的一次触动。首批100多名游客,怀着敬仰的心情,观瞻了“红色旅途”上的各个景点,重温战火纷飞的年月,经受了一次崇高的心灵洗礼。泗洪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刘少奇、陈毅、张远、彭雪枫、邓子恢、张震、江上青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该县的烈士陵园也是全省县级市中最多的。近几年来,泗洪县投入千万元,规划开发了彭雪枫烈士陵园、朱家岗烈士陵园、泗洪烈士陵园、孙园镇张塘村淮北区党委政府所在地、陈圩乡大王村新四军四师师部、四河乡“雪枫堤”、双沟陈毅纪念馆、“双沟惨案”纪念馆、朱湖镇柳园村刘少奇居住地等一批红色景点,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游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

  今天是喻尊霞同志壮烈牺牲70周年纪念日。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纪念活动,就是为了表达泗洪人民对喻尊霞同志深切的怀念和崇敬之情,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继承先烈的革命遗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立新功、创新业,把我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当我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再次拥入伟大祖国的怀抱之中时,我感觉心中已植入这块神圣的净土,接受了这场灵魂的洗礼.祖国在我心中!

游朱家岗烈士陵园3

  游烈士陵园

  今天,我去烈士陵园看望了那些为了祖国而永远沉睡着的烈士们。是他们,为了祖国,而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是她们,在敌人的鞭子下毫不畏惧,宁死不屈!

  在烈士陵园里,我看到的一幅幅画面,让我尤为感动!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名叫周狷芝的烈士。敌人为了逼他投降,把他年迈的母亲抓来。当他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被敌人打的遍体鳞伤,体无完肤时,母亲对儿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儿子,你是妈妈的好孩子。你要听党的话。最后,无论敌人使出什么样的花招和手段,周狷芝烈士都没有叛变祖国。他宁死不屈,最后,被敌人残忍地杀害。死时年仅二十几岁。

  在烈士陵园里,不仅仅只有周狷芝烈士一位,还有许许多多像他(她)一样的烈士们,为了祖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我看完这一幅幅画面,我的内心起伏不定。

  虽然,他(她)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在我的心中,他(她)们永远地活着。

游朱家岗烈士陵园3篇 朱家岗战斗烈士墓相关文章: